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皎若列眉 洋洋巨观──评文白对照本《中国历代名臣言行录》
1
作者 张亚新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名臣言行录 中国历代 司马迁 二十四史 《中国通史简编》 历史观 世道人心 城市出版社 思想性格 明末清初
下载PDF
朱熹《八朝名臣言行录》历史编纂学成就考述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海宾 孙赫男 《宋史研究论丛》 2020年第1期430-439,共10页
朱熹《八朝名臣言行录》的纂修开创了一种史书编纂新形式,即"言行录"体例。其可补正史之阙,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本文对《八朝名臣言行录》撰述体例的起源及创立进行了详细考论,对其存传、校补、辑佚史籍等功用予以分析,并通... 朱熹《八朝名臣言行录》的纂修开创了一种史书编纂新形式,即"言行录"体例。其可补正史之阙,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本文对《八朝名臣言行录》撰述体例的起源及创立进行了详细考论,对其存传、校补、辑佚史籍等功用予以分析,并通过对宋至清代"言行录"体史书的发展状况的具体细致梳理,体现朱熹"言行录"的影响,以彰显朱熹《八朝名臣言行录》的历史编纂学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名臣言行录 历史编纂学
下载PDF
朱熹《三朝名臣言行录·丞相荆国王文公》征引文献探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顾宏义 《中国典籍与文化》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0-74,共5页
对北宋名臣王安石的评价,自宋以来褒贬未定,其中南宋理学家朱熹所编《三朝名臣言行录.丞相荆国王文公》对后世影响犹为重大。因《三朝名臣言行录》系辑录他书和文而成,故对相关资料的选录取舍,亦很能反映朱熹的思想政治倾向。但相关研... 对北宋名臣王安石的评价,自宋以来褒贬未定,其中南宋理学家朱熹所编《三朝名臣言行录.丞相荆国王文公》对后世影响犹为重大。因《三朝名臣言行录》系辑录他书和文而成,故对相关资料的选录取舍,亦很能反映朱熹的思想政治倾向。但相关研究尚不多见,故本文即通过考辨《丞相荆国王文公》征引文献的史料来源,以探析朱熹通过辑录史料来显示其思想政治倾向的方法与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名臣言行录 王安石 史书编纂
原文传递
朱熹《名臣言行录》八百年历史公案 被引量:3
4
作者 李伟国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89-99,共11页
朱熹的《八朝名臣言行录》从南宋中期乾道八年 ( 1 1 72年 )问世开始 ,第二年就受到吕祖谦的责难 ,从此聚讼纷纭 ,而且争议的重心渐渐从取材、考订转移到“名臣”的涵义、《名臣言行录》的编撰宗旨以及朱熹的编法是否妥当等方面 ,中间... 朱熹的《八朝名臣言行录》从南宋中期乾道八年 ( 1 1 72年 )问世开始 ,第二年就受到吕祖谦的责难 ,从此聚讼纷纭 ,而且争议的重心渐渐从取材、考订转移到“名臣”的涵义、《名臣言行录》的编撰宗旨以及朱熹的编法是否妥当等方面 ,中间再加上详略两种版本的分别 ,一桩历史学术公案 ,变得复杂多彩。本文对这桩八百年公案作了梳理和论述 ,认为朱熹的编撰宗旨和实践并无矛盾和不妥 ,只是后人的理解各有不同 ,而且有些人的理解发生了严重偏差 ,有些人做学问又过于粗疏罢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名臣言行录 历史公案 编撰宗旨 版本
原文传递
试论朱熹眼中的张方平
5
作者 李春梅 《宋史研究论丛》 2024年第1期86-105,共20页
张方平是一个饱受争议的人物,对其评价历来褒贬不一。朱熹对张方平的评价整体上否定多于肯定,直言他是一个“秦不收魏不管”“为正人所恶”“又为王介甫所恶”之人。朱熹在《三朝名臣言行录》和《朱子语类》中,以范仲淹、王安石、司马... 张方平是一个饱受争议的人物,对其评价历来褒贬不一。朱熹对张方平的评价整体上否定多于肯定,直言他是一个“秦不收魏不管”“为正人所恶”“又为王介甫所恶”之人。朱熹在《三朝名臣言行录》和《朱子语类》中,以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等人的视角刻画出了不同形象的张方平,并加以评论,为我们呈现出他眼中的张方平。可以发现张方平在北宋虽然不像欧、苏等人那样个性鲜明或者作用突出,但是他却是一个联结点,成为我们了解那个时代其他人物和事件的重要窗口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方平 朱熹 《三朝名臣言行录 《朱子语类》
