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粤中名山风景区道观园林的景观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鑫 唐孝祥 +1 位作者 徐应锦 白颖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2023年第3期127-133,共7页
为保护中国山岳景观的地域性、独特性和多样性。选取粤中地区五处典型名山风景区道观园林为研究对象,依据景观特征的层级结构理论,通过民族志、文化研究和文本分析等方法,总结出粤中名山风景区道观园林通过组合自然景观要素和道文化、... 为保护中国山岳景观的地域性、独特性和多样性。选取粤中地区五处典型名山风景区道观园林为研究对象,依据景观特征的层级结构理论,通过民族志、文化研究和文本分析等方法,总结出粤中名山风景区道观园林通过组合自然景观要素和道文化、广府文化景观要素,构建出“云山仙境”的格局特征、“均衡守序”的序列特征、“自然向道”的意境特征。有利于展现名山风景区道观园林的审美文化特色,推动中国名山风景区的建设发展和文化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美学 粤中名山风景区 道观园林 景观特征层级结构理论
下载PDF
1982—2021年中国名山风景区研究述评
2
作者 吴会 金荷仙 张江徽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2023年第6期150-155,共6页
在利用文献总结名山风景区定义、历史演变、特征及文化内涵、价值等的基础上,于CNKI中对1982—2021年54处国家级名山风景区进行学术文献检索,整理分析总文献量的年际变化以及各名山文献量的差异特征;进一步利用Citespace软件对文献数量... 在利用文献总结名山风景区定义、历史演变、特征及文化内涵、价值等的基础上,于CNKI中对1982—2021年54处国家级名山风景区进行学术文献检索,整理分析总文献量的年际变化以及各名山文献量的差异特征;进一步利用Citespace软件对文献数量排名前五的道教名山和佛教名山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及关键词突变分析,在整体总结名山风景区研究热点及演进历程的同时,探索具有不同宗教文化背景的名山之间是否存在较为明显的研究差异。结果表明:名山风景区的研究热点集中在景区资源开发保护利用、名山历史文化挖掘以及人文(文化)景观分析方面;整体来看,佛教名山的研究热点较之道教名山更为清晰,但个体来看,佛教名山与道教名山研究热点类型并无太多区别;名山风景区的研究热点演进历程可分为1982—2000年、2001—2013年及2014—2021年三个时间段,基本实现了从名山基础文化、典型景观的初步探索,到名山大旅游资源的系统发掘,再到名山地域文化深入探究、高质量发展路径初步探究的转变。并依据国家政策、行业热点提出几点未来可拓展、深化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山风景区 文献计量 研究热点 演进历程 研究趋势
下载PDF
中国名山风景区审美价值识别框架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许晓青 杨锐 庄优波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3-70,共8页
在西方文明强势的当代,基于传统山水审美的名山风景区审美价值识别研究是中国美学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它既是我国名山风景区审美价值保护问题的内在需求,也是弥补国际组织在遗产地审美评价中长期缺乏中国视角的外在需求。立足于我国风景... 在西方文明强势的当代,基于传统山水审美的名山风景区审美价值识别研究是中国美学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它既是我国名山风景区审美价值保护问题的内在需求,也是弥补国际组织在遗产地审美评价中长期缺乏中国视角的外在需求。立足于我国风景区、遗产地在西方审美评价标准下进行价值识别中的现实问题,继而挖掘了中国传统山水审美的4个特点,并以此提出了审美中主客体关系的认识视角。在此基础上阐释了传统山水审美生成模式、作用机制,提出了审美价值中主体差异性和历时性这2个重要属性,突破了理论界常规的主体差异性审美价值识别的单向性局限。在新的认识框架下,以黄山为例,相继阐释了历时性和主体差异性审美价值识别的过程及其结果。将新的审美价值识别框架下所识别出的审美价值,与世界遗产OUV和《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这2套体系下所识别的审美价值进行比较,以证实该审美价值识别框架的积极意义。最后阐释了该审美价值识别框架对于风景名胜研究和保护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名山风景区 审美价值 识别
下载PDF
名山风景区书法景观在游客地方感中的作用——以武夷山风景区为例 被引量:16
4
作者 蒋长春 张捷 万基财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3-83,共11页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集文学、历史和绘画为一体。书法景观是风景区常见的旅游吸引物。以武夷山景区为例,基于游客书法偏好、书法欣赏水平、书法景观游览功能、书法景观感知、游客审美体验、游客景区地方感与满意度7个变量,构建地...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集文学、历史和绘画为一体。书法景观是风景区常见的旅游吸引物。以武夷山景区为例,基于游客书法偏好、书法欣赏水平、书法景观游览功能、书法景观感知、游客审美体验、游客景区地方感与满意度7个变量,构建地方感结构模型,采用SPSS和AMOS软件,探讨书法景观在游客地方感知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游客书法偏好及欣赏水平、书法景观游览功能和书法景观感知存在正相关;(2)游客书法偏好、书法欣赏水平及其对书法景观感知对审美体验具有显著影响性,但书法景观游览功能与审美体验不相关;(3)审美体验增强游客景区地方感,书法景观有利于景区地方感的形成;这种地方感对游客满意度具有正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景观 地方感 名山风景区 体验 武夷山
