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科学计量学指标看我国名牌大学近年来的发展 |
程莹
刘念才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9
|
|
2
|
哲学智慧和批判性思维在大学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美国名牌大学素质教育的实践 |
曲铭峰
|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5
|
|
3
|
论名牌大学的特征 |
甘自恒
|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9 |
4
|
|
4
|
基于SSCI的中国名牌大学学术论文的统计分析 |
程节顺
|
《大学教育科学》
|
2005 |
5
|
|
5
|
中国如何创建自己的名牌大学 |
袁祖望
|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
1997 |
2
|
|
6
|
品牌战略视角下的名牌大学建设 |
郭曰铎
|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1
|
|
7
|
面向21世纪广东创建名牌大学的战略构想 |
袁祖望
|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
1999 |
1
|
|
8
|
关于创立名牌大学的理论思考 |
董原
|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
1
|
|
9
|
群体精神与惯习塑造:法国名牌大学场域微观教育行动考察 |
陈磊
|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1
|
|
10
|
新合并名牌大学本科教学发展初探 |
张国忠
|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0 |
|
11
|
名牌大学创建的层级模型理论与实例 |
赵希波
王连森
|
《理工高教研究》
|
2005 |
0 |
|
12
|
名牌大学“一城双峰”:一个必然现象 |
赖星华
|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13
|
国外名牌大学建设师资队伍的措施及其启示 |
邓俞
|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6 |
0 |
|
14
|
创建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名牌大学 |
马连湘
|
《化工高等教育》
|
2004 |
0 |
|
15
|
名牌大学研究生休学创业——从垃圾里淘金 |
尹娟
陈耀国
|
《理财周刊》
|
2005 |
0 |
|
16
|
踢好足球 上名牌大学 |
毛振明
|
《体育教学》
|
2014 |
0 |
|
17
|
中国的现在和未来需要名牌大学远程教育 |
张继平
|
《教育教学论坛》
|
2017 |
0 |
|
18
|
将更多的特色学生送入名牌大学——访新乡市第一中学校长李修国 |
吴楠
|
《大学(指南)》
|
2011 |
0 |
|
19
|
名牌大学“一城双峰”:一个必然现象 |
赖星华
|
《教育科学文摘》
|
2012 |
0 |
|
20
|
锐意改革的美国名牌大学 |
阿·肯波普罗斯
徐新明
|
《世界教育信息》
|
2006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