下载PDF
论北宋名相韩琦 被引量:1
6
作者 任崇岳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1992年第4期46-51,共6页
韩琦是北宋中叶忧国忧民的政治家,他刚正不阿,勇于为国荐贤,抵御西夏,支持庆历新政,颇为人称道。但他又反对过王安石变法,后人又对他毁誉参半。对于这样一个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应作出准确的评价。
关键词 庆历新政 荐贤 三朝名臣言行录 左藏库 好水川之战 镇戎军 宋军 枢密副使 延州 韩绛
下载PDF
宋刻本《晦庵先生语录大纲领》考——附录朱子、范如圭、程端蒙、李方子佚文 被引量:1
7
作者 石立善 《宋史研究论丛》 2007年第1期360-425,共66页
绪言研究朱子(1130~1200)之际,历来所使用的基本文献乃朱子的文集、语录、古典注释以及朱子所编纂的书籍。本稿是对《晦庵先生语录大纲领》一书所作的考察——因为此书与朱子的语录、文集有着密切的关联,而至今几乎不为世人所知。笔者... 绪言研究朱子(1130~1200)之际,历来所使用的基本文献乃朱子的文集、语录、古典注释以及朱子所编纂的书籍。本稿是对《晦庵先生语录大纲领》一书所作的考察——因为此书与朱子的语录、文集有着密切的关联,而至今几乎不为世人所知。笔者第一次得知《晦庵先生语录大纲领》的存在,是根据《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子部·儒家类》关于本书的记载。后又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珍品图录》见到本书的一张图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子学 李方子 晦庵 程端蒙 性理大全 宋刻本 名臣言行录 廖德明 公文集 黎靖德
下载PDF
重视中国古代“廉政”道德的历史遗产 被引量:1
8
作者 郑祖泉 《当代社科视野》 1994年第2期29-30,共2页
人类社会生活的历史是延续的,道德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意识形态,也有它自己历史发展的延续性。
关键词 人类社会 历史遗产 顾协 牛运震 五朝名臣言行录 西域副校尉 为官者 人民公仆 从政者 领导干部
下载PDF
司马光与《洛游录》
9
作者 陈光崇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6期77-78,共2页
关键词 司马光 范镇 元丰 名臣言行录 《渑水燕谈录》 《直斋书录解题》 奉先寺 龙门 齐物 陈振孙
下载PDF
再谈“莫须有”的释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孔伏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1989年第2期59-59,共1页
公元1141年,南宋著名抗金将领岳飞,被奸相秦桧用“莫须有”的罪名陷害下狱,随后就义于风波亭。“莫须有”三字出处,《宋史·岳飞传》云:“狱之将上也,韩世忠不平,诣桧诘其实,桧曰:‘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世忠曰:... 公元1141年,南宋著名抗金将领岳飞,被奸相秦桧用“莫须有”的罪名陷害下狱,随后就义于风波亭。“莫须有”三字出处,《宋史·岳飞传》云:“狱之将上也,韩世忠不平,诣桧诘其实,桧曰:‘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世忠曰:‘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历来人们将“莫须有”释义为“大概有”或“也许有”,成了无罪受冤的专用词。数年前,王瑞明同志在《“莫须有”辨》(刊《文史知识》1982年第11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岳飞传 韩世忠 专用词 风波亭 王瑞明 名臣言行录 熊克 赵构 文史知识 文中
下载PDF
元代文献学拾零
11
作者 曾贻芬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67-73,共7页
元代文献学拾零一、吴师道《战国策校注》所体现的校勘原则曾贻芬吴师道的《战国策校注》完成于泰定二年八月。这部书所体现的校勘原则。继承了自宋叔夏彭后以来不轻易改动旧文的优良传统,并且有所发展。自后汉高诱为《战国策》作注以... 元代文献学拾零一、吴师道《战国策校注》所体现的校勘原则曾贻芬吴师道的《战国策校注》完成于泰定二年八月。这部书所体现的校勘原则。继承了自宋叔夏彭后以来不轻易改动旧文的优良传统,并且有所发展。自后汉高诱为《战国策》作注以来,直到南宋初年,始有鲍彪再为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策》 《史记》 文献学 《录鬼簿》 选文标准 名臣言行录 墓志 神道碑 《昭明文选》 著录方法
