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后女权主义哥特式之辨 |
高万隆
|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
2013 |
1
|
|
2
|
从女权主义到后女权主义——西方女性主义/女权主义的理论转型 |
李晓光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8
|
|
3
|
后女权主义视角下的“女性赋权广告”及其跨文化赋权差异 |
王晶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22 |
5
|
|
4
|
《时空边缘上的女人》后女权主义解读 |
王晓霞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5
|
后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渊源探析 |
王影君
|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
2011 |
1
|
|
6
|
后女权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建构 |
王士荣
|
《宜宾学院学报》
|
2016 |
0 |
|
7
|
“后女权主义”——本土女权主义的新走向 |
顾晓玲
|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
2014 |
0 |
|
8
|
尼采:一位后女权主义哲学家 |
刘平
|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8 |
0 |
|
9
|
论后女权主义的主体策略 |
张明星
|
《牡丹江大学学报》
|
2007 |
0 |
|
10
|
从后女权主义视角反思《绝望主妇》中女性的困境 |
曾靓
|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0 |
|
11
|
后女权主义与新女性艺术 |
李睿璟
|
《美术教育研究》
|
2016 |
0 |
|
12
|
当代女权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从西方到中国 |
李燕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9
|
|
13
|
台港暨海外华文女作家的后女权主义镜像之比较 |
王一方
|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4
|
由激进到温和——女权主义的当代理论转型 |
尹德峰
张静
|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
2006 |
4
|
|
15
|
后现代主义思潮下的性别与性:后现代女权主义与酷儿理论 |
刘丽凤
|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5
|
|
16
|
卫生巾、女人及其他——后女权主义的影响与广告创意方向 |
龚轶白
|
《广告大观(综合版)》
|
2002 |
3
|
|
17
|
宽容与和谐——对《第一块石头》中女权思想的思考 |
张翠梅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18
|
反观“女性主义”天空 |
李悦
|
《东南传播》
|
2007 |
0 |
|
19
|
女权之思──访美笔记 |
樊星
|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0 |
|
20
|
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女权主义 |
雷康平
|
《全国新书目》
|
200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