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伦理时代的精神病理学探赜:诊断与治疗
1
作者 谈际尊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6期24-34,152,共12页
同历史上疾疫大流行一样,新冠病毒肆虐撕裂了原有社会肌理结构,可谓既是一场针对社会关系本质属性的病理考验,也是一场校验时代伦理状况的思想考验。在新冠疫情全球性干预之理论与实践双重反思的背景中,病理学在经过理论拓值和方法延展... 同历史上疾疫大流行一样,新冠病毒肆虐撕裂了原有社会肌理结构,可谓既是一场针对社会关系本质属性的病理考验,也是一场校验时代伦理状况的思想考验。在新冠疫情全球性干预之理论与实践双重反思的背景中,病理学在经过理论拓值和方法延展之后可以用来研判时代状况,进而为健康之精神生活提供一种学理上的支持。事实上,在精神现象学启发下精神病理学方法从一开始就被社会理论家纳入对于现代性之缘起问题的考察中,这一研究范式经由韦伯理解社会学到鲍曼道德社会学的一路传承与推进,至今依然在诸向度的批判性社会理论中大放异彩。国内学者亦自觉到了这一方法的时代意义,以此设置出的"后伦理时代"议题清晰勾画中国人一个多世纪以来精神转型的质性及其蕴含的深层问题。"后伦理"亦是晚期现代性或自反性现代化正相面对的价值情境,不管是面对全球化现代性的高歌猛进还是"新冠"之后的逆全球化或去全球化,只有期待伦理与道德的"一起到来",方才能够建造稳固强健的精神生活,从而成为各方共同应对不确定之痛的信心之源和信念之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伦理时代 精神病理学 道德觉醒 道德责任 新冠疫情
下载PDF
从“后伦理时代”到“伦理精神时代”——《伦理道德的精神哲学形态》的思想进路
2
作者 谈际尊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1-216,共6页
《伦理道德的精神哲学形态》用精神哲学方法探讨伦理道德的历史、理论和现实形态,回应现代伦理道德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实现伦理道德向精神家园、精神哲学体系和精神哲学形态的回归,借以把握中国伦理型文化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独... 《伦理道德的精神哲学形态》用精神哲学方法探讨伦理道德的历史、理论和现实形态,回应现代伦理道德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实现伦理道德向精神家园、精神哲学体系和精神哲学形态的回归,借以把握中国伦理型文化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独特贡献。该书基于对时代精神的清醒判断,直击当代文明缺失之质性和根源所在,试图通过精神哲学独特运思方式,将主导现代道德哲学的"我应该如何生活"句式转换成精神哲学的"我们如何在一起"句式,架起个体之"我"通达整全之"我们"的伦理纽带,推动人类伦理共同体的建构,促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生成。该书视角独特,结构宏大,创新之处颇多,理当引起学术界的高度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道德的精神哲学形态》 伦理道德 后伦理时代 伦理精神时代
下载PDF
“后伦理时代”的来临 被引量:14
3
作者 樊浩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16,共12页
"上帝死了"、"打倒孔家店",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相继出现的这两个口号,具有重要的精神史尤其是伦理精神史意义。它是一次"伦"之"殇",标示着"伦"或"人伦"传... "上帝死了"、"打倒孔家店",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相继出现的这两个口号,具有重要的精神史尤其是伦理精神史意义。它是一次"伦"之"殇",标示着"伦"或"人伦"传统的终结;它是一次"理"之"祭",标示着"理性"对"精神"的僭越;从"人伦"到"人际"、从"精神"到"理性",它宣示:"后伦理时代"来到了。"后伦理时代"是"伦理"传统的断裂。"解放"与"破碎"的纠结,"伦"的世界的碎片化;"启蒙"与"祛魅"的纠结,"理"的世界的"苦恼意识";"自由"与"失依"的纠结,"伦—理"世界中伦理认同与道德自由的矛盾;单一性与普遍性的纠结,"集合并列"的形式伦理,四个方面构成"后伦理时代"精神世界的整体镜像。"后伦理时代"具有必然性,但内含巨大而深刻的文明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帝死了” “打倒孔家店” 后伦理时代
原文传递
《虚拟偶像爱朵露》中的二进制婚姻:后伦理选择时代的寓言
