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世俗主义:西方宗教哲学的后结构主义变革 被引量:1
1
作者 沈谢天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9-46,共8页
后世俗主义是西方社会学为反思与批判工具理性和世俗文化而对宗教话语进行的后结构主义改造。后世俗主义一方面在剥除宗教的体制外壳后析取其本质——精神性,一方面强调精神性的世俗性或内在性,以此形成世俗精神性。作为对世俗与宗教的... 后世俗主义是西方社会学为反思与批判工具理性和世俗文化而对宗教话语进行的后结构主义改造。后世俗主义一方面在剥除宗教的体制外壳后析取其本质——精神性,一方面强调精神性的世俗性或内在性,以此形成世俗精神性。作为对世俗与宗教的双向解构,世俗精神性使后世俗主义在发挥宗教对个人与社会的德化作用的同时,规避狂热主义与极端主义。文章从问题起源、哲学气质、思想内核与理论价值等四方面介绍后世俗主义的代表性论点,以表现这一新人文话语对分析和批评当代西方文化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世俗主义 世俗精神性 内在性 德化
下载PDF
德里罗小说的后世俗主义批评 被引量:1
2
作者 沈谢天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9-145,共7页
后世俗主义是西方社会学领域内一股反思、批判工具理性和世俗文化的思潮。通过去体制化和世俗化,后世俗主义从传统宗教中提炼出世俗精神性作为理论重心,以此构成有别于体制性宗教的信仰新范式。美国后现代小说家唐·德里罗,深受独... 后世俗主义是西方社会学领域内一股反思、批判工具理性和世俗文化的思潮。通过去体制化和世俗化,后世俗主义从传统宗教中提炼出世俗精神性作为理论重心,以此构成有别于体制性宗教的信仰新范式。美国后现代小说家唐·德里罗,深受独特天主教家庭背景的影响,在数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对世俗精神性的定性和追求方式的确立作出持续探究,其代表作呈现出后世俗主义之于美国后现代小说创作的潜在艺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世俗主义 世俗精神性 唐·德里罗 后现代小说
原文传递
后世俗主义:后现代哲学中孕生的新式信仰——以唐·德里罗小说《球门区》为中心 被引量:1
3
作者 沈谢天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2-149,共8页
以解构主义为哲学气质的后世俗主义,通过对世俗与宗教的双向解构,提炼出同时具备后结构性和世俗性的精神性及与之对应的追求方式,以此构成信仰新范式来反制工具理性引发的各种弊端。本文将透过后世俗主义视角,结合时代背景,呈现唐·... 以解构主义为哲学气质的后世俗主义,通过对世俗与宗教的双向解构,提炼出同时具备后结构性和世俗性的精神性及与之对应的追求方式,以此构成信仰新范式来反制工具理性引发的各种弊端。本文将透过后世俗主义视角,结合时代背景,呈现唐·德里罗的作品《球门区》对精神追求的必要性和可行方式的描绘,从而勾勒出作者对美国当代文化极具后世俗主义特质的批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世俗主义 世俗精神性 唐·德里罗 球门区
原文传递
后世俗视域下中国当代电影对佛教元素的挪用
4
作者 陈涛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60-166,178,共8页
"后世俗主义"理论强调某些"世俗化"倾向的文学艺术作品能够借用宗教的象征、隐喻和思想,对广泛意义的欣赏者产生价值和意义。在这样一种理论视域下,新世纪以来的中国当代电影中大量"世俗化"(非宗教题材)... "后世俗主义"理论强调某些"世俗化"倾向的文学艺术作品能够借用宗教的象征、隐喻和思想,对广泛意义的欣赏者产生价值和意义。在这样一种理论视域下,新世纪以来的中国当代电影中大量"世俗化"(非宗教题材)的作品在主题、场景、画面、音乐等方面对佛教元素进行"挪用",电影中的佛教元素以一种全球魔幻主义奇观的"返魅"方式进入大众视觉文化领域,并不断形塑着人们的消费和审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佛教元素 后世俗主义 挪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