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后枕颈角对枕颈融合时下颈椎运动范围和椎间压力的影响
1
作者 张鹏 金根洋 +3 位作者 郭群峰 杨军 郭翔 倪斌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3-519,共7页
目的:分析以不同后枕颈角(posterior occipitocervical angle,POCA)行枕颈固定时下颈椎的运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和椎间压力(intradiscal pressure,IDP),探讨枕颈融合(occipitocervical fusion,OCF)术中POCA的选择策略。方法:选... 目的:分析以不同后枕颈角(posterior occipitocervical angle,POCA)行枕颈固定时下颈椎的运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和椎间压力(intradiscal pressure,IDP),探讨枕颈融合(occipitocervical fusion,OCF)术中POCA的选择策略。方法:选取8具新鲜冰冻人体枕颈部标本(C0~T1,头端包括枕骨粗隆以下的颅底骨性结构),年龄为25~45岁,男4具,女4具,X线透视排除骨性异常及破坏。剔除附着的肌肉、脂肪组织,完整保留各种韧带、关节囊及椎间盘,作为正常组。将标本置于2N·m载荷下,运用伺服液压材料测试系统、光电运动分析系统及微型压力传感器测量C3/4、C4/5、C5/6、C6/7运动节段在前屈、后伸、左旋及左侧弯4个方向上的ROM以及IDP。后将标本以不同POCA行枕颈固定作为实验组,5组分别为:中立位组(POCA=111°)、中立位-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D)组(POCA=101°)、中立位+SD组(POCA=121°)、中立位-2SD组(POCA=91°)及中立位+2SD组(POCA=131°)。固定节段为C0、C2及C3。各实验组均采用位移控制模式进行实验,测量4个运动节段在4个方向上的ROM及IDP。结果:枕颈固定以后,C0~C34个方向上的ROM较正常组均显著减小(P<0.001)。POCA的变化对4个运动节段前屈和后伸方向上的ROM及IDP的影响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前屈方向上,随着POCA的增大,各节段的ROM及IDP呈递减趋势;后伸方向上,随着POCA的增大,各节段的ROM呈递增趋势,而IDP呈减小趋势。POCA固定于中立位时,各运动节段前屈、后伸方向上的ROM虽明显大于正常组,但未出现POCA过小时前屈方向上或过大时后伸方向上极度增大的ROM,且IDP与正常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左旋及左侧弯方向上,随POCA变化4个运动节段的ROM较正常组显著增加,但其对ROM及IDP的影响无规律性。结论:OCF术中,POCA于中立位固定时,下颈椎的ROM、IDP最接近正常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 后枕颈角 运动范围 椎间压力
下载PDF
儿童及青少年枕颈角与后枕颈角数字化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2
作者 李琨 张燕 +10 位作者 郭冉 郝咪咪 吴轩宇 徐艺芳 王超群 马文童 张灵淇 杨宏宇 李志军 张少杰 王星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0,25,共5页
目的通过对儿童及青少年枕颈角(occipito-C_(2)angle,OC_(2)A)和后枕颈角(posterior occipitocervical angle,POCA)的影像学测量,研究其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规律及性别差异,为临床枕颈融合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筛选符合排纳标准的正... 目的通过对儿童及青少年枕颈角(occipito-C_(2)angle,OC_(2)A)和后枕颈角(posterior occipitocervical angle,POCA)的影像学测量,研究其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规律及性别差异,为临床枕颈融合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筛选符合排纳标准的正常儿童及青少年321例(男213例,女108例)颅颈结合区的影像学资料,按性别、年龄分为1~3岁、4~6岁、7~9岁、10~12岁、13~15岁和16~18岁等6组。将扫描的颈椎断层影像原始数据以DICOM格式存贮,并导入Mimics 16.0观测其OC_(2)A和POCA。结果OC_(2)A和POCA的峰值分别为(18.15±5.63)°和(124.94±14.63)°,位于10~12岁组,随后呈波浪状下降,OC_(2)A在10~12岁组与1~3岁组、13~15岁组与10~12岁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POCA在7~9岁组与10~12岁组、13~15岁组和16~18岁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男女比较,OC_(2)A和POCA均无性别差异(P>0.05);经过相关性分析,OC_(2)A和POCA之间存在负相关性(r=-0.28,P=0.000)。结论临床枕颈融合术中仅需考虑年龄差异,而不必考虑性别差异;本研究亦可为后路枕颈融合术OC_(2)A与POCA的角度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枕颈角 相关性 融合术 儿童 青少年
