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西夏语以名词性语素为中心的偏正式合成词
- 1
-
-
作者
刘鑫民
-
机构
宁夏大学中文系
-
出处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1期81-84,共4页
-
-
关键词
西夏语
偏正式
名词性语素
动词性语素
构成方式
形容词性
构成语素
限制作用
西夏字
成词
-
分类号
H211
[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
-
-
题名名词性语素“节”之功能刍议
- 2
-
-
作者
苗晓娟
-
机构
哈尔滨金融学院基础部
-
出处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年第16期207-207,共1页
-
文摘
以往学界对时间名词"年"、"月"、"日"等名词性语素的构词性质有专门研究,其构成的双音节重叠形式"年年"、"月月"、"日日"表示"每一",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我们发现名词性构词语素"节"与时间名词"年"等性质相似,重叠之后表示"每一",但与"年年、月月、日日"等有功能的差异。初步探讨"节节"的语法、语用功能,力求对表示时间的名词性构词语素的性质有进一步的认识。
-
关键词
时间名词
名词性构词语素
“节”的重叠形式
语法语用功能
-
分类号
TP391.1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
-
题名“动+名”语素组合的构词分析
被引量:2
- 3
-
-
作者
郑崇仁
-
出处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992年第2期21-24,37,共5页
-
文摘
词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它具有能指性。词义可以表现出事物的某些属性,或者是事物本身的特征,或者是与它事物之间的关系,就使任何一个词都具有代表一定概念的意义和组合成上一级语言单位的功能。词在语言单位的层级性序列中处于中间层次,它的下级单位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语素,它的上级单位是最大的造句单位——短语。所以,一个词的词义不仅与语素义有关,而且与语素之间的组合关系有关,分析一个词的词义和结构,既有词汇学问题,同时也有语法学问题。 单纯词不涉及结构问题,语素义与词义一致,合成词的词义表达一个整体性概念。
-
关键词
语素义
语言单位
动词性
类词
名词性语素
动宾式
中间层次
现代汉语
关系意义
结构中心
-
分类号
G71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
-
题名基于语素数据库的汉语语素及构词研究
被引量:47
- 4
-
-
作者
苑春法
黄昌宁
-
机构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
-
出处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86-91,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文摘
语素是一种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汉语不同于印欧语言的一系列特点使得语素在汉语研究与汉语信息处理系统中具有独特的意义。本文介绍了清华大学在自然科学基金支持下建立的汉语语素数据库。
-
关键词
汉语语素
数据库
一个语素
构词方式
形容词性
名词性语素
动词性语素
构词规律
现代汉语
素项
-
分类号
TP39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
-
题名偏正结构“名·动”词别议
被引量:8
- 5
-
-
作者
徐正考
-
机构
吉林大学中文系
-
出处
《汉语学习》
CSSCI
1998年第4期53-53,共1页
-
文摘
现代汉语复合词中的主谓式、偏正式可由“名·动”结构构成。其中主谓式的例子如“霜降、地震”等,偏正式的例子如“笔谈、春耕、席卷”等。此类问题学者们都已经论述过。这里我们要谈的是偏正结构“名·动”词的内部异同问题,而这个问题学者们或根本不谈或语焉不详。让...
-
关键词
偏正结构
语义关系
现代汉语教学
能产性
句法结构关系
名词性语素
汉语复合词
名词作状语
词法结构
主谓式
-
分类号
H146.1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合成词构成中的“名状”现象
- 6
-
-
作者
张胜广
-
机构
沧州师专中文系
-
出处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45-46,共2页
-
文摘
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不能作状语,就是说,名词不能够作为修饰性成分放在谓语动词之前,但是,在语素构成合成词时,却存在着“名状”现象,即名词性语素可以放在动词性语素之前,修饰动词性语素,构成一类特殊的偏正式合成词,我们可以把这种合成词称为“名状型偏正式合成词”。
-
关键词
动词性语素
名词性语素
动作行为
偏正式
成词
现代汉语
语素构成
形容词性
主谓式
意义关系
-
分类号
H14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试论维吾尔语的“名·名”结构
被引量:1
- 7
-
-
作者
王国兴
-
出处
《语言与翻译》
1987年第1期46-49,共4页
-
文摘
§1 引言 维吾尔语的“名·名”结构是指由名词性语素与名词性语素结合构成的复合词,或是由名词与名词结合构成的名词短语。由于它们的内部修饰意义一般是共同的,所以,在这篇文章里,我不准备分开来谈。
-
关键词
维吾尔语
名词性语素
领属关系
语义类型
语义结构
名词短语
