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年龄组正常人群最大胸椎后凸角的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邓勇军 郑业虎 +3 位作者 商金祥 陈锴 杨长伟 石志才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01-1005,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年龄组正常人群的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报道正常人群脊柱骨盆参数的参考值,并探索导致正常人群最大胸椎后凸角(max TK)变化的因素。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于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101人)和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年龄组正常人群的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报道正常人群脊柱骨盆参数的参考值,并探索导致正常人群最大胸椎后凸角(max TK)变化的因素。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于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101人)和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90人)健康体检中心拍摄站立位正侧位全脊柱X线片的191名无症状健康志愿者,收集人口统计学数据及脊柱骨盆矢状面影像学参数。将健康志愿者分为年龄≤40岁组与年龄>40岁组,对比分析不同年龄组健康志愿者的矢状面参数,并对不同年龄组max TK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年龄≤40岁组94人,平均年龄为(28.5±6.4)岁;>40岁组97人,平均年龄为(53.9±8.3)岁。年龄≤40岁组与>40岁组在T_(1)椎体矢状面倾斜角(T_(1)tilt;18.6°±6.5°vs 20.6°±5.5°,P=0.023)、胸椎后凸下端椎倾斜角(TVA;15.3°±5.3°vs 17.5°±6.6°,P=0.013)、max TK(33.9°±8.3°vs 38.0°±9.4°,P<0.001)、最大腰椎前凸角(max LL)与max TK的差值[max LL-max TK;16.0°(-9.0°~33.0°)vs 12.0°(-6.0°~41.0°),P=0.010]及矢状面躯干偏移距[SVA;-7.5(-58.0~48.0)mm vs 9.0(-53.0~49.0)mm,P=0.005]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年龄≤40岁组,T_(1)tilt、TVA、max LL和骶骨倾斜角与max TK呈正相关(P均<0.01);在年龄>40岁组,年龄、T_(1)tilt、TVA和max LL与max TK呈正相关(P均<0.01),骨盆入射角与max TK呈负相关(P<0.05)。结论max TK随着年龄增长呈现均匀增大趋势,尤其在40岁以后max TK与年龄呈正相关。不同年龄阶段,骨盆对max TK改变的代偿表现出不同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人群 矢状面 最大胸椎后凸角 年龄 骨盆参数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全脊柱后凸角对心肺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杨云飞 夏庆福 +4 位作者 黄立军 赵国峰 夏纪元 田新奇 刘畅 《武警医学》 CAS 2023年第5期384-388,共5页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全脊柱后凸角(GK)对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10至2022-10北京大望路急诊抢救医院收治的46例AS合并脊柱后凸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全脊柱后凸角大小,分为重度组23例(GK角>95°),中度组2...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全脊柱后凸角(GK)对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10至2022-10北京大望路急诊抢救医院收治的46例AS合并脊柱后凸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全脊柱后凸角大小,分为重度组23例(GK角>95°),中度组23例(80°≤GK角≤95°).采用Pearson统计学相关性分析GK角对两组肺功能指标、心脏基本结构及功能参数的影响.结果随着GK角增大,房室腔内径[左房内径(LAD)、舒张末期左室内径(LVDD)、收缩末期左室内径(LVSD)、右房内径(RAD)、右室内径(RVD)]、舒张早期最大峰值速度与舒张晚期最大峰值速度比值(E/A)及二尖瓣间隔瓣环舒张早期速度与舒张晚期速度比值(e'/a')逐渐减小,而E/e'逐渐增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患者肺功能结果显示,重度组与中度组比较,限制性通气功能、小气道功能及换气功能参数均存在不同程度降低(P<0.05).随着GK角增加,左房室腔大小(LAD、LVDD、LVSD)及舒张功能参数(E/A、e'/a')逐渐减小,呈显著负相关性(P<0.05);并且GK角与肺限制性通气功能参数呈显著负相关性(P<0.05).结论AS患者GK角对心肺功能存在一定影响.GK角越大,心脏房室腔内径越小,左室舒张功能越差.同时结果显示GK角越大,患者相应肺功能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全脊柱后凸角 肺功能 超声心动图 心脏结构
下载PDF
