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散主义与后古典经济学 被引量:14
1
作者 徐晋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1,124,共11页
经济学主要经历了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两个阶段,从某种程度上无法理论解释与建模分析当前新经济现象。本文首次提出后古典经济学,价值观基础是人本主义,方法论基础是离散主义。本文对离散主义进行了定义,微观层面论述了数据理性、... 经济学主要经历了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两个阶段,从某种程度上无法理论解释与建模分析当前新经济现象。本文首次提出后古典经济学,价值观基础是人本主义,方法论基础是离散主义。本文对离散主义进行了定义,微观层面论述了数据理性、数据成本与企业边界,宏观层面建立了以制度为核心的离散发展模型。后古典经济学的要旨在于指出当代经济社会正处于离散化解构与全息化重构过程中,社会化大生产的重心从物质转向精神,资源稀缺性从外在的物质资料稀缺,转变为内在的生命时间稀缺。本文最后简述了后古典经济学的应用经济学分支网络经济、数据经济与平台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主义 后古典经济学 数据理性 数据成本 企业边界 资源稀缺 离散发展模型
下载PDF
离散主义与后古典经济学
2
作者 杨富杰 《商情》 2014年第45期10-10,共1页
经济学经历了古典和新古典两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经济现象。本文提出了离散主义,并且论述了新经济的增长理论及建构、经济的解构与重构、基于离散主义的经济学。后古典经济学旨在将处于离散化解构和全息化重构过程中的经济社... 经济学经历了古典和新古典两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经济现象。本文提出了离散主义,并且论述了新经济的增长理论及建构、经济的解构与重构、基于离散主义的经济学。后古典经济学旨在将处于离散化解构和全息化重构过程中的经济社会进行最大程度的内在转变,即:社会生产重心由物质转向精神,资源稀缺性由外在的物质稀缺转变为内在的生命时间稀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主义 后古典经济学 经济理论
下载PDF
新解构经济学——重构发展经济学的后古典框架 被引量:2
3
作者 徐晋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31-45,共15页
新解构经济学(New Deconstructive Economics)是基于后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对发展经济学的再构。新解构经济学将解构主义应用于对社会经济及其价值空间的结构分析,指出经济发展是建立在对测度、目标、方法和路径等进行解构基础上的重构... 新解构经济学(New Deconstructive Economics)是基于后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对发展经济学的再构。新解构经济学将解构主义应用于对社会经济及其价值空间的结构分析,指出经济发展是建立在对测度、目标、方法和路径等进行解构基础上的重构。新解构经济学认为,发展经济首先要确定测度空间及其制度安排,以此为框架和标准分析资源禀赋以确定比较优势;然后结合发展愿景确立产业目标与国际定位,通过调整国内产业结构与引导国际经济秩序,对国际与国内价值空间进行建构、扩张与再分配,最终达到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本文给出了价值空间测度的解构定理,并对经济结构的测度体系进行了建构,提出了包括GDP(国内生产总值)、GVP(国内生产体量)与SSI(标准结构指数)在内的测度体系。本文还给出了徐氏生产定理,以及基于经济体量与要素产出的供给侧结构方程,并从国际、国内两个方面进行了实证分析。新解构经济学提出了经济发展与分析的测度前提,并对新结构经济学与旧结构经济学的逻辑前提缺失进行了批判。新解构经济学的解构主义视角,为供给侧改革的深度结构调整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分析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解构经济学 后古典经济学 新结构经济学 测度体系 标准结构指数 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结构方程
下载PDF
宏观制度经济学论纲 被引量:4
4
作者 徐晋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20,共16页
