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1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外侧与后外侧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孙红旗 《中国农村卫生》 2019年第9期32-33,共2页
目的:分析前外侧与后外侧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本院诊治的6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成对照组(31例,前外侧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和观察组(31例,后外侧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分析两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前外侧与后外侧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本院诊治的6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成对照组(31例,前外侧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和观察组(31例,后外侧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出血量(102.31±15.41)ml、手术时间(43.90±5.36)min、切口长度(7.91±1.13)cm优于对照组(64.33±9.66)ml、(164.44±11.61) min、(9.68±2.21)cm(P<0.05),观察组关节功能评分略优于对照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外侧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股骨颈骨折 外侧 后外侧 髋关节置换术 效果
下载PDF
经后外侧改良入路半髋关节置换术结合抗骨质疏松药物应用于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中的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康骅 朱道信 +1 位作者 罗志环 肖诗梁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90-1593,共4页
目的 分析经后外侧改良入路半髋关节置换术结合抗骨质疏松药物应用于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中的效果。方法 将90例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按数字随机化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仅单纯接受经后外侧改良入路半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在术后经阿仑膦酸... 目的 分析经后外侧改良入路半髋关节置换术结合抗骨质疏松药物应用于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中的效果。方法 将90例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按数字随机化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仅单纯接受经后外侧改良入路半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在术后经阿仑膦酸钠治疗;对比两组康复情况及骨密度等。结果 观察组术后3个月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术后时间延长,评分均升高,但术后1 w、1个月两组髋关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双侧骨密度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BALP、BMP-2显著高于对照组,TRAP、CTX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在经后外侧改良入路半髋关节置换术后服用阿仑膦酸钠,能提高术后远期效果,增加骨密度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外侧改良入 髋关节置换术 阿仑膦酸钠 移位股骨颈骨折
下载PDF
小切口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用于股骨颈骨折对患者骨代谢指标和髋关节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甘宏业 王彬 +2 位作者 郝忠玉 李海涛 陈玉辉 《大医生》 2024年第7期54-56,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小切口外侧入路与常规切口的髋关节置换术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探讨其对患者骨代谢指标及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酒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 目的对比分析小切口外侧入路与常规切口的髋关节置换术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探讨其对患者骨代谢指标及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酒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切口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患者行小切口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骨代谢指标[骨γ-羧谷氨酸包含蛋白(BGP)、骨特异性磷酸酶(BAP)、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ⅠNP)]水平;记录Harris评分、计时起立行走测试时间(TGUT)。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3 d,两组患者血清CK、CRP和IL-6水平均上升,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血清BGP、BAP和PⅠNP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Harris评分升高,TGUT缩短,且观察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TGUT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切口,在髋关节置换术中采用小切口外侧入路,更有利于减轻手术创伤和炎症反应,改善骨代谢指标,并促进髋关节功能和动态平衡能力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小切口 外侧 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前外侧与后外侧入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效果比较
4
作者 王玉玺 黄永华 李书良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7期144-146,共3页
目的:比较前外侧与后外侧入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3年7月于该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行后外侧入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 目的:比较前外侧与后外侧入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3年7月于该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行后外侧入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研究组行前外侧入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水平,手术前后髋关节功能[Harris髋关节功能量表(HH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两组HHS评分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术后1、3个月HH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 d,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外侧入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可改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提高髋关节功能评分,降低疼痛评分,效果优于后外侧入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但需延长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 后外侧 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功能 疼痛 并发症
下载PDF
外侧小切口与后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分析
5
作者 陈英华 莫凡 +2 位作者 韦武 黄巍峰 黄捷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3期31-33,共3页
