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地方政府“一票否决”式绩效评价的泛滥与治理——基于356个案例的后实证主义无干涉研究 被引量:32
1
作者 尚虎平 李逸舒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3-123,共11页
"一票否决"式政府绩效评价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创造,尽管它曾经做出了突出贡献,但目前逐渐受到各方诟病。通过对356个案例的后实证主义非干涉研究,可以发现其发生的因果机理主要在于政府组织外的文化因素、组织内的科学管理问题... "一票否决"式政府绩效评价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创造,尽管它曾经做出了突出贡献,但目前逐渐受到各方诟病。通过对356个案例的后实证主义非干涉研究,可以发现其发生的因果机理主要在于政府组织外的文化因素、组织内的科学管理问题、组织外的社会因素、组织外的转型期行政悖论4个方面。建议从实现行政模式从前现代到现代的跃升、推行科学管理式行政,推进审议行政等方面着手治理我国地方政府"一票否决"式绩效评估泛滥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 “一票否决” 绩效评价 因果机制 行政模式 后实证主义
下载PDF
“一票否决”式政府绩效评价的存废问题研究——一个跨地域的后实证主义证据 被引量:7
2
作者 尚虎平 赵盼盼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0-34,共5页
"一票否决"式政府绩效评价是一种前现代的、不符合科学管理原理的"救火行政"模式,应当被摒弃。但作为转型期我国政府管理的一项改革措施,它却与地方政府效率提升、地区经济发展、地方竞争力提升具有鲜明的同趋性。... "一票否决"式政府绩效评价是一种前现代的、不符合科学管理原理的"救火行政"模式,应当被摒弃。但作为转型期我国政府管理的一项改革措施,它却与地方政府效率提升、地区经济发展、地方竞争力提升具有鲜明的同趋性。按照后实证主义无干涉研究方法的解释逻辑,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同趋性意味着"一票否决"对于这些方面都具有促动性,这说明目前它还具有建设性,应该在一定范围扩大使用积极的"一票否决",但需要广泛引入参与式行政来约束其非科学性、反现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期 “一票否决” 地方政府绩效评价 后实证主义
下载PDF
后实证主义视角下的管理理论、实践与观念 被引量:17
3
作者 吕力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69-476,共8页
包括管理学在内的社会研究既是对人们观念的反映,同时也改变人们的观念,通过理论建构塑造新观念下的社会实践。由于行为、观念与时空依赖性的存在,管理学研究只能达到"似规律(law-like)"和"半规律(demi-regularity)"... 包括管理学在内的社会研究既是对人们观念的反映,同时也改变人们的观念,通过理论建构塑造新观念下的社会实践。由于行为、观念与时空依赖性的存在,管理学研究只能达到"似规律(law-like)"和"半规律(demi-regularity)"的理论。对严谨性的苛求会导致大量显见的、常识性的研究结论。以建构实在论的视角来看,管理研究应着重于建构起一套能付诸于实践的"有用的"理论框架;以批判实在论的视角来看,管理研究应着重于探寻现象背后的观念、机制及其错综复杂的关系,而非构念之间的表面相关性。在后实证主义看来,本土管理研究是对本土管理观念和本土管理文化及其变迁的研究,而非简单的外部情境化。后实证主义应该成为管理学研究的主流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证主义 后实证主义 建构实在论 批判实在论 本土管理
下载PDF
后实证主义视角下的全球治理机制碎片化及其管控 被引量:8
4
作者 王亚琪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5-154,160,共21页
机制碎片化已经成为当前全球治理发展的一个核心特征和重要趋势。但在围绕整体性治理与复杂性治理的长期争论中,实证主义研究路径未能就机制碎片化对全球治理的影响向度作出判定,从而无法阐明面对整体性治理机制的低效或停滞,符合全球... 机制碎片化已经成为当前全球治理发展的一个核心特征和重要趋势。但在围绕整体性治理与复杂性治理的长期争论中,实证主义研究路径未能就机制碎片化对全球治理的影响向度作出判定,从而无法阐明面对整体性治理机制的低效或停滞,符合全球治理“去中心化”基本取向的机制碎片化发展为何没有实现多元协调和有效治理,反而加剧了全球治理失灵。文章引入后实证主义研究视角,阐释了人类现代化与全球化进程共同催生的当代全球风险社会下,理性行为体在碎片化的机制复合体中走向“有组织的不负责任”,导致机制碎片化在全球治理中产生负面作用的必然性。全球风险在国际体系系统层次引发的“根本的不确定性”取代个体有限理性,成为行为体在全球治理中建立合作秩序的主要障碍。为消减有组织的不负责任、管控机制碎片化,全球治理机制构建的价值应当被理解为向行为体提供应对“根本的不确定性”的社会空间。以务实性治理实践缓和机制间竞争,以互补性机制协调抑制“规则套利”,以共同发展为导向塑造确定性合作共识,促使各治理主体在机制复合体中聚焦共同治理目标、形成共同责任感、凝聚治理方案共识、提升共同行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制碎片化 后实证主义 全球治理 风险社会 有组织的不负责任
