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部别具特色的词典──评《易混同音近音词解析词典》
1
作者 王芳智 《辞书研究》 2000年第5期99-102,共4页
关键词 《易混同音词解析词典》 徐复岭 词性 词义
全文增补中
《本草纲目》引《释名》声训探析
2
作者 张国良 《怀化学院学报》 2016年第12期96-99,共4页
李时珍有意识地使用声训训释医药词语名源,引自《释名》29的条声训可以证明,即使在其声韵标准中被释词和训释词音不同不近,只要意义符合其要求,仍然被当作推源声训引用;《释名》已有声训李氏不引用,而重新训释被释词,证明声训的引用仍... 李时珍有意识地使用声训训释医药词语名源,引自《释名》29的条声训可以证明,即使在其声韵标准中被释词和训释词音不同不近,只要意义符合其要求,仍然被当作推源声训引用;《释名》已有声训李氏不引用,而重新训释被释词,证明声训的引用仍主要受意义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训 义通 同音 《释名》 《纲目》
下载PDF
模因论对仿拟的阐释力 被引量:19
3
作者 易康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8-81,共4页
从语言学角度看,模因论可解释许多语言现象,可启发我们从新的角度探讨语言的起源,也可指导我们更有效地学习和运用语言。模因论对仿拟有较强的阐释力。首先,模因论是仿拟结构要素存在的理论基础,任何字、词、短语、句子和篇章,只要能通... 从语言学角度看,模因论可解释许多语言现象,可启发我们从新的角度探讨语言的起源,也可指导我们更有效地学习和运用语言。模因论对仿拟有较强的阐释力。首先,模因论是仿拟结构要素存在的理论基础,任何字、词、短语、句子和篇章,只要能通过模仿得到复制和传播,就可成为模因,就可充当仿拟二元素之一的本体。其次,作为模因的复制和传播方式之一,类推是仿拟构成机理的有力说明和支撑,可以解释仿拟的两种生成方式:同音/近音异形横向类推和同构异义横向类推。此外,仿拟模因的传递具有多元性,一个本体往往可以多重复制,形式上有辐射型和连锁型两种。可见,模因论对仿拟构成强大的支撑,可以用来解释仿拟生成之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因 仿拟 同音/类推 同构类推
原文传递
浅谈新闻语误现象中的成语问题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允巍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0年第4期150-150,共1页
成语是我们语言中瑰丽的宝库,其合理巧妙的运用可以大大提高新闻语言的凝练性和生动性。而新闻工作者的疏忽也常常导致了新闻语言中出现成语的同音近音替代、语义误用等现象。
关键词 成语 同音近音替代 望文生义 误解典故 活用
原文传递
试论刘博平考求同源词意义联系的方法
5
作者 谢艳红 《华中学术》 2019年第4期204-209,共6页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音同音近,刘博平提出六种方法考求它们的意义联系,即其训释语是否有"同字为训",研究者是否理解训释语背后蕴含的意义从而发现其意义相同相近或相互包含,是否"以意逆志"在古代的社会文化生活背景...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音同音近,刘博平提出六种方法考求它们的意义联系,即其训释语是否有"同字为训",研究者是否理解训释语背后蕴含的意义从而发现其意义相同相近或相互包含,是否"以意逆志"在古代的社会文化生活背景下去理解词义,是否"因音义互足"从而"由此以知彼",是否"举一反三"类推其义,两词是否有"读如""读若"注音字与被注字的关系。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刘博平提出考求同源词意义联系的六种方法,其理论具有开创性,有助于同源词系联。其理论涉及词汇研究的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对词汇研究来说都很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博平 同源词 同音 意义联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