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技术发展的模式及其经济学意义——后熊彼特主义的观点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顺义 《科学》 2001年第3期35-39,共5页
技术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很早就出现在人类历史上。随着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新技术产品层出不穷。到今天,已有统计的技术产品就有近500万种之多。而且,现代发明的各种新技术与历史上的同类技术相比,无论在功能还是在品质上,都取得了巨大... 技术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很早就出现在人类历史上。随着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新技术产品层出不穷。到今天,已有统计的技术产品就有近500万种之多。而且,现代发明的各种新技术与历史上的同类技术相比,无论在功能还是在品质上,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那么,技术是怎样发展的?这种发展有没有什么模式?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人们更有成效地进一步开展技术活动、推动技术创新、发展经济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主要根据1950年代以后出现的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熊彼特主义 技术规范 技术轨道 技术发展模式
下载PDF
共同富裕视野下的中国科技创新:逻辑转向与范式创新 被引量:60
2
作者 陈劲 阳镇 张月遥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5,共15页
共同富裕的实现离不开科技创新战略与科技创新体系的有效支撑。在共同富裕视野下,中国科技创新面临新的逻辑转向,包括科技创新目标从市场逻辑下的经济价值主导转向涵盖经济、社会与环境的混合型使命驱动,科技创新的价值目标更加关注人... 共同富裕的实现离不开科技创新战略与科技创新体系的有效支撑。在共同富裕视野下,中国科技创新面临新的逻辑转向,包括科技创新目标从市场逻辑下的经济价值主导转向涵盖经济、社会与环境的混合型使命驱动,科技创新的价值目标更加关注人的发展与社会意义;科技创新场域逐步从经济场域转向公共社会场域,立足创新驱动的商业型创业与社会创业的双向嵌入实现混合型创新;科技创新关键主体构成逐步从熊彼特主义下的市场企业家、创业者与科学家驱动的创新转向群体大众,个体精英主义转向群体大众主义;科技创新的竞争逻辑逐步从零和博弈转向正和博弈与价值共创共生;科技创新的政策供给逻辑从强化企业创新能力的强选择性逻辑转向优化大中小企业创新环境与创新基础设施的普惠性与功能性逻辑。更为关键的是,共同富裕视野下中国科技创新范式要真正意义上走向后熊彼特主义下的公共创新、人民创新与企业社会责任创新,向“政府—社会—企业”三重创新主体驱动的创新范式转型,构建并完善区域创新协同合作、产业跨界融合与深度赋能以及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发展的政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科技创新 后熊彼特主义 区域创新合作
下载PDF
共同富裕战略下企业创新范式的转型与重构 被引量:28
3
作者 陈劲 张月遥 阳镇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9-67,共19页
共同富裕战略是“十四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重大战略延续,是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抉择。共同富裕战略深刻嵌套于国家创新体系之中,对微观企业创新战略导向以及创新范式选择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共同富裕战略的价值维度... 共同富裕战略是“十四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重大战略延续,是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抉择。共同富裕战略深刻嵌套于国家创新体系之中,对微观企业创新战略导向以及创新范式选择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共同富裕战略的价值维度可以从战略目标、战略参与主体、战略过程以及战略实现举措与机制等系统理解。立足“环境—战略—行为”传导框架实现共同富裕战略对企业创新战略导向与创新行为的传导,在共同富裕战略背景下,企业创新的逻辑起点逐步转向后熊彼特主义,体现为从企业家个体驱动的创新迈向社群用户创新、企业创新的主导使命从经济使命主导转向混合型使命主导、企业间创新竞争逻辑从竞合逻辑主导转向价值共创共生逻辑主导、以数字平台主导的平台创新生态系统逐步从平台“赢者通吃”逻辑走向“共享赋能”逻辑。更进一步地,迈向后熊彼特主义下的企业创新范式需要在企业家精神层面从市场逻辑驱动的创业企业家精神迈向共益型企业家精神;组织创新战略使命层面需要从经济使命迈向综合价值创造使命;组织载体层面需要从纯商业组织迈向混合型组织以及在企业创新政策环境层面需要从创新能力的强激励导向迈向创新共享的普惠型政策支撑;未来,深化推进共同富裕下的企业创新范式转型需要立足“政府—社会—企业”三重主体构筑面向后熊彼特主义的创新政策激励体系、企业家精神涌现的社会成长平台以及企业可持续的价值共创与共享商业生态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企业创新 熊彼特 后熊彼特主义 创新范式 重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