下载PDF
后实证主义对于音乐心理学研究范式的启示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延松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0-114,共5页
实证主义的科学观影响了早期的心理学家,促成了心理学独立成为一门科学。有学者认为,我国音乐心理学已完成从哲学心理学走向科学心理学的转型,已经从思辨性的探究转到注重实证性的研究。然而,音乐家们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新兴的后实证主... 实证主义的科学观影响了早期的心理学家,促成了心理学独立成为一门科学。有学者认为,我国音乐心理学已完成从哲学心理学走向科学心理学的转型,已经从思辨性的探究转到注重实证性的研究。然而,音乐家们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新兴的后实证主义学者提出,实证主义"也许是这种心理学最显著的例子,它作为未来科学的一个标志已经证明是非常令人失望的。"作者认为,由于音乐心理学是一门交叉性边缘学科,它兼具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多重身份特征,使得我们在研究音乐心理学时应采取多元的研究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实证主义 音乐心理学 实证主义 理论研究 多元
下载PDF
西方公共行政研究中的实证主义与后实证主义 被引量:3
6
作者 姚莉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2011年第4期30-34,共5页
公共行政学从其产生之日起,就深深地打上了实证主义的烙印,随着逻辑实证主义的兴起和学界对行政原则的质疑,西蒙用逻辑实证主义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开创了理性决策的科学时代。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实证主义对公共行政的实证主义研究取... 公共行政学从其产生之日起,就深深地打上了实证主义的烙印,随着逻辑实证主义的兴起和学界对行政原则的质疑,西蒙用逻辑实证主义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开创了理性决策的科学时代。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实证主义对公共行政的实证主义研究取向进行了批判;实证主义却综合新管理主义和公共选择理论等管理学、经济学的最新进展推动了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新公共管理的范式争论亦成为实证主义和后实证主义的交锋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行政研究 实证主义 后实证主义 新公共管理理论
下载PDF
实证主义向后实证主义的转变——读《社会科学的理路》 被引量:2
7
作者 史秋霞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38-41,共4页
本文依照世界观上的转变及差别,系统阐明相关学者的重要思想,以期展现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脉络。无论是非西方国家的科学处境,还是本土化运动中千奇百怪的经验研究与摇摇欲坠的理论建构,归根到底,都在于对西方科学哲学理论的发展没有彻... 本文依照世界观上的转变及差别,系统阐明相关学者的重要思想,以期展现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脉络。无论是非西方国家的科学处境,还是本土化运动中千奇百怪的经验研究与摇摇欲坠的理论建构,归根到底,都在于对西方科学哲学理论的发展没有彻底的理解并吸收。在非西方学者扛着"本土化"旗帜游走江湖时,却不知西方科学哲学已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在本体论上坚持实在论的前提下,从逻辑实证主义到后实证主义的逐渐演变,是认识论层面上语言、理论本质的转变,也是科学活动及科学家性质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哲学 实证主义 后实证主义 深化
下载PDF
后实证主义的政府信任关系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程倩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3-109,共7页
