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内侧倒“L”形入路联合前外侧入路内固定对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杨红旗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0年第22期3652-3654,共3页
目的研究后内侧倒“L”形入路联合前外侧入路内固定对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8月~2020年3月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01例,采用掷硬币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实施前外侧入路内固定... 目的研究后内侧倒“L”形入路联合前外侧入路内固定对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8月~2020年3月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01例,采用掷硬币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实施前外侧入路内固定术,观察组实施后内侧倒“L”形入路联合前外侧入路内固定术。观察两组手术相关指标、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JOA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经后内侧倒“L”形入路联合前外侧入路内固定术治疗,可降低手术创伤,更利于骨折处愈合和关节功能恢复,且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 后内侧倒“l”形入路 前外侧 关节功能
下载PDF
后内侧倒“L”形入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9
2
作者 王富明 陈小华 隆晓涛 《海南医学》 CAS 2019年第2期232-234,共3页
目的总结并分析应用后内侧倒"L"形入路治疗累及后柱的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7年3月在重庆市人民医院创伤骨科采用后内侧倒"L"形入路治疗累及后柱的71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 目的总结并分析应用后内侧倒"L"形入路治疗累及后柱的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7年3月在重庆市人民医院创伤骨科采用后内侧倒"L"形入路治疗累及后柱的71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性42例,女性29例;根据Schatzker分型,Ⅱ型3例、Ⅲ型6例、Ⅳ型14例、Ⅴ型11例、Ⅵ型37例;根据"三柱理论"分型,单纯P型2例,P+M型7例,P+L型11例,P+M+L型41例。结果 71例患者获得12~21个月的随访,平均(16.8±2.1)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4~24周,平均(16. 6±1.4)周;术后1年膝关节屈伸活动度为65°~140°,平均(114.6±6.3)°;术后Rasmussen放射学评价优良率为87.3%(62/71),术后1年膝关节HSS评分优良率为85.9%(61/71)。结论倒L形入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可以安全、有效暴露后柱,并获得满意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l 内固定 后柱 “三柱”理论
下载PDF
前外侧入路联合胫骨远端L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研究
3
作者 周国辉 曾荇 吴方前 《当代医学》 2024年第9期144-147,共4页
目的探讨前外侧入路联合胫骨远端L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前外侧入路联合胫骨远端L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术式入路治疗,研究组采用前外侧入路联合胫骨远端L形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踝关节功能、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外侧入路联合胫骨远端L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疗效显著,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风险,有利于恢复踝关节功能,明显提升患者恢复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腓骨远端骨折 l钢板内固定 前外侧 踝关节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膝关节后外侧纵直形切口入路与后内侧倒L形切口入路治疗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比较
4
作者 谢美元 张双平 陈发英 《当代医学》 2023年第11期32-35,共4页
目的探究膝关节后外侧纵直形切口入路与后内侧倒L形切口入路治疗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1月于本院手术治疗的60例外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切口入路不同分为A组与B组,各30例。A组采用膝... 目的探究膝关节后外侧纵直形切口入路与后内侧倒L形切口入路治疗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1月于本院手术治疗的60例外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切口入路不同分为A组与B组,各30例。A组采用膝关节后外侧纵直形切口入路,B组采用后内侧倒L形切口入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膝关节恢复情况、胫骨外侧平台后倾角、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手术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B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膝关节恢复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胫骨外侧平台后倾角、膝关节屈曲及膝关节伸直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膝关节后外侧纵直形切口入路与后内侧倒L形切口入路治疗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但膝关节后外侧纵直形切口入路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且手术时间相对较短,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后外侧纵直切口 后内侧l切口 外侧胫骨平台骨折
下载PDF
改良扩大外侧L形切口入路联合Allgower-Donati缝合方法治疗闭合性跟骨骨折的疗效观察
5
作者 王欣宇 罗雪平 +1 位作者 杨帆 陈小明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395-397,共3页
目的 探讨改良扩大外侧L形切口入路骨折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Allgower-Donati缝合方法治疗闭合性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019年3月-2022年2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足踝外科收治的74例77足闭合性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采用改良扩大外侧L形... 目的 探讨改良扩大外侧L形切口入路骨折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Allgower-Donati缝合方法治疗闭合性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019年3月-2022年2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足踝外科收治的74例77足闭合性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采用改良扩大外侧L形入路骨折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Allgower-Donati缝合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74例77足均获得10~22个月随访,平均13.5个月,依据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系统进行术后功能评价:优38足,良33足,可6足,优良率92.2%。结论 改良扩大跟骨外侧L形入路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Allgower-Donati缝合方法是治疗闭合性跟骨骨折的可靠方法,可充分显露骨折端,便于复位固定,术后软组织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利于早期愈合和功能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锁定内固定 跟骨外侧l