下载PDF
实证与比较──再论《四库全书总目》的学术批评方法
12
作者 张新民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1期13-16,共4页
关键词 《四库全书总目》 学术批评 《春秋》 实证法 四库馆 名臣言行录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史部 《史通》 《世说新语》
下载PDF
词林系年
13
作者 夏承焘 王荣初 《中国韵文学刊》 1990年第1期98-104,共7页
公元981年辛巳 宋太平兴国六年 辽乾亨三年 [时事] 六月甲戌,司空、平章事薛居正卒。九月辛亥,赵普为司徒,再登元辅。 七月,宋太宗拟伐辽,遣使渤海国,令发兵以应,约灭辽之日,幽燕土宇再归中朝,朔漠之外皆给渤海,渤海竟无至者。 [词人行... 公元981年辛巳 宋太平兴国六年 辽乾亨三年 [时事] 六月甲戌,司空、平章事薛居正卒。九月辛亥,赵普为司徒,再登元辅。 七月,宋太宗拟伐辽,遣使渤海国,令发兵以应,约灭辽之日,幽燕土宇再归中朝,朔漠之外皆给渤海,渤海竟无至者。 [词人行实] 和岘起为太常丞,分司西京,复阶勋章服。[《宋史》卷四三九本传] 寇准在巴东县任。每期会赋役,不出符移,唯县乡里姓名揭县门,民莫敢后者。[《五朝名臣言行录》卷四之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朝名臣言行录 太平兴国 平章事 《宋史》 遣使 契丹人 右散骑常侍 李继迁 渑水燕谈录 雍熙
下载PDF
“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辨释
14
作者 金夫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100-,共1页
钟林斌在《中国古典戏曲名著简论》一书(春风文艺出版社)的《民间色彩浓郁的包公戏(陈卅粜米>》一文中,据南宋朱熹编的《五朝名臣言行录》引民间对包拯评论的一段话:“(包拯)知开封府,为人刚严。
关键词 五朝名臣言行录 知开封府 中国古典戏曲 春风文艺出版社 南宋朱熹 民间色彩 林斌 段文昌 文中 胡仔
下载PDF
宋代的“将相和”
15
作者 李强 《绥化学院学报》 1986年第2期80-,共1页
范仲淹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人们熟知他的千古名文《岳阳楼记》,同时也知晓他的“庆历新政”,和他的抵御西夏进犯的功绩,然而恐怕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有一段与大臣吕夷简“将相和”的美谈吧。景佑三年,范任职开封府尹,目睹... 范仲淹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人们熟知他的千古名文《岳阳楼记》,同时也知晓他的“庆历新政”,和他的抵御西夏进犯的功绩,然而恐怕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有一段与大臣吕夷简“将相和”的美谈吧。景佑三年,范任职开封府尹,目睹掌朝政大权的吕夷简任人不分愚贤,有误国政,遂上《百官图》以斥,並建议仁宗“凡超格者,不宜全委之宰相”,结果触怒了吕夷简。吕出身名门,伯父吕蒙正为太宗、真宗三朝宰相,本人历任地方官亦有政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夷简 将相和 庆历新政 吕蒙正 真宗 超格 《岳阳楼记》 仲淹 五朝名臣言行录 纯仁
下载PDF
试析“司马光击瓮”故事的史源及其产生背景
16
作者 邱靖嘉 蒲俊 《唐宋历史评论》 2019年第1期126-146,共21页
"司马光击瓮(或称砸缸)"是宋代以来流传甚广、尽人皆知的经典故事。本文从史源学的角度,对这一历史记载的史料来源做了追踪分析,并进而考察这个故事产生及流行的原因和背景:宋哲宗即位初,司马光肩负天下人冀其"活百姓&qu... "司马光击瓮(或称砸缸)"是宋代以来流传甚广、尽人皆知的经典故事。本文从史源学的角度,对这一历史记载的史料来源做了追踪分析,并进而考察这个故事产生及流行的原因和背景:宋哲宗即位初,司马光肩负天下人冀其"活百姓"之厚望,入朝拜相,革除弊政,有"救焚拯溺"之喻,广为传颂,死后万民敬仰,博得盛誉,在这一政治舆论环境之下,民间逐渐传出司马光儿时击瓮救人的故事,以宣传其仁者形象,此事后借释惠洪《冷斋夜话》之记录流行于南宋,被采入朱熹《三朝名臣言行录》,最终进入《宋史·司马光传》。这个事例提示我们,某些历史故事的形成和传播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除辨析其真伪之外,更应回到当时人的语境之中,去探究这些故事产生的舆论环境及其政治文化涵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光击瓮 《三朝名臣言行录 《冷斋夜话》 活人拯溺