轻中度胸弯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胸椎后凸角对上胸椎后凸角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赵清华 朱泽章 +5 位作者 邱勇 王斌 钱邦平 朱锋 蒋军 毛赛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63-467,共5页
目的:探讨轻中度胸弯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胸椎后凸角与上胸椎后凸角的关系,并评估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轻中度(Cobb角40°60°)单胸弯型AIS患者50例、双胸弯型... 目的:探讨轻中度胸弯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胸椎后凸角与上胸椎后凸角的关系,并评估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轻中度(Cobb角40°60°)单胸弯型AIS患者50例、双胸弯型AIS患者50例,均摄站立位脊柱全长正位X线片及上肢抱胸体位下的站立位脊柱全长侧位X线片。测量主胸弯Cobb角、上胸椎(T2T5)后凸角(upper thoracic kyphosis,UTK)及胸椎(T5T12)后凸角(total kyphosis,TK)。两种弯型患者分别按TK大小分为两组:A组TK〈10°,B组10°≤TK≤40°。分别将两种弯型的A组及B组的参数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并对相关参数指标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在单胸弯型AIS患者中,A组UTK平均为6.9°,B组为9.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胸弯AIS患者TK与UTK存在显著性正相关(P〈0.05)。在双胸弯型AIS患者中,A组的UTK平均为12.0°,B组为11.9°,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双胸弯型AIS患者的TK与UTK无显著性相关(P〉0.05)。结论:双胸弯型AIS患者的TK对UTK无明显影响;而单胸弯型AIS患者的UTK会随着TK的减小而减小,在对单胸弯型AIS患者进行胸椎融合时,应考虑其对术后矢状面形态重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胸弯型 上胸椎后凸角 胸椎后凸角
下载PDF
脊柱测量尺和Spinal Mouse脊柱测量仪测量胸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角的信度和效度 被引量:13
4
作者 冯强 周誉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0-155,共6页
目的:探讨脊柱测量尺和Spinal Mouse脊柱测量仪在测量胸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角两个指标中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随机筛选29名高中生作为受试对象,其中14名男生,15名女生。使用侧位全脊柱X线片作为胸椎后凸角和腰椎前凸角测试的金标准,分别... 目的:探讨脊柱测量尺和Spinal Mouse脊柱测量仪在测量胸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角两个指标中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随机筛选29名高中生作为受试对象,其中14名男生,15名女生。使用侧位全脊柱X线片作为胸椎后凸角和腰椎前凸角测试的金标准,分别使用Spinal Mouse脊柱测量仪、脊柱测量尺(Flexible ruler)对胸椎后凸角和腰椎前凸角进行测量。检验Spinal Mouse脊柱测量仪和脊柱测量尺测量脊柱矢状面角度的效度与信度,并检验两种仪器的重测信度。结果:Spinal Mouse脊柱测量仪测量的胸椎后凸角与X线片一致性最高,ICC为0.803(0.622,0.902),脊柱测量尺测量的胸椎后凸角ICC值为0.753(0.538,0.876);脊柱测量尺和Spinal Mouse脊柱测量仪测量的腰椎前凸角与X线片的测量结果相比,ICC值均低于0.4,一致性不高。在重复测量分析方面,使用Spinal Mouse脊柱测量仪和脊柱测量尺测量胸椎后凸角的ICC均高于0.8,使用Spinal Mouse测量腰椎前凸角的ICC为0.809(0.633,0.906),而使用脊柱测量尺测量腰椎前凸角的ICC为0.704(0.459,0.849)。结论:Spinal Mouse脊柱测量仪和脊柱测量尺在测试胸椎后凸角和腰椎前凸角中均具备良好的重测信度。与X线片对比,Spinal Mouse脊柱测量仪和脊柱测量尺测量胸椎后凸角具备一定的效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X线片作为测量方法,且Spinal Mouse脊柱测量仪优于脊柱测量尺。但两种测试方法测量腰椎前凸角效度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测量尺 SPINAL mouse脊柱测量仪 胸椎后凸角 腰椎前凸角 X线片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丙烯酸树脂骨水泥椎体成形治疗Kümmell病早期椎体后凸角的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智斐 钟远鸣 +5 位作者 刘尚 张家立 韦家鼎 唐福波 马显生 宋泉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47期8755-8759,共5页
