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现代时期茶叶