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语名形颜色复合词的历时演变与生成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余笑 周绵绵 罗思明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8年第2期71-75,94,共6页
立足语言演变理论和丰富语料,从历时角度,深入考察汉语名形颜色复合词的发展轨迹与生成机制。研究发现:(一)该类复合词始成于战国,发展于唐宋,扩张于元明清,其结构稳定、定语倾向、语体由书面语拓展至口语、频率由低下逐渐至高频;(二)... 立足语言演变理论和丰富语料,从历时角度,深入考察汉语名形颜色复合词的发展轨迹与生成机制。研究发现:(一)该类复合词始成于战国,发展于唐宋,扩张于元明清,其结构稳定、定语倾向、语体由书面语拓展至口语、频率由低下逐渐至高频;(二)该类复合词源于古汉语中名词作状语修饰形容词谓语的句法结构,其演变发展存在相对滞后性和相对能产性,其数量通过类推机制不断增长;(三)该类复合词是对汉语传统构词法的继承和发扬,其产生和发展体现了人类认知自然色彩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形颜色复合词 能产性 演变
下载PDF
现代汉语名形转类的认知语义基础——以非范畴化理论为视角 被引量:1
2
作者 吴胜伟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2期133-135,共3页
词类标准问题的讨论确立了词类的划分标准,但对现代汉语中的名形转类现象却不能给出圆满解释。认知语言学认为非范畴化是词类在一定的语篇条件下脱离其基本语义与句法特征的过程,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通过对现代汉语名形转类的认知语... 词类标准问题的讨论确立了词类的划分标准,但对现代汉语中的名形转类现象却不能给出圆满解释。认知语言学认为非范畴化是词类在一定的语篇条件下脱离其基本语义与句法特征的过程,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通过对现代汉语名形转类的认知语义分析发现,名形转类现象的实质其实是名词的非范畴化。非范畴化后,名词不再指称具体的实体,丧失了指称能力,从而具有了述位功能,但名形转类的心理动因有待学界进一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 名形转类 认知语义基础 非范畴化
下载PDF
土家语“名形”结构的句法分析
3
作者 余小强 宋晓莉 《凯里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49-56,共8页
土家语中,大部分形容词既可以作名词修饰语又可以直接作谓词。形容词作谓词与修饰名词时,在句法上的词序均为"名词+形容词"。虽然同为"名形"结构,但它们的结构特征不尽相同。本文重点考察土家语正偏类复合名词的句... 土家语中,大部分形容词既可以作名词修饰语又可以直接作谓词。形容词作谓词与修饰名词时,在句法上的词序均为"名词+形容词"。虽然同为"名形"结构,但它们的结构特征不尽相同。本文重点考察土家语正偏类复合名词的句法结构,观察分析形容词修饰名词时的不同结构位置。文章的目的在于区分复合名词与名词短语,继而揭示"名形"结构中形容词与名词之间的结构关系是修饰关系还是主谓关系。深入研究土家语的"名形"结构,将有利于全面认识土家语的句法结构特征,对保护濒危语言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形结构 复合 修饰关系 主谓关系
下载PDF
关于名形词作主语浅议 被引量:1
4
作者 卢俊 阳煜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08年第9期41-42,共2页
为更好地解释语言现象,将不同于一般形容词而又具有名词语法性质的形容词定名为“名形词”,本文着重对作主语的“名形词”的条件和情况进行阐述。
关键词 容词 主语 名形
下载PDF
汉英“名形表量构式”的演变路径及其动因
5
作者 谢罗兰 黄凤鸰 《戏剧之家》 2018年第7期192-193,共2页
本文采取对比分析的方法,综合性、多维度来探究汉英"名形表量构式"的演变路径及其动因。研究发现,汉语"名形表量构式"的演变路径较英文"名形表量构式"更为复杂,两者在结构和语义上也存在重合部分。在&qu... 本文采取对比分析的方法,综合性、多维度来探究汉英"名形表量构式"的演变路径及其动因。研究发现,汉语"名形表量构式"的演变路径较英文"名形表量构式"更为复杂,两者在结构和语义上也存在重合部分。在"足量准则"和"不过量准则"的指导下,"名形表量构式"出现并与"形名表量构式"各自发挥作用。在隐喻机制和语义同化作用下,汉英"名形表量构式"中具体"名词"的语义"抽象化"和"单一化"失去"具象性"和"集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形表量构式” 演变路径 动因 表量