由于主流公共行政对管理技术、经验和官僚文化的强调,实证主义成为政府信任问题研究的认识论途径。但仅仅通过客观和实证的手段,无法创新性地满足社会转型的变革要求并彻底解决现实矛盾,故而需要在政府信任关系研究的起点、路径和方法... 由于主流公共行政对管理技术、经验和官僚文化的强调,实证主义成为政府信任问题研究的认识论途径。但仅仅通过客观和实证的手段,无法创新性地满足社会转型的变革要求并彻底解决现实矛盾,故而需要在政府信任关系研究的起点、路径和方法方面实现后实证主义转向,即以类型划分入手对政府信任关系进行结构分析,遵循总体性原则下的构成主义路径,在多学科视角的阐释和批判中达到政府信任关系论述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信任关系研究 后实证主义 构成主义路径
下载PDF
“后实证主义”范式与案例研究法在管理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武燕玲 《中国西部科技(学术版)》 2007年第5期60-61,共2页
实证主义把经验与逻辑分析作为“客观地”认识现实的基础。由于实证主义在方法论上的局限,管理学方法论从实证主义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它是当代西方管理理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股强劲思潮。与实证主义相比,后实证主义范式具有不同的研究... 实证主义把经验与逻辑分析作为“客观地”认识现实的基础。由于实证主义在方法论上的局限,管理学方法论从实证主义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它是当代西方管理理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股强劲思潮。与实证主义相比,后实证主义范式具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其中最重要的当属案例法。本文对实证主义及案例法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证主义 后实证主义 范式 案例研究
下载PDF
后实证主义视阈下“哀情巨子”周瘦鹃翻译作品研究
10
作者 林晓玲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22年第1期144-147,共4页
清末民初是西方文学作品开始大量涌入我国的文学新思想交融时期,“哀情巨子”周瘦鹃先生是鸳鸯蝴蝶流派的主要代表,也是当时非常著名的文学翻译家之一。后实证主义是批判继承实证主义的一种方法论范式,用这种超越学科界限的方式来研究... 清末民初是西方文学作品开始大量涌入我国的文学新思想交融时期,“哀情巨子”周瘦鹃先生是鸳鸯蝴蝶流派的主要代表,也是当时非常著名的文学翻译家之一。后实证主义是批判继承实证主义的一种方法论范式,用这种超越学科界限的方式来研究周瘦鹃翻译作品可以发现作品的文理意蕴,文章旨在通过这种特殊视域的研究,让现代学者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哀情巨子”周瘦鹃翻译作品的文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实证主义 周瘦鹃 翻译作品 文学价值
下载PDF
后实证主义视域下周瘦鹃翻译作品研析
11
作者 林晓玲 《绥化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90-92,共3页
近代翻译文学史上对鸳鸯蝴蝶派代表人物之一周瘦鹃译作研究较多,但大都从实证主义视域下西方规定翻译理论视角研究周瘦鹃译作文学价值,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文章从后实证主义视域下创造性叛逆理论出发,结合周瘦鹃译作特定的时代... 近代翻译文学史上对鸳鸯蝴蝶派代表人物之一周瘦鹃译作研究较多,但大都从实证主义视域下西方规定翻译理论视角研究周瘦鹃译作文学价值,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文章从后实证主义视域下创造性叛逆理论出发,结合周瘦鹃译作特定的时代、文化、政治背景,重新审视周瘦鹃译作的翻译文学价值。周瘦鹃翻译风格随着时代潮流和主流意识形态发展不断调整改变,早期以归化翻译策略为主,以本土语言表达习惯对原文进行“再创造”,缩短了本土读者与外国文学知识的距离,为推广西方文学知识、启蒙民族思想和新旧文化过渡起到重要作用;中后期以异化翻译策略为主,并采用直译翻译手法客观表达原著内容,翻译风格忠实于原文,尊重中外文化差异,充分借鉴国外词汇和语法结构,为推动中国白话文起到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实证主义 周瘦鹃 翻译作品 文学价值
下载PDF
浅析《新功能主义及其后》的后实证主义研究方法
12
作者 谭有模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7期58-60,共3页
