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6篇文章
< 1 2 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髁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枕骨大孔腹侧或腹外侧脑膜瘤
1
作者 陈利锋 赵博 +2 位作者 李翀 张军 卜博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37-141,共5页
目的评价枕大孔(FM)腹侧或腹外侧脑膜瘤手术入路及治疗策略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07年1月—2022年1月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的72例枕大孔腹侧或腹外侧脑膜瘤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所有患者均经一侧远外... 目的评价枕大孔(FM)腹侧或腹外侧脑膜瘤手术入路及治疗策略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07年1月—2022年1月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的72例枕大孔腹侧或腹外侧脑膜瘤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所有患者均经一侧远外侧髁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全切除65例(90%),次全切除7例(10%)。次全切除的患者行赛博刀放射外科治疗。12例(17%)发生舌下神经功能障碍,8例术后3个月内好转。18例(25%)出现声音嘶哑和(或)吞咽困难,15例在术后3个月内好转,1例患者因后组颅神经麻痹而行气管切开。1例因脊髓前动脉损伤偏瘫。无手术死亡。随访12~60个月,无患者出现肿瘤复发。结论经髁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枕骨大孔腹侧或腹外脑膜瘤既能满足手术显露需要,又避免了磨除过多的骨质,可取得很好的全切率、较低的并发症和长期满意疗效。术后偏瘫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主要是因为术中血管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骨大孔 脑膜瘤 显微手术 后入
下载PDF
国产精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优化后入路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4例报道
2
作者 刘洋 刘子豪 +9 位作者 王准 邵渊 杨振 黄华 王泽远 周怡 邢士玉 温思萌 牛远杰 王勇 《微创泌尿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49-52,共4页
本文报道了我院2023年2月至9月行国产精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优化后入路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4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总时间134(100~156)min,机械臂腔内平均操作时间为103(70~120)min,分离前列腺及精囊时间为64(50~80)min,缝合时间... 本文报道了我院2023年2月至9月行国产精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优化后入路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4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总时间134(100~156)min,机械臂腔内平均操作时间为103(70~120)min,分离前列腺及精囊时间为64(50~80)min,缝合时间为39(20~60)min,术中出血量为98(60~200)ml。术后2周拔除尿管,其中2例实现即刻尿控。均无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一个月时,4例患者的PSA分别为0.05μg/L,0.03μg/L,0.001μg/L,0.84μg/L。证明了国产精锋机器人行优化后入路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可行和安全,术后短期随访满意,但需要更多数据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切除术 后入
下载PDF
左侧后入路和右侧前入路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比较
3
作者 李强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25期31-35,共5页
目的:比较右侧前入路和左侧后入路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4年1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8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试验组(n=40)和对照组(n=40)。所有患者均... 目的:比较右侧前入路和左侧后入路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4年1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8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试验组(n=40)和对照组(n=40)。所有患者均实施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试验组采用右侧前入路,对照组采用左侧后入路。比较两组手术和康复指标(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住院总时长和术后排气时间)、胃肠功能评分、血清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与癌胚抗原(CEA)水平及术后3个月内并发症(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肠梗阻和术后胃瘫)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住院总时长和术后排气时间优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量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胃肠功能评分及血清炎症因子、CE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胃肠功能评分较术前下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hs-CRP、IL-6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但试验组低于对照组,两组CEA水平较术前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3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左侧后入路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右侧前入路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具有许多方面的优势,包括手术视野开阔、淋巴结清扫彻底、炎症因子水平更低、术中损伤更少、术后恢复速度更快,可以提高整体治疗效果和促进患者更快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侧后入 右侧前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经腹腔入路和经腹膜后入路在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肾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4
