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下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的早期疗效,为临床决策提供帮助。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5月~2022年10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20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10...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下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的早期疗效,为临床决策提供帮助。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5月~2022年10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20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100例行机器人辅助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100例行传统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 0.05),具有可比性。术中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3个月记录并比较髋臼前倾角、髋臼外展角、髋臼假体水平距离、髋臼假体垂直距离、股骨假体偏心距、股骨假体柄–干夹角、双下肢长度差,术后15个月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牛津大学髋关节评分、Berg平衡量表、遗忘关节评分(F-Js)评价患者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40.7个月,两组Harris评分、牛津髋关节评分评分、Berg平衡量表、双下肢长度差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传统THA相比,机器人辅助THA手术时间更长,术中出血量更多,具有一定学习曲线,但定位更加准确,髋臼假体的定位与植入更加精准,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及平衡能力能够得到更好的恢复,但其远期疗效还需进一步研究。展开更多
目的:研究老年单侧股骨颈骨折(femoral neck fracture,FNF)患者使用后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12月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及河南省骨科医院诊治的115例老年单侧FNF患者,均...目的:研究老年单侧股骨颈骨折(femoral neck fracture,FNF)患者使用后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12月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及河南省骨科医院诊治的115例老年单侧FNF患者,均行THA治疗,之后按照切口入路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外侧组57例给予外侧小切口手术,后路组58例给予后路小切口手术,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指标、髋关节功能、骨愈合相关因子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无对比差异(P>0.05);与外侧组相比,后路组切口长度更短,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后路组术后1、3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harris hip score,HHS)均高于外侧组,髋关节恢复时间短于外侧组(P<0.05);后路组术后1、3个月Ⅰ型胶原羧基肽β特殊序列(beta C-terminal cross-linked telopeptides of typeⅠcollagen,β-CTx)均低于外侧组,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one specific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水平高于外侧组(P<0.05);两组并发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与外侧小切口THA治疗的老年FNF患者相比,后路手术在调节术后骨愈合相关因子,改善髋关节功能方面作用更为明显,围手术指标也更为可观,且并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安全可靠。展开更多
目的评估微创前外侧肌间隙入路联合股骨颈保留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渭南市第二医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83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2例采用微创前外侧肌间隙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并保留股骨...目的评估微创前外侧肌间隙入路联合股骨颈保留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渭南市第二医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83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2例采用微创前外侧肌间隙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并保留股骨颈,设为观察组;41例采用传统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设为对照组。观察组中男20例,女22例,年龄(63.75±6.76)岁;对照组中男23例,女18例,年龄(63.49±6.57)岁。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术前和术后1 d的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水平,术前和术后12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髋关节Harris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步态参数、两侧肢体长度差、髋臼旋转中心的纵向及横向位移。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1 d引流量、术后1 d CPK水平分别为(60.26±7.41)min、(210.45±33.94)ml、(7.71±1.96)cm、(82.35±8.48)ml、(384.75±29.76)U/L,对照组分别为(68.97±8.35)min、(328.15±42.06)ml、(11.27±2.43)cm、(117.89±12.12)ml、(668.40±45.94)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29、14.047、7.355、15.510、33.299,均P<0.001)。术后12个月,观察组的VAS评分、髋关节Harris评分、BBS评分、步频、最大步速、单足支撑时间百分比、足底压力差分别为(0.67±0.21)分、(90.45±9.37)分、(52.71±3.14)分、(96.79±8.12)步/min、(89.94±10.63)cm/s、(46.59±5.31)%、(9.02±1.03)%,对照组分别为(0.89±0.27)分、(82.63±8.04)分、(45.42±4.83)分、(81.14±7.59)步/min、(80.21±9.87)cm/s、(40.87±5.16)%、(10.61±2.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37、4.084、8.131、9.074、4.323、4.977、4.329,均P<0.001)。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12个月的双侧肢体长差、纵向与横向的髋臼旋转中心位移均低于对照组(t=5.473、7.707、10.698,均P<0.001)。结论微创前外侧肌间隙入路联合股骨颈保留有助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恢复,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研究老年单侧股骨颈骨折(femoral neck fracture,FNF)患者使用后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12月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及河南省骨科医院诊治的115例老年单侧FNF患者,均行THA治疗,之后按照切口入路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外侧组57例给予外侧小切口手术,后路组58例给予后路小切口手术,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指标、髋关节功能、骨愈合相关因子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无对比差异(P>0.05);与外侧组相比,后路组切口长度更短,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后路组术后1、3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harris hip score,HHS)均高于外侧组,髋关节恢复时间短于外侧组(P<0.05);后路组术后1、3个月Ⅰ型胶原羧基肽β特殊序列(beta C-terminal cross-linked telopeptides of typeⅠcollagen,β-CTx)均低于外侧组,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one specific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水平高于外侧组(P<0.05);两组并发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与外侧小切口THA治疗的老年FNF患者相比,后路手术在调节术后骨愈合相关因子,改善髋关节功能方面作用更为明显,围手术指标也更为可观,且并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安全可靠。
文摘目的评估微创前外侧肌间隙入路联合股骨颈保留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渭南市第二医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83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2例采用微创前外侧肌间隙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并保留股骨颈,设为观察组;41例采用传统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设为对照组。观察组中男20例,女22例,年龄(63.75±6.76)岁;对照组中男23例,女18例,年龄(63.49±6.57)岁。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术前和术后1 d的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水平,术前和术后12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髋关节Harris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步态参数、两侧肢体长度差、髋臼旋转中心的纵向及横向位移。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1 d引流量、术后1 d CPK水平分别为(60.26±7.41)min、(210.45±33.94)ml、(7.71±1.96)cm、(82.35±8.48)ml、(384.75±29.76)U/L,对照组分别为(68.97±8.35)min、(328.15±42.06)ml、(11.27±2.43)cm、(117.89±12.12)ml、(668.40±45.94)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29、14.047、7.355、15.510、33.299,均P<0.001)。术后12个月,观察组的VAS评分、髋关节Harris评分、BBS评分、步频、最大步速、单足支撑时间百分比、足底压力差分别为(0.67±0.21)分、(90.45±9.37)分、(52.71±3.14)分、(96.79±8.12)步/min、(89.94±10.63)cm/s、(46.59±5.31)%、(9.02±1.03)%,对照组分别为(0.89±0.27)分、(82.63±8.04)分、(45.42±4.83)分、(81.14±7.59)步/min、(80.21±9.87)cm/s、(40.87±5.16)%、(10.61±2.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37、4.084、8.131、9.074、4.323、4.977、4.329,均P<0.001)。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12个月的双侧肢体长差、纵向与横向的髋臼旋转中心位移均低于对照组(t=5.473、7.707、10.698,均P<0.001)。结论微创前外侧肌间隙入路联合股骨颈保留有助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恢复,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