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Ⅰ期后囊膜连续环形撕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林英杰 梁先军 +1 位作者 何锦贤 黄智 《临床眼科杂志》 2006年第4期330-332,共3页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Ⅰ期后囊膜连续环形撕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3例(60只眼)先天性白内障和后囊混浊的老年性白内障,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同时行Ⅰ期后囊膜连续环形撕除,术...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Ⅰ期后囊膜连续环形撕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3例(60只眼)先天性白内障和后囊混浊的老年性白内障,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同时行Ⅰ期后囊膜连续环形撕除,术后观察眼压、人工晶状体位置、视轴区后发障等情况。结果 术中人工晶状体均顺利植入囊袋;54只眼术后视力较术前提高。术后24小时后眼压正常;术后随访3个月-2年,无发生玻璃体疝人前房。未发现人工晶状体异位或夹持,无一例出现后发障、视网膜脱离。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Ⅰ期后囊膜连续环形撕除是可行、安全的,能有效地治疗后囊膜混浊,预防后发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超声乳化 后囊膜连续环形撕除 后囊混浊
下载PDF
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联合或不联合前部玻璃体切除对儿童后发性白内障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顾铮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1601-1605,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儿童白内障术中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PCCC)联合与不联合前部玻璃体切除(AV)对后发性白内障形成的影响,并对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0/2007)、西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1995/2007)、... 目的:系统评价儿童白内障术中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PCCC)联合与不联合前部玻璃体切除(AV)对后发性白内障形成的影响,并对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0/2007)、西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1995/2007)、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1979/2007)的中外文献,结合手工检索方式,回顾所有相关已发表文献。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估,分析后发性白内障及并发症的发生率。采用RevMan 4.2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应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采用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CI)作为效应量。结果:最终纳入文献13篇,病例730例。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17,95%CI(0.11,0.27)],随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15,95%CI(0.05,0.44)],非随机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OR=0.15,95%CI(0.08,0.27)]。共有6篇文献提及术后黄斑水肿和视网膜脱离的发生情况,所有病例均未发生黄斑水肿或视网膜脱离。结论:儿童白内障术中一期行PCCC+AV较单纯PCCC,可以减少或延迟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并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但目前高质量的研究较少,使结果的论证强度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囊膜连续环形 前部玻璃体切除 后发性白内障 系统评价
下载PDF
白内障术中Ⅰ期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87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周广莉 石楚 《中外医学研究》 2011年第21期147-148,共2页
目的对现代白内障术中I期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87例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87例113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或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同时进行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其中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85眼,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2... 目的对现代白内障术中I期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87例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87例113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或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同时进行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其中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85眼,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28眼。随访1个月~57个月。结果视力在1.0以上者36眼占31.9%,0.5~0.8者65眼占57.5%,0.1~0.4者11眼占9.7%,0.1以下者1眼占0.9%。新生膜4眼,发生率3.5%。行新生膜切开术1眼,切开率0.9%。手术主要并发症是玻璃体脱出。结论Ⅰ期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是降低白内障手术后后囊膜混浊的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减少了白内障术后发生后发性白内障的治疗费用。因其对术者显微手术熟练程度要求较高,操作不当可能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故临床应用须谨慎选择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囊膜连续环形囊术 后囊膜混浊 前囊膜连续环形 人工晶状体
下载PDF
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的临床应用
4
作者 徐国英 《中原医刊》 2006年第14期35-35,共1页