作者 罗雄 龙家才 +1 位作者 罗兵 李炜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4期83-88,共6页
目的比较经腹腔入路和经腹膜后入路在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LNS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该院行LNSS的患者100例,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经腹腔入路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TLNSS)组(53例)和经腹膜后入路腹腔镜... 目的比较经腹腔入路和经腹膜后入路在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LNS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该院行LNSS的患者100例,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经腹腔入路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TLNSS)组(53例)和经腹膜后入路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RLNSS)组(47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TLNSS组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肾动脉阻断时间明显较RLNSS组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拔出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血清胆碱酯酶(ChE)较术前升高,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较术前降低,TLNSS组ChE明显低于RLNSS组,TLNSS组BUN和Scr明显高于RLNS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LNSS组疾病控制率(DCR)和总体有效率(ORR)明显低于RLNS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LNSS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高于RLNS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LNSS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和热缺血时间,促进患者肠道功能和肾功能的恢复,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切除术 经腹腔 经腹膜后入 肾功能 疗效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老年脊柱后入路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中的效果分析
5
作者 王舒 张丽 +3 位作者 吕会力 王丹丹 吴庆菊 刘会鹏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5期188-191,共4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预防老年脊柱后入路手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IAPI)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01—2023-01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脊柱后入路手术的7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行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手术室集束化护理。...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预防老年脊柱后入路手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IAPI)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01—2023-01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脊柱后入路手术的7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行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手术室集束化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IAPI发生情况、术后第1天和第3天皮肤损伤面积。采用舒适状况量表评分评估患者的舒适度,采用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反馈表评价患者及家属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统计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IAPI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第1天和第3天皮肤损伤面积小于对照组,患者舒适度评分和其家属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脊柱后入路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集束化护理,有助于降低IAPI发生率和减轻IAPI程度,缩短康复时间,提高患者舒适度和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API 脊柱后入路手术 老年患者 手术室集束化压力性损伤护理
下载PDF
双骨瓣技术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中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陶晓刚 陈若琨 +2 位作者 薛亚轲 孙剑瑞 魏新亭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3期55-58,共4页
目的探索双骨瓣技术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2021年8月—2022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行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双骨瓣组和单骨瓣组,每组30例。结合术中术后资料,记录两组... 目的探索双骨瓣技术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2021年8月—2022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行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双骨瓣组和单骨瓣组,每组30例。结合术中术后资料,记录两组术中静脉窦损伤情况、术区骨质缺损大小、术后常见并发症情况。结果双骨瓣组术区骨质缺损2.0~4.2 mm,平均(2.78±0.70)mm;单骨瓣组术区骨质缺损4~11 mm,平均(7.78±1.64)mm,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双骨瓣组术中乙状窦损伤1例,单骨瓣组术中乙状窦损伤3例。双骨瓣组1例伤口愈合不良,1例颅内感染;单骨瓣组1例皮下积液,2例颅内感染。结论采取枕下乙状窦后双骨瓣开颅可减少骨质缺损,确保手术安全、高效进行,能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骨瓣 枕下乙状窦后入 开颅 并发症