下载PDF
中国名山风景区的政治理念 被引量:2
5
作者 袁霜凌 吴其付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4期80-83,共4页
名山风景区是旅游资源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其准确的透视理解将影响到对整个旅游资源的全面准确把握。传统观念多从其自然崇拜、宗教信仰,山水审美方面来分析。通过深入研究,发现名山风景区还包含了极其丰富的政治理念并从这一全新... 名山风景区是旅游资源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其准确的透视理解将影响到对整个旅游资源的全面准确把握。传统观念多从其自然崇拜、宗教信仰,山水审美方面来分析。通过深入研究,发现名山风景区还包含了极其丰富的政治理念并从这一全新的角度来解析中国名山风景区。从君权神授、九州与五岳的空间秩序和古代士人的归隐与显达3个主要方面来阐述这一观点以期为全面理解中国名山风景区的内在蕴涵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名山风景区 旅游景点 政治理念 泰山 封禅祭祀活动 五岳 书院
下载PDF
名山风景区风景特质理论体系及其实践——以武当山为例 被引量:10
6
作者 赵烨 高翅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7-112,共6页
名山风景区"人与天调"的风景系统代表了中国独有的山岳文化现象和山水相融的总体特征。在风景自然和文化整体性视角下研究风景系统的形态、类型及其形成原因和规律,分析了风景资源评价和风景特质评价的互补性;构建了"相-... 名山风景区"人与天调"的风景系统代表了中国独有的山岳文化现象和山水相融的总体特征。在风景自然和文化整体性视角下研究风景系统的形态、类型及其形成原因和规律,分析了风景资源评价和风景特质评价的互补性;构建了"相-制-理"的名山风景区风景特质理论及其实践框架。以武当山为例,探索"以脉绘景"的风景特质之相、"山川流峙"的风景特质之制以及"因脉而成"的风景特质之理。最后总结了风景特质理论作为形态学理论、作为图谱理论、作为地脉文脉认识论实践的整体性特点及其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名山风景区 风景名胜区 风景资源评价 风景特质理论 武当山 地脉文脉
下载PDF
千山名山风景区历时性审美差异分析以及保护建议
7
作者 许清玉 张俊玲 +1 位作者 王惠聪 陶婷 《现代园艺》 2019年第20期166-168,共3页
识别了千山名山风景区的历时性审美,基于审美识别框架,得出对于千山名山风景区的保护建议。
关键词 千山 名山风景区 历时性审美差异 风景区 千山保护
下载PDF
山的图腾——名山、名山风景区及其文化内涵 被引量:11
8
作者 周维权 《今日国土》 2003年第6期14-19,共6页
今年初,由中国国土经济学研究会、《今日国土》杂志社主办的"我心中的中华名山推选活动"在人民大会堂隆重揭晓,泰山、黄山等"十座名山"当选为"中华名山"。这次活动是配合国际山地年而举办,正如与会的几... 今年初,由中国国土经济学研究会、《今日国土》杂志社主办的"我心中的中华名山推选活动"在人民大会堂隆重揭晓,泰山、黄山等"十座名山"当选为"中华名山"。这次活动是配合国际山地年而举办,正如与会的几位领导同志所说.它对进一步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山地经济发展,保护山地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环境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山 名山风景区 文化内涵 自然生态环境 历史人文环境 民族文化 山地 经济发展
原文传递
名山风景区,它的历史、文化内涵与寺观建筑 被引量:7
9
作者 周维权 《建筑史》 2006年第1期105-122,共18页
本文就中国境内大量的名山风景区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其寺观建筑进行了系统论述,总结名山风景区的历史段落划分及地理分布特点,揭示其物质、精神与社会三重文化属性,并通过实例分析,探讨了其建筑空间的不同模式。
关键词 名山风景区 历史 文化内涵 建筑空间
原文传递
永泰县名山室—天湖风景区旅游资源开发评价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向华 王绍鸿 +2 位作者 俞鸣同 杨建明 谢皎如 《福建地理》 2001年第3期42-46,共5页
本文通过对名山室—天湖风景区的资源调查、定性分析 ,进行旅游资源和开发条件的适宜性评价及前景预测 ,将其定位为福建省的区域娱乐观光性风景区 ,并对其开发的区域形象设计提出设想。
关键词 名山室一天湖风景区 旅游资源 开发 评价 永泰县 适宜性评价
下载PDF
论名山景区中宾馆选址的合理性 被引量:3
11
作者 程晖 《黄山学院学报》 2003年第A02期123-124,共2页
我国的名山风景区数量众多,在旅游开发过程中修建宾馆是一个重要的建设项目,本文主要从宾馆建筑要与名山景观相协调和符合旅游者的行为特征等方面探讨宾馆的微观选址合理区住,旨在为名山风景区的旅游开发。景观保护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名山风景区 宾馆 选址 合理性
下载PDF