背景:在Kümmell病发病早期采用微创方法对病椎进行丙烯酸树脂骨水泥椎体成形治疗,手术创伤小且能获得良好临床疗效。目的:验证丙烯酸树脂骨水泥椎体成形治疗Kümmell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在广西... 背景:在Kümmell病发病早期采用微创方法对病椎进行丙烯酸树脂骨水泥椎体成形治疗,手术创伤小且能获得良好临床疗效。目的:验证丙烯酸树脂骨水泥椎体成形治疗Kümmell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在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脊柱外科行丙烯酸树脂骨水泥椎体成形治疗12例Kümmell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与结论:12例患者治疗后1周及半年数字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轻(P<0.001),患椎椎体后凸角及椎体压缩率亦较治疗前有了一定的好转(P<0.05)。说明椎体成形治疗Kümmell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树脂骨水泥 Kümmell病 创伤后椎体迟发性骨坏死 椎体成形 后凸角
下载PDF
胸椎后凸角X线测量及其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范力军 贾存玮 +3 位作者 杨常运 王世英 李祥鹏 唐化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8-49,共2页
目的 :提供不同年龄组正常人胸椎后凸角的数据标准。方法 :选用 46 2例 6~ 10 2岁正常人胸部侧位片 ,分别进行胸椎后凸角X线测量。结果 :代表胸椎后凸程度的上、下部胸椎后凸角值 ,各组值分别是 :儿童组为 7.96°± 1.36°... 目的 :提供不同年龄组正常人胸椎后凸角的数据标准。方法 :选用 46 2例 6~ 10 2岁正常人胸部侧位片 ,分别进行胸椎后凸角X线测量。结果 :代表胸椎后凸程度的上、下部胸椎后凸角值 ,各组值分别是 :儿童组为 7.96°± 1.36° ,4.98°± 0 .6 7° ;青年组为 10 .73°± 2 .2 8° ,5 .2 3°± 1.82° ;中年组为 12 .6 4°±1.31° ,6 .49°± 1.2 8° ;老年组为 17.88°± 1.34° ,9.84°± 0 .98° ;长寿组为 2 1.5 7°± 1.2 8° ,13 .5 8°± 0 .96°。结论 :胸椎后凸角值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大 ,符合生理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后凸角 X线解剖 胸片 测量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全脊柱最大后凸角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
7
作者 吴正楠 钱邦平 +3 位作者 黄季晨 邱勇 王斌 孙旭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3年第1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全脊柱最大后凸角(GK)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2011年4月—2018年11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脊柱外科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90例,其中男84例、女6例,年龄20~66(37.0±...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全脊柱最大后凸角(GK)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2011年4月—2018年11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脊柱外科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90例,其中男84例、女6例,年龄20~66(37.0±10.6)岁,病程1~38(10.3±8.0)年。测量患者术前GK及L_(1~4)椎体和股骨颈骨密度T值及Z值,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GK与L_(1~4)椎体和股骨颈骨密度T值、Z值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患者GK与股骨颈T值、Z值均呈负相关性(r=-0.259、-0.242,P=0.014、0.021),与L1~4椎体T值、Z值均无相关性(P值均>0.05)。结论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的GK与股骨颈骨密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炎 强直性 脊柱后凸 全脊柱最大后凸角 骨密度 骨质疏松
原文传递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胸腰椎生理曲度的影像学研究
8
作者 张浩阳 陈妮桑 +6 位作者 石国庆 叶鑫 李帅林 李晓明 范炳华 潘英森 应晓明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1期26-32,共7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胸腰椎生理曲度变化情况以及不同类型侧弯之间胸腰椎生理曲度的差异。方法:自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回顾性分析305例脊柱全长正侧位X线片的青少年患者,根据有无侧... 目的: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胸腰椎生理曲度变化情况以及不同类型侧弯之间胸腰椎生理曲度的差异。方法:自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回顾性分析305例脊柱全长正侧位X线片的青少年患者,根据有无侧弯分为正常组和侧弯组。正常组179例,男79例,女100例;年龄10~18(12.84±2.10)岁。侧弯组126例,男33例,女93例;年龄10~18(13.92±2.20)岁。