目的:分析外侧小切口与后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埌东医院和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创伤性股骨颈骨折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 目的:分析外侧小切口与后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埌东医院和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创伤性股骨颈骨折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外侧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后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手术指标及髋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两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0 d,两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效果较外侧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效果显著,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切口长度短,术后髋关节功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小切口 小切口 髋关节置换术 创伤性股骨颈骨折
下载PDF
改良小切口后外侧入路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6
作者 柳杨城 辛皓 黄鑫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7期1574-1576,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小切口后外侧入路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0月期间,在我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传统组(传统后外侧入路,n=41)和改良组(改良小切口后外侧入路,n... 目的:探讨改良小切口后外侧入路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0月期间,在我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传统组(传统后外侧入路,n=41)和改良组(改良小切口后外侧入路,n=41)。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血清创伤应激因子[血清皮质醇(Cor)、肾上腺素(AD)、去甲肾上腺素(NE)]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改良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等围术期指标均优于传统组(P<0.05);两组患者Cor、AD、NE等应激反应均高于同组手术前,且改良组低于传统组(P<0.05);改良组(7.32%)和传统组(17.07%)的并发症发生率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改良小切口后外侧入路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优化了围术期指标,降低了患者术后的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改良小切口 后外侧 围术期指标 髋关节功能恢复
下载PDF
改良后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
7
作者 段玉强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001-0004,共4页
观察改良后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并对该术式在改善患者关节功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中的作用进行重点分析。方法 病史采集时间为2022.01~2023.06,选取的研究对象为因患有髋关节疾病在我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老... 观察改良后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并对该术式在改善患者关节功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中的作用进行重点分析。方法 病史采集时间为2022.01~2023.06,选取的研究对象为因患有髋关节疾病在我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共58例。按照1:1的病例数组成比例并分组(随机法,2组),区分疗法(传统后外侧入路vs改良后外侧入路,即对照组vs观察组)后对比疗效。结果 观察组手术一般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后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效果良好,在改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中有积极作用,同时还具有并发症少的优势,故建议加强对此项术式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髋关节置换术 改良后外侧 治疗效果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早期临床疗效 被引量:1
8
作者 郝筱坤 林倩 于腾波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4期1015-1021,共7页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下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的早期疗效,为临床决策提供帮助。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5月~2022年10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20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10...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下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的早期疗效,为临床决策提供帮助。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5月~2022年10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20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100例行机器人辅助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100例行传统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 0.05),具有可比性。术中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3个月记录并比较髋臼前倾角、髋臼外展角、髋臼假体水平距离、髋臼假体垂直距离、股骨假体偏心距、股骨假体柄–干夹角、双下肢长度差,术后15个月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牛津大学髋关节评分、Berg平衡量表、遗忘关节评分(F-Js)评价患者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40.7个月,两组Harris评分、牛津髋关节评分评分、Berg平衡量表、双下肢长度差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传统THA相比,机器人辅助THA手术时间更长,术中出血量更多,具有一定学习曲线,但定位更加准确,髋臼假体的定位与植入更加精准,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及平衡能力能够得到更好的恢复,但其远期疗效还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机器人 后外侧 功能恢复
下载PDF
侧卧位改良直接外侧入路与改良后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周才盛 郑德攀 张国如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14-20,共7页
目的分析侧卧位改良直接外侧入路与改良后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3年1月三亚中心医院收治的102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接受侧卧位改良... 目的分析侧卧位改良直接外侧入路与改良后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3年1月三亚中心医院收治的102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接受侧卧位改良后外侧入路,研究组接受侧卧位改良直接外侧入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疼痛程度、血清学指标、髋关节功能、平衡功能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切口长度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下地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2 h、术后24 h、术后48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结果:①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③两组患者VAS评分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2 h、术后24 h、术后48 