下载PDF
语法隐喻视角下汉语新闻中的名形化研究
6
作者 满思聪 潘琪伟 《国外英语考试教学与研究》 2023年第4期161-167,共7页
本文在语法隐喻视角下选择人民日报标注语料库(PFR)作为文本,研究汉语新闻中的名形化现象。本文通过对语法隐喻理论和隐喻现象的具体分析,试图探讨名形化语法隐喻现象的表现形式,语义特征,并对名形化语法隐喻产生的条件进行限制。通过... 本文在语法隐喻视角下选择人民日报标注语料库(PFR)作为文本,研究汉语新闻中的名形化现象。本文通过对语法隐喻理论和隐喻现象的具体分析,试图探讨名形化语法隐喻现象的表现形式,语义特征,并对名形化语法隐喻产生的条件进行限制。通过对汉语新闻中名形化表现形式的描述,本文总结了汉语新闻文本名形化的主要特点及语用功能,并对名形化语法隐喻的意义进行了归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隐喻 名形 汉语 新闻文本
下载PDF
“道”“法”之间:作为法的前提的形名问题——以《黄帝四经》为例
7
作者 黄真祯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88-92,共5页
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一部关于黄老之学的著作《黄帝四经》,是现存最早的黄老政论著作。《黄帝四经》中蕴含着丰富的黄老道学思想,其中尤其涉及对“无为”“形名”等思想的阐释。本文以《黄帝四经》思想为资源,阐述其“形名”思... 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一部关于黄老之学的著作《黄帝四经》,是现存最早的黄老政论著作。《黄帝四经》中蕴含着丰富的黄老道学思想,其中尤其涉及对“无为”“形名”等思想的阐释。本文以《黄帝四经》思想为资源,阐述其“形名”思想的基本内涵,并对比《黄帝四经》和《管子》四篇中有关“形名”的问题,讨论形名思想作为法的前提的可能性。黄老之学以道家思想为主干,又援名法入道,着眼于建构现实价值和政治秩序,从而确立形名思想之于法的前提性地位,有利于推动先秦政治哲学,尤其是道家政治哲学方向上的研究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四经》 黄老思想 法家
下载PDF
语法隐喻视角下英汉名形化的认知语义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方义桂 丛迎旭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1-99,共9页
本文在语法隐喻理论视角下,对形容词化的最重要组成--名形化的认知机制和语义变化类型做了系统分析并对比了英汉名形化的共性与差异。名形化的基本认知加工是部分到整体的语法转喻,部分还涉及隐喻加工。汉语名形化在词汇、句法和语义的... 本文在语法隐喻理论视角下,对形容词化的最重要组成--名形化的认知机制和语义变化类型做了系统分析并对比了英汉名形化的共性与差异。名形化的基本认知加工是部分到整体的语法转喻,部分还涉及隐喻加工。汉语名形化在词汇、句法和语义的能产性上都高于英语,但汉语名形化多用于正式度较低的文体。汉语名形化使用高频的类型学原因是汉语重空间性而英语重时间性,因此汉语里具象性的名词在语义和句法上更具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形 语法隐喻 认知语义 英汉对比
原文传递
状位名形组合中名词的语义特征及其受限机制 被引量:3
9
作者 赵春利 石定栩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3-41,共9页
根据韵律特征和语义特点,"N2+A"在"N1+N2+A+地+VP"结构中独立做状语需要一定的句法语义条件。按照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N2的语义从外在面貌、行为特征、内在状态三个方面可细化为九个特征。根据VP和A的语义指向以及N... 根据韵律特征和语义特点,"N2+A"在"N1+N2+A+地+VP"结构中独立做状语需要一定的句法语义条件。按照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N2的语义从外在面貌、行为特征、内在状态三个方面可细化为九个特征。根据VP和A的语义指向以及N2是"非器官名词"还是"器官名词",存在着判定、排除、辨析三个机制对N2是否与A组合做状语起着约束作用,这一点可通过词语插入法和句法分解法来进行形式验证。所得出的名词语义特征和约束机制对对外汉语教学和自然语言处理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形组合 判定机制 排除机制 辨析机制