观察并比较两组Risser征、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与腰椎前凸角(lumbarlordosis,LL),并分析比较不同性别、不同程度侧弯与不同节段侧弯TK值与LL值。结果:侧弯组在女性比率(P=0.001)、年龄(P<0.001)方面均明显高于正常组;Risser征方面,正常组低级别骨化程度比率明显高于侧弯组(P=0.038)。侧弯组TK值明显小于正常组(P<0.001),而两组LL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7)。男性与女性之间比较,TK值与LL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轻度侧弯TK值明显大于中度侧弯(P<0.05),但LL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节段侧弯之间TK值与LL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椎与腰椎生理曲度均与性别无关;AIS患者胸椎生理曲度变小,但是腰椎生理曲度基本不变。轻度AIS患者的胸椎生理曲度大于中度AIS患者,但是腰椎生理曲度在轻中度患者之间几乎无差异,且与正常青少年相似。AIS患者胸腰椎生理曲度变化可能与脊柱前柱相对生长过快有关,其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 胸椎后凸角 腰椎前凸角 生理曲度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测量胸腰段骨折后凸角的可靠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林旭波 陈久尊 +3 位作者 何家维 程建敏 严志汉 贺辉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31-534,共4页
目的探讨通过多层螺旋CT(multi-spiralCT,MSCT)的多平面重组(multi-plannar reformation,MPR)图像测量胸腰段骨折后凸角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方法选择2007年12月-2009年12月行胸腰段X线侧位片(CR片)和MSCT扫描检查且被诊断为胸腰段单个椎... 目的探讨通过多层螺旋CT(multi-spiralCT,MSCT)的多平面重组(multi-plannar reformation,MPR)图像测量胸腰段骨折后凸角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方法选择2007年12月-2009年12月行胸腰段X线侧位片(CR片)和MSCT扫描检查且被诊断为胸腰段单个椎体骨折的45例患者。男32例,女13例;年龄24~63岁,平均48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5例,高处坠落伤12例,其他外伤8例。单纯压缩型骨折36个,爆裂型骨折9个。损伤部位:T116个,T1211个,L120个,L28个。伤后2h~7d行影像学检查22例,7d以上23例。由两位医师在CR片和MPR图像上测量后凸角,间隔3周后再重复测量1次,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位医师在CR片上测量后凸角平均分别为(20.75±8.31)°和(22.49±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好(r=0.882,P<0.05);两位医师在MPR图像上测量后凸角平均分别为(16.65±8.62)°和(17.08±7.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极佳(r=0.976,P<0.05)。在CR片和MPR图像上两位医师测量后凸角平均分别为(21.61±8.43)°和(16.87±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相关性好(r=0.852,P<0.05)。结论在MSCT的MPR图像上测量胸腰段后凸角是可行的,且可靠性更好,但比在CR片上的测量值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骨折 后凸角 多层螺旋CT重建 X线片
原文传递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主弯侧凸Cobb角、胸椎后凸角及腰椎前凸角仰卧位MRI与站立位X线测量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史本龙 林子平 +5 位作者 毛赛虎 刘臻 孙旭 郑振耀 邱勇 朱泽章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7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探讨仰卧位MRI与站立位X线全脊柱片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AIS)患者侧凸Cobb角、胸椎后凸角( TK)及腰椎前凸角( LL)测量上的差异性和相关性。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6年1月行外科支具治疗或手术治疗且密切随访的120例AIS... 目的:探讨仰卧位MRI与站立位X线全脊柱片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AIS)患者侧凸Cobb角、胸椎后凸角( TK)及腰椎前凸角( LL)测量上的差异性和相关性。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6年1月行外科支具治疗或手术治疗且密切随访的120例AIS患者的站立位X线全脊柱片和仰卧位MRI全脊柱重建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于站立位X线全脊柱正侧位片上分别测量主弯侧凸Cobb角、TK及LL。于患者仰卧位MRI全脊柱冠状面和矢状面重建片上的相同节段测量侧凸Cobb角、TK和LL。应用配对t检验及线性回归分析两组之间测量值的差异性及相关性。