下载PDF
运用国产单孔机器人手术系统完成腹膜后入路单孔肾上腺切除术的初步经验(附视频)
7
作者 魏勇 沈露明 +5 位作者 沈百欣 胡海斌 刘威 杨健 蒋荣江 朱清毅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4年第1期13-19,共7页
目的:探讨运用国产“术锐”单孔蛇形臂机器人手术系统完成腹膜后入路单孔肾上腺切除术的初步经验。方法: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于2021年1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4例肾上腺肿瘤患者,运用国产“术锐”单孔蛇形臂机器人手术系统... 目的:探讨运用国产“术锐”单孔蛇形臂机器人手术系统完成腹膜后入路单孔肾上腺切除术的初步经验。方法: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于2021年1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4例肾上腺肿瘤患者,运用国产“术锐”单孔蛇形臂机器人手术系统完成单孔肾上腺切除术,手术均采用经腹膜后入路,记录肿瘤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信息,并对围手术期资料、手术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4例患者中男女各2例,年龄40~68岁,平均年龄54岁,平均BMI值为26.2(24.8~29.8)kg/m^(2);肿瘤最大直径1.2~3.3 cm,其中左侧1例,右侧3例;4例手术均采用纯单孔方式,术中均未增加辅助通道,手术总时间104~200 min,机器人操作时间50~96 min,术中出血量10~50 ml。术后病理诊断为肾上腺皮质腺瘤3例,右血管内乳头状内皮细胞增生(Masson瘤)1例。术后均未出现出血、发热、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运用“术锐”单孔蛇形臂机器人手术系统可安全、有效地完成腹膜后入路单孔肾上腺切除术,蛇形臂具有动作灵活、指向性准确等优势,可保障手术的顺利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机器人手术系统 腹膜后入 肾上腺切除术
下载PDF
切口改良乙状窦后入路在显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
8
作者 寇小波 周良学 司马秀田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6期347-349,354,共4页
目的探讨切口改良乙状窦后入路在显微血管减压术(MV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采用MVD治疗的419例颅神经疾病的临床资料,其中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采用传统乙状窦后入路MVD治疗的227例作为对照组;2019年4月至2... 目的探讨切口改良乙状窦后入路在显微血管减压术(MV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采用MVD治疗的419例颅神经疾病的临床资料,其中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采用传统乙状窦后入路MVD治疗的227例作为对照组;2019年4月至2020年6月采用改良切口传统乙状窦后入路MVD治疗的192例作为改良组。术后随访至2022年6月。结果对照组体位摆放时间(15.26±3.17)min,手术时间(103.98±8.63)min,总有效率为97.3%,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3.5%;改良组体位摆放时间(5.40±2.04)min,手术时间(91.93±7.11)min,总有效率为97.9%,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1%。两组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改良组体位摆放时间和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切口改良乙状窦后入路MVD治疗颅神经疾病疗效良好,而且节约体位摆放时间,缩短手术时间,术中小脑牵拉轻微、枕动脉保护良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神经疾病 显微血管减压术 乙状窦后入 切口改良 疗效
下载PDF
乙状窦后入路全程与面神经脑干区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近期效果和安全性比较研究
9
作者 袁琦斌 李家亮 杨全喜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5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乙状窦后入路全程与面神经脑干区(REZ)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面肌痉挛(HFS)的近期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09—2023-09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6例HF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乙状窦后入路全程MVD 62例(观察组),行... 目的探讨乙状窦后入路全程与面神经脑干区(REZ)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面肌痉挛(HFS)的近期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09—2023-09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6例HF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乙状窦后入路全程MVD 62例(观察组),行面神经REZ区MVD 54例(对照组)。采用House-Brachmann面神经功能(H-B)分级评估手术前后的面部神经功能,以偏侧面肌痉挛评分量表(HFS-8)评分评估患者手术前后的生活质量。统计脑脊液漏、声音嘶哑、听力减退、吞咽困难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的面神经功能H-B分级和生活质量HFS-8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HFS患者实施乙状窦后入路全程MVD在改善面部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减压术 面肌痉挛 乙状窦后入 面部神经功能 脑干区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结合保温策略在行脊柱后入路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
10
作者 蒋玲琳 叶蕾 计晓萍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5期13-16,共4页