下载PDF
150例健康成人枕颈角和后枕颈角影像参数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唐超 李广州 +3 位作者 廖烨晖 唐强 马飞 钟德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39-244,共6页
目的 :测量分析我国健康成人枕颈角(occipital-C2 angle,OC2A)和后枕颈角(posterior occipitocervical angle,POCA)影像学参数,分析两者与性别、年龄之间差异的变化情况,为后路枕颈固定融合术提供参考。方法:在我院体检中心随机筛选健康... 目的 :测量分析我国健康成人枕颈角(occipital-C2 angle,OC2A)和后枕颈角(posterior occipitocervical angle,POCA)影像学参数,分析两者与性别、年龄之间差异的变化情况,为后路枕颈固定融合术提供参考。方法:在我院体检中心随机筛选健康(无颈椎疾病及相关症状)志愿者,行标准颈椎正侧位X线平片检查,按照不同性别分为男女组各75例,各性别组根据不同年龄段分5个组: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69岁各15例。3名脊柱外科主治医生2次不同时间分别独自对健康体检者OC2A和POCA进行测量,采用组内相关系数评价观察者间和观察者内测量的可信度。获取我国健康成人OC2A和POCA参数值并进一步行两者随性别、年龄之间变化的统计学分析和两参数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分析。结果:150例健康成人OC2A、POCA分别为14.14°±3.70°、108.53°±7.80°,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s,CI)分别为6.89°~21.39°、93.24°~123.82°;男性组OC2A和POCA分别为14.63°±3.10°、108.05°±7.48°,女性组OC2A和POCA分别为13.66°±4.18°、109.01°±8.14°,男女组之间OC2A和POC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性别组年龄段之间OC2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P=0.129,女P=0.160,One-Way ANOVA(LSD)],男性组60~69岁组POCA较20~29岁组和50~59岁组低(P<0.05);女性组30岁以后POCA持续减小,60~69岁组小于20~29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OC2A与POCA负相关(r=-0.386,P<0.001)。OC2A和POCA测量值在观察者间组内ICC分别为0.933和0.971,观察者内的ICC分别为0.916和0.935,P<0.001。结论:我国健康成人OC2A和POCA值在性别之间无差异;OC2A值在各年龄段之间无变化,但POCA值随年龄增大而减小。术者可结合患者年龄,参考两参数的CI值及其负相关,确立后路枕颈固定融合术中OC2A和POCA角度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成人 后枕颈角 相关性 临床意义
下载PDF
颅底凹陷症患者枕颈融合术中枕颈角和后枕颈角的选择策略 被引量:3
4
作者 唐超 廖烨晖 +6 位作者 唐强 马飞 李广州 杨胜 何洪淳 王清 钟德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00-207,共8页
目的:探讨颅底凹陷症患者枕颈融合术中枕颈角(OC2A)和后枕颈角(POCA)的选择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7年1月在我科行枕颈融合术的颅底凹陷症(BI)患者42例;男性15例、女性27例,年龄47.6±10.7岁,身高164.8±11.5cm,体... 目的:探讨颅底凹陷症患者枕颈融合术中枕颈角(OC2A)和后枕颈角(POCA)的选择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7年1月在我科行枕颈融合术的颅底凹陷症(BI)患者42例;男性15例、女性27例,年龄47.6±10.7岁,身高164.8±11.5cm,体重61.5±8.8kg,体重指数(BMI)22.6±3.1kg/m~2;合并寰枕融合13例、寰椎发育不良8例、齿状突畸形5例、寰枕融合+Klippel-Feil(K-F)综合征16例。