结果120例站立位X线片上和仰卧位MRI上主弯侧凸Cobb角分别为33.8°±20.1°和24.9°±18.3°,TK分别为15.2°±9.7°和10.5°±7.7°,LL分别为43.6°±13.8°和37.1°±1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线性相关分析显示,站立位X线片上和仰卧位MRI上主弯侧凸Cobb角、TK和LL均有相关性, r 分别为0.920、0.706和0.565( P 值均〈0.01)。线性回归分析得回归方程为:^Y站立位X线侧凸Cobb角=0.901× X仰卧位MRI侧凸Cobb角+12.517、^Y站立位X线TK =1.055× X仰卧位MRI TK +3.865、^Y站立位X线LL=0.718× X仰卧位MRI LL +17.135。结论仰卧位MRI与站立位X线片在AIS患者主弯侧凸Cobb角、TK及LL的测量具有差异且呈线性相关,利用仰卧位MRI可计算出站立位X线片上患者的侧凸Cobb角、TK和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 青少年 磁共振成像 放射摄影术 COBB角 胸椎后凸角 腰椎前凸角
原文传递
骨密度测量方法诊断胸腰单椎体新鲜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研究
11
作者 李通华 李通宪 +2 位作者 杨立新 赵瑞豪 赵鑫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10期0040-0042,共3页
探讨X射线骨密度测量(BMD)技术在诊断胸腰段单一椎体新鲜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100例OVCF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100例曾发生过OVCF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胸腰椎正侧位和正侧线X射线影像,利... 探讨X射线骨密度测量(BMD)技术在诊断胸腰段单一椎体新鲜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100例OVCF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100例曾发生过OVCF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胸腰椎正侧位和正侧线X射线影像,利用AutoCAD软件计算椎体后突度,利用MRI确定椎管受压程度,并与BMD值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BMD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BMD差值百分比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X射线BMD测量可有效评估OVCF患者的骨质疏松程度,是诊断OVCF的重要技术手段。本研究为OVCF的诊断及骨质疏松症的评估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单椎体新鲜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骨密度测量 后凸角
下载PDF
腰椎退变性后凸截骨矫形内固定后矢状面的平衡变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任周梁 朱松青 +2 位作者 梁卫东 盛伟斌 盛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64-570,共7页
背景:目前,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而腰椎退变性后凸畸形矫正后脊柱影像学参数的变化未见报道。目的:探讨腰椎退变性后凸畸形患者截骨矫形后脊柱矢状面平衡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 背景:目前,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而腰椎退变性后凸畸形矫正后脊柱影像学参数的变化未见报道。目的:探讨腰椎退变性后凸畸形患者截骨矫形后脊柱矢状面平衡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4年1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截骨矫形内固定的35例腰椎退变性后凸畸形患者资料,测量患者内固定前、内固定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的影像学参数。结果与结论:(1)所有患者内固定后除骨盆入射角外,其余参数与内固定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末次随访时除后凸Cobb角、骨盆入射角、胸椎后凸角和胸腰段后凸角外,其余参数分别与内固定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内固定后骨盆倾斜角的变化值与腰椎前凸角的变化值之间呈负相关(r=-0.610,P<0.001),胸椎后凸角的变化值与腰椎前凸角的变化值呈正相关(r=0.598,P<0.001)。(4)结果提示腰椎退变性后凸畸形截骨矫形内固定后腰椎矢状面形态得到显著改善,同时邻近的胸椎和骨盆会发生明显变化,以适应新的矢状面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骨盆 截骨术 组织工程 骨科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腰椎后凸 截骨 矢状面平衡 脊柱后凸 矫形 腰椎后凸角 胸椎后凸角 骨盆倾斜角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手法复位治疗的有效性 被引量:24
13
作者 邓轩赓 熊小明 +3 位作者 万趸 石华刚 曹万金 宋偲茂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22期4105-4108,共4页