目的考察集束化护理结合保温策略在行脊柱后入路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江南大学附属医院行脊柱后入路术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干预方式的差异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 目的考察集束化护理结合保温策略在行脊柱后入路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江南大学附属医院行脊柱后入路术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干预方式的差异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给予集束化护理结合保温策略进行干预,比较2组的指标变化。结果2组在手术开始后90 min的核心体温均低于麻醉开始、手术开始后30 min和60 min,且手术开始后60 min也均低于麻醉开始(P均<0.05);手术开始后30 min、60 min和90 min,观察组的核心体温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气管拔管和完全清醒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手术后2 h和6 h,2组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均长于手术前2 h,平均动脉压、心率、纤维蛋白原水平及简化舒适状况量表评分均高于手术前2 h(P均<0.05),且手术后6 h也均优于手术后2 h(P均<0.05);手术后2 h和6 h,观察组的以上指标和评分均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结论集束化护理结合保温策略可稳定行脊柱后入路术患者的术中核心体温,缩短拔管和苏醒时间,缓解生理应激反应,改善凝血功能,提高术后舒适度,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后入路术 集束化护理 保温策略 核心体温 凝血功能
下载PDF
胸腔镜联合后入路治疗累及后纵隔哑铃型神经鞘瘤1例
11
作者 吕春江 郭涛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1072-1074,共3页
该文报道了1例侵犯后纵隔哑铃型神经鞘瘤无症状患者的手术治疗,患者术前胸椎增强CT提示胸3椎体水平左侧后纵隔占位,无明显神经压迫及胸膜受损症状,但患者产生严重焦虑情绪,且考虑占位组织会继续长大进而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危害,排除手... 该文报道了1例侵犯后纵隔哑铃型神经鞘瘤无症状患者的手术治疗,患者术前胸椎增强CT提示胸3椎体水平左侧后纵隔占位,无明显神经压迫及胸膜受损症状,但患者产生严重焦虑情绪,且考虑占位组织会继续长大进而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危害,排除手术禁忌后行“后路胸3椎体左侧横突切除、神经根松解及肿瘤部分切除+单孔胸腔镜左后上纵隔受侵肿瘤切除+胸膜粘连烙断术”,手术顺利,术后患者情绪焦虑明显改善,四肢活动正常,伤口恢复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哑铃型神经鞘瘤 胸腔镜 脊柱后入路手术 病例报告
下载PDF
自体血回输在腰椎后入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中的应用和护理
12
作者 陈姝妤 凌玲 张玙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495-498,共4页
目的:探讨自体血回输在腰椎后入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中的应用及其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12月在宣城市人民医院接受腰椎后入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采取综合护... 目的:探讨自体血回输在腰椎后入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中的应用及其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12月在宣城市人民医院接受腰椎后入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使用血液回收机回输自体血,对血容量纠正不足的病例,术中追加少量异体血;对照组按传统异体血输入。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凝血时间、术中出血量、异体血输血量、补液量与输血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异体输血量及补液量均少于对照组(P<0.001)。两组患者输血后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计数均较输血前下降(P<0.01),但两组患者输血前后凝血时间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见输血不良反应,输血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630,P=0.031)。结论:腰椎后入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中会引起大量失血,通过自体血回输进行干预,可减少对异体血及补液量的需求,减少输血反应的发生,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腰椎后入路减压 椎间融合 内固定术 自体血回输 护理
下载PDF
双侧竖脊肌平面阻滞在腰椎后入路手术后的镇痛效果观察
13
作者 金建军 喻政明 李凯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5期43-46,共4页
目的:分析双侧竖脊肌平面阻滞用在腰椎后入路手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萍乡市中医院2021年7月—2023年7月萍乡市中医院入院诊断为腰椎退行性疾病或腰椎骨折患者,需要手术治疗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 目的:分析双侧竖脊肌平面阻滞用在腰椎后入路手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萍乡市中医院2021年7月—2023年7月萍乡市中医院入院诊断为腰椎退行性疾病或腰椎骨折患者,需要手术治疗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选择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观察组选择超声引导下双侧竖脊肌平面阻滞+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两组术后都安装静脉自控镇痛泵。对比两组术中术后阿片类药物和术中肌松药物的使用量,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比两组患者术后6、12、24、48 h随访中疼痛的分数,记录术后患者自控按压镇痛泵补救性镇痛给药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术中术后使用的舒芬太尼、术中瑞芬太尼、术中阿曲库铵药物用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时间段术后VAS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术后补救性镇痛给药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双侧竖脊肌平面阻滞在腰椎后入路手术患者中的镇痛效果更好,既减少了阿片类药物、肌松药物的使用,又减轻了患者术后的疼痛,患者术后静脉补救性镇痛给药次数和不良反应减少,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竖脊肌平面阻滞 腰椎后入路手术 全身麻醉 镇痛效果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与传统后入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近期疗效比较
14
作者 杜壮文 欧阳帆 +1 位作者 王恩梁 曾繁宽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310-313,共4页