h的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比较,结果:①不同时间点的PCT、CRP、ES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PCT、CRP、ESR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PCT、CRP、ESR评分低于对照组;③两组患者PCT、CRP、ESR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院当日、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UCLA髋关节系统评分、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结果:①不同时间点UCLA评分、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UCLA评分、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院当日、术后1个月UCLA评分、Harris评分比对照组高;③两组患者UCLA评分、Harris评分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院当日、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的平衡功能评分(BBS)比较,结果:①不同时间点的BB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BB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院当日、术后1个月BBS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③两组患者BBS评分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侧卧位改良后外侧入路,侧卧位改良直接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效果更佳,可改善患者平衡功能与髋关节功能,促进术后康复,减轻软组织损伤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髋关节置换术 侧卧位改良直接外侧 高龄 侧卧位改良后外侧 并发症
下载PDF
后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单侧创伤性股骨颈骨折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及其对骨愈合相关因子的影响
10
作者 刘华丰 宋宏阁 +1 位作者 张勤安 卢岩岩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年第4期109-111,共3页
目的:研究老年单侧股骨颈骨折(femoral neck fracture,FNF)患者使用后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12月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及河南省骨科医院诊治的115例老年单侧FNF患者,均... 目的:研究老年单侧股骨颈骨折(femoral neck fracture,FNF)患者使用后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12月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及河南省骨科医院诊治的115例老年单侧FNF患者,均行THA治疗,之后按照切口入路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外侧组57例给予外侧小切口手术,后路组58例给予后路小切口手术,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指标、髋关节功能、骨愈合相关因子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无对比差异(P>0.05);与外侧组相比,后路组切口长度更短,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后路组术后1、3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harris hip score,HHS)均高于外侧组,髋关节恢复时间短于外侧组(P<0.05);后路组术后1、3个月Ⅰ型胶原羧基肽β特殊序列(beta C-terminal cross-linked telopeptides of typeⅠcollagen,β-CTx)均低于外侧组,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one specific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水平高于外侧组(P<0.05);两组并发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与外侧小切口THA治疗的老年FNF患者相比,后路手术在调节术后骨愈合相关因子,改善髋关节功能方面作用更为明显,围手术指标也更为可观,且并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切口 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 单侧 创伤性股骨颈骨折 骨愈合相关因子
下载PDF
Bikini切口与传统切口直接前方入路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1
作者 孟俊柏 刘伟汉 +2 位作者 师广帅 陈祥 孟士杰 《实用骨科杂志》 2024年第3期261-263,267,共4页
目的 比较传统切口和Bikini切口微创直接前方入路髋关节置换术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江苏省滨海县中医院行微创直接前方入路髋关节置换术的45例患者,其中男17例,女28例;年龄40~70岁,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 目的 比较传统切口和Bikini切口微创直接前方入路髋关节置换术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江苏省滨海县中医院行微创直接前方入路髋关节置换术的45例患者,其中男17例,女28例;年龄40~70岁,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19~28 kg/m2。Bikini切口组22例,传统切口组23例,比较两组术中损肌肉损伤、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伤口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引流量以及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6±2)个月。Bikini组手术时间较传统组长,Bikini组术后引流量少于传统组,术后第3个月伤口评分优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ikini组有5例出现股外侧皮神经损伤,占组内病例数的21.74%,占总病例数的11.11%,明显低于传统组的40.09%、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直接前方入路髋关节置换中,采用Bikini切口与传统切口有相似的手术效果,但前者术后伤口愈合更佳,股外侧皮神经损伤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kini切口 直接前方入 髋关节置换术 疗效
下载PDF
改良Hardinge入路与传统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效果
12
作者 杨国平 王枝芝 +3 位作者 肖军 钱锐 毕声荣 邵启鹏 《医疗装备》 2024年第9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Hardinge入路与传统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医院收治的160例接受THA治疗的股骨头坏死患者,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试验组(80例,采用改良Hardinge入... 目的探讨改良Hardinge入路与传统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医院收治的160例接受THA治疗的股骨头坏死患者,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试验组(80例,采用改良Hardinge入路)和对照组(80例,采用传统后外侧入路)。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 d、3 d、1个月、6个月的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术前和术后1、6个月的髋关节功能[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系统(HHS)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BI)评估],术后6个月下肢等长控制情况、并发症(切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假体脱位)发生率,以及术后1、6个月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3 d、1个月,试验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HHS、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试验组HHS、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HH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试验组下肢等长控制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试验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后外侧入路相比,采用改良Hardinge入路的THA治疗股骨头坏死患者的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程度更轻,下肢等长控制情况更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且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HARDINGE入 后外侧 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头坏死
下载PDF
微创后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林健 《大医生》 2024年第11期83-86,共4页
