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变化截面复合材料箱型结构后屈曲性态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朱菊芬 初晓婷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6-41,共6页
采用以大变形板壳理论为基础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 ,对复合材料盒段的屈曲、后屈曲性态、应力分布及破坏过程作了比较详尽的研究 .通过对 4种典型截面盒段结构的分析计算 ,指出了线性屈曲理论的局限性和采用非线性理论对研究实际结构... 采用以大变形板壳理论为基础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 ,对复合材料盒段的屈曲、后屈曲性态、应力分布及破坏过程作了比较详尽的研究 .通过对 4种典型截面盒段结构的分析计算 ,指出了线性屈曲理论的局限性和采用非线性理论对研究实际结构屈曲性态和破坏载荷的必要性 .同时讨论了箱型盒段中腹板的布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截面复合材料 非线性有限元 箱型结构 后屈曲性态 大变形板壳理论 飞机 应力分布
下载PDF
具有分层损伤的不同加筋形式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后屈曲性态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白瑞祥 王蔓 陈浩然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6-190,共5页
基于板的一阶剪切理论和V on-K arm an大挠度理论,分别推导了复合材料层合板和层合梁的几何非线性有限元列式,提出了含嵌入分层的复合材料加筋层合板在受压缩载荷作用下的后屈曲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在板厚方向具有不同分层位置的加筋板结... 基于板的一阶剪切理论和V on-K arm an大挠度理论,分别推导了复合材料层合板和层合梁的几何非线性有限元列式,提出了含嵌入分层的复合材料加筋层合板在受压缩载荷作用下的后屈曲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在板厚方向具有不同分层位置的加筋板结构进行了有限元数值分析,研究了不同的加筋方式及筋的分布对具有分层损伤的复合材料加筋层合板的后屈曲性态的影响,所得结果对确定在压缩载荷作用下含损伤复合材料加筋层合板的剩余承载能力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加筋层合板 分层损伤 后屈曲性态
下载PDF
受压薄板后屈曲性态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周祥玉 范祖尧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4-19,共6页
本文对长宽比β=2的受压矩形板在简支、固支边界条件下的初始屈曲和后屈曲性态作了系统的试验研究和分析.试验中应用了光栅云纹法,显示整个板的挠曲位移场,在初始屈曲和后屈曲过程中的波形变化,并观察到了简支板的二次屈曲现象.
关键词 薄板 屈曲 云纹法 后屈曲性态
下载PDF
含单个分层复合材料层合板后屈曲性态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牛海英 朱菊芬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34-639,共6页
基于Mindlin假定下大变形的板/壳理论,采用参考面单元和虚拟杆单元相结合的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分层损伤层合板后屈曲分析的有限元计算模型,并研究了考虑层间接触效应的单分层层合板的后屈曲性态.着重研究了分层深度、铺层次序和分... 基于Mindlin假定下大变形的板/壳理论,采用参考面单元和虚拟杆单元相结合的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分层损伤层合板后屈曲分析的有限元计算模型,并研究了考虑层间接触效应的单分层层合板的后屈曲性态.着重研究了分层深度、铺层次序和分层尺寸对含单个穿透分层层合板后屈曲性态的影响,如随分层位置沿厚度方向由表面向中心靠近,层合板后屈曲载荷呈下降趋势;当分层尺寸确定时,层合板的铺层次序及分层深度对后屈曲载荷的影响呈现明显的规律性;不同分层尺寸对后屈曲模态有显著影响等.所得结论对层合板结构设计和评估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屈曲性态 复合材料层合板 次序 分层损伤 参考面 穿透 大变形 板结构 单元 表面