原文传递
基于CELEX语料库的英语形名复合词认知语义研究
10
作者 石辉香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28期51-55,共5页
本文以CELEX语料库中170个英语隐喻和转喻形名复合词为研究对象,以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为理论支撑,定量定性分析此类复合词涉及隐喻和转喻的类型及其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英语形名复合词涉及的隐喻识解数量最多,其中又以功能相似... 本文以CELEX语料库中170个英语隐喻和转喻形名复合词为研究对象,以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为理论支撑,定量定性分析此类复合词涉及隐喻和转喻的类型及其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英语形名复合词涉及的隐喻识解数量最多,其中又以功能相似点为主要的事物特征;(2)英语形名复合词涉及的转喻识解中,部分转指整体类型占比最大;(3)英语形名复合词体现出整体隐喻和整体转喻为主的语义中心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词 概念隐喻 概念转喻 认知 定量定性
下载PDF
英语词汇中名形转类的语义偏移现象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金泉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31,共5页
本文主要研究英语中名形转类的语义偏移现象。经过比较研究后本文认为:名词的联想意义,包括内在附属性质意义和外在附属性质意义,是名形转类的语义基础;而名形转类的过程总是伴随着语义重心由理性意义向联想意义偏移的过程。在研究中,... 本文主要研究英语中名形转类的语义偏移现象。经过比较研究后本文认为:名词的联想意义,包括内在附属性质意义和外在附属性质意义,是名形转类的语义基础;而名形转类的过程总是伴随着语义重心由理性意义向联想意义偏移的过程。在研究中,本文总结出名形转类过程中的四种语义偏移方式:语义提取式、形象转喻式、语境阐释式和抽象概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形转类 语义偏移 联想意义 偏移方式
原文传递
俄语常规类形名搭配的认知理据研究
12
作者 刘艳瑛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27期40-43,共4页
词汇层面,词与词之间由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联系起来。作为反映语言单位间组合关系的基本性能,“搭配”同时指语言单位在构成更高层级单位时与其他单位的组合能力。以语义一致律为原则,可将俄语中符合纯语义一致、语义兼容和语义失调的... 词汇层面,词与词之间由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联系起来。作为反映语言单位间组合关系的基本性能,“搭配”同时指语言单位在构成更高层级单位时与其他单位的组合能力。以语义一致律为原则,可将俄语中符合纯语义一致、语义兼容和语义失调的形名搭配称为“常规类形名搭配”。研究表明,俄语常规类形名搭配之所以广泛存在并得以使用,在于人们互动体验下的词汇语义范畴化和词汇认知域的不同侧显,以及认知语境中常规关系的反映和认知域之间的相互连接。形名之间的语义组合及其理据分析有利于揭示言语结构规律与客观世界规律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语 组合关系 常规类搭配 语义一致律 范畴化 认知域
下载PDF
汉语“数–形–时量(名)”结构中形–时量的语义选择
13
作者 张媛 董淑慧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3期122-131,共10页