背景:手法复位是传统非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一个重要手段,其作用主要是恢复椎体高度和纠正后凸角,但其有效性存在争议。目前有关手法复位的疗效评估及临床意义更多是一种经验判断,尚缺乏手法复位的客观研究。目的:分析... 背景:手法复位是传统非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一个重要手段,其作用主要是恢复椎体高度和纠正后凸角,但其有效性存在争议。目前有关手法复位的疗效评估及临床意义更多是一种经验判断,尚缺乏手法复位的客观研究。目的:分析手法复位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空白对照研究,选择60~75岁胸腰椎新鲜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椎体压缩程度1/3~1/2,后凸角≤30°)患者,手法组采用腰后伸位徒手按压复位,对照组不加复位主动干预,其余治疗方案两组相同。分别比较入院时、复位后、下床站立时以及随访时X射线片测得的伤椎高度比和后凸角。结果与结论:共纳入病例67例,其中手法组36例,男13例,女23例,平均年龄(65.4±10.8)岁,对照组31例,男11例,女20例,平均年龄(67.2±9.7)岁,两组性别、年龄、伤椎高度、后凸角基线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相对于对照组,手法组复位后可即刻显著恢复伤椎高度(P=0.016),后凸角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89)。但3周后下床站立时和随访时两组椎体高度比和后凸角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并与入院时水平相近(P>0.05)。结果提示,手法复位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仅可在卧床期间改善伤椎高度,对于后凸角无明显改善作用,在短疗程下远期未表现出手法复位的作用,临床价值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法复位 骨质疏松 脊柱骨折 压缩 胸腰椎 伤椎高度 后凸角
下载PDF
影响正常人群骨盆入射角调节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的因素 被引量:13
14
作者 范国明 陈其昕 +1 位作者 龚遂良 李方财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09-412,416,共5页
目的研究正常人群骨盆入射角调节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的影响因素。方法 2008年1月至6月门诊筛选正常人群全长脊柱X线片106例,测量骨盆入射角(PI)、骶骨倾斜角(SS)、骨盆倾斜角(PT)、腰椎前凸角(LL)、胸椎后凸角(TK),对数据进行分析。结... 目的研究正常人群骨盆入射角调节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的影响因素。方法 2008年1月至6月门诊筛选正常人群全长脊柱X线片106例,测量骨盆入射角(PI)、骶骨倾斜角(SS)、骨盆倾斜角(PT)、腰椎前凸角(LL)、胸椎后凸角(TK),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研究人群按不同骨盆姿势分为38例高SS/低PT组:PI和LL均值各为(50.85±10.01)°,(49.41±9.84)°,回归方程LL=0.571PI+20.395,68例低SS/高PT组:PI和LL均值各为(49.14±12.00)°,(39.17°±10.98)°,回归方程LL=0.531PI+13.079。组内显示PI与SS、LL,SS与LL正相关,呈线性回归,组间显示PI无统计学差异,SS、PT、LL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1)PI不能单纯确定LL变化,必须考虑骨盆姿势的影响。(2)相同PI下,骨盆越前倾,LL越大;相同骨盆姿势下,PI越大,LL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入射角 骨盆姿势 腰椎前凸角 胸椎后凸角 矢状面平衡
下载PDF
不同黏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治疗胸腰椎转移肿瘤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明辉 刘洋 +1 位作者 张觅 许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6期4129-4135,共7页
背景:经皮穿刺骨水泥椎体成形治疗恶性肿瘤胸腰椎转移的骨水泥渗漏等并发症较为常见,不同填充材料的选择成为影响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目的:探讨不同黏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治疗胸腰椎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2年6月至2017年10月武... 背景:经皮穿刺骨水泥椎体成形治疗恶性肿瘤胸腰椎转移的骨水泥渗漏等并发症较为常见,不同填充材料的选择成为影响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目的:探讨不同黏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治疗胸腰椎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2年6月至2017年10月武汉市第五医院收治的恶性肿瘤脊柱骨转移患者101例,年龄52-87岁,采取随机分配的方法分2组进行骨水泥椎体成形治疗,观察组(n=49,103椎)应用Confidence高黏度骨水泥,对照组(n=52,107椎)应用贺利氏低黏度骨水泥。治疗后48 h内影像学观察骨水泥渗漏情况;治疗前、治疗后48 h及治疗末次随访时,对比两组疼痛、临床功能与病椎前缘高度、椎体后凸角变化;统计邻近椎体骨折情况。