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0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后入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保留并修复后方关节囊及韧带的效果探究
1
作者 陈朝奎 陈品奇 +2 位作者 贺家州 何先游 高登宁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12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在后入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保留并修复后方关节囊及韧带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在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科接受后入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7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36)... 目的:探讨在后入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保留并修复后方关节囊及韧带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在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科接受后入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7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36)和观察组(n=36)。对对照组患者在进行后入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不保留和修复后方关节囊及韧带。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后入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保留并修复后方关节囊及韧带。然后,比较两组患者髋关节恢复功能的评分、手术持续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髋关节后脱位的发生率。结果: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手术持续的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其术中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患者;出院当天、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髋关节恢复功能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后脱位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异物排斥反应、感染等术后并发症。结论:在后入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保留并修复后方关节囊及韧带的临床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可有效地缩短患者手术持续的时间,减少其术中的出血量,降低其髋关节后脱位的发生率,改善其髋关节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入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后方关节 韧带 髋关节后脱位
下载PDF
经后外侧改良入路半髋关节置换术结合抗骨质疏松药物应用于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中的效果
2
作者 杨康骅 朱道信 +1 位作者 罗志环 肖诗梁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90-1593,共4页
目的 分析经后外侧改良入路半髋关节置换术结合抗骨质疏松药物应用于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中的效果。方法 将90例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按数字随机化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仅单纯接受经后外侧改良入路半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在术后经阿仑膦酸... 目的 分析经后外侧改良入路半髋关节置换术结合抗骨质疏松药物应用于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中的效果。方法 将90例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按数字随机化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仅单纯接受经后外侧改良入路半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在术后经阿仑膦酸钠治疗;对比两组康复情况及骨密度等。结果 观察组术后3个月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术后时间延长,评分均升高,但术后1 w、1个月两组髋关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双侧骨密度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BALP、BMP-2显著高于对照组,TRAP、CTX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在经后外侧改良入路半髋关节置换术后服用阿仑膦酸钠,能提高术后远期效果,增加骨密度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外侧改良 髋关节置换术 阿仑膦酸钠 移位股骨颈骨折
下载PDF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行前方入路和后外侧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观察
3
作者 吴松 王林 《贵州医药》 2024年第1期103-105,共3页
目的观察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行前方入路和后外侧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方法将446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前方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n=176)和对照组(后外侧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n=270)。观察两组相关... 目的观察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行前方入路和后外侧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方法将446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前方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n=176)和对照组(后外侧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n=270)。观察两组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出血量、引流量、部分负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或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1周,两组Harris、VA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3个月,两组Harris评分均升高,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髋关节活动度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3个月,两组髋关节活动度均升高,且观察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前方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创伤小,术后恢复时间短,髋关节功能恢复好,增大髋关节活动度,减轻疼痛感,并发症少且生活质量高,整体效果优于后外侧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髋部骨折 前方 后外侧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直接前侧入路用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安全性及对康复效果的影响
4
作者 刘丁玮 韦财 +2 位作者 李如辉 曾进强 韦凯 《大医生》 2024年第6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直接前侧入路(DAA)、后外侧入路(PLA)用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安全性及对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3年4月来宾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20例初次行TH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方式... 目的探讨直接前侧入路(DAA)、后外侧入路(PLA)用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安全性及对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3年4月来宾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20例初次行TH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方式的不同分为DAA组(125例)和PLA组(95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Harri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DAA组患者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后首次下地时间短于PLA组(均P<0.05)。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具有时间、组间、交互效应差异;两组患者术后24、36、72hVAS疼痛评分均低于术前,且DAA组患者术后24、36hVAS疼痛评分均低于PLA组(均P<0.05)。两组患者Harris评分具有时间、组间、交互效应差异;两组患者术后1、3、6个月Harris评分均高于术前,且DAA组患者术后1、3个月Harris评分均高于PLA组(均P<0.05)。DAA组患者术后双下肢不等长发生率低于PLA组(P<0.05)。结论与PLA比较,DAA用于THA可更有效缩短切口长度,缩短术后首次下地时间,减轻术后疼痛,促进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前侧 后外侧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安全性 康复效果