目的 比较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与传统后入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近期疗效。方法 我院2018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病人100例,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 目的 比较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与传统后入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近期疗效。方法 我院2018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病人100例,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后入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围术期相关指标、腰椎功能、疼痛程度、骨代谢指标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观察组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观察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学会腰痛疾患评定表(JOA)评分高于对照组,视觉疼痛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对病人创伤更小,利于恢复,安全性更高,治疗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 后入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锁骨后入路臂丛神经阻滞联合全麻用于肱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效果
15
作者 王超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3期131-133,共3页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锁骨后入路臂丛神经阻滞(BPB)联合全麻用于肱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效果。方法2020-01—2023-09择期行肱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87例,性别不限,年龄45~63岁,BMI18~30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锁骨后入路臂丛神经阻滞(BPB)联合全麻用于肱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效果。方法2020-01—2023-09择期行肱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87例,性别不限,年龄45~63岁,BMI18~30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全麻组(G组)43例,BPB联合全麻组(BG组)44例。监测麻醉前(T_(0))、切皮时(T_(1))、拔管时(T_(2))时患者的HR、MAP。于患者苏醒后1~2 h内采用Riker镇静-躁动评分(SAS)评定镇静效果,记录镇痛泵按压次数,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T_(1)、T_(2)时2组患者的HR、MAP均较T_(0)时逐渐升高,其中BG组患者的HR、MAP均低于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后1~2 h内2组患者的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G组患者镇痛泵按压次数少于G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锁骨后入路BPB联合全麻应用于肱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术后镇痛效果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超声引导 锁骨后入 臂丛神经阻滞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听神经瘤患者乙状窦后入路术后听力保留的影响因素分析
16
作者 丁聿贤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4期19-21,共3页
目的:分析听神经瘤患者乙状窦后入路术后听力保留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乙状窦后入路切除术的听神经瘤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听力情况分为听力保留组、听力损失组。比较两... 目的:分析听神经瘤患者乙状窦后入路术后听力保留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乙状窦后入路切除术的听神经瘤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听力情况分为听力保留组、听力损失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分析听神经瘤患者乙状窦后入路术后听力保留的影响因素。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45岁、Koos分级3~4级、内听道底部受累、肿瘤发生囊性病变是听神经瘤患者乙状窦后入路术后听力保留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45岁、Koos分级3~4级、内听道底部受累、肿瘤发生囊性病变是听神经瘤患者乙状窦后入路术后听力保留的独立危险因素,实施手术前,医师应对患者做好充分评估,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状窦后入路切除术 听神经瘤 听力保留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经腹腔入路与经腹膜后入路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效果比较
17
作者 段戈凯 常佳雯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5期525-526,共2页
目的比较经腹腔与经腹膜后入路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治疗的86例肾肿瘤患者,以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分成腹膜后入路组(n=43)和腹腔入路组(n=43)。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比较经腹腔与经腹膜后入路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治疗的86例肾肿瘤患者,以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分成腹膜后入路组(n=43)和腹腔入路组(n=43)。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腹膜后入路组手术时间、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腹腔入路组,术中出血量低于腹腔入路组(P<0.05)。腹膜后入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98%,低于腹腔入路组的23.26%(P<0.05)。术后1个月,两组的WHOQOL-BREF评分均升高,且腹膜后入路组WHOQOL-BREF评分高于腹腔入路组(P<0.05)。结论与经腹腔入路相比,经腹膜后入路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手术创伤更小,可加速肾肿瘤患者术后恢复,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腹腔 腹膜后入 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 并发症