建立在微观现象归总等于宏观现象的传统制度经济学逻辑基础,仅仅当宏观属性与微观属性的同一性占主导地位时才可能成立。宏观制度经济学及其思想框架需在这一逻辑基础上重新探讨。基于后古典分析框架定义宏观制度经济学,其理论基础、分... 建立在微观现象归总等于宏观现象的传统制度经济学逻辑基础,仅仅当宏观属性与微观属性的同一性占主导地位时才可能成立。宏观制度经济学及其思想框架需在这一逻辑基础上重新探讨。基于后古典分析框架定义宏观制度经济学,其理论基础、分析范式和政策应用,各有不同的规定性。价值空间存在价值维度,价值维度本质上是人或经济体的自由度,可以由市场形成也可以由政府引导。价值维度的解构,意味着拓展人类生存的自然空间与社会空间。全局宏制度的存在,以局部域和基础要素的存在为前提;局部域制度的存在一般直接以基础要素为前提。宏观经济泛函原型解决的是宏观经济政策在行为函数下的最大化问题。宏观制度、局部制度与微观要素之间存在相对关系。成本与效益是价值在测度空间的不同表达,信息不对称在宏观制度经济学视角下表现为一种制度安排。在数字经济时代,通过技术手段构建的虚拟制度,突破现实制度,从而使社会价值转移并产生公权演化现象。效用不相容现象会导致理性决策问题无解或无标准解。新社会人假说,即人们思考与行动都以未来实现社会价值为基本目标。制度如何规定经济秩序,制度融合是大国战略也是国际贸易的高级阶段。人类社会的破坏性创新来自于社会价值测度与自然价值测度的价值冲突或效用不相容。宏观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通过规定稀缺序列来规定经济秩序的思想观点,对国家制度供给的政策出台与效果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制度经济学 后古典经济学 数字经济 虚拟制度 量化理性 制度融合
下载PDF
宏观制度经济学导论--泛函原型、量化理性与分布效用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徐晋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51-83,共33页
提出宏观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架构,即基于后古典主义经济学,以制度价值论与量化理性为理论基础,以泛函分析为主要方法,研究制度如何构建价值空间、管理社会理性、规定经济秩序,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制度输出与价值分配的规律。首先论述... 提出宏观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架构,即基于后古典主义经济学,以制度价值论与量化理性为理论基础,以泛函分析为主要方法,研究制度如何构建价值空间、管理社会理性、规定经济秩序,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制度输出与价值分配的规律。首先论述了制度、测度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将以科斯、诺斯为代表的传统制度经济学派归纳为微观制度经济学,定义了宏观制度经济学。然后论述制度如何确定经济价值的测度空间,同时指出制度分析的结构性前提,即全局(宏)-局部(域)-基础(要素)的层级结构。进而批判了以DSGE为代表的基于数-数映射的传统函数模型,引入了基于无限维空间映射的泛函结构分析方法,构建了宏观经济泛函原型与欧拉方程。给出了宏泛函原型的反函数存在性证明,指出制度如何通过规定经济测度和选择产业函数来影响宏观产出。然后基于信息不对称与交易成本更多是一种宏观制度安排的理论论断,揭示出制度化地构建信息不对称已经成为当前数字经济的普遍形态,同时指出制度重构下的私权扩张现象与公权私化趋势。通过对西蒙悖论的定义与分析,论述了量化理性与群体理性分布,定义了分布效用分析法、效用不相容现象和理性困境,同时分析了信息技术基础上的制度化精神管控与个体精神依附及其可能导致的精神奴役。通过对卢卡斯批判认知局限的批判,以及理性预期学派在微观与宏观、量变与质变等哲学关系上的认知错误,指出宏观制度经济学是对理性预期学派的终结,规定了理性预期学派的适用范畴。同时基于新社会人假说以及量化理性,构建了新理性预期学派及其逻辑框架。从产权对生产价值的索取权角度分析并定义了科斯产权悖论,并论述了制度如何规定稀缺序列、规范经济秩序,并指出制度输出的意义在于国际价值空间的重构、扩张与再分配。最后,从哲学层面进一步论述宏观与微观的本质区别,对宏观制度经济学的立论基础进行了概括,并给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制度经济学 微观制度经济学 新理性预期学派 后古典经济学 宏观经济泛函原型 量化理性 分布效用分析
下载PDF
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驱动力系统分析
6
作者 文培东 《甘肃科技纵横》 2003年第5期12-13,共2页
今天,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意义已是人所共识.科学技术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其中不可缺少的便是它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驱动力系统来维持它的正常运转和推动它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 科学技术转化 生产力 企业 后古典经济学 推动力 技术进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