下载PDF
直接前方入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效果观察
5
作者 游启志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8期17-20,共4页
探究直接前方入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应用于改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效果。选取贵州省兴仁市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7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前外侧入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和观察... 探究直接前方入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应用于改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效果。选取贵州省兴仁市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7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前外侧入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和观察组(直接前方入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每组各35例,比较不同手术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术后指标和骨代谢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发现,与前外侧入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相比,直接前方入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应用价值更高,可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改善患者骨代谢指标,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股骨颈骨折 直接前方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Harris评分 并发症
下载PDF
两种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
6
作者 孙伟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比较Hardinge入路与SuperPATH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uperPATH组(采用SuperPATH入路THA治疗)和Hardinge组(采用Hardinge入路THA治疗),每组50例。记录两组... 目的比较Hardinge入路与SuperPATH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uperPATH组(采用SuperPATH入路THA治疗)和Hardinge组(采用Hardinge入路THA治疗),每组50例。记录两组手术情况、髋臼外展角及其安全区占比、前倾角及其安全区占比、偏心距及其恢复率、双下肢长度差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6个月。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不负重下地时间、住院时间SuperPATH组均短(少)于Hardinge组(P<0.05)。手术时间SuperPATH组长于Hardinge组(P<0.05)。术后6个月髋臼外展角及其安全区占比、髋臼前倾角及其安全区占比、偏心距及其恢复率、双下肢长度差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arris评分优良率术后6个月SuperPATH组高于Hardinge组(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SuperPATH组低于Hardinge组(P<0.05)。结论与Hardinge入路比较,SuperPATH入路THA治疗股骨颈骨折虽存在一定的学习曲线,但也可准确置入假体,且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康复快、短期疗效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erPATH Hardinge 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颈骨折
下载PDF
不同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后步态及髋关节活动能力的比较 被引量:4
7
作者 潘云春 卫红军 +1 位作者 任国清 张其亮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846-2851,共6页
背景:在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入路的选择上,有关直接前入路与后侧入路在术后步态、肢体平衡及髋部运动能力方面是否存在差异还有很大争议,因此,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目的: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评估直接前入路与后侧入路人... 背景:在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入路的选择上,有关直接前入路与后侧入路在术后步态、肢体平衡及髋部运动能力方面是否存在差异还有很大争议,因此,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目的: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评估直接前入路与后侧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后早期患者的步态及髋关节活动能力恢复情况。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青岛市市立医院收治的单侧股骨头坏死患者61例,其中男40例,女21例,平均年龄(64.83±5.52)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直接前入路组(n=28)与后侧入路组(n=33),分别经直接前入路、后侧入路进行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术前及术后1,3,6个月对患者进行步态分析(步长、步频、单足支撑时间、足底压力差等步态时间-空间参数)及髋关节活动能力(站立-行走计时测试与2 min步行测试)测评。结果与结论:①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的步态时间-空间参数逐步改善,直接前入路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步长、步频、单足支撑时间、足底压力差测试结果均显著优于后侧入路组(P<0.01),术后3个月的步频、单足支撑时间、足底压力差测试结果显著优于后侧入路组(P<0.05),术后6个月的足底压力差测试结果优于后侧入路组(P<0.01);②随着术后时间延长,两组患者的站立-行走计时测试及2 min步行测试结果逐步改善,直接前入路组患者术后1,3个月的站立-行走计时测试及2 min步行测试结果优于后侧入路组(P<0.05);③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步态和髋关节活动能力恢复情况不一致,直接前入路组患者术后早期步态和髋关节活动能力优于后侧入路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前 后侧 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头坏死 步态 髋关节活动能力
下载PDF
经梨状肌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
8
作者 高志祥 戴亦心 +5 位作者 姚凯 张少云 李碧蓉 贾乐 孔向东 肖聪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4期500-504,共5页
目的探讨经梨状肌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经梨状肌入路(观察组,46例)和传统后外侧入路(传统组,51例)THA治疗97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首次... 目的探讨经梨状肌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经梨状肌入路(观察组,46例)和传统后外侧入路(传统组,51例)THA治疗97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首次下地时间、疼痛VA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8个月。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观察组均短(少)于传统组(P<0.01)。术后首次下地时间:观察组早于传统组(P<0.01)。疼痛VAS评分:术后第1、3、7天观察组均低于传统组(P<0.01)。Harris评分:术后1周、1个月观察组均高于传统组(P<0.01);术后3、6个月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经梨状肌入路THA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能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行走,短期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髋关节置换术 后外侧 经梨状肌
下载PDF
直接前方入路髋关节置换术的优势分析及对患者髋关节功能和骨代谢的影响
9
作者 吴婷 王芬 +2 位作者 吴淅铭 陈祥云 史佩佩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4年第5期52-56,共5页