语法单位
语音形式
句法关系
描写性
-
分类号
H1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谈谈由方位词构成的名词和方位短语的划界问题
- 8
-
-
作者
冯志纯
-
出处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3期69-70,共2页
-
文摘
方位词附在其他语言成分后面,可以构成表示时间或处所的名词(以下简称时地名词)或短语(又称“方位短语”).在什么情况下构成的是时地名词,在什么情况下构成的是方位短语?对这个问题,目前的很多语法书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种意见:
-
关键词
方位短语
方位词
时地名词
名词性语素
划界问题
纯方位
长江与黄河
词组
太平洋
构成表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子”(Zi) 语素刍仪
- 9
-
-
作者
陈刚岭
-
机构
新疆财经学院汉教部
-
出处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2期46-48,共3页
-
文摘
我国著名快板表演家王保和有一个段子,一开头就说:“北方人说话爱带‘子’,一说就是一串子……”.它幽默、风趣,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仍胎灸人口.虽然段子里用“子”(zi)(以下简称为“子”)夸张,可它表示“子”在普通话中使用频率之高是毋庸置疑的.当然“子”在现代汉语中有何作用,艺术家们是不会深究的,也不是他们应尽的义务.翻阅一些语言学著作,对“子”的探讨也都比较粗浅,除了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对“子”的构词形式进行了简单的归类外,其他语言学家和语言学著作只是在谈语素分类、轻声的作用时,提及过“子”,但也只不过是寥寥几笔,失之片面.也许正因为如此,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纂的《现代汉语词典》第1532页,竟将“子”作字头,其下罗列的全是以三声“子”开头的词条.此谬误虽贻笑大方,但也不足为怪.本文旨在从“子”的构词形式及其词汇意义进行分析归纳,从而总结出“子”的构词、构义之特点.
-
关键词
“子”
《现代汉语词典》
词汇意义
同音同形语素
名词性语素
语言学著作
《现代汉语》
虚语素
形容词
动词性语素
-
分类号
H13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试论“NN”类名词与量词的双向选择
- 10
-
-
作者
吴晓君
-
机构
株洲职工大学
-
出处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157-159,共3页
-
文摘
“NN”类名词由多个相关的名词性语素组成,名词性语素之间的关系具有复杂性,即“NN”之间有修饰关系、类属关系、同义关系等。这类名词与量词的搭配是否合理,与各自的语义特点和名词内部的结构有关,有很强的双向选择性。随着社会发展,这类名词越来越多,应重视这类词的语法特点。
-
关键词
“NN”类名词
量词
双向选择
名词性语素
-
Keywords
Category NN noun
Measure word
Two-way choice
-
分类号
H13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从“~种”和“~类”的区别谈缩略语的规范化
被引量:2
- 11
-
-
作者
齐沪扬
谢白羽
-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
-
出处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7,共3页
-
文摘
“种类”是一个常见的词,由不定位语素“种”和“类”组合而成,表示“根据事物本身的性质或特点而分成的门类”。〔1〕另外,“种”和“类”与其他语素相结合,还能构成“~种”和“~类”两类词,其中“~”均为单音节词,也都有分门别类的意思。但实际上,“~种”和...
-
关键词
缩略词
语法功能
“类”
复杂词组
语义重心
双音节词
词语
名词性语素
交际双方
规范化
-
分类号
H136.6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浅谈离合词带补语的特点及其应用
被引量:3
- 12
-
-
作者
吴海燕
-
机构
烟台师范学院国际交流学院
-
出处
《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98-100,共3页
-
文摘
离合词是现代汉语中比较特殊的一类语法成分 ,它们的功能相当于一个复合动词 ,由于它们的构成成分之间结合的不是很紧密 ,中间可以加进一些成分 ,语法界称这类动词为离合词。本文通过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由于离合词已经词化 ,所以说补语总是对离合词中的动词性语素变成的词作补充说明 。
-
关键词
离合词
补语
动词性语素
名词性语素
-
Keywords
part and combine word
complement
verbal gender
noun gender
-
分类号
H042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论维吾尔语动词的构成
- 13
-
-
作者
高莉琴
-
机构
新疆大学中文系
-
出处
《语言与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5-12,共8页
-
-
关键词
维吾尔语
复合动词
附加成分
派生动词
语素构成
派生词
词汇意义
动词构成
语缀
名词性语素
-
分类号
H2
[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
-
-
题名从“象”“像”的区分看规范化知识的教育和普及