根据性别和年龄基线匹配纳入84例健康体检者;男30例,女54例,年龄50.6±9.5岁,身高166.1±12.4cm,体重63.8±9.6kg,BMI 22.1±3.9kg/m~2。测量健康人群OC2A和POCA,BI患者术前、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OC2A、POCA和下颈椎前凸角(CSA),以及术后即刻和末次随访时下颈椎椎间盘和椎体高度比(S值)。获得健康组OC2A和POCA的均值和95%置信区间(95%confidence intervals,95%CI),根据术后即刻OC2A和POCA选择是否在健康人群95%CI,将BI患者分为正常角度组(OC2A和POCA均在健康人群95%CI)和非正常角度组。获得两组患者术后即刻OC2A和POCA与术前的差值(d-OC2A和d-POCA);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疼痛视觉评分(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以及末次随访时下颈椎前凸角丢失度数(dCSA)和S差值(dS)。结果:健康人群OC2A和POCA值分别为14.8°±4.5°和108.1°±8.6°,95%CI分别为8.6°~21.1°和91.2°~121.8°。BI患者术前的OC2A、POCA和CSA分别为5.6°±4.3°、123.8°±10.4°和25.7°±9.5°。BI患者中,正常角度组(n=26)术后即刻OC2A和POCA分别为12.9°±3.2°,111.9°±7.2°,非正常角度组(n=16)术后即刻OC2A和POCA分别为6.1°±2.4°和120.4°±9.4°。正常角度组d-OCA和d-POCA分别为10.6°±3.5°(6.5°~18.8°)和-8.8°±5.2°(-24.0°~5.5°),非正常角度组d-OCA和d-POCA分别为3.8°±4.1°(-4.5°~9.5°)和-6.4°±4.2°(-18.0°~7.8°),两组之间术后即刻OC2A、POCA以及d-OC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正常角度组患者末次随访VAS评分、JOA评分和NDI优于正常角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非正常角度组dCSA和dS值低于正常角度组(P<0.05)。结论:BI患者术前OC2A和POCA与正常人群存在差异,基于患者术前OC2A和POCA的基础值,术中OC2A选择低于正常范围更接近此类患者术前的枕颈区和下颈椎的生物力学环境,可减少术后下颈椎代偿性的异常活动和退变,提高患者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 后枕颈角 颅底凹陷症
下载PDF
枕颈角与后枕颈角影像学参数的数字化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曲星月 卜佳琪 +5 位作者 史君 段瑾东 周雯卉 李志军 王星 张少杰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8-102,共5页
目的探讨影像学参数枕颈角(OC2A)和后枕颈角(POCA)在性别、年龄之间变化规律及相关性,为枕颈融合术中固定头颈位置的角度提供参考。方法收集473例(男性339例、女性134例)影像学资料,以性别分2组,每组又以年龄分为≤29岁、30~39岁、40~4... 目的探讨影像学参数枕颈角(OC2A)和后枕颈角(POCA)在性别、年龄之间变化规律及相关性,为枕颈融合术中固定头颈位置的角度提供参考。方法收集473例(男性339例、女性134例)影像学资料,以性别分2组,每组又以年龄分为≤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69岁和≥70岁各6组。将扫描的颈椎断层影像原始数据以DICOM格式存贮,并导入Mimics16.0软件中测量OC2A与POCA,对两者值随性别、年龄的变化行统计学分析。结果OC2A和POCA在性别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OC2A男性组中30~39岁除与≤29岁男性组外,其余组间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而女性组各年龄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POCA男性30~39岁组中除与≤29岁以下组外,与其余组间差异显著(P<0.05),而40~49岁组则与每组间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女性组中则≤29岁组与各年龄组间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OC2A与POCA即两者间不存在相关性(r=0.038,P>0.05)。结论OC2A和POCA值在性别间无差异;男性OC2A和POCA值各年龄段间存在差异,提示临床注意考虑男性年龄差异;而女性OC2A值各年龄段间无差异,POCA却在各年龄段间有差异,OC2A和POCA值在不同年龄段和性别间的变化规律,为枕颈融合术中固定头颈解剖复位角度提供参数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枕颈角 影像学参数 融合术 数字化测量 计算机断层扫描 成人
