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性的审视与后现代性的反思——从《永远的尹雪艳》到《世纪末的华丽》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延佳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32-36,共5页
台湾作家白先勇与朱天文先后在他们的作品中书写了特定时空中新旧两代台北人的生存状态和情感体验。白先勇《永远的尹雪艳》塑造了一个具有颠覆意义的舞女形象尹雪艳,同样,朱天文《世纪末的华丽》中女模特儿米亚的形象也令人印象深刻。... 台湾作家白先勇与朱天文先后在他们的作品中书写了特定时空中新旧两代台北人的生存状态和情感体验。白先勇《永远的尹雪艳》塑造了一个具有颠覆意义的舞女形象尹雪艳,同样,朱天文《世纪末的华丽》中女模特儿米亚的形象也令人印象深刻。时隔25年的两篇小说,不约而同呈现出一种对现代性的审视与观照,创作于台湾后工业化时期的作品《世纪末的华丽》相比白先勇的《永远的尹雪艳》更是融入了对于后现代性的批判与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远的尹雪艳》 《世纪末的华丽》 社会现代 审美现代 后现代反思
下载PDF
对当代管理会计学发展方向的后现代性反思 被引量:2
2
作者 周明 申晓莉 《纳税》 2018年第23期93-93,共1页
随着时代的发展,全球经济已经走向了一体化的道路,这给经济的发展带了新的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新的挑战,人们所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也越来越多,管理会计学作为以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企业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需... 随着时代的发展,全球经济已经走向了一体化的道路,这给经济的发展带了新的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新的挑战,人们所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也越来越多,管理会计学作为以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企业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需求的不断增长使得人们需要用后现代的眼光去对管理会计学进行新的审视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会计学 发展方向 后现代反思
下载PDF
从影视传媒业发展趋势反思后现代主义的消解中心论 被引量:1
3
作者 徐群晖 林吕建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9-111,共3页
后现代大众文化的影响使影视传媒呈现出消解传统价值中心的态势,并朝着娱乐性、商业性、大众化方向发展。然而从影视传媒业的发展趋势来看,传统的价值体系并没有被消解,只不过在不同的层面上,从原来的价值中心转移到新的价值中心。因此... 后现代大众文化的影响使影视传媒呈现出消解传统价值中心的态势,并朝着娱乐性、商业性、大众化方向发展。然而从影视传媒业的发展趋势来看,传统的价值体系并没有被消解,只不过在不同的层面上,从原来的价值中心转移到新的价值中心。因此,作为后现代主义核心的反中心主义,其实质不过是在消解其他中心的过程中,建立了新的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传媒 后现代主义反思 中心主义
原文传递
后现代思潮与民族音乐学的发展 被引量:3
4
作者 杨曦帆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47-53,共7页
1980年南京艺术学院召开“首届民族音乐学学术讨论会”,亦称“南京会议”,揭开了民族音乐学进入中国大陆的序幕。在过去40年的学术发展历程中,学者的努力取得了很多成绩。随着与世界的交融,后现代思潮对社会的反思影响着人文思想的发展... 1980年南京艺术学院召开“首届民族音乐学学术讨论会”,亦称“南京会议”,揭开了民族音乐学进入中国大陆的序幕。在过去40年的学术发展历程中,学者的努力取得了很多成绩。随着与世界的交融,后现代思潮对社会的反思影响着人文思想的发展,学术反思、音乐与文化、人的意义、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声音等问题从新的理论与方法层面都需要民族音乐学界对此有深入的思考与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音乐学 后现代反思 音乐与文化 人的意义 声音
原文传递
后现代语境下的九十年代中国女性写作诠释与反思
5
作者 唐宏 胡冰茹 《时代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11-12,共2页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女性主义的发展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中国社会,全球化所带来的后现代话语的渗透是不争的事实。本文以西方后现代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作为阐释的理论背景,以中国女性的社会历史地位作为阐释的文化背景,结合90年代中国...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女性主义的发展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中国社会,全球化所带来的后现代话语的渗透是不争的事实。本文以西方后现代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作为阐释的理论背景,以中国女性的社会历史地位作为阐释的文化背景,结合90年代中国女性写作的实践,从女性话语权的树立、欲望化写作、母性神话的窥破这三个方面,力图揭示出90年代中国女性写作所展现出的后现代精神向度,及在这一精神向度的指引下,中国女性写作重构女性"具细的历史"、抗争男性话语权力的压抑、积极表现女性创造力与生命力的执著与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后现代:女性写作:诠释:反思
原文传递
从集市到咖啡屋:赫勒对哲学激进主义的探索
6
作者 杨威(译)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6-26,共11页
阿格妮丝·赫勒努力构建后马克思主义激进哲学的尝试可分为两个主要阶段:从赫勒20世纪70年代末著成的《激进哲学》入手,阐述她是如何向其称之为反思性后现代主义的立场转变的。研究表明,尽管赫勒仍不放弃坚持理性批判,但对于哲学激... 阿格妮丝·赫勒努力构建后马克思主义激进哲学的尝试可分为两个主要阶段:从赫勒20世纪70年代末著成的《激进哲学》入手,阐述她是如何向其称之为反思性后现代主义的立场转变的。研究表明,尽管赫勒仍不放弃坚持理性批判,但对于哲学激进主义的概念,她不再强调全面的批判,转而开始维持两种对立的技术想象与历史想象之间的平衡,这二者对现代个体施加了"双重约束"。阐述这一演变的根本原因,可突出每个阶段的特征,并且可批判性地分析它们各自的弱点。赫勒的当代立场表明,她努力尝试了克服以往左倾激进主义的局限性,并讨论了将其定位于当代现代性的持续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勒 激进哲学 激进需要 反思后现代主义 双重约束 马尔库什 微弱的合理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