目的 探讨I期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256例(281眼)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或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且在术中同时进行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术后随访5~48个月。结果 视力在1.0以上者74眼,占26%;0.5... 目的 探讨I期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256例(281眼)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或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且在术中同时进行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术后随访5~48个月。结果 视力在1.0以上者74眼,占26%;0.5~0.9者135眼,占48%;0.1~0.4者39眼,占14%;0.1以下者8眼,占3%。新生膜6眼,发生率2%,手术主要并发症有玻璃体内脱出。结论 I期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是降低后囊膜混浊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囊膜连续环形囊术 后囊膜混浊 白内障
下载PDF
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在易发后囊混浊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宋曦帆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95-97,共3页
目的 观察后囊膜混浊且无法抛光的老年性白内障及并发性白内障 ;容易发生后囊膜混浊的儿童白内障、青少年外伤性白内障患者 ,在施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同时作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的疗效。方法 对2 0 0 0年 3月~ 2 0 0 3年 ... 目的 观察后囊膜混浊且无法抛光的老年性白内障及并发性白内障 ;容易发生后囊膜混浊的儿童白内障、青少年外伤性白内障患者 ,在施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同时作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的疗效。方法 对2 0 0 0年 3月~ 2 0 0 3年 1月在本中心收治的 88例 (98只眼 )伴有后囊膜混浊、易发后囊膜混浊的白内障 ,在施行超声乳化吸除术的同时作视轴区的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 ,然后于囊袋内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结果 随访 3~ 37个月 ,视轴区均透明。无 1例发生视网膜脱离及人工晶状体后玻璃体疝 ,也无黄斑囊样水肿。结论 对伴有后囊膜混浊且无法抛光的白内障、易发后囊膜混浊的白内障 ,在施行超声乳化吸除术的同时作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治疗或预防后囊膜混浊行之有效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囊膜连续环形囊术 后囊混浊 老年性白内障 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 疗效 超声乳化吸除术
下载PDF
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治疗后极性白内障
6
作者 郭春艳 孙士平 +1 位作者 张骜坤 姜仕先 《航空航天医药》 2004年第3期157-157,共1页
目的 :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治疗人工晶体植入术中后整混浊的作用。方法 :对 2 0例于术中发现后囊混浊 ,进行人工晶体手术行后囊环形撕囊。结果 :术后全部术眼均获得视轴透明区 ,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 :后囊膜环形撕囊是一种... 目的 :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治疗人工晶体植入术中后整混浊的作用。方法 :对 2 0例于术中发现后囊混浊 ,进行人工晶体手术行后囊环形撕囊。结果 :术后全部术眼均获得视轴透明区 ,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 :后囊膜环形撕囊是一种治疗后囊混浊的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囊膜连续环形 人工晶状体 后囊混浊
下载PDF
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在白内障手术中应用
7
作者 陈志敏 刘彩娟 +1 位作者 孟克青 董玮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459-1461,共3页
目的探讨白内障手术中行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预防后发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邢台市眼科医院白内障科行白内障手术且术中行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的患者138例200只眼,随访时间14—38个月,平均随... 目的探讨白内障手术中行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预防后发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邢台市眼科医院白内障科行白内障手术且术中行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的患者138例200只眼,随访时间14—38个月,平均随访24个月,其中儿童白内障患者28例50只眼,年龄3个月至15岁(平均2.8岁),成年白内障患者110例150只眼,年龄19至85岁(平均48.2岁),随访观察术后视力、人工晶状体眼内位置、视轴区混浊的发生情况。结果小于7岁儿童白内障患者25例45只眼,在白内障摘除过程中均一期行后囊连续环形撕囊及前部玻璃体切割术,大于7岁儿童白内障患者3例5只眼,一期行后囊连续环形撕囊术。成人白内障患者110例150只眼,均一期行后囊连续环形撕囊术。成人患者中术后裸眼视力0.2—0.4者26只眼占17.33%,0.5-0.8者92只眼占61.33%,1.0以上者32只眼占21.33%。所有儿童患者撕囊口边缘纤维化形成圆形或类圆形Soemmer—ing环,成人患者周边部前后囊膜相贴,前囊膜纤维化,后囊膜周边部不同程度混浊。138例200只眼患者均未发现人工晶状体移位,视轴光学通路清晰,无黄斑囊样水肿或视网膜脱离等手术并发症。结论一期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用于防治后囊膜混浊疗效好,并发症少,有效防止了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是临床用于防治后发障的有效的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囊膜连续环形囊术 白内障 后发障
原文传递
白内障手术中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的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王明举 刘麟娟 +1 位作者 袁红 周开遗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0-121,共2页