目的探讨直接前方入路髋关节置换术的优势分析及对患者髋关节功能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月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关节骨二科行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2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10例,研究组采用直接前方入路... 目的探讨直接前方入路髋关节置换术的优势分析及对患者髋关节功能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月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关节骨二科行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2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10例,研究组采用直接前方入路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采取后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股骨假体的柄-髓腔轴线夹角、柄-髓腔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Harris评分优良率,于术前、术后1个月检测两组患者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骨钙素(BG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CTX)、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的含量,观察并测量两组术后髋臼假体垂直距离、水平距离、髋臼外展角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柄-髓腔轴线夹角和柄尖端近侧1cm柄-髓腔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01),小转子上缘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Harris评分优良率分别为83.64%与72.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研究组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64%与4.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4);两组术后血清PINP、BAP、BGP含量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β-CTX、TRACP-5b含量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且研究组术后血清PINP、BAP、BGP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β-CTX、TRACP-5b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髋臼假体垂直距离、水平距离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髋臼外展角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直接前方入路髋关节置换术具有获得满意柄髓腔轴线夹角及柄-髓腔比,屈髋活动稳定性更高,不会影响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及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可以促进骨代谢,加快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前方 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功能 骨代谢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早期临床疗效
10
作者 郝筱坤 林倩 于腾波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4期1015-1021,共7页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下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的早期疗效,为临床决策提供帮助。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5月~2022年10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20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10...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下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的早期疗效,为临床决策提供帮助。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5月~2022年10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20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100例行机器人辅助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100例行传统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 0.05),具有可比性。术中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3个月记录并比较髋臼前倾角、髋臼外展角、髋臼假体水平距离、髋臼假体垂直距离、股骨假体偏心距、股骨假体柄–干夹角、双下肢长度差,术后15个月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牛津大学髋关节评分、Berg平衡量表、遗忘关节评分(F-Js)评价患者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40.7个月,两组Harris评分、牛津髋关节评分评分、Berg平衡量表、双下肢长度差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传统THA相比,机器人辅助THA手术时间更长,术中出血量更多,具有一定学习曲线,但定位更加准确,髋臼假体的定位与植入更加精准,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及平衡能力能够得到更好的恢复,但其远期疗效还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机器人 后外侧 功能恢复
下载PDF
侧卧位改良直接外侧入路与改良后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
11
作者 周才盛 郑德攀 张国如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14-20,共7页
目的分析侧卧位改良直接外侧入路与改良后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3年1月三亚中心医院收治的102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接受侧卧位改良... 目的分析侧卧位改良直接外侧入路与改良后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3年1月三亚中心医院收治的102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接受侧卧位改良后外侧入路,研究组接受侧卧位改良直接外侧入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疼痛程度、血清学指标、髋关节功能、平衡功能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切口长度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下地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2 h、术后24 h、术后48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结果:①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③两组患者VAS评分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2 h、术后24 h、术后48 h的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比较,结果:①不同时间点的PCT、CRP、ES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PCT、CRP、ESR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PCT、CRP、ESR评分低于对照组;③两组患者PCT、CRP、ESR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院当日、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UCLA髋关节系统评分、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结果:①不同时间点UCLA评分、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UCLA评分、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院当日、术后1个月UCLA评分、Harris评分比对照组高;③两组患者UCLA评分、Harris评分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院当日、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的平衡功能评分(BBS)比较,结果:①不同时间点的BB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BB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院当日、术后1个月BBS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③两组患者BBS评分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侧卧位改良后外侧入路,侧卧位改良直接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效果更佳,可改善患者平衡功能与髋关节功能,促进术后康复,减轻软组织损伤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髋关节置换术 侧卧位改良直接外侧 高龄 侧卧位改良后外侧 并发症
下载PDF