4
作者 郭雯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7-118,共12页
威廉·吉布森在《虚拟偶像爱朵露》中将大数据与大众文化相结合,想象了一个充满拟像的消费社会。小说围绕歌星雷兹迎娶虚拟偶像东英零这一不可能的二进制婚姻事件,通过天才分析师莱尼和少女歌迷琪雅探寻真相构成双线叙事,展现了科... 威廉·吉布森在《虚拟偶像爱朵露》中将大数据与大众文化相结合,想象了一个充满拟像的消费社会。小说围绕歌星雷兹迎娶虚拟偶像东英零这一不可能的二进制婚姻事件,通过天才分析师莱尼和少女歌迷琪雅探寻真相构成双线叙事,展现了科技对传统伦理空间、伦理主体和伦理关系的影响。莱尼和琪雅为代表的两条伦理线体现了不同的伦理观念和伦理选择,莱尼对“欲望机器”的主体性产生质疑,而琪雅等青年人则对拟感技术生成的虚拟空间无比向往。在新旧伦理冲突与张力之中,小说一方面以赛博技术挑战了传统婚姻模式和交际空间,另一方面在朋克精神中仍不乏温暖的人性关怀。最终,开放式结局为解开二进制婚姻“伦理结”提供了打破人与拟像空间壁垒的可能性,突出了人机联姻的隐喻,一场信息革命迎来了后伦理选择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偶像爱朵露》 后伦理选择时代 二进制婚姻 伦理 数据
原文传递
后伦理选择时代的科学选择 被引量:7
5
作者 苏晖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7-51,共15页
从文学伦理学批评之人类文明三阶段论视域出发,目前人类正在经历的由伦理选择向科学选择过渡的时期可被称为“后伦理选择时代”。通过对《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神经漫游者》《羚羊与秧鸡》《别让我走》《克拉拉与太阳》等科幻文学... 从文学伦理学批评之人类文明三阶段论视域出发,目前人类正在经历的由伦理选择向科学选择过渡的时期可被称为“后伦理选择时代”。通过对《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神经漫游者》《羚羊与秧鸡》《别让我走》《克拉拉与太阳》等科幻文学作品的研究可以发现,后伦理选择时代的科学选择究其实质仍是伦理选择,不仅由于科学选择的主体仍是伦理的人,基因编辑技术、克隆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仍受到伦理道德规范的制约,而且科幻作品对科学选择的想象性描绘亦在伦理选择的视域中展开。同时,科学选择亦对伦理选择主体提出了诸多挑战,不仅违背了伦理选择主体的自然禀赋,可能侵犯其自主权、知情权和隐私权,而且也有可能构成对其生命和尊严的伤害,加剧伦理选择主体的分化与不平等,导致科学人与伦理人的关系发生异化并动摇人类的主体性地位。面对一系列科学选择带来的挑战,人类应坚持以真和善为伦理价值取向引领科学选择,以人类为主体建构一体多翼的后人类共同体,这既是人与自然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也是作为伦理选择主体的必然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选择 伦理选择 后伦理选择时代 人类文明三阶段论 文学伦理学批评
原文传递
韦伯“理想类型”与现代伦理形态 被引量:5
6
作者 樊浩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04-214,共11页
人类伦理道德发展的古典形态,经过"伦理—道德—道德哲学"的辩证发展,在近代精神哲学综合中完成,"上帝死了"、"打倒孔家店"标志着古典形态由完成走向终结,进入"后伦理时代"。在诸神之争的伦理... 人类伦理道德发展的古典形态,经过"伦理—道德—道德哲学"的辩证发展,在近代精神哲学综合中完成,"上帝死了"、"打倒孔家店"标志着古典形态由完成走向终结,进入"后伦理时代"。在诸神之争的伦理学"丛林"中,现代伦理道德发展最具表达力和解释力的综合性概念是什么?就是韦伯的"理想类型"。"理想类型"以"理想"、"类型"以及思辨与历史同一的构造,体现"后伦理时代"的话语气质;以"复合作用"的论证方式,建构价值生态的伦理精神的"后伦理形态",体现现代文明"内心的东西和本质";以"类型"向"范型"的演变,预示由"理想类型"向"伦理资本主义"、"文明帝国主义"推进的现代西方文明的时代意志。在经济—社会—文化的"复合作用"下,将伦理置于"后",即还原于现代文明的价值生态,使之成为现代文明的价值归因,是理解"理想类型"之成为"价值生态的伦理精神"的现代伦理形态的关键。"拒绝遗忘的过时命题"、"非伦理学家完成的伦理论证"、"谦逊的霸权主义",是内在于韦伯"理想类型"中的三大悖论,从中可以透析其成为现代伦理形态的哲学秘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类型 现代伦理形态 后伦理时代 话语气质 价值生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