目的 :探讨Ⅰ期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0 7例 393眼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或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且在术中同时进行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其中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12 2眼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 2 7... 目的 :探讨Ⅰ期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0 7例 393眼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或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且在术中同时进行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其中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12 2眼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 2 71眼。随访 2~ 36月。结果 :视力在 1 0以上者 12 6眼占 32 % ,0 5~ 0 9者 170眼占 43 % ,0 1~ 0 4者 85眼占 2 2 % ,0 1以下者 12眼占 3 % ,新生膜 14眼 ,发生率 3 6 %。新生膜切开术 2眼 ,切开率 0 5 %。手术主要并发症有玻璃体内脱出。结论 :Ⅰ期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是降低后囊膜混浊的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应用 后囊膜连续环形囊术 后囊膜混浊 人工晶状体
原文传递
1140眼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1
9
作者 袁红 刘麟娟 王明举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136-1137,共2页
目的总结1140眼Ⅰ期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的临床经验。方法884例1140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或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同时进行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其中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861眼,白内障囊外摘除术279眼。随访1m-91m。结... 目的总结1140眼Ⅰ期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的临床经验。方法884例1140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或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同时进行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其中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861眼,白内障囊外摘除术279眼。随访1m-91m。结果视力在1.0以上者309眼占27.1%,0.5-0.9者586眼占51.4%,0.1-0.4者225眼占19.7%,0.1以下者2O眼占1.8%。新生膜52眼,发生率4.6%。行新生膜切开术9眼,切开率0.8%。手术主要并发症有玻璃体内脱出。结论Ⅰ期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是降低白内障手术后后囊膜混浊的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因其可能的并发症和对操作的较高要求,临床应用须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囊膜连续环形囊术 后囊膜混浊 人工晶状体
原文传递
婴儿白内障15例手术治疗 被引量:1
10
作者 孔德兰 杨华 +1 位作者 王保君 李顺元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192-193,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后囊膜连续环行撕囊术治疗1岁以内婴儿白内障的疗效。方法15例(27眼)1岁以下先天性白内障患儿,采用3 mm巩膜隧道切口,连续环形撕除晶状体前囊膜5 mm,超声乳化注吸器吸出晶状体皮质,连续环形撕除后囊膜4 mm。结...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后囊膜连续环行撕囊术治疗1岁以内婴儿白内障的疗效。方法15例(27眼)1岁以下先天性白内障患儿,采用3 mm巩膜隧道切口,连续环形撕除晶状体前囊膜5 mm,超声乳化注吸器吸出晶状体皮质,连续环形撕除后囊膜4 mm。结果术后第7天所有眼角膜清,瞳孔圆,眼底清晰可见。27眼均未发现后囊膜浑浊。结论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治疗婴儿白内障明显降低了后囊膜浑浊发生率,手术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白内障 后囊浑浊 后囊膜连续环形撕除
下载PDF
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肖伟 赵岱新 +1 位作者 濮伟 张劲松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861-864,共4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年龄在1.5~30月龄的婴幼儿105例(186眼)先天性白内障进行回顾性研究。按患儿接受手术时年龄分为4组:<3月龄为1组,4~6月龄为2组,7~12月龄为3组,13~30月龄为4组。患眼... 目的:探讨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年龄在1.5~30月龄的婴幼儿105例(186眼)先天性白内障进行回顾性研究。按患儿接受手术时年龄分为4组:<3月龄为1组,4~6月龄为2组,7~12月龄为3组,13~30月龄为4组。患眼全部采用白内障皮质吸除+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posterior coutinuous circular capsulourhexis,PCCC)+前段玻璃体切除术(anterior vitrectomy,AV)。术后随访6~30mo,观察术后近期(1mo内)及远期(最长30mo)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先天性白内障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手术方式及手术时患儿年龄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术后1mo内,1组术后无晶状体青光眼发病率为25%,角膜水肿发生率为57%,前房纤维素性虹膜炎发生率为12%;2组分别为5%,31%及11%;3组分别为3%,24%及4%;4组分别为0,17%及4%;在术后3~30mo随访中发现,1组有51%术眼发生不同程度的虹膜粘连,占各组之首。结论:先天性白内障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手术时患儿的年龄及手术方式有关:对于联合后囊膜及前段玻璃体切除的婴幼儿白内障手术,年龄越小,术后无晶状体青光眼、角膜水肿及虹膜炎等并发症发生的机会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 手术后并发症 后囊膜连续环形 前段玻璃体切割术
下载PDF
前部玻璃体切割术对先天性白内障的治疗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何华 周峰 +4 位作者 朱琦 王乾 吴雪梅 马健 王亚芸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825-827,共3页