下载PDF
LC经胆囊后入路对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并发症改善分析
18
作者 侯雪松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0期0034-0037,共4页
分析对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经胆囊后入路对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并发症改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样本90例;样本对象: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样本时间:2023年2月-2024年3月,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 分析对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经胆囊后入路对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并发症改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样本90例;样本对象: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样本时间:2023年2月-2024年3月,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经胆囊前入路,实验组:经胆囊后入路,在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炎症因子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记录观察,两组实施对比。结果 手术后两组淋巴细胞亚群指标较术前均降低,但实验组CD3+(65.82±3.55)%、CD4+(39.64±3.02)%、CD4+/CD8+(1.22±0.20)%降低幅度低于对照组(59.23±3.36、32.11±2.23、0.81±0.18)%,CD8+(31.01±3.23)%高于对照组(35.33±4.28)%(P<0.05);手术后实验组IL-6(22.82±3.70)ng/L、IL-8(19.82±3.22)ng/L、CRP(12.35±3.02)mg/L水平低于对照组(35.23±3.60、25.23±3.36、19.78±3.11)mg/L(P<0.05);并发症对比,实验组更低(4.44%vs17.78%)(P<0.05)。结论 针对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LC经胆囊前后入路方式选择中,经后入路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还能显著改善其免疫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囊后入 胆囊结石 慢性胆囊炎 淋巴细胞亚群 并发症
下载PDF
经腹腔和经腹膜后入路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治疗巨大体积肾上腺肿瘤45例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韩毅力 赵佳晖 +3 位作者 罗勇 李明川 魏德超 姜永光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46-49,58,共5页
目的比较经腹腔和腹膜后入路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巨大体积(>6 cm)肾上腺肿瘤。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1年12月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的45例巨大肾上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经腹腔入路28例,腹膜后入路17例。结果4... 目的比较经腹腔和腹膜后入路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巨大体积(>6 cm)肾上腺肿瘤。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1年12月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的45例巨大肾上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经腹腔入路28例,腹膜后入路17例。结果45例患者均无中转开放手术。腹膜后入路和腹腔入路在手术时间[(130.88±5.96)和(136.61±8.39)min]、失血量[(189.41±13.91)和(192.5±12.36)mL]、术后引流时间[(2.24±0.44)和(2.36±0.49)d]、住院时间[(7.06±0.56)和(7.46±0.69)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膜后入路组首次进食时间更早[(38.82±6.75)和(74.14±6.57)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机器人手术治疗巨大肾上腺肿瘤安全、有效,手术入路的选择应根据患者情况、肿瘤体积和部位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肾上腺肿瘤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 肾上腺切除术 腹腔 腹膜后入 术后首次进食时间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乙状窦后入路微血管减压术定位横窦-乙状窦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朝曦 刘慧勇 +3 位作者 程立冬 王俊文 舒凯 徐钰 《临床外科杂志》 2023年第9期819-821,共3页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乙状窦后入路手术中定位横窦-乙状窦的应用价值。方法2021年1月~2023年1月行微血管减压手术的病人47例,按照是否应用3D打印技术辅助横窦-乙状窦定位分为两组:3D打印组23例,应用3D打印技术指导横窦-乙状窦;对照组24...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乙状窦后入路手术中定位横窦-乙状窦的应用价值。方法2021年1月~2023年1月行微血管减压手术的病人47例,按照是否应用3D打印技术辅助横窦-乙状窦定位分为两组:3D打印组23例,应用3D打印技术指导横窦-乙状窦;对照组24例,实施常规开颅手术。比较两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横窦-乙状窦移行处(关键孔)定位准确率。结果3D打印组和对照组横窦-乙状窦移行处定位准确率分别为95.7%和71.0%,手术时间分别为(120.8±9.1)分钟和(131.5±19.7)分钟,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8.3±32.4)ml和(67.5±76.0)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3D打印技术辅助乙状窦后入路横窦-乙状窦定位有助于提高定位准确率,减少术中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乙状窦后入 微血管减压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