微创直接前方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凤文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5期54-57,共4页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时选择微创直接前方入路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凌源市中心医院2022年1月—2023年4月收治的50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传...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时选择微创直接前方入路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凌源市中心医院2022年1月—2023年4月收治的50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传统对照组和微创观察组,每组25例;采用传统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设为对照组;采用微创直接前方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骨折患者的手术情况、髋关节功能评分、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更少,手术切口长度及平均住院时间更短(均P<0.05)。术前,两组髋关节整体功能评分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髋关节功能综合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出血、骨穿孔以及麻木)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时,相比传统后外侧入路,微创直接前方入路可进一步提高临床整体疗效,更好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患者恢复的总体健康状况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微创直接前方 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改良Hardinge入路与传统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效果
13
作者 杨国平 王枝芝 +3 位作者 肖军 钱锐 毕声荣 邵启鹏 《医疗装备》 2024年第9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Hardinge入路与传统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医院收治的160例接受THA治疗的股骨头坏死患者,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试验组(80例,采用改良Hardinge入... 目的探讨改良Hardinge入路与传统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医院收治的160例接受THA治疗的股骨头坏死患者,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试验组(80例,采用改良Hardinge入路)和对照组(80例,采用传统后外侧入路)。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 d、3 d、1个月、6个月的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术前和术后1、6个月的髋关节功能[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系统(HHS)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BI)评估],术后6个月下肢等长控制情况、并发症(切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假体脱位)发生率,以及术后1、6个月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3 d、1个月,试验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HHS、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试验组HHS、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HH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试验组下肢等长控制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试验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后外侧入路相比,采用改良Hardinge入路的THA治疗股骨头坏死患者的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程度更轻,下肢等长控制情况更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且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HARDINGE 后外侧 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头坏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不同入路持续髂筋膜间隙阻滞提高全髋关节置换术镇痛效果的研究
14
作者 黄晓辰 彭鹏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10期29-31,共3页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下内、外侧入路持续髂筋膜间隙阻滞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镇痛效果与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京市江宁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1月收治的63例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髂筋膜间隙阻滞麻...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下内、外侧入路持续髂筋膜间隙阻滞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镇痛效果与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京市江宁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1月收治的63例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髂筋膜间隙阻滞麻醉,据入路方式不同将其进行分组,分为外侧入路组(31例)、内侧入路组(32例)。两组患者均于术后观察48 h。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后6、12、24 h静息、运动状态下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术前、术后24 h疼痛应激指标,术后24 h的神经阻滞满意度。结果 与外侧入路组比,内侧入路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更短,镇痛泵按压次数更少;术后6、12、24 h两组患者静息、运动状态下VAS疼痛评分均先升高后降低,且内侧入路组均低于外侧入路组;与术前比,术后24 h两组患者血清神经肽Y(NPY)、5-羟色胺(5-HT)、皮质醇(Cor)水平均升高,但内侧入路组均低于外侧入路组;术后24 h内侧入路组股外侧皮神经、闭孔神经阻滞总满意度均高于外侧入路组(均P<0.05)。结论 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持续髂筋膜间隙阻滞中,相较于外侧入路,超声引导下内侧入路更有利于减轻疼痛刺激与术后应激反应,且神经阻滞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髂筋膜间隙阻滞 外侧 内侧 疼痛 应激
下载PDF
小切口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用于股骨颈骨折对患者骨代谢指标和髋关节功能的影响
15
作者 甘宏业 王彬 +2 位作者 郝忠玉 李海涛 陈玉辉 《大医生》 2024年第7期54-56,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小切口外侧入路与常规切口的髋关节置换术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探讨其对患者骨代谢指标及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酒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 目的对比分析小切口外侧入路与常规切口的髋关节置换术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探讨其对患者骨代谢指标及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酒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切口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患者行小切口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骨代谢指标[骨γ-羧谷氨酸包含蛋白(BGP)、骨特异性磷酸酶(BAP)、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ⅠNP)]水平;记录Harris评分、计时起立行走测试时间(TGUT)。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3 d,两组患者血清CK、CRP和IL-6水平均上升,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血清BGP、BAP和PⅠNP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Harris评分升高,TGUT缩短,且观察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TGUT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切口,在髋关节置换术中采用小切口外侧入路,更有利于减轻手术创伤和炎症反应,改善骨代谢指标,并促进髋关节功能和动态平衡能力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小切口 外侧 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改良Hardinge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16