现代汉语数量词中间可插入形容词,构成“数–形–量”结构。对于动词之后出现的“数–形–时量(–名)”结构,至今还未有人专门研究。通过考察,我们发现形容词“大、小、整”与时量词组配能力的强弱排序依次为:整 > 小 > 大。在“... 现代汉语数量词中间可插入形容词,构成“数–形–量”结构。对于动词之后出现的“数–形–时量(–名)”结构,至今还未有人专门研究。通过考察,我们发现形容词“大、小、整”与时量词组配能力的强弱排序依次为:整 > 小 > 大。在“数–形–量(–名)”结构中,受形容词“整”修饰的只能是定量时间词;“大/小”与约量时间词的组配能力强于定量时间词。不同类型的时量词与形容词“大、小、整”组配能力的强弱有显著差异,反映出时量词在该结构中的语义选择规律。从整体来看,“数–形–时量(–名)”结构中形–量组配、数–量和形容词的组配遵循“语义一致性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数––时量(–)”结构 时量词 容词 语义选择
下载PDF
论英语“形名”结构的汉译
14
作者 黄田 《怀化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90-93,共4页
英语的"形名"结构一般情况下可以对译成汉语的"形名"结构,但有时却需要转译成"名形"结构,是对译还是转译取决于一定的语义条件。其规律是:当"形名"结构的"形"与句中的任何非直接成... 英语的"形名"结构一般情况下可以对译成汉语的"形名"结构,但有时却需要转译成"名形"结构,是对译还是转译取决于一定的语义条件。其规律是:当"形名"结构的"形"与句中的任何非直接成分之间在语义上不存在紧密的语义关系时,"形名"结构应该对译成汉语的"形名"结构;但是当"形名"结构的"形"与句中某个非直接成分之间在语义上存在因果或其它紧密的语义关系时,"形名"结构要转译成汉语的"名形"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名形结构 对译 转译 语义依据
下载PDF
组合式形名结构词长搭配量化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应学凤 端木三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1-29,共9页
基于语料库的形名结构研究成果存在不平衡现象,黏合式多,所以黏合式便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但组合式却尚未论及。本文基于兰卡斯特语料库,针对形名组合结构词长搭配情况的统计发现,不同词长搭配的组合式形名结构数量从多到少为:2+2>... 基于语料库的形名结构研究成果存在不平衡现象,黏合式多,所以黏合式便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但组合式却尚未论及。本文基于兰卡斯特语料库,针对形名组合结构词长搭配情况的统计发现,不同词长搭配的组合式形名结构数量从多到少为:2+2>1+2>2+1>1+1。2+2式最多,1+1式几乎没有。同一语料库黏合式从多到少为:1+1>2+2>1+2>2+1。研究还发现,不同词长搭配的形名结构有的偏好黏合式,有的偏好组合式。2+2式偏好组合式,2+1式次之,1+2式偏好黏合式,1+1式几乎都是黏合式。本文统计部分证实吕叔湘(1963)的说法,并提供了量化证据,同时也更新了部分认识,比如,1+2式形名结构组合式黏合式都不少,与"一般都没有‘的’"不完全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结构 黏合结构 词长偏好 语料库数据
下载PDF
制度下的和谐——帛书《黄帝四经》形名思想解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荆雨 程彪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18,共6页
作为道家黄老学派思想的代表,帛书《黄帝四经》主张建立客观、显明的政治制度,即“立形名”,且形名制度的建构要正当、合理,体现天地间恒常的法则。其形名思想的主旨是“循名复一”,在合理的制度规范下,百姓自然、自由地存在,进而实现... 作为道家黄老学派思想的代表,帛书《黄帝四经》主张建立客观、显明的政治制度,即“立形名”,且形名制度的建构要正当、合理,体现天地间恒常的法则。其形名思想的主旨是“循名复一”,在合理的制度规范下,百姓自然、自由地存在,进而实现社会之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帛书 《黄帝四经》 和谐
下载PDF
从“red pencils”和“fake guns”谈起——形名组合的认知语义学研究 被引量:27
17
作者 张辉 李佐文 《外语研究》 2001年第2期36-40,共5页