目的:探讨在先天性白内障手术中行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术的临床疗效及预防后发性白内障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眼科中心2011-01/2014-08收治的82例87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的临床及术后随访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 目的:探讨在先天性白内障手术中行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术的临床疗效及预防后发性白内障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眼科中心2011-01/2014-08收治的82例87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的临床及术后随访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38例40眼,采用超声乳化晶状体吸出术+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研究组(44例47眼,用超声乳化晶状体吸出术+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前部玻璃体切割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1a随访中央视轴区混浊的发生率及术后两组患儿视力分布的情况差异。结果:对照组中央视轴区混浊0级所占比例为37.5%,低于研究组的76.6%,研究组的1级、2级、3级、4级混浊分布比例均低于对照组患儿,研究组的中央视轴区混浊分布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儿视力检测≤0.5者19眼(47.5%),高于研究组7眼(14.89%),对照组>0.5者21眼(52.5%),低于研究组者40眼(85.11%),两组患儿术后1a的视力检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第1mo,1a的眼压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超声乳化晶状体吸出术+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前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先天性白内障能够显著降低术后中央视轴区混浊程度,同时提高术后视力,能够有效降低后发性白内障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白内障 后囊膜连续环形 前部玻璃体切割术 超声乳化晶状体吸出术 后发性白内障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不同术式治疗先天性白内障
13
作者 秦梅 高自清 +1 位作者 李韵倩 岳晓丽 《临床眼科杂志》 2007年第3期219-221,共3页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及前段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先天性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对59例(90只眼)3个月至25岁先天性白内障患者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超过2岁者植入人工晶状体),其中34例(53只眼)联合后...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及前段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先天性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对59例(90只眼)3个月至25岁先天性白内障患者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超过2岁者植入人工晶状体),其中34例(53只眼)联合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Ⅰ组),25例(37只眼)联合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及前段玻璃体切除术(Ⅱ组)。随访6~48月,观察并比较两组视力及后囊膜混浊情况。结果:手术后可进行视力检查的40例(60只眼)中,最佳矫正视力/〉0.3者71.67%,Ⅰ组和Ⅱ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Ⅱ组优于Ⅰ组。后囊膜混浊发生率两组间比较,Ⅰ组为18.87%,Ⅱ组为2.70%,Ⅱ组明显低于Ⅰ组。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及前段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先天性白内障优于仅联合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可获透明视区,有效预防后发障的形成,同时植入人工晶状体者术后视力均有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先天性 后囊膜连续环形 前段玻璃体切除
下载PDF
T形钩预劈核联合囊膜精细处理技术在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志亮 陈志敏 +2 位作者 林志辉 杨荣 武卫静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60-663,共4页
目的:探讨T形钩预劈核联合囊膜精细处理技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03/2019-02期间在河北省眼科医院就诊的合并高度近视的白内障患者56例80眼,随机进行分组,A组患者40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T形钩预劈核及囊... 目的:探讨T形钩预劈核联合囊膜精细处理技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03/2019-02期间在河北省眼科医院就诊的合并高度近视的白内障患者56例80眼,随机进行分组,A组患者40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T形钩预劈核及囊膜精细处理手术。B组患者40眼行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超声累积释放能量,术后随访6mo以上,观察最佳矫正视力(BCVA)、前囊口收缩变化量、后囊膜混浊程度、人工晶状体居中性及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A组患者术中超声累积释放能量少于B组(12.23±3.61 vs 20.46±4.61,P<0.01)。术后6mo,A组患者BCVA优于B组(Z=5.328,P=0.002),前囊口收缩变化量、人工晶状体偏中心量(0.18±0.14、0.02±0.007mm)小于B组(0.82±0.23、0.65±0.240mm)(均P<0.05),且A组患者均可见后囊膜中央3mm大小圆孔,视轴区保持透明,而B组患者中13眼(32%)出现后囊膜中央区混浊。A组患者未出现术中后囊膜意外破裂及术后视网膜脱离情况,B组患者术中发生后囊膜意外破裂2眼(5%),术后视网膜脱离1眼(2%)。结论:采用T形钩预劈核联合囊膜精细处理技术治疗合并高度近视的白内障可减少术中超声能量的使用,降低后囊膜破裂的风险,有效避免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T形钩预劈核 后囊膜抛光 后囊膜连续环形
下载PDF
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治疗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5
作者 彭秧生 张娟 任百超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1427-1429,共3页
