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真名士自风流——《兰亭集序》中的山水情怀和名士精神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慧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6年第10期17-19,共3页
魏晋文人崇尚山水自然审美,留下了许多吟咏山水自然的佳作。王羲之的传世作品《兰亭集序》,带有时代和个人的双重烙印,通过对王羲之《兰亭集序》的考察和分析,挖掘其中体现的山水情怀和名士精神,揭示其自然审美观,并探讨了这种自然审美... 魏晋文人崇尚山水自然审美,留下了许多吟咏山水自然的佳作。王羲之的传世作品《兰亭集序》,带有时代和个人的双重烙印,通过对王羲之《兰亭集序》的考察和分析,挖掘其中体现的山水情怀和名士精神,揭示其自然审美观,并探讨了这种自然审美观的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羲之 山水情怀 名士精神
下载PDF
名士精神与汉魏之际孟子地位之沉浮 被引量:1
2
作者 徐国荣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7-76,共10页
孟子在汉代一直等同诸子 ,但却经过了两次复兴和升格 ,第一次是盐铁会议上孟子思想的崛起 ,但其时孟子只是被“利用” ,并不能说明其地位的提高 ;第二次以东汉末年注孟风潮为标志 ,尤其以赵岐《孟子章句》为极致。赵氏对孟子的推崇不仅... 孟子在汉代一直等同诸子 ,但却经过了两次复兴和升格 ,第一次是盐铁会议上孟子思想的崛起 ,但其时孟子只是被“利用” ,并不能说明其地位的提高 ;第二次以东汉末年注孟风潮为标志 ,尤其以赵岐《孟子章句》为极致。赵氏对孟子的推崇不仅与东汉中后期以来儒学名士对孟子人格的情感认同有关 ,还有其家族门风的因素。而赵氏之后孟学的不兴 ,又与汉魏之际士人中盛行的“通脱”之风相关联 ,特别是当时的社会思潮与孟子思想中突出的社会批判精神和“大丈夫”精神无法相融。因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士精神 孟子 儒学名士 '大丈夫'精神 赵歧 孟子 文化意蕴 汉代 赵氏 情感认同 《孟子章句》
原文传递
新名士的旧名士之路——评郁达夫《采石矶》
3
作者 邱睿 《殷都学刊》 2008年第4期97-101,共5页
郁达夫的《采石矶》以乾嘉诗人黄仲则为题材,初次体现郁达夫"借古讽今"的历史小说创作理念,借以影射郁达夫与胡适的一段纠葛。《采石矶》蕴含了郁达夫对名士"狂狷"精神的回溯,并揭示了以"立言不朽"来对抗... 郁达夫的《采石矶》以乾嘉诗人黄仲则为题材,初次体现郁达夫"借古讽今"的历史小说创作理念,借以影射郁达夫与胡适的一段纠葛。《采石矶》蕴含了郁达夫对名士"狂狷"精神的回溯,并揭示了以"立言不朽"来对抗"在世寂寞"的途径。郁达夫对黄仲则等旧名士的追慕,不仅仅止于其诗文,更是一种名士精神的坚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达夫 采石矶 名士精神
下载PDF
孤悬的个体:谢灵运生存悲剧论 被引量:3
4
作者 程世和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1期119-124,共6页
谢灵运作为东晋名士精神的集大成者,却生活在不允许名士精神自由存在的刘宋时代。身处于这样的历史遭际中,谢灵运走向了自然,然而自然更使他感到一种难以消解的生命本体的孤苦。正是在社会与自然的双重困境中,谢灵运成为孤悬的个体... 谢灵运作为东晋名士精神的集大成者,却生活在不允许名士精神自由存在的刘宋时代。身处于这样的历史遭际中,谢灵运走向了自然,然而自然更使他感到一种难以消解的生命本体的孤苦。正是在社会与自然的双重困境中,谢灵运成为孤悬的个体并终至毁灭。而这一毁灭,正是中国古代文人一次典型的梢神殉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灵运 东晋名士精神 刘宋时代 自然 孤悬个体 生命本体 悲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