通过对形名组合意义的认知语义学分析 ,笔者认为形名组合的意义并非来自其组成部分的意义和该意义的组合方式 ,而是来自于一个整合空间。换句话讲 ,形容词和名词所构成的输入心理空间在环境信息和背景知识的影响下形成一个具有突生结构... 通过对形名组合意义的认知语义学分析 ,笔者认为形名组合的意义并非来自其组成部分的意义和该意义的组合方式 ,而是来自于一个整合空间。换句话讲 ,形容词和名词所构成的输入心理空间在环境信息和背景知识的影响下形成一个具有突生结构的整合空间。这一分析还告诉我们 ,语言单位只为我们提供了理解话语最低限度的信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义学 概念整合 心理空间 组合
下载PDF
形名组合的出现率:词长搭配和“的”字隐现 被引量:6
18
作者 薛亚红 端木三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79-495,共17页
形名组合指形容词直接修饰名词的定中结构。词长搭配主要指2+2、2+1、1+2、1+1这四种形式。"的"字隐现指"的"字可有可无且基本同义的情况,如"特殊(的)问题"、"正确(的)方向"等。关于形名组合... 形名组合指形容词直接修饰名词的定中结构。词长搭配主要指2+2、2+1、1+2、1+1这四种形式。"的"字隐现指"的"字可有可无且基本同义的情况,如"特殊(的)问题"、"正确(的)方向"等。关于形名组合出现率的量化研究不多。祁峰和端木三(2015)对四种形名词长搭配进行了量化考察,但是没有考虑"的"字隐现问题,结果不够精确。文章以"兰卡斯特汉语语料库"为语料来源,通过"的"字隐现的语感实验,对"的"字隐现情况进行了明确定义。然后,排除"的"字隐现情况,重新进行了统计。研究发现,在真正无"的"的四种词长搭配中,2+1的出现率(类频)不到5%,与前人看法相似,而2+2的出现率不到2%,大大低于前人估计。研究表明,和2+1一样,真正无"的"的2+2形名组合在汉语中不是能产的结构,而是受限制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 词长搭配 “的”字隐现 小分枝结构 韵律词 音步屏蔽
下载PDF
形容词与名词的语义组合模型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赵春利 石定栩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18,24,共11页
该文首先针对传统方法研究形名组合的不足,提出了理解形名组合的基本语义模式,即事物、属性值和属性域;其次,根据形名组合的理解模式和语料库的调查,从哲学理论和语言事实角度,把名词各自分成了主体、事体、物体、时空、逻辑五个次类,... 该文首先针对传统方法研究形名组合的不足,提出了理解形名组合的基本语义模式,即事物、属性值和属性域;其次,根据形名组合的理解模式和语料库的调查,从哲学理论和语言事实角度,把名词各自分成了主体、事体、物体、时空、逻辑五个次类,把形容词分成了主体、事体、物体、时空和评价五个次类;最后,借助于计算语言学的研究思想和语义语法的理论原则,构建了形容词次类与名词次类间语义匹配的形名语义组合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该形名语义组合模型能深入细致地揭示形容词与名词的组合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 中文信息处理 组合 属性域 语义组合模型 语义语法
下载PDF
作为一种政治思想的“形名”论、“正名”论、“名实”论 被引量:8
20
作者 曹峰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9-120,共12页
先秦秦汉时期与"名"相关的话题,最为多见的是"形名"、"正名"、"名实",围绕着这三个话题,均有非常丰富的政治思想。"形名"论可能最早出现于阴阳数术类文献中,对于"形名"的... 先秦秦汉时期与"名"相关的话题,最为多见的是"形名"、"正名"、"名实",围绕着这三个话题,均有非常丰富的政治思想。"形名"论可能最早出现于阴阳数术类文献中,对于"形名"的态度,道家奇妙地呈现出两个极端,一方面是对形名的轻视与否定,另一方面又是重视与肯定。老庄道家通过强调"形名"的局限性来反衬"道"的无限性。黄老道家强调"形名"作为规则、规范在秩序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法家、政论型名家和黄老道家的立场是一样的。"正名"论可以从三个角度去分析:第一,和语言能否正确使用的问题有关;第二,和身份、职责的确定与管理有关;第三,"正名"有时直接等同于法律法令。同"正名论"一样,"名实论"从语言控制和角色定位两个层面发挥出政治作用。语言控制表现为"名定而实辩"的语言使用理论。角色定位表现为"循名责实"的政治操作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思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