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同类相动”到“共识效应”的中国哲学解读 被引量:1
1
作者 邓红蕾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80-183,共4页
中国哲学对多元运动变化模式的认同,为作为"同类相动"高级形式的"共识效应"的研究,打开了方便之门,提供了理论支撑:一是"趋利避害"的人性指向激发出"共识效应"的原生动力;二是"尚同"... 中国哲学对多元运动变化模式的认同,为作为"同类相动"高级形式的"共识效应"的研究,打开了方便之门,提供了理论支撑:一是"趋利避害"的人性指向激发出"共识效应"的原生动力;二是"尚同""交利"的多赢愿景增添了"同频碰撞"的成功概率;三是"天人合一"的基本理念提供了"合一而感"的多元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类相动 共识效应 中国哲学 天人感应
下载PDF
论“人治”的“同类相动”效应——以《淮南子》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邓红蕾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8-92,共5页
古代中国选择人治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天人合一"是建立人治理论的普适根据,"同类相动"则为"天人"如何"合一"以实现人治效应提供了独特的根据。以《淮南子》为例,从"同类相动"的视角... 古代中国选择人治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天人合一"是建立人治理论的普适根据,"同类相动"则为"天人"如何"合一"以实现人治效应提供了独特的根据。以《淮南子》为例,从"同类相动"的视角,试图对人治理论进行全新解读,以启示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治 同类相动 《淮南子》 天人合一
下载PDF
论《黄帝内经》天地人“同类相动”的共识效应 被引量:1
3
作者 邓红蕾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55-159,共5页
《黄帝内经》天地人"同类相动"思想及典型案例,与哲学、物理学、文学和心理学的"天人合一"、"共振"、"共鸣"原理不谋而合,这为研究"共识效应"提供了全新的思路。由此出发,通过概述... 《黄帝内经》天地人"同类相动"思想及典型案例,与哲学、物理学、文学和心理学的"天人合一"、"共振"、"共鸣"原理不谋而合,这为研究"共识效应"提供了全新的思路。由此出发,通过概述《黄帝内经》中的"同类相动"模式及思想,参照其他学科相关理论,试图总结出"共识效应"的"同类相动"模式及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同类相动 共识效应 天人合一
下载PDF
董仲舒同类相动说对六朝文论的影响
4
作者 李巧玲 《文教资料》 2014年第25期52-53,共2页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历来影响颇大。天人感应同类相动说对南北朝的文艺理论确实有先导和创始作用。本文着重阐述天人感应说中的思维方法,即同类相动说,进一步阐述这种思维方法的特征,揭示同类相动说对六朝文论的先导作用,以及体现在...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历来影响颇大。天人感应同类相动说对南北朝的文艺理论确实有先导和创始作用。本文着重阐述天人感应说中的思维方法,即同类相动说,进一步阐述这种思维方法的特征,揭示同类相动说对六朝文论的先导作用,以及体现在六朝文论中的物感说和直觉思维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仲舒 同类相动 思维方法 六朝文论
下载PDF
环境伦理脉络中的天人关系与生活智慧——以《春秋繁露》中之“同类相动”为核心
5
作者 王涵青 《衡水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18-26,48,共10页
《春秋繁露》中由"同类相动"作为建构其天人感应系统的基本方法、驱动天人感应系统运作的律则,并赋予人参天的能力与责任。在当代环境伦理学层面,人类立基于"同类相动",循序发展出"见端知本、贵微重始"... 《春秋繁露》中由"同类相动"作为建构其天人感应系统的基本方法、驱动天人感应系统运作的律则,并赋予人参天的能力与责任。在当代环境伦理学层面,人类立基于"同类相动",循序发展出"见端知本、贵微重始"的基本原则,"可节而不可止、当义而出"的主动积极参与原则,再以"类其进退"的方式响应天道秩序,而使整体存在界维持着自然律动,展现各种与天地参的实践生活智慧,并通过种种实践智慧,整体性地以一种天人感应特色之修正后的人类中心思维,指导人与他者(他人、他物、环境)的关系,拉紧人与他者的关联,回应过去西方环境伦理推展上的困境,找出环境伦理实践上可实际落实的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仲舒 《春秋繁露》 同类相动 天人关系 环境伦理
下载PDF
王充“相似·相吸·相奉承”理论及其中国哲学意义
6
作者 邓红蕾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9-113,共5页
王充以人生际遇如官运的"遇"与"不遇"、"幸"与"不幸"为例,揭示其中偶然与必然错综交织的缘由。王充提出的"异则相割截""同则相奉成"思想,为中国哲学史上的同类相动理论研... 王充以人生际遇如官运的"遇"与"不遇"、"幸"与"不幸"为例,揭示其中偶然与必然错综交织的缘由。王充提出的"异则相割截""同则相奉成"思想,为中国哲学史上的同类相动理论研究开创了"相似·相吸·相奉承"的效应累积运行模式,对当代社会共识效应的形成与完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充 同气共类 同类相动 逢遇
下载PDF
困境催三纲去患 感同促共识速成——董仲舒创建与普及“三纲共识”的心路历程 被引量:1
7
作者 邓红蕾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2-76,共5页
"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是董仲舒为满足汉武帝欲重建神权与王权合一的统治思想之需要而精心创建出来的"汉代共识",为使其最大化并得以普及推广,董子不仅注重以利益共赢作引导,而且巧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去打开意义共享... "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是董仲舒为满足汉武帝欲重建神权与王权合一的统治思想之需要而精心创建出来的"汉代共识",为使其最大化并得以普及推广,董子不仅注重以利益共赢作引导,而且巧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去打开意义共享的空间,尤其是在传统阴阳学说之上提出的"同类相动"理论,更创造出共识的"速成效应",此创建与普及共识的过程所凸显出的共识创建人之作用,为共识效应理论增添了全新的内容,也给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以深刻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仲舒 三纲共识 同类相动 共识创建人
下载PDF
董仲舒神学化自然观的逻辑进程 被引量:1
8
作者 路高学 《衡水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20-24,共5页
儒学到了西汉时期发生了重要的转折,其显著的标志就是董仲舒把当时社会上普遍流行的"自然主义"思想与儒家"人本主义"精神结合起来,形成了独特的"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神学化自然观。这种自然... 儒学到了西汉时期发生了重要的转折,其显著的标志就是董仲舒把当时社会上普遍流行的"自然主义"思想与儒家"人本主义"精神结合起来,形成了独特的"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神学化自然观。这种自然观的形成有其深刻的时代性,也有某种逻辑上的必然性。它根源于人们对自然界"同类相动"的普遍认识,经董仲舒"天人同类"的证明,必然形成"天人感应"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仲舒 自然观 同类相动 天人同类 天人感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