下载PDF
回采巷道底板岩层结构的后屈曲性态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杨治林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278-281,共4页
根据巷道底板岩层的赋存特点和非软弱破碎底板岩层的断裂特征,应用初始后屈曲理论和突变理论探讨了回采巷道底板岩层的失稳破断机理及其分叉后的屈曲性态,给出了底板岩层破断的必要与充分条件,得出了底板岩层破断后的隆起位移幅值及其... 根据巷道底板岩层的赋存特点和非软弱破碎底板岩层的断裂特征,应用初始后屈曲理论和突变理论探讨了回采巷道底板岩层的失稳破断机理及其分叉后的屈曲性态,给出了底板岩层破断的必要与充分条件,得出了底板岩层破断后的隆起位移幅值及其两端的相对移近量,确定了底板岩层的位移幅值与两帮相对移近量之间的关系,并以鲍店煤矿某变电所硐室为例给出了工程实例。研究发现,巷道底板岩层的破断是由底板结构的动态分叉特性决定的;底板岩层破断后的水平推力表明了缺陷结构对于初始缺陷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底板结构分叉集中的剖分因子可剖分出岩层破断后的位移幅值;由底板结构的赋存状况、几何特征、岩层材料以及巷道两帮之间的距离,可确定底板两帮的相对移近量;底板岩层的位移幅值与其两帮的相对移近量呈大变形状态下结构的几何非线性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采巷道 底板岩层 后屈曲性态 位移幅值 相对移近量 动态分叉
下载PDF
煤矿巷道缓斜底板岩层的后屈曲性态研究
6
作者 李佳星 杨治林 +1 位作者 赵高长 杨永辉 《煤炭技术》 CAS 2019年第2期32-34,共3页
为了研究缓斜底板岩层破断后的后屈曲性态,以鲍店煤矿某变电所硐室为例,将底板隆起量与巷道两帮移近量相结合,确定了缓斜底板岩层的位移幅值以及岩层倾角与两帮相对位移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巷道底板的位移幅值和相对位移随着岩层倾角... 为了研究缓斜底板岩层破断后的后屈曲性态,以鲍店煤矿某变电所硐室为例,将底板隆起量与巷道两帮移近量相结合,确定了缓斜底板岩层的位移幅值以及岩层倾角与两帮相对位移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巷道底板的位移幅值和相对位移随着岩层倾角的增大而减小,其位移幅值与相对位移呈几何非线性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斜底板岩层 后屈曲性态 位移幅值 相对移近量
下载PDF
紧凑型线路相间绝缘间隔棒后屈曲性态非线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在铁 《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3期60-67,共8页
本文通过对紧凑型线路相间绝缘间隔棒在受压时临界后屈曲现象进行非线性研究,得到相间绝缘间隔棒临界时和临界后屈曲性态都是稳定的,为设计间隔棒时不以临界载荷作为设计依据而以屈曲后的最大正应力不超过芯棒屈服强度为设计准则从而... 本文通过对紧凑型线路相间绝缘间隔棒在受压时临界后屈曲现象进行非线性研究,得到相间绝缘间隔棒临界时和临界后屈曲性态都是稳定的,为设计间隔棒时不以临界载荷作为设计依据而以屈曲后的最大正应力不超过芯棒屈服强度为设计准则从而节省芯棒材料等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对侧向位移与载荷的关系进行了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隔棒 后屈曲性态 非线性研究 紧凑型 电力线路
下载PDF
对称正交铺设层合板的后屈曲性态分析
8
作者 翁宗诒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2期1135-1142,共8页
本文以变分原理推导出具有初始缺陷因子的对称正交铺设层合板的稳定性方程。从这些方程出发,以挠度为摄动参数,采用摄动技术,研究简支矩形板的稳定的后屈曲平衡路径,给出渐近式。文中用典型算例说明对称正交铺设矩形层合板的后屈曲... 本文以变分原理推导出具有初始缺陷因子的对称正交铺设层合板的稳定性方程。从这些方程出发,以挠度为摄动参数,采用摄动技术,研究简支矩形板的稳定的后屈曲平衡路径,给出渐近式。文中用典型算例说明对称正交铺设矩形层合板的后屈曲性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屈曲性态 摄动法 层合板 初始缺陷 屈曲