下载PDF
经跗骨窦入路与外侧L形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非随机对照研究
6
作者 杜玉杰 程仲武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14期58-60,共3页
目的探究经跗骨窦入路内固定术(STA)与外侧L形切口入路内固定术(ELA)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对踝关节功能、患肢影像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太仓市港区医院收治的83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 目的探究经跗骨窦入路内固定术(STA)与外侧L形切口入路内固定术(ELA)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对踝关节功能、患肢影像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太仓市港区医院收治的83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入路方式分为A组(41例,行ELA治疗)、B组(42例,行STA治疗)。两组患者术后随访时间均为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前、术后12个月踝关节功能、影像学指标,以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均P<0.05);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足与踝关节外科协会(AOFAS)评分、Karlsson踝关节功能评分(KAFS)、Maryland足部评分均升高,跟骨长度延长,Bolher角、Gissane角均增大(均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B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STA与ELA均可提高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踝关节功能,改善影像学指标,但与ELA相比,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应用STA治疗,手术时间短、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并可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加快患者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nders分型 跟骨骨折 跗骨窦 外侧l 钢板内固定 踝关节功能
下载PDF
后内侧倒“L”形切口三间隙显露联合前外侧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7
作者 路常昊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1年第4期149-151,共3页
目的探讨后内侧倒“L”形切口三间隙显露联合前外侧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02—2020-09林州市人民医院骨科行手术治疗的59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入路分为后内侧倒“L”形切口三... 目的探讨后内侧倒“L”形切口三间隙显露联合前外侧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02—2020-09林州市人民医院骨科行手术治疗的59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入路分为后内侧倒“L”形切口三间隙显露联合前外侧入路组(观察组,30例)和前外侧入路组(对照组,29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手术时间、骨性愈合时间。采用JOA膝关节骨性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评价患者术前以及术后3个月的膝关节功能。结果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骨性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患者的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2组患者的JOA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前外侧入路比较,后内侧倒“L”形切口三间隙显露联合前外侧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可促进骨性愈合和膝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前外侧 后内侧倒“l”形入路 三间隙显露
下载PDF
内侧倒L形入路手术对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光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6期112-114,共3页
目的分析改良后内侧倒L形入路手术对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78例,以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39)与对照组(n=39),对照组施行常规入路手术,观察组... 目的分析改良后内侧倒L形入路手术对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78例,以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39)与对照组(n=39),对照组施行常规入路手术,观察组施行改良后内侧倒L形入路术,比较2组康复情况(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负重时间)、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及生活质量(GQOLI-74评分)。结果观察组住院天数、骨折愈合及负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2组HSS评分、GQOLI-74评分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后内侧倒L形入路手术应用于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有利于加速康复进程,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后内侧l手术 胫骨平台后柱骨折 膝关节功能 生活质量 疗效 手术
下载PDF
胫骨平台三柱骨折病人应用倒L入路联合外侧入路双钢板固定术治疗对其膝关节活动度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肖犇 李学军 《临床外科杂志》 2023年第7期666-669,共4页