从社会学方法论的角度分析亚历山大在《新功能主义及其后》中所运用的后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在《新功能主义及其后》中,亚历山大力图重新建构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传统并建立新的理论综合——新功能主义,为社会学界带来了一种新的理... 从社会学方法论的角度分析亚历山大在《新功能主义及其后》中所运用的后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在《新功能主义及其后》中,亚历山大力图重新建构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传统并建立新的理论综合——新功能主义,为社会学界带来了一种新的理论发展趋势。在批判实证主义和反实证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上,主张在后实证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上重建多维度的理论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历山大 《新功能主义及其后》 新功能主义 后实证主义
下载PDF
实证主义与后实证主义对管理科学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依然 孙旭东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66-68,共3页
实证主义强调科学理论必须是普遍适用的规律,实验、量化等自然科学的方法是理论获得的唯一方法。后实证主义则认为科学理论应该是实证理论和经验的双向互动,研究方法强调的是实证和其它研究方法相结合。通过分析实证研究方法和后实证研... 实证主义强调科学理论必须是普遍适用的规律,实验、量化等自然科学的方法是理论获得的唯一方法。后实证主义则认为科学理论应该是实证理论和经验的双向互动,研究方法强调的是实证和其它研究方法相结合。通过分析实证研究方法和后实证研究方法在管理学应用过程中对其发展的贡献及局限,得出的结论是管理学研究方法将向多元化的趋势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证主义 后实证主义 管理理论
下载PDF
后实证主义教师教育政策研究的价值意蕴及启示 被引量:2
14
作者 潘岳林 荀渊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86-95,共10页
伴随着对语言功能的认识发生变化,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出现了“语言学转向”,话语分析作为一种后实证主义的研究范式在此背景下兴起,并扩散到公共政策研究领域。相比于传统实证主义政策研究对普遍性因果规律的追寻和价值... 伴随着对语言功能的认识发生变化,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出现了“语言学转向”,话语分析作为一种后实证主义的研究范式在此背景下兴起,并扩散到公共政策研究领域。相比于传统实证主义政策研究对普遍性因果规律的追寻和价值因素的排斥,基于话语分析的后实证主义政策研究强调政策问题及其价值的构建,指向政策文本话语的生成机理,对于我们揭示教师教育政策的真正意图和政策背后的权力结构、解释政策争论和政策变迁的复杂性具有重要意义。话语分析的视角进一步启示我们在教师教育政策实践过程中应关注政策话语的建构性和传递性,提高政策的价值引领作用;厘清政策问题的复杂性,确保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建立沟通协商机制,增进政策参与的开放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分析 教师教育政策研究 后实证主义
下载PDF
科学哲学:从实证主义到后实证主义 被引量:6
15
作者 蔡仲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28-35,139,共8页
科学哲学经历了从实证主义到后实证主义的发展历程。维也纳学派推进了孔德实证主义中的认识论维度,将之发展成为一种“统一科学”的理论。但是由于逻辑实证主义内部的理论矛盾,以库恩、奎因和科学论等为代表的后实证主义向逻辑实证主... 科学哲学经历了从实证主义到后实证主义的发展历程。维也纳学派推进了孔德实证主义中的认识论维度,将之发展成为一种“统一科学”的理论。但是由于逻辑实证主义内部的理论矛盾,以库恩、奎因和科学论等为代表的后实证主义向逻辑实证主义的几个核心教条(理论与观察、发现的语境与辩护的语境、事实与规范之间的二分)提出了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证主义 后实证主义 理论与观察 发现的语境与辩护的语境 事实与规范
下载PDF
后实证主义的结构性与批判性——兼评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 被引量:2
16
作者 贺伟 曹忍忍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70-76,共7页