自然保护地体系:中国方案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金路 陈耀华 +5 位作者 吴承照 张同升 刘英 史丽秀 唐晓岚 孙铁颋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0-58,共9页
李金路(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本学术对话学术召集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人类的发展和中国的发展都到了一个关键时刻,就是要重建生态与文明的和谐关系。就中... 李金路(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本学术对话学术召集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人类的发展和中国的发展都到了一个关键时刻,就是要重建生态与文明的和谐关系。就中国传统文化来说,在长期的农业社会面临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条件下,诞生了中国的名山大川、五岳四渎和名山风景区体系,这里面蕴含了古老的中国智慧。我们只有借鉴古人的智慧,借鉴其他国家的保护理念,才能走出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 自然保护地体系 中国传统文化 文明之路 保护理念 人与自然的关系 和谐关系 名山风景区
下载PDF
论三峡库区历史古城丰都旅游资源的重构 被引量:2
13
作者 余晓娟 田喜洲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 2004年第2期74-76,共3页
三峡库区蓄水,县城搬迁后,如何克服其影响,抢抓机遇?应该以陆路建立民俗文化街;水路借鉴"千岛湖"理念,构建三峡库区"万岛湖"新景观;从水、陆两方面把"鬼国幽都"———名山与丰都新县城有机联结,重建丰都... 三峡库区蓄水,县城搬迁后,如何克服其影响,抢抓机遇?应该以陆路建立民俗文化街;水路借鉴"千岛湖"理念,构建三峡库区"万岛湖"新景观;从水、陆两方面把"鬼国幽都"———名山与丰都新县城有机联结,重建丰都旅游资源,力争把丰都"鬼城"建成长江上游历史文化名城,使丰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历史古城 丰都鬼城 旅游资源 可持续发展 旅游收入 “鬼国幽都”名山风景区 旅游商品 人文资源 旅游文化
下载PDF
一城八寺,三界三境--明末清初鸡足山寺庵总体布局意匠探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学玲 赵鸣 《古建园林技术》 2018年第3期70-76,共7页
鸡足山位于云南大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古处中原文化与印度文化过渡地带,是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一教三派的交汇地,为我国著名佛教名山。明末清初时期,其寺庵建设数量达到"大寺八,小寺三十有四,庵院六十有五,静室一百七... 鸡足山位于云南大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古处中原文化与印度文化过渡地带,是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一教三派的交汇地,为我国著名佛教名山。明末清初时期,其寺庵建设数量达到"大寺八,小寺三十有四,庵院六十有五,静室一百七十余所"的宏大规模,在全国佛教名山中位居第一。基于实地踏勘,结合鸡足山志、古代诗文、明清游记等古籍资料,研究其寺庵总体分布规律与内涵,分析宗教思想在寺庵总体布局中的影响与体现。研究得出鸡足山寺庵总体呈现"一城八寺"的布局结构,并传达了"三界三境"的空间意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足山 名山风景区 寺庵建筑群 总体布局 空间意象
下载PDF
丰都名山旅游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15
作者 蔡利娟 《商场现代化》 2016年第5期134-135,共2页
旅游景区是整个旅游产业系统的核心,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和动力之源,也是区域旅游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在此基础上,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景区管理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将对丰都名山风景区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意见,希望... 旅游景区是整个旅游产业系统的核心,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和动力之源,也是区域旅游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在此基础上,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景区管理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将对丰都名山风景区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意见,希望借此提出有效的景区管理形象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景区 景区管理 丰都名山风景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