目的分析应用倒L入路联合外侧入路双钢板固定术对胫骨平台三柱骨折病人膝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2017年1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胫骨平台三柱骨折病人88例,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4例采用外侧入路双钢板固定术,研... 目的分析应用倒L入路联合外侧入路双钢板固定术对胫骨平台三柱骨折病人膝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2017年1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胫骨平台三柱骨折病人88例,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4例采用外侧入路双钢板固定术,研究组44例实施倒L入路联合外侧入路双钢板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疗效和术后恢复情况;比较两组术前、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为(90.12±11.30)分钟,术中出血量(463.20±70.10)ml,住院时间(3.08±1.12)天,膝关节锻炼时间(3.08±1.12)天,骨折完全愈合时间(14.58±2.64)周,可完全负重时间(16.27±3.65)周,均短于对照组[(98.42±12.18)分钟、(502.41±77.10)ml、(20.36±3.12)天、(5.54±1.69)天、(16.06±3.27)周、(18.67±4.21)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各项评分(87.06±10.06)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各项评分(82.69±10.30)分、愈合优良率(93.18%)、膝关节活动度[伸膝(9.54±2.36)、屈曲(135.28±28.48)]均高于对照组[(80.26±9.20)分、(74.12±9.20)分、(77.27%)、(8.06±2.06)、(121.64±2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平台三柱骨折病人采用倒L入路联合外侧入路双钢板固定术进行治疗可提高膝关节活动度,促进骨折愈合,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钢板固定术 外侧 l 胫骨平台三柱骨折 膝关节活动度
下载PDF
跗骨窦入路与“L”形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用于跟骨骨折的效果比较
10
作者 胡牮 张沿洲 +1 位作者 邱龙祥 郝彦明 《大医生》 2023年第9期21-24,共4页
目的研究跗骨窦入路与“L”形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用于跟骨骨折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2年6月昆山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2例,跗骨窦入路... 目的研究跗骨窦入路与“L”形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用于跟骨骨折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2年6月昆山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2例,跗骨窦入路)和对照组(38例,“L”形入路)。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影像学指标、关节功能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3 d,两组患者跟骨长度长于术前,跟骨交叉角(Gissane角)和跟骨结节关节角(Bohler角)大于术前(P<0.05);两组患者跟骨长度、Gissane角及Bohler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和术后3 d时,两组患者VAS评分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跗骨窦入路与“L”形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用于跟骨骨折患者复位效果相近,但跗骨窦入路术后并发症更少,恢复时间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跗骨窦 “l”形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跟骨骨折
下载PDF
后内侧倒“L”形切口辅助前外侧联合入路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3
11
作者 夏庆庆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CAS 2021年第8期20-22,共3页
【目的】研究后内侧倒“L”形切口辅助前外侧联合入路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3月至2020年12月收治8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38例)与观察组(4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行内侧倒“L... 【目的】研究后内侧倒“L”形切口辅助前外侧联合入路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3月至2020年12月收治8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38例)与观察组(4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行内侧倒“L”形切口辅助前外侧联合入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关节功能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胫骨负重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而术后3 d、6个月HSS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而术后6个月胫骨平台内翻角与后倾角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无差异(P>0.05)。【结论】后内侧倒“L”形切口辅助前外侧联合入路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效果佳、恢复快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内侧倒“l”切口 前外侧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下载PDF
前内侧入路与后侧倒L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柱骨折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1
12
作者 林涛 冯刚 +3 位作者 李子泉 吴俊学 郭明刚 刘跃辉 《西部医学》 2017年第8期1066-1071,共6页
目的比较前内侧入路与后侧倒L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柱骨折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0例胫骨平台后内侧柱骨折患者根据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分为前内侧入路组、后侧倒L入路组,前内侧入路组25例采取前内侧入路手术治疗,后侧倒L入路组25例采... 目的比较前内侧入路与后侧倒L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柱骨折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0例胫骨平台后内侧柱骨折患者根据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分为前内侧入路组、后侧倒L入路组,前内侧入路组25例采取前内侧入路手术治疗,后侧倒L入路组25例采取后侧倒L入路手术治疗。术后两组患者进行6个月-1年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功能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膝关节活动度、骨折复位情况、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后侧倒L入路组的骨折愈合及完全负重时间均明显短于前内侧入路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关节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后侧倒L入路组较前内侧入路组改善明显(P<0.05);治疗后后侧倒L入路组的骨折复位优良率及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前内侧入路组(P<0.05);后侧倒L入路组的膝关节活动度也明显优于前内侧入路组(P<0.05)。结论后侧倒L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柱骨折患者临床疗效显著,较前内侧入路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更好、更快,患者满意度更高,可作为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柱骨折患者的首选方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侧 后侧l 胫骨平台后内侧柱骨折 临床价值