- 14
-
-
作者
吴颖梅
-
机构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社科系
-
出处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4期91-92,共2页
-
-
关键词
“象”
规范化
《简化字总表》
普通话异读词
名词性语素
规范化教育
用法不同
语言文字工作
语言文字使用
基础知识教育
-
分类号
H1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口语中的一种否定表达方式
被引量:3
- 15
-
-
作者
王一军
-
机构
湖北十堰职业技术学院
-
出处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21-121,共1页
-
-
关键词
否定表达方式
动宾结构
口语
否定句
名词性词组
反问句
情绪化
职业技术学院
名词性语素
语法构造
-
分类号
H146.3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试论ABB式形容词
被引量:5
- 16
-
-
作者
辛尚奎
周成
-
出处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4期108-114,共7页
-
文摘
在现代汉语的形容词中,有一类ABB式形容词。从外部形式看,这类形容词是由一个自由的或半自由的单音节形容词性语素、名词性语素或动词性语素加重迭的BB构成:例如: 1、软绵绵孤单单黑魆魆慢悠悠急冲冲干巴巴其中“软、孤、黑、慢、急、干”等是形容词性语素。2、汗津津雾茫茫血淋淋贼溜溜油乎乎眼巴巴其中“汗、雾、血、贼、油、眼等是名词性语素。3、笑嘻嘻乐陶陶醉醺醺喜洋洋闹哄哄哭兮兮其中,“笑、乐、醉、喜、闹、哭”等是动词语素。
-
关键词
ABB
名词性语素
外部形式
动词性
现代汉语
单音节
语素构成
构词语素
语用特点
汉语构词法
-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海口方言的“妚”
被引量:3
- 17
-
-
作者
陈鸿迈
-
机构
海南师范学院
-
出处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31-36,共6页
-
文摘
在海口方言里,"(女不)"[mo<sup>56</sup>]的用法颇具特色。用为指示,却跟指示代词不同;置于定语后,又不同于一般助词;能做前缀,可是使用的范围较宽。除海口外,海南许多地区如琼山、文昌、琼海等地都普遍使用,频率相当高。本文是对"(女不)"的用法、特点以及它的词性进行的初步探讨。
-
关键词
海口方言
指示代词
定语
指示作用
用法
名词性语素
三身代词
前缀
指示性
指示意义
-
分类号
H0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有点”、“有些”和“有的是”
被引量:4
- 18
-
-
作者
侯友兰
-
出处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111-114,118,共5页
-
文摘
“有点”、“有些”、“有的是”这三种结构的功能和所表达的意义有其相同的地方,亦有其不同之处。本文想就此谈点粗浅的看法。 1.1“有的是”在句中,大致有两种类型。例如: (1)草坪上站满了人,有的是教师,有的是职员,有的是学生,他们都很兴奋地在谈论着什么。 (2)来参加会议的并不都是科学家,有的是、有的不是。 (3)在北京大干部、老革命有的是。
-
关键词
双音节
名词性语素
重叠形式
时间名词
动宾结构
单位名词
事物名词
具有表
语素构成
名物化
-
分类号
H1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够威够力”通吗?
- 19
-
-
作者
许华
-
机构
长春光机学院中文系
-
出处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43-43,共1页
-
文摘
近来,电视里经常播出这样一则广告:“‘威力’洗衣机,够威够力。”乍听起来,感到语意新颖,气势磅礴。可细一回味,又觉不妥。“‘威力’洗衣机”,交待了产品和名称,可以,但“够威够力”就令人不敢恭维了。 “够威够力”有语病。“够”既可以是动词,又可以是副词。作动词时,1、带双音节抽象名词的宾语,如“够时间,够水平,够资格,够标准”;2、修饰单音节动词,如“够用,够吃,够花”;“够”作副词时主要是修饰形容词,如“够长,够冷的,够忙了,够新鲜的”。(参见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204页。)而“威力”
-
关键词
双音节
名词性语素
单音节动词
形容词性
抽象名词
洗衣机
副词
语病
宾语
作动
-
分类号
H19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扬州口语中的破读
被引量:1
- 20
-
-
作者
王世华
-
出处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108-111,共4页
-
文摘
0.1 本文论及的“破读”,与破假借之字而读以本字无关,专指改变字的读音以区别词性或词义的现象。 0.2 文中所举,只限见于扬州口语的破读。也属扬州口语但已见于字典、词书等书面纪录的(如“膏”,阴平为名词,去声为动词等),不赘述。 0.3 扬州话声调有五类: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调值依次为21、34、42、55、4。为行文方便,文中只作圈发。 1.1 清褚人获《坚瓠集》甲集卷三记了两个“错写琵琶”的趣闻,现录其一:“有人送枇杷于沈石田,误写‘琵琶’。石田答书曰:‘承惠琵琶,开奁视之,听之无声,食之有味,乃知司马挥泪于江干。
-
关键词
破读
中古音
扬州
口语
词义
语音形式
去声
名词性语素
琵琶
声调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