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践哲学的域限及对实践的自明性的质疑——后实践哲学论纲 被引量:8
1
作者 樊志辉 《求是学刊》 CSSCI 2000年第2期15-18,共4页
关键词 实践哲学 实践自明性 后实践哲学
下载PDF
文化:在信仰与劳作之间——后实践哲学视域下的文化哲学论纲 被引量:4
2
作者 樊志辉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共6页
文化哲学的解析与建构需要将自己建立在一个哲学理念之上。这个哲学理念需要将内在性与超越性、此岸与彼岸、现实活动与超验意向等统一起来。这个哲学理念需要既摆脱旧形而上学所隐含的价值虚妄与暴力,也需要规避一元实践主义所隐含的... 文化哲学的解析与建构需要将自己建立在一个哲学理念之上。这个哲学理念需要将内在性与超越性、此岸与彼岸、现实活动与超验意向等统一起来。这个哲学理念需要既摆脱旧形而上学所隐含的价值虚妄与暴力,也需要规避一元实践主义所隐含的虚无主义。在后实践哲学的视域中,文化作为对人的生存安顿包含着超验信仰与现实的劳动实践两个维度。在中国的历史传统与思想脉络中,"文化"乃是以"文""化"之,也就是所谓的人文化成的王道政治;"政治"乃是"正"之以"文"以"治",也即是以"教化"实施统治。因此,文化的问题在其现实性上就是政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哲学 信仰 劳作 后实践哲学
下载PDF
先验、超验、经验、实践——后实践哲学视野下的人学导论 被引量:1
3
作者 樊志辉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7-31,共5页
人学的发展是在哲学的视野下展开自己的思想历程 ,它大致经历了先验、超验、经验、实践四个维度 ,当代人学在实践哲学那里达到顶峰 ,也暴露出自己的不足。有鉴于此 ,本文提出“后实践哲学”视野下的人学构想。欲以此反抗我们时代的虚无... 人学的发展是在哲学的视野下展开自己的思想历程 ,它大致经历了先验、超验、经验、实践四个维度 ,当代人学在实践哲学那里达到顶峰 ,也暴露出自己的不足。有鉴于此 ,本文提出“后实践哲学”视野下的人学构想。欲以此反抗我们时代的虚无主义滥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验 超验 经验 实践 后实践哲学 人学
下载PDF
论后实践哲学的限度
4
作者 郭祖炎 刘雪影 《学习论坛》 2008年第1期42-45,共4页
后实践哲学是为着实践哲学的补偏救弊而提出的。在后实践哲学中,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超验维度和经验维度的张力的存在是极其微弱的,既缺乏社会实践背景现实的有力铺垫,又部分地缺失了理论承接的维度。后实践哲学的限度体现在对马克思实践... 后实践哲学是为着实践哲学的补偏救弊而提出的。在后实践哲学中,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超验维度和经验维度的张力的存在是极其微弱的,既缺乏社会实践背景现实的有力铺垫,又部分地缺失了理论承接的维度。后实践哲学的限度体现在对马克思实践哲学价值定位的偏见,对实践哲学本土化本真面目部分的扭曲以及对实践哲学本土化历史、现实和未来三重向度衔接的漠视和浅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哲学 本土化 后实践哲学 限度
下载PDF
论后实践哲学的限度
5
作者 刘雪影 郭祖炎 《理论与现代化》 CSSCI 2008年第2期46-50,共5页
后实践哲学是为着对实践哲学的补偏救弊而提出的。在后实践哲学中,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超验维度和经验维度的张力的存在是极其微弱的,既缺乏社会实践背景现实的有力铺垫,又部分地缺失了理论承接的维度。后实践哲学的限度体现在对马克思实... 后实践哲学是为着对实践哲学的补偏救弊而提出的。在后实践哲学中,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超验维度和经验维度的张力的存在是极其微弱的,既缺乏社会实践背景现实的有力铺垫,又部分地缺失了理论承接的维度。后实践哲学的限度体现在对马克思实践哲学价值定位的偏见,对实践哲学本土化本真面目部分的扭曲以及对实践哲学本土化历史、现实和未来三重向度衔接的漠视和浅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哲学 本土化 后实践哲学 限度
下载PDF
“实践哲学”本土化视野的价值与误导 被引量:5
6
作者 樊志辉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19,共7页
“实践哲学”被国内许多哲学从业者用来诠释马克思的思想。在实践哲学的本土化过程中,中国现代哲学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也存在不可忽视的误导——历史理性主义和天人合一的价值民族主义。要超越这一限制,笔者提出后实践哲学的建构理路,以... “实践哲学”被国内许多哲学从业者用来诠释马克思的思想。在实践哲学的本土化过程中,中国现代哲学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也存在不可忽视的误导——历史理性主义和天人合一的价值民族主义。要超越这一限制,笔者提出后实践哲学的建构理路,以期为现代中国哲学的发展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超越维度和批判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哲学 本土化 后实践哲学
下载PDF
建构主义与后实践哲学——面向21世纪的中国哲学展望
7
作者 樊志辉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9-22,共4页
未来不是纯粹因果的时间展现,故此展望对一个哲学从业者来说似乎是不可能之事,因为偶在的个体连自身的当下都无法有一确定性的把握又何敢奢谈展望。然而既然未来不是纯粹因果的时间展现,而是与当下自我的行为定向具有相涉性,因而所谓对2... 未来不是纯粹因果的时间展现,故此展望对一个哲学从业者来说似乎是不可能之事,因为偶在的个体连自身的当下都无法有一确定性的把握又何敢奢谈展望。然而既然未来不是纯粹因果的时间展现,而是与当下自我的行为定向具有相涉性,因而所谓对21世纪的中国哲学展望,就不是如导师般的指点哲学在21世纪必当如何,而是立足于自我对当下哲学状况的省思而表现的一种哲学转身的动姿。对此,我的思索首先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 中国 超验维度 个体位格 建构主义 后实践哲学 哲学
原文传递
存有与实践:马克思的存有学洞见及其与儒家存有学的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樊志辉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9-45,共7页
马克思有没有自己的存有学 ,关系到对马克思哲学实质的理解。本文认为马克思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存有“学” ,却具有深刻的存有学洞见。这一存有学洞见使马克思的哲学既实现了对传统形上学的批判 ,又避免了丧失形上学所导致的价值虚无 ,并... 马克思有没有自己的存有学 ,关系到对马克思哲学实质的理解。本文认为马克思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存有“学” ,却具有深刻的存有学洞见。这一存有学洞见使马克思的哲学既实现了对传统形上学的批判 ,又避免了丧失形上学所导致的价值虚无 ,并为形上学的未来建构提供了基本的理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哲学 实践 马克思 儒家 后实践哲学 存有学 比较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