下载PDF
改良后内侧倒L形入路在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手术中的实践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彭亚勇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第5期697-698,共2页
目的:探讨在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手术中改良后内侧倒L型入路的实践效果。方法:对62例实施手术的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入路方式分为A组(32例,采用改良后内侧倒L形入路方式进行手术)和B组(30例,采用常规入... 目的:探讨在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手术中改良后内侧倒L型入路的实践效果。方法:对62例实施手术的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入路方式分为A组(32例,采用改良后内侧倒L形入路方式进行手术)和B组(30例,采用常规入路方式进行手术)。对比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术后恢复下肢力线及关节面高度时间,术前和术后6个月膝关节屈伸活动度、膝关节HSS评分。结果:A组手术耗时、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术后恢复下肢力线及关节面高度时间均短于B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P<0.05);2组术后6个月膝关节屈伸活动度、膝关节HSS评分均远高于术前(P<0.05),且A组数据均远高于B组(P<0.05)。结论:对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手术中采用改良后内侧倒L形入路方式能够减轻创伤,加快术后恢复,并且有利于改善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和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后柱骨折 改良后内侧l 膝关节屈伸活动度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后内侧倒L形辅助前外侧联合入路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效果及对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靳继锋 何大鹏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5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后内侧倒L形辅助前外侧联合入路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效果及对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均行后内侧倒L形辅助前外侧联合入路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后内侧倒L形辅助前外侧联合入路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效果及对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均行后内侧倒L形辅助前外侧联合入路手术治疗。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患者不同时间的骨折复位情况、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50例患者的手术用时为(1.43±0.21)h,术中出血量为(318.25±3.46)m L,患肢开始负重时间为(13.12±1.24)周,骨折愈合时间为(15.13±1.03)周。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00%。术后3、6、12个月,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PA均大于术后即刻,TPA均小于术后即刻,HSS、膝关节Rasmussen评分均高于术后即刻,且术后时间越长,HSS、膝关节Rasmussen评分越高(P<0.05)。结论后内侧倒L形辅助前外侧联合入路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具有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骨折复位与愈合良好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内侧l 前外侧联合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下载PDF
改良后侧倒“L”形入路治疗累及胫骨平台后柱内外侧骨折 被引量:12
15
作者 何绍烜 赵刚 +7 位作者 赵辉 郭立民 王志华 袁勇 林丰 向东 魏炜 罗文东 《实用骨科杂志》 2015年第5期468-470,共3页
目的 观察改良后侧倒“L”形入路治疗累及后柱内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7例累及后柱内外侧胫骨平台骨折采用改良后侧倒“L”形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比较术后即刻、12个月的胫骨平台内翻角(tibial pla... 目的 观察改良后侧倒“L”形入路治疗累及后柱内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7例累及后柱内外侧胫骨平台骨折采用改良后侧倒“L”形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比较术后即刻、12个月的胫骨平台内翻角(tibial plateau angle,TPA)、胫骨平台后倾角(posterior tibial angle,PA),采用HSS膝关节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评价术后疗效。结果 本组均获12-20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术后12个月HSS膝关节评分71-93分,平均(81.4±7.2)分,ROM平均为(120.1±1.3)°。术后即刻与12个月TPA、PA度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后侧倒“L”形入路可治疗复杂的累及后柱内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尤其适用于后柱外侧骨折需要单独用支撑钢板固定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后柱骨折 改良倒“l”
下载PDF
经膝关节改良倒L形入路手术对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术后骨折愈合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凯 袁宏伟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5期765-767,共3页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采用经膝关节改良倒L形入路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72例,根据手术入路方法不同可分为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36)。对照组行经膝关节内侧入路手术治...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采用经膝关节改良倒L形入路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72例,根据手术入路方法不同可分为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36)。对照组行经膝关节内侧入路手术治疗,观察组行经膝关节改良倒L形入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骨折愈合及负重时间、术前及术后1年膝关节功能(HSS)评分。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负重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术后1年观察组HSS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采用经膝关节改良倒L形入路术治疗,术后骨折愈合快,膝关节功能恢复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l手术 内侧手术 胫骨平台后柱骨折