下载PDF
颅底凹陷症患者枕颈融合过程中枕颈角和后枕颈角的合理选择 被引量:1
6
作者 杨胜 唐超 +4 位作者 廖烨晖 唐强 马飞 何洪淳 钟德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3654-3661,共8页
背景:颅底凹陷症患者枕颈融合术中枕颈区固定角度的选择不合理时,将降低临床疗效,加速下颈椎退变。目的:测量健康成人枕颈角和后枕颈角,分析颅底凹陷症枕颈融合术中枕颈角和后枕颈角选择对术后临床疗效和下颈椎前凸角丢失的影响。方法:... 背景:颅底凹陷症患者枕颈融合术中枕颈区固定角度的选择不合理时,将降低临床疗效,加速下颈椎退变。目的:测量健康成人枕颈角和后枕颈角,分析颅底凹陷症枕颈融合术中枕颈角和后枕颈角选择对术后临床疗效和下颈椎前凸角丢失的影响。方法:根据性别和年龄纳入150例健康成人(健康组),男女各75例,20-69岁分为5个年龄组,每组15例。由3名主治以上脊柱外科医师测量每一例健康成人的枕颈角和后枕颈角,对两参数进行组内相关系数分析证明其一致性后,结果取均值,获得正常人群两参数的均值和95%CI。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行枕颈融合术的颅底凹陷症患者42例(畸形组),根据术后行走即刻枕颈角和后枕颈角是否在健康组95%CI内分为理想角度亚组和非理想角度亚组,测量两亚组患者术前、术后行走即刻及末次随访时枕颈角、后枕颈角和下颈椎前凸角;记录两亚组患者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疼痛目测类比评分、颈椎日本骨科协会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以及末次随访下颈椎前凸角丢失情况。结果与结论:①健康组150例志愿者枕颈角、后枕颈角分别为(14.5±3.7)°、(108.2±8.1)°,95%CI分别为7.2°-21.8°及92.3°-124.0°;而且枕颈角与后枕颈角之间存在负相关(r=-0.386,P<0.001);②42例颅底凹陷症患者术前枕颈角(5.6±4.3)°明显小于健康组(P<0.001),而后枕颈角(123.9±10.4)°、下颈椎前凸角(25.7±9.5)°显著大于健康组(P<0.001);③42例颅底凹陷症患者中,理想角度亚组(26例)术后行走即刻枕颈角和后枕颈角固定在理想角度范围(健康组的95%CI内);非理想角度亚组(16例)枕颈角和后枕颈角固定选择不在健康组95%CI,其中14例(87.5%)患者枕颈角低于7.2°(健康组95%CI的下限值),2例(12.5%)后枕颈角高于124.0°(健康组95%CI的上限值);④两亚组患者术后末次随访疼痛目测类比评分、颈椎日本骨科协会评分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理想角度亚组患者末次随访疼痛目测类比评分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高于非理想角度亚组,但颈椎日本骨科协会评分低于非理想角度亚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⑤同时理想角度亚组患者下颈椎前凸角丢失度数(4.0±6.8)°明显大于非理想角度亚组(-1.6±3.9)°(P<0.05);⑥提示颅底凹陷症患者枕颈区和下颈椎生物力学平衡状态有别于正常健康人群;因此在枕颈融合术中不建议强行将枕颈角和后枕颈角固定在正常参考范围内,固定在正常参考范围内将降低患者临床疗效,加速下颈椎前凸角的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枕颈角 融合术 椎前凸 椎功能 疼痛
下载PDF
后路枕颈融合术中联合应用后枕颈角和枕颈角调整枕颈固定角度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广州 刘浩 +5 位作者 丁琛 杨毅 孟阳 段宇辰 陈华 洪瑛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5-40,共6页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后枕颈角(posterior occipitocervical angle,POCA)及枕颈角(occipital-C_2angle,O-C_2角)指导后路枕颈融合术中枕颈固定角度调整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3月—2016年1月联合应用POCA及O-C_2角指导后路枕颈融合...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后枕颈角(posterior occipitocervical angle,POCA)及枕颈角(occipital-C_2angle,O-C_2角)指导后路枕颈融合术中枕颈固定角度调整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3月—2016年1月联合应用POCA及O-C_2角指导后路枕颈融合术中枕颈固定角度调整的22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15例;年龄20~63岁,平均44.4岁。