目的:探讨和评价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儿童先天性白内障,预防后囊膜混浊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采取不同手术方式的50例(96眼)先天性白内障术后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及视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采用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的18例34眼(EC-CE... 目的:探讨和评价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儿童先天性白内障,预防后囊膜混浊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采取不同手术方式的50例(96眼)先天性白内障术后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及视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采用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的18例34眼(EC-CE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行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的12例23眼(PCCC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联合前段玻璃体切割术的20例39眼(AV组)。≥2岁的患儿施行Ⅰ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随访12~36mo,观察术后视力、并发症及眼部情况。结果:治疗后3组患儿视力均有提高,ECCE组、PCCC组与AV组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分别为100%(34/34)、35%(8/23)和13%(5/39),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联合前段玻璃体切割术较囊外摘除术及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能更有效减少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术后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先天性白内障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晶状体后囊膜连续环形囊术 前段玻璃体切割术
下载PDF
精细化囊膜处理对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视觉质量的影响
16
作者 王志亮 赵毅 +3 位作者 霍涛 崔兰慧 张园园 豆少丽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806-1808,共3页
目的:探讨精细化囊膜处理对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03/2018-04于河北省眼科医院白内障科植入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患者98例120眼,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60眼。A组患者术中行前后囊膜抛光联合后囊... 目的:探讨精细化囊膜处理对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03/2018-04于河北省眼科医院白内障科植入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患者98例120眼,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60眼。A组患者术中行前后囊膜抛光联合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B组未行囊膜抛光及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比较术后6mo时远、中、近视力,视觉质量、人工晶状体居中性及后发性白内障(PCO)发生率。结果:术后6mo时A组UCDVA(0.096±0.032)、UCIVA(0.225±0.038)、UCNVA(0.093±0.022)均优于B组(UCDVA 0.259±0.056、UCIVA 0.426±0.040、UCNVA 0.155±0.059)(均P<0.05)。视觉质量A组优于B组(P<0.05)。术后6mo时A组患者人工晶状体偏中心量(0.025±0.005mm)小于B组(0.665±0.244mm)(P<0.05)。PCO发生率:A组:0眼;B组:Ⅰ级5眼(8.3%),Ⅱ级3眼(5.0%),Ⅲ级2眼(3.3%)。结论:通过对植入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患者行前后囊膜精细抛光联合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增强了IOL稳定性,保持视轴区长期的透明,对提高术后患者的视觉质量和满意度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膜抛光 后囊膜连续环形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视觉质量
下载PDF
超声乳化后囊膜切开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治疗先天性白内障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丽婷 杜兆东 +3 位作者 赵桂秋 张晶 姜楠 车成业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61-363,共3页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后囊膜切开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治疗先天性白内障的效果。方法对54例(90只眼)先天性白内障进行手术治疗,均采用超声乳化仪吸除白内障、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及前部玻璃体切割术,3岁以上患儿一期植入人工晶体...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后囊膜切开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治疗先天性白内障的效果。方法对54例(90只眼)先天性白内障进行手术治疗,均采用超声乳化仪吸除白内障、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及前部玻璃体切割术,3岁以上患儿一期植入人工晶体。术后进行视功能恢复,对术后并发症、视力改善情况进行10-24月随访。结果28只眼因年龄小不能配合检查,但表现为明显追光,其余62只眼术后校正视力〈0.1者3只眼(4.84%),0.1~0.3者10只眼(16.13%),0.3~0.5者25只眼(40.32%),0.6~1.0者18只眼(29.03%),〉1.0者6只眼(9.68%),与术前相比明显提高;19只眼(30.65%)周边部后囊膜不同程度混浊,8只眼(12.90%)发生新生膜,其余撕囊区清亮。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后囊膜切开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是治疗先天性白内障的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能有效提升视力,减少后发障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白内障 超声乳化 后囊膜连续环形 前部玻璃体切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