下载PDF
改良后内侧倒“L”形切口与前外侧切口入路复位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刚 杨张敏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23期76-78,共3页
目的分析改良后内侧倒“L”形切口与前外侧切口入路复位治疗胫骨平台骨折(FTP)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00例FT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后内侧倒“L”... 目的分析改良后内侧倒“L”形切口与前外侧切口入路复位治疗胫骨平台骨折(FTP)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00例FT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后内侧倒“L”形切口+前外侧切口入路复位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后侧切口+前外侧切口入路复位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生活质量、膝关节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躯体功能、躯体角色、机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及心理卫生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膝关节HSS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复位治疗,采用改良后内侧倒“L”形切口联合前外侧切口入路复位方案治疗FTP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膝关节H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后内侧倒“l”切口 前外侧切口 胫骨平台骨折 HSS评分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经膝关节后侧改良倒L形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18
作者 柯志勇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7年第27期104-106,共3页
目的:观察经膝关节后侧改良倒L形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胫骨平台后内侧或后外成... 目的:观察经膝关节后侧改良倒L形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胫骨平台后内侧或后外成入路的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经膝关节改良倒L形入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及完全负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观察组膝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治疗中,经膝关节后侧改良倒L形入路方式能够更好地暴露骨折端,治疗效果显著,同时其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后柱骨折 后侧 改良l
下载PDF
跗骨窦入路与外侧L形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9
作者 韩金恒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8期135-137,141,共4页
目的:比较跗骨窦入路与外侧L形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RIF)治疗跟骨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该院收治的70例跟骨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跗骨窦入路ORIF... 目的:比较跗骨窦入路与外侧L形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RIF)治疗跟骨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该院收治的70例跟骨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跗骨窦入路ORIF治疗,对照组采用外侧L形入路ORIF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随访6个月时足部功能优良率,手术前后跟骨结节关节角(Bohler角)与跟骨交叉角(Gissane角),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足部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Bohler角均大于术前,Gissane角均小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跗骨窦入路与外侧L形入路ORIF治疗跟骨骨折患者的效果相当,但跗骨窦入路ORIF治疗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跗骨窦 外侧l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足部功能 跟骨结节关节角 跟骨交叉角 并发症
下载PDF
改良后内侧倒L形入路在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手术中的实践分析
20
作者 高宗春 蔡佳梦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9期266-266,共1页
研究探讨改良后内侧倒L形入路在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手术的效果。方法:在2019年5月-2020年5月,在我院经过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手术中选择84名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名患者,分别对研究对象进行后外侧入路... 研究探讨改良后内侧倒L形入路在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手术的效果。方法:在2019年5月-2020年5月,在我院经过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手术中选择84名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名患者,分别对研究对象进行后外侧入路和改良后内侧倒L形入路的方法进行治疗,医生对患者的病情恢复状况以及骨折复位效果进行记录,并且对于这些信息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42人采用后外侧入路方法的患者在治疗后有35人的恢复效果较好,占83.33% ;对照组42人采用改良后倒L形入路的患者在治疗后有41人的恢复效果较好,占97.62%,采用改良后内侧倒L形入路对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根据相关的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可以得到,P<0.05,具有对比意义。结论:对于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患者来说,采用改良后内侧倒L形入路,可以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帮助患者更好的恢复,也能维持良好的医患关系,这样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以后的医疗事业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后内侧l 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手术 效果观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