研究通过武汉市第五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结果与结论:(1)两组治疗后的疼痛情况、临床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0.05),治疗后相同时间点两组间疼痛情况、临床功能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2)两组治疗后的病椎前缘高度、椎体后凸角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病椎前缘高度、椎体后凸角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骨水泥渗漏率低于对照组(16.50%,22.43%,P <0.05),随访期复查无邻近椎体再发骨折、无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4)结果表明,高、低黏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治疗胸腰椎转移瘤均可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其中高黏度骨水泥椎体成形能够更好地恢复椎体前缘高度、降低椎体后凸角、降低骨水泥渗漏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黏度骨水泥 低黏度骨水泥 椎体成形 脊柱 转移瘤 疼痛 渗漏 临床功能 病椎前缘高度 椎体后凸角
下载PDF
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蒲 谢幼专 +3 位作者 孙月华 王友 朱振安 戴尅戎 《临床骨科杂志》 2009年第5期516-518,共3页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23例胸腰椎单节段爆裂性骨折患者。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18(12±3.1)个月。骨折椎体均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伤椎置入椎弓根...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23例胸腰椎单节段爆裂性骨折患者。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18(12±3.1)个月。骨折椎体均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伤椎置入椎弓根钉无神经损伤,术后伤椎高度较术前得到明显恢复,后凸畸形角度明显改善,生理弧度恢复。末次随访时伤椎高度丢失不明显。结论采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固定是一种维持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复位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爆裂性骨折 后凸角 骨折固定术 脊柱骨折
下载PDF
钛网及植骨融合修复中重度脊柱后凸畸形 被引量:4
17
作者 楚戈 张宏其 +4 位作者 唐明星 郭超峰 李劲松 项泽文 白靖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22期4034-4041,共8页
背景:有学者提出的经前路矫正脊柱结核后凸畸形和解除脊髓压迫的治疗方法,可能会有植骨块塌陷、吸收或断裂的并发症。研究证实,通过一期前后路联合内固定可增加对后凸畸形的矫正力量,避免出现植骨并发症、降低假关节的形成并有助于患者... 背景:有学者提出的经前路矫正脊柱结核后凸畸形和解除脊髓压迫的治疗方法,可能会有植骨块塌陷、吸收或断裂的并发症。研究证实,通过一期前后路联合内固定可增加对后凸畸形的矫正力量,避免出现植骨并发症、降低假关节的形成并有助于患者早期下地活动及功能恢复。目的:分析评价2个或多个节段受累伴中重度后凸畸形的脊柱结核患者,一期行前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矫正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脊柱胸腰段有2个或更多节段受累的结核患者,一期行后路内固定融合并前路病灶清除钛网融合内固定。所有患者内固定后持续9个月抗结核化疗,最初3个月采用四联抗结核药物,后6个月采用三联抗结核药物。随访时测量后凸角度,评价患者融合情况、神经病变和功能恢复状况。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随访均超过37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牢固节段融合重返工作岗位。内固定治疗后15例(75%)的患者仅残留局部轻度疼痛,3例(15%)活动受限明显。内固定前11例有神经功能障碍,内固定后9例神经功能完全恢复正常。后凸角度平均矫正了35.1°(84.8%)(P<0.001),在随访期间矫正丢失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未出现内固定及植骨相应并发症。结果表明,对于2个或更多节段受累伴有中重度后凸畸形的脊柱结核患者,应环形融合,即一期前后路联合内固定融合治疗。可获得更大矫正,有助于患者早期下地活动,稳定病变节段,而且可以长期有效地维持矫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脊柱病变 胸腰段 内固定 钛网 一期前后路 脊柱结核 后凸畸形 植骨融合 神经功能 后凸角 植入物
下载PDF
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与退变性腰椎滑脱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聂涛 谢双龙 +2 位作者 吕昕 赖琦 戴闽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8年第4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特征与退变性腰椎滑脱(degenerative lumber spondylolisthesis,DLS)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2月72例DLS患者(DLS组)及健康体检的志愿者60例(对照组)的影像学资料(全脊柱侧位X线片),并测量脊柱-骨... 