作者 郭伟杰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2期455-457,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Hardinge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2019年4月至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75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后外侧入路治疗,观察组给予改良Hardinge入路治... 目的:探讨改良Hardinge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2019年4月至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75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后外侧入路治疗,观察组给予改良Hardinge入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疗效、髋关节功能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术后1 m、3 m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术后3 m内,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股骨颈骨折采用改良Hardinge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疗效显著,有利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HARDINGE 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颈骨折
下载PDF
直接前侧入路对初次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步态恢复和下肢静脉回流的影响
17
作者 武博 朱宏刚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4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与分析直接前侧入路对初次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步态恢复和下肢静脉回流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1月在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阜新矿总医院诊治的112例初次单侧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12... 目的:探讨与分析直接前侧入路对初次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步态恢复和下肢静脉回流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1月在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阜新矿总医院诊治的112例初次单侧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12例患者分为研究组(n=56)与对照组(n=56)。两组均给予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研究组为直接前侧入路,对照组为后外侧入路。观察与记录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髋关节功能、步态和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低于对照组(82.14%vs 6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下肢静脉回流障碍发生率为0,与对照组的10.7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跨步长与步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的跨步长长于对照组,步速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接前侧入路初次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出血量和下肢静脉回流障碍发生率,有利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直接前侧 步态 下肢静脉回流障碍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两组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对比
18
作者 张友高 李章华 《实用骨科杂志》 2024年第8期740-743,共4页
目的比较后外侧入路与直接前入路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GardenⅢ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武汉市第三医院收治的102例老年GardenⅢ型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均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直接前入路组48... 目的比较后外侧入路与直接前入路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GardenⅢ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武汉市第三医院收治的102例老年GardenⅢ型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均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直接前入路组48例,男27例,女21例;年龄65~81岁,平均(70.34±5.92)岁。后外侧入路组54例,男24例,女30例;年龄65~80岁,平均(69.27±4.96)岁。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均随访1年以上。两组术前及术后3 d、7 d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1年的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周直接前入路组患者Harris评分优于后外侧入路组(P<0.05)。两组各有1例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外侧入路与直接前入路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GardenⅢ型股骨颈骨折,直接前入路患者术后6周Harris髋关节功能更优,但术后更长时间两种入路方式疗效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颈骨折 直接前 后外侧
下载PDF
Bikini切口与传统切口直接前方入路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比较
19
作者 孟俊柏 刘伟汉 +2 位作者 师广帅 陈祥 孟士杰 《实用骨科杂志》 2024年第3期261-263,267,共4页
目的 比较传统切口和Bikini切口微创直接前方入路髋关节置换术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江苏省滨海县中医院行微创直接前方入路髋关节置换术的45例患者,其中男17例,女28例;年龄40~70岁,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 目的 比较传统切口和Bikini切口微创直接前方入路髋关节置换术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江苏省滨海县中医院行微创直接前方入路髋关节置换术的45例患者,其中男17例,女28例;年龄40~70岁,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19~28 kg/m2。Bikini切口组22例,传统切口组23例,比较两组术中损肌肉损伤、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伤口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引流量以及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6±2)个月。Bikini组手术时间较传统组长,Bikini组术后引流量少于传统组,术后第3个月伤口评分优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ikini组有5例出现股外侧皮神经损伤,占组内病例数的21.74%,占总病例数的11.11%,明显低于传统组的40.09%、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直接前方入路髋关节置换中,采用Bikini切口与传统切口有相似的手术效果,但前者术后伤口愈合更佳,股外侧皮神经损伤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kini切口 直接前方 髋关节置换术 疗效
下载PDF
不同入路髂筋膜间隙阻滞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
20
作者 邱凌 郑春晖 +1 位作者 王冰焱 陈晓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21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两种入路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中的效果。方法将福州市第二总医院2021年6月至2023年5月202例THA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101例)。A组以腹股沟韧带上入路,B组以腹股沟韧带下入路。对比两组的术中生命体征和... 目的探讨两种入路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中的效果。方法将福州市第二总医院2021年6月至2023年5月202例THA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101例)。A组以腹股沟韧带上入路,B组以腹股沟韧带下入路。对比两组的术中生命体征和主观疼痛程度及阻滞效果。结果在术中心率、平均动脉压及脑电双频指数,A组与B组无明显差异(P>0.05)。在术后各时间点(T_(1)~T_(4)),两组患者静息和被动活动的VAS均无明显差异(P>0.05)。A组在T_(1),T_(2)及T_(3)时的股外侧皮神经(LFCN)及闭孔神经(ON)的阻滞成功率均比B组高(P<0.05)。结论腹股沟韧带上和下两种入路行FICB在THA中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前者的LFCN及ON阻滞效果优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髂筋膜间隙阻滞 手术 手术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