目的 观察微创后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月至2023年10月百色市田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后... 目的 观察微创后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月至2023年10月百色市田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后外侧入路,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后外侧入路。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骨愈合指标、髋关节功能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切口长度更短、首次下床时间更短、输血量更少(均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水平均降低,骨钙素(BGP)、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ⅠNP)水平均提高,且观察组TRACP-5b水平低于对照组,BGP、PⅠ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均升高、髋臼前倾角均扩大、髋臼外展角均缩小,且观察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髋臼前倾角和髋臼外展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髋关节置换术采用微创后外侧入路有利于减轻手术创伤,促进骨愈合和髋关节功能恢复,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微创后外侧 骨愈合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后外侧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骨代谢和创伤应激的影响研究
14
作者 袁方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4年第1期95-97,共3页
目的探究后外侧小切口半髋关节置换术(HA)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FNF)患者的疗效,并分析其对骨代谢、创伤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于我院行HA治疗的60例老年FNF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 目的探究后外侧小切口半髋关节置换术(HA)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FNF)患者的疗效,并分析其对骨代谢、创伤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于我院行HA治疗的60例老年FNF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后外侧常规切口HA,观察组行后外侧小切口HA。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骨代谢指标、创伤应激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骨钙素(BGP)、成纤维细胞因子(FGF)水平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 d、3 d,两组丙二醛(MDA)、皮质醇(Cor)水平高于术前,术后3 d水平低于同组术后1 d,且术后1 d、3 d观察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切口方式均对行HA治疗的老年FNF患者有显著的疗效,但后外侧小切口更有利于改善围术期指标,减轻应激反应,且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 股骨颈骨折 后外侧标准切口 后外侧小切口
下载PDF
不切开股外侧肌的前外侧入路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研究
15
作者 林庆培 戴高伟 +3 位作者 林秦毅 罗伟初 白杨平 曾文钊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32期141-145,共5页
目的:探讨不切开股外侧肌的前外侧入路(ALA)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6月-2021年12月于清远市清新区人民医院初次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传统切开股外侧肌的ALA组(... 目的:探讨不切开股外侧肌的前外侧入路(ALA)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6月-2021年12月于清远市清新区人民医院初次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传统切开股外侧肌的ALA组(对照组,n=30)与不切开股外侧肌的ALA组(研究组,n=38)。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髋关节功能及假体匹配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第3天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第1天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假体匹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个月,两组Harris评分较术前提高,随时间增加Harris评分越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切开股外侧肌的ALA,不切开股外侧肌更有利于减轻患者疼痛,利于患者更快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切开股外侧 外侧 髋关节置换术 疗效
下载PDF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行前方入路和后外侧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观察
16
作者 吴松 王林 《贵州医药》 2024年第1期103-105,共3页
目的观察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行前方入路和后外侧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方法将446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前方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n=176)和对照组(后外侧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n=270)。观察两组相关... 目的观察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行前方入路和后外侧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方法将446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前方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n=176)和对照组(后外侧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n=270)。观察两组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出血量、引流量、部分负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或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1周,两组Harris、VA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3个月,两组Harris评分均升高,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髋关节活动度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3个月,两组髋关节活动度均升高,且观察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前方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创伤小,术后恢复时间短,髋关节功能恢复好,增大髋关节活动度,减轻疼痛感,并发症少且生活质量高,整体效果优于后外侧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髋部骨折 前方入 后外侧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微创前外侧肌间隙入路联合股骨颈保留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
17
作者 王林鹰 高练兵 周佳毅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8期3012-3017,共6页