诊断为颅底凹陷伴寰枢椎脱位20例,类风湿关节炎2例。术前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为(13.2±2.0)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6.3±0.9)分。术中首先通过POCA指导钉棒系统预弯,使12例术前POCA为非正常值患者的POCA恢复到正常值范围;然后术中透视确认上述患者O-C_2角是否在正常范围之内(其中4例为非正常值,2例需要术中调整);调整后POCA及O-C_2角都在正常范围之内。记录手术相关并发症,采用JOA及VAS评分评估患者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疼痛缓解程度;影像学观察评价植骨融合情况,术后POCA和O-C_2角及下颈椎曲度(Cobb角)变化情况。结果 2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24个月。无严重手术相关并发症及再手术发生。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和JOA评分分别为(2.9±0.8)分和(15.4±0.9)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t=15.870,P=0.000;t=6.587,P=0.000)。影像学检查示22例患者枕颈部骨性融合,内固定物位置良好,未见松动、断裂等情况发生,枕颈部稳定性良好。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POCA和O-C_2角均在正常范围之内,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各时间点间下颈椎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枕颈融合术中联合应用POCA及O-C_2角选择合理的枕颈固定角度可确保更好的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术 固定 后枕颈角
原文传递
枕颈融合术中联合两种测量枕颈角方法调控枕颈固定角度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广州 洪瑛 +5 位作者 刘浩 杨毅 孟阳 吴廷奎 丁琛 陈华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4期20-23,28,共5页
目的观察枕颈融合术中应用综合策略对固定枕颈角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5月~2016年3月我科采用综合策略(后枕颈角和Takami'枕颈角)完成后路枕颈融合术的13例患者资料,男3例,女10例;年龄31~60岁(平均42.9岁)。50例年龄20~6... 目的观察枕颈融合术中应用综合策略对固定枕颈角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5月~2016年3月我科采用综合策略(后枕颈角和Takami'枕颈角)完成后路枕颈融合术的13例患者资料,男3例,女10例;年龄31~60岁(平均42.9岁)。50例年龄20~60岁健康志愿者(男女各半)获得正常人群后枕颈角和Takami'枕颈角的数据;术中基于上述数据调整固定角度。记录患者术前和术中枕颈角度的变化,及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随访,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和VAS评分评估临床疗效;X线平片评价植骨融合情况,及各随访时间点枕颈角和下颈椎曲度变化情况。结果术前6例患者Takami'枕颈角为非正常值,其中4例患者后枕颈角及Takami'枕颈角均为非正常值。13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即刻后枕颈角及Takami'枕颈角都在正常范围之内,无严重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患者术后随访12~48月(平均27.4±15.1月),术后患者枕颈部疼痛及神经功能获得显著改善;末次随访,VAS评分由术前6.4±0.8分降至2.9±0.6分;JOA评分由术前12.9±2.3分改善至15.3±0.9分。术后各随访点枕颈角及下颈椎曲度无显著变化(P>0.05);至末次随访,13例患者枕颈部骨性融合,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结论枕颈融合术中应用综合策略有助于选择合理的固定角度并避免枕颈角度不佳所致各种并发症,从而获得满意的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策略 后枕颈角 Takami'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