目的探讨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特征与退变性腰椎滑脱(degenerative lumber spondylolisthesis,DLS)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2月72例DLS患者(DLS组)及健康体检的志愿者60例(对照组)的影像学资料(全脊柱侧位X线片),并测量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参数,包括腰椎前凸角(1umbar lordosis,LL)、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矢状面轴向垂直距离(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结果 DLS组LL、TK、PI和SS分别为(46.760 0±0.721 2)°、(43.080 0±0.560 1)°、(52.850±1.026)°和(39.550±1.090)°,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PT、SVA分别为(24.880 0±0.596 8)°、(24.870 0±0.658 0)mm,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脊柱-骨盆矢状位平衡参数在DLS患者中有明显的差异。LL、TK、SS、PI值可能与DLS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腰椎滑脱 脊柱-骨盆矢状位平衡 骨盆入射角 腰椎前凸角 胸椎后凸角 骶骨倾斜角
下载PDF
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韩成龙 《海南医学》 CAS 2011年第20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的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100例确诊为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的患者平均、随机分为PKP组和PVP组,PKP组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PVP组行单纯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比较...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的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100例确诊为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的患者平均、随机分为PKP组和PVP组,PKP组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PVP组行单纯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影像学指标改善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PKP组和PVP组术后VAS评分、Oswestry评分均较术前下降(P<0.05),PKPS组术后VAS评分、Oswestry评分下降幅度大于PVP组(P<0.05)。PKP组治疗后椎体后凸角、前缘高度、中线高度及后缘高度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PVP组治疗后以上影像学指标均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渗漏发生率PKP组(2%)低于PVP组(20%,P<0.05)。结论 PKP、PVP均为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的有效手段,PVP费用较低,PKP能更好改善症状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椎体形态,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脊柱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VAS评分 Oswestry评分 后凸角 椎体高度
下载PDF
CT三维重建测量胸骨角对应胸椎平面150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兴宁 姚骊 +1 位作者 李相位 吕粟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6年第3期175-178,共4页
目的通过CT三维重建方式进行胸骨角对应胸椎位置的测量,探索颈胸交界区病变的准确定位方法及术前评估。方法选择经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确诊骨量正常42例,骨量减少48例,骨质疏松60例,利用16排螺旋CT胸部容积扫描三维重建方法,进行胸骨角对... 目的通过CT三维重建方式进行胸骨角对应胸椎位置的测量,探索颈胸交界区病变的准确定位方法及术前评估。方法选择经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确诊骨量正常42例,骨量减少48例,骨质疏松60例,利用16排螺旋CT胸部容积扫描三维重建方法,进行胸骨角对应胸椎位置的测量及胸椎后凸角测量。结果胸骨角对应胸椎范围为测量单元Ⅲ~Ⅵ,以测量单元Ⅳ为主,约占55%。胸骨角对应胸椎位置与骨量统计结果无相关性,两者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胸骨角对应胸椎位置与胸椎后凸角具有相关性,胸椎后凸角越大,对应位置越低。结论胸骨角对应胸椎节段并非恒定、准确的平面,不宜作为胸椎节段的准确定位标志。胸骨角对应胸椎位置的测量及与胸椎后凸角的相关关系的评价,对于颈胸交界区病变准确定位及手术治疗的术式、路径选择、胸骨柄的处理方式等内容的预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骨角 胸椎 胸椎后凸角 颈胸交界区 脊柱颈胸段 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