目的评估微创前外侧肌间隙入路联合股骨颈保留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渭南市第二医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83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2例采用微创前外侧肌间隙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并保留股骨... 目的评估微创前外侧肌间隙入路联合股骨颈保留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渭南市第二医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83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2例采用微创前外侧肌间隙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并保留股骨颈,设为观察组;41例采用传统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设为对照组。观察组中男20例,女22例,年龄(63.75±6.76)岁;对照组中男23例,女18例,年龄(63.49±6.57)岁。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术前和术后1 d的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水平,术前和术后12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髋关节Harris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步态参数、两侧肢体长度差、髋臼旋转中心的纵向及横向位移。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1 d引流量、术后1 d CPK水平分别为(60.26±7.41)min、(210.45±33.94)ml、(7.71±1.96)cm、(82.35±8.48)ml、(384.75±29.76)U/L,对照组分别为(68.97±8.35)min、(328.15±42.06)ml、(11.27±2.43)cm、(117.89±12.12)ml、(668.40±45.94)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29、14.047、7.355、15.510、33.299,均P<0.001)。术后12个月,观察组的VAS评分、髋关节Harris评分、BBS评分、步频、最大步速、单足支撑时间百分比、足底压力差分别为(0.67±0.21)分、(90.45±9.37)分、(52.71±3.14)分、(96.79±8.12)步/min、(89.94±10.63)cm/s、(46.59±5.31)%、(9.02±1.03)%,对照组分别为(0.89±0.27)分、(82.63±8.04)分、(45.42±4.83)分、(81.14±7.59)步/min、(80.21±9.87)cm/s、(40.87±5.16)%、(10.61±2.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37、4.084、8.131、9.074、4.323、4.977、4.329,均P<0.001)。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12个月的双侧肢体长差、纵向与横向的髋臼旋转中心位移均低于对照组(t=5.473、7.707、10.698,均P<0.001)。结论微创前外侧肌间隙入路联合股骨颈保留有助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恢复,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 髋关节置换术 微创 外侧肌间隙入 股骨颈保留 髋关节功能 术后恢复
下载PDF
对比前外侧入路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早期临床价值
18
作者 郭会军 王胜利 《系统医学》 2024年第3期143-146,共4页
目的分析高龄股骨颈骨折实施前外侧入路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汶上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半髋关节置换术,根据不同入路方式分为有前侧组、后侧组,各43例。前侧组... 目的分析高龄股骨颈骨折实施前外侧入路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汶上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半髋关节置换术,根据不同入路方式分为有前侧组、后侧组,各43例。前侧组行前外侧入路,后侧组行后外侧入路。比较两组骨代谢情况、临床指标、髋关节功能、并发症。结果术后,两组骨钙素、I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以及I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前侧组骨钙素[(30.02±2.97)ng/mL]、I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27.74±3.52)ng/mL]、I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27.45±2.35)ng/mL]高于后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45、8.028、11.093,P均<0.05)。前侧组手术时间长于后侧组,前侧组出血量、引流量低于后侧组,前侧组切口长度、下床和出院时间短于后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两种入路方式均能维持高髋关节优良率,并发症发生风险低,但在恢复周期以及骨代谢方面前外侧入路价值更高,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更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临床指标 髋关节置换术 骨代谢 外侧
下载PDF
前入路及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指标及平衡能力比较
19
作者 杨得志 王婷 《大医生》 2024年第19期62-64,共3页
目的观察前入路及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对患者围术期指标及平衡能力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3年10月东海县中医院收治的70例行THA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 目的观察前入路及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对患者围术期指标及平衡能力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3年10月东海县中医院收治的70例行THA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术中采取后外侧入路,观察组患者术中采取前入路。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髋关节功能及平衡能力[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和Tinetti平衡与步态量表(Tinetti-POMA)评分]、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疼痛介质[5-羟色胺(5-HT)、前列腺素E2(PGE_(2))和P物质(SP)]水平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更长,切口长度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住院时间更短(均P<0.05)。两组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BBS评分、Tinetti-POMA评分均具有时间、组间、交互效应差异;两组患者术后3、6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BBS评分、Tinetti-POMA评分均呈升高趋势,且观察组术后3个月均更高(均P<0.05)。术后1周,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均更低(均P<0.05)。术后1周,两组患者5-HT、PGE_(2)、S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更低(均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后外侧入路相比,前入路THA围术期指标更优,可帮助患者更快恢复髋关节功能及平衡能力,且炎症因子及疼痛介质水平均更低,同时安全性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入 后外侧 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功能 平衡能力
下载PDF
常规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分析
20
作者 王海兵 杨敏辉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2期77-80,共4页
目的:分析常规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股骨颈骨折(FNF)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福州市第一总医院2022年6月至2023年11月期间收治的FNF患者79例行回顾性研究,均行THA治疗,按照手术不同入路分为前外侧组(39例)、后外侧组(40例)... 目的:分析常规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股骨颈骨折(FNF)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福州市第一总医院2022年6月至2023年11月期间收治的FNF患者79例行回顾性研究,均行THA治疗,按照手术不同入路分为前外侧组(39例)、后外侧组(40例)。前外侧组行前外侧入路THA,后外侧组行常规后外侧入路THA。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假体安装位置情况、髋关节功能、术后并发症状况。结果:后外侧组患者切口长度小于前外侧组,暴露时间短于前外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髋臼外展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外侧组患者髋臼前倾角、双下肢长度差异小于后外侧组,而偏心距大于后外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前外侧组患者Harris评分高于后外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内,两组患者均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感染、血栓等),后外侧组脱位1例,通过切开复位、更换为15°假体柄,并未再次出现脱位。结论:FNF患者接受THA时,两种入路相比,常规后外侧入路的暴露时间短、手术切口较小,而前外侧入路可提供良好的髋关节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髋关节置换术 后外侧 外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