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踝内侧垂直联合线后前入路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张先启 余正友 林四龙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72-275,共4页
目的 探讨参考后踝内侧垂直联合线(PVSL)行闭合复位经皮后前(PA)入路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我院后踝骨折患者23例,均参考PVSL行闭合复位经皮PA入路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记录... 目的 探讨参考后踝内侧垂直联合线(PVSL)行闭合复位经皮后前(PA)入路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我院后踝骨折患者23例,均参考PVSL行闭合复位经皮PA入路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记录患者术后骨折复位、踝关节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及恢复情况。结果 23例患者术后获得6~20个月的随访。术后所有患者后踝骨折块均得到良好复位,移位均小于2 mm。X射线显示,患者骨折均全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3~6个月。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为76~100分,平均(89.8±8.2)分;术后踝关节功能优17例、良5例、中1例,优良率为95.7%。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结论 参考PVSL闭合复位经皮PA入路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手术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踝骨折 内固定术 后踝内侧垂直联合线 后前入路
下载PDF
后前联合入路治疗下颈椎小关节绞锁脱位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梁亮科 关宏刚 孙秀良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95-96,共2页
目的探讨后前联合入路治疗下颈椎难复性小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18例下颈椎小关节绞锁脱位患者,入院后均行颅骨牵引后复位失败,后采用同期后路切开复位,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结果18例患者术后脱位均得到纠正,随访平均时间18个月... 目的探讨后前联合入路治疗下颈椎难复性小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18例下颈椎小关节绞锁脱位患者,入院后均行颅骨牵引后复位失败,后采用同期后路切开复位,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结果18例患者术后脱位均得到纠正,随访平均时间18个月,无植骨不融合及并发症,ASIA残损分级较术前平均提高1.6级。结论同期后路切开复位、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是治疗下颈椎小关节绞锁脱位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脱位 减压术 外科 后前联合
下载PDF
基层医院后前联合入路加用生物膜治疗创伤性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莫松全 吴天清 +4 位作者 杨松运 李春梅 安明和 潘东川 陶建红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年第6期635-636,651,共3页
目的:探讨在西部地区县级基层医院开展后前联合入路手术方法加用生物膜治疗创伤性下颈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探索适合基层医院治疗颈椎复合性损伤的工作模式,更好地为基层人民服务。方法:通过选择本院下颈椎骨折脱位、小关节交锁合并不同... 目的:探讨在西部地区县级基层医院开展后前联合入路手术方法加用生物膜治疗创伤性下颈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探索适合基层医院治疗颈椎复合性损伤的工作模式,更好地为基层人民服务。方法:通过选择本院下颈椎骨折脱位、小关节交锁合并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患者32例,采用先从颈椎后路切开复位;再从颈椎前路切开,切除后纵韧带,彻底解除对脊髓的压迫,安放生物膜保护脊髓,取相同大小和形状的自体髂骨块植入间隙内;安放内固定物。然后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的ASIA运动功能指数评分和JOA评分、Frankel分级。结果:32例患者术后均恢复了颈椎椎体的正常序列及生理弧度。随访期间内固定位置良好,无植骨块脱出或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术后JOA评分和ASIA运动功能指数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基层医院后前联合入路加用生物膜治疗创伤性下颈椎骨折脱位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 后前联合 下颈椎 生物膜
下载PDF
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脊髓夹持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潘霆 杨正杰 施克勤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6年第12期27-28,共2页
目的:研究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脊髓夹持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江苏省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2013-06/2015-06收治的90例脊髓夹持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n=30)、B组(n=30)和C组(n=30)进行研究.A组给予单纯前入路... 目的:研究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脊髓夹持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江苏省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2013-06/2015-06收治的90例脊髓夹持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n=30)、B组(n=30)和C组(n=30)进行研究.A组给予单纯前入路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B组给予单纯后入路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C组则给予后前联合入路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组间治疗效果.结果:按照术后的JOA评分,C组术后改善率及优良率均高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等指标均低于B、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出现脊髓损伤、神经损伤、脑脊液漏、颈部肿块以及椎动脉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高于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脊髓夹持型颈椎病时,采用后前联合入路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较单纯入路的手术方式好,且单纯后入路手术方式的效果最差.因此,在临床治疗时应合理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夹持型颈椎病 后前联合 临床比较
下载PDF
腰骶椎结核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及其疗效观察
5
作者 曹云 陈玉龙 彭五四 《西部医学》 2011年第9期1771-1772,共2页
目的探讨腰骶椎结核手术方式的选择原则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腰及腰骶段脊柱结核患者根据其全身情况、病变范围、程度等情况综合判断,分别采用前路、后前联合及分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并观察各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 目的探讨腰骶椎结核手术方式的选择原则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腰及腰骶段脊柱结核患者根据其全身情况、病变范围、程度等情况综合判断,分别采用前路、后前联合及分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并观察各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 42例患者均获随访,伴有神经症状者均获不同程度改善,随访患者植骨块无滑脱,内固定无松动,椎体间植骨融合时间6~13月,平均7.2个月。术后2例(分别为Frankel B和C级)患者神经症状改善不明显。42例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及局部窦道形成,无一例病灶复发。结论手术方式的选择,需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病变范围及程度等具体情况综合判断,重建脊柱稳定性是脊柱结核手术的最终目的 ,术后加强抗结核药物的治疗,辅以适当外固定,可有效维持脊柱畸形的矫正,保证脊柱良好的稳定性,有利于结核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前联合 腰骶椎结核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