下载PDF
相间合成绝缘间隔棒后屈曲性态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王黎明 范钦珊 薛家麒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9期70-76,共7页
对相间合成绝缘间隔棒受压时稳定性问题进行了研究,确定了相间合成绝缘间隔棒临界载荷Pcr的计算公式。并用初始后屈曲理论和试验证明了相间合成绝缘间隔棒在受压载荷P≥Pcr时仍具有稳定的后屈曲性态。提出了相间合成绝缘间隔棒... 对相间合成绝缘间隔棒受压时稳定性问题进行了研究,确定了相间合成绝缘间隔棒临界载荷Pcr的计算公式。并用初始后屈曲理论和试验证明了相间合成绝缘间隔棒在受压载荷P≥Pcr时仍具有稳定的后屈曲性态。提出了相间合成绝缘间隔棒新的设计概念,完全改变了传统线性理论为基础的设计方法。并把新的设计概念应用到我国第一条220kV紧凑型线路安-廊线的相间合成绝缘间隔棒的设计,线路已经运行。设计的间隔棒具有重量轻,柔性好,价格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隔棒 后屈曲性态 高压电力线路 绝缘结构
原文传递
外压作用下圆锥壳的后屈曲分析
10
作者 韩海涛 《河南科学》 2003年第4期389-391,共3页
采用koite理论,在文[2]的基础上,对外压作用下圆锥壳的后屈曲性态进行分析计算。
关键词 外压作用 圆锥壳 后屈曲分析 临界载荷 koite理论 后屈曲性态 有限无法
下载PDF
含损伤复合材料夹层板剩余压缩强度数值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浩然 白瑞祥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05-411,共7页
综述了作者在含损伤复合材料夹层板剩余压缩强度的研究方面所取得的一些近期进展 . ( 1 )基于“Zig-Zag”模型和 Mindlin一阶剪切变形板理论 ,推导了复合材料夹层板线性和非线性屈曲分析的有限元列式 ;( 2 )推导了材料性质与温度有关的... 综述了作者在含损伤复合材料夹层板剩余压缩强度的研究方面所取得的一些近期进展 . ( 1 )基于“Zig-Zag”模型和 Mindlin一阶剪切变形板理论 ,推导了复合材料夹层板线性和非线性屈曲分析的有限元列式 ;( 2 )推导了材料性质与温度有关的复合材料夹层板增量求解形式的有限元列式 ;( 3)针对具有面板和芯体间界面开裂和纤维增强树脂基体微裂纹损伤的夹层板损伤特征 ,分别提出了分层模型和多标量损伤模型 ,并推导了多标量形式的损伤本构关系 ;( 4)建立了考虑桥联影响的具有表板与芯体开裂损伤的复合材料夹层板屈曲分析有限元列式 ;( 5)以整体 -局部变分原理为基础 ,提出了复合材料夹层板后屈曲分析的有限元分析方法 ,研究了含表板 /芯体开裂损伤的复合材料夹层板的后屈曲路径 .以典型结构为例 ,讨论了表板铺设方向、开裂面积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夹层板 界面开裂 基体损伤 后屈曲性态 热力联合载荷 桥联影响 剩余压缩强度
下载PDF
浅埋煤层长壁开采顶板关键层的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永辉 杨治林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7-102,共6页
针对浅埋煤层开采过程中顶板关键层破断下沉对工作面的影响,用初始后屈曲理论和尖点突变理论,研究采场推进过程中顶板关键层的平衡稳定性态.确定顶板关键层的临界载荷,建立分叉点的平衡稳定方程,得到初次来压时顶板破断步距,求出顶板破... 针对浅埋煤层开采过程中顶板关键层破断下沉对工作面的影响,用初始后屈曲理论和尖点突变理论,研究采场推进过程中顶板关键层的平衡稳定性态.确定顶板关键层的临界载荷,建立分叉点的平衡稳定方程,得到初次来压时顶板破断步距,求出顶板破断后的极限下沉量,给出顶板关键层分岔点平衡路径稳定性的判别准则,并以神东矿区大柳塔煤矿C202工作面为例给出工程实例.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初始后屈曲理论可以揭示浅埋煤层顶板关键层分岔点平衡构形和屈曲后平衡路径的稳定性;煤层赋存条件、岩层倾角、岩体材料及结构截面的几何尺寸都会影响分岔点平衡路径的稳定性;顶板关键层发生初始屈曲后仍然可以承受一定的载荷,并且从初始屈曲到后屈曲的变形过程中,顶板关键层结构的平衡稳定性会发生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煤层 顶板关键层 后屈曲性态 破断步距 极限下沉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