下载PDF
“威名著于南北”的抗金名将 刘锜
17
作者 王云裳 《文史知识》 北大核心 1991年第8期84-89,共6页
南宋是宋、金南北对峙的历史时期。宋高宗在位的三十五年,正当金太宗、熙宗、海陵王在位,是金的兴盛时期,这时南北征战十分频繁。刘锜恰好生逢其世。邓广铭先生云:'南宋中兴四将,举世以韩、刘、张、岳并称。'(邓恭三《韩世忠年... 南宋是宋、金南北对峙的历史时期。宋高宗在位的三十五年,正当金太宗、熙宗、海陵王在位,是金的兴盛时期,这时南北征战十分频繁。刘锜恰好生逢其世。邓广铭先生云:'南宋中兴四将,举世以韩、刘、张、岳并称。'(邓恭三《韩世忠年谱》)四将即韩世忠、刘锜、张俊、岳飞。然而,今天提起岳飞、韩世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锜 韩世忠 南北对峙 宋中兴 金太宗 邓广铭 海陵王 兀术 顺昌 名臣言行录
原文传递
朱熹评王安石——兼论朱熹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被引量:1
18
作者 叶建华 《朱子学刊》 1995年第1期115-129,共15页
理学大家朱熹曾对历史人物作出过许多评论,《朱子语类》和《朱文公文集》中保存有大量这方面的内容,朱熹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和原则是什么?无庸讳言是'义理'。他曾说:'论古今人物,以别其是非邪正,则理存于古今人物。'~... 理学大家朱熹曾对历史人物作出过许多评论,《朱子语类》和《朱文公文集》中保存有大量这方面的内容,朱熹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和原则是什么?无庸讳言是'义理'。他曾说:'论古今人物,以别其是非邪正,则理存于古今人物。'~①又说:'今理会得一个义理后,将他事来处置,合于义理者为是,不合于义理者为非。'~②于是,当朱熹将这个'义理'引入社会领域,使之转化为封建社会的仁义礼智、君臣父子、忠孝等纲常伦理道德原则时,他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就一以人物的行为是否合'理'为准则,象汉高祖、唐太宗等治国平天下的功绩也被一笔抹杀,因为他们都出于利欲之心,不合仁义的。对此,今人多提出过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人物 名臣言行录 评价历史 公文集 《朱子语类》 道德原则 兼论 仁义礼智 介甫 神宗
原文传递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导读
19
作者 郭俊臣 张磊 《中学生读写(考试版)》 2005年第11期24-24,共1页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①常山来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②,辄以水沃③面。往往糜粥④不充,日昃⑤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①常山来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②,辄以水沃③面。往往糜粥④不充,日昃⑤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选自《宋名臣言行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臣言行录 先天下之忧而忧 南都 之乐 仲淹 彭生 就这样 指根
原文传递
朱熹的生平及其著述
20
作者 邱汉生 《朱子学刊》 1990年第1期134-150,共17页
朱熹是封建社会后期学问最广博、影响最深远的学者。从宋明理学的发展历史来考察,朱熹是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宋明理学,只是在朱熹的手里,才确立了自己独特的学术规模与体系,奠定了确然不拔的基础,影响了尔后学术思想的发展达六七百年之... 朱熹是封建社会后期学问最广博、影响最深远的学者。从宋明理学的发展历史来考察,朱熹是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宋明理学,只是在朱熹的手里,才确立了自己独特的学术规模与体系,奠定了确然不拔的基础,影响了尔后学术思想的发展达六七百年之久,其余波至今未已。明清两代的统治阶级,以皇帝为代表,编纂教育天下后世的书籍,如《五经大全》、《四书大全》、《性理大全》、《性理精义》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建社会后期 性理大全 五经大全 淳熙 程朱理学 伪学 名臣言行录 晦庵 伊洛渊源录 蔡元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