1962年库恩以《科学革命的结构》力证科学进步是一场颠覆和重构的革命史。方法论上,库恩批判了传统的实证主义但也继承了逻辑经验主义诸原则,进而建构了后实证主义;知识论上,库恩运用后实证主义整体性地诠释了科学革命的思想。通过辨析... 1962年库恩以《科学革命的结构》力证科学进步是一场颠覆和重构的革命史。方法论上,库恩批判了传统的实证主义但也继承了逻辑经验主义诸原则,进而建构了后实证主义;知识论上,库恩运用后实证主义整体性地诠释了科学革命的思想。通过辨析后实证主义的相关术语和援引自1965年伦敦科学哲学国际讨论会以来的"科学之争",研究表明波普尔学派和历史主义的文本批判使库恩范式受锢于"文本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式的解读则让后实证主义重新回归历史实践,并揭示出库恩"科学革命"的价值实际上在于从哲学上为人们思考知识发展和科学进步构建了一个"革命"的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实证主义 结构性 批判性 科学革命
下载PDF
后实证主义的兴起对心理学理论建设的意义
17
作者 尹朋飞 张伟 《科技资讯》 2014年第6期251-251,256,共2页
后实证主义的兴起对实证主义统治下的心理学危局有一定的挽救意义,它超越了传统的二元论视野,扶正了理论建设在心理学中的地位,为心理学提供了元理论基础和新的评价标准。
关键词 实证主义 后实证主义 心理学 理论建设
下载PDF
后实证主义与文化取向的心理学研究
18
作者 王秋红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138-140,共3页
主流心理学以实证主义为导向的研究范式导致文化在主流心理学中的地位被边缘化。随着实证主义哲学的衰落,文化取向的心理学研究逐渐兴起。然而文化的移入给心理学研究带来根本性变化的同时,心理学的一系列基本矛盾也重新浮现出来。而后... 主流心理学以实证主义为导向的研究范式导致文化在主流心理学中的地位被边缘化。随着实证主义哲学的衰落,文化取向的心理学研究逐渐兴起。然而文化的移入给心理学研究带来根本性变化的同时,心理学的一系列基本矛盾也重新浮现出来。而后实证主义的兴起给我们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可以促进多种文化研究取向的发展与综合,以及多种研究方法的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实证主义 文化研究取向 跨文化心理学 本土心理学 文化心理学
下载PDF
教育政策效果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基于后实证主义方法论的视角 被引量:20
19
作者 黄明东 陈越 姚宇华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共6页
教育政策效果评估是确定教育政策走向的重要基础。为了解决政策评估主体单一、评估指标内容模糊、评估对象宽泛和评估结果理论联系实践不强等问题,我国教育政策效果评估应该走后实证主义方法论道路,从客观效果、主观福祉、伦理标准三个... 教育政策效果评估是确定教育政策走向的重要基础。为了解决政策评估主体单一、评估指标内容模糊、评估对象宽泛和评估结果理论联系实践不强等问题,我国教育政策效果评估应该走后实证主义方法论道路,从客观效果、主观福祉、伦理标准三个维度构建评估指标体系,以水平比较和横向比较总结评估结果,形成一个动态的评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政策效果评估 指标体系 后实证主义
原文传递
实证主义与社会科学 被引量:19
20
作者 米俊绒 殷杰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1-25,111,共5页
文章分析了实证主义科学观的形成过程和思想根源,阐释了其核心论题,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实证主义社会科学哲学的基本观念和本质特征。文章认为,实证主义在社会科学的形成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它的经验主义、自然主义和客观主义的核心主... 文章分析了实证主义科学观的形成过程和思想根源,阐释了其核心论题,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实证主义社会科学哲学的基本观念和本质特征。文章认为,实证主义在社会科学的形成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它的经验主义、自然主义和客观主义的核心主张也引发了许多问题,无法再适应当代社会科学的理论和实践。后实证主义的科学观念及一系列替代实证主义社会科学哲学的方案,是重新理解和认识当代社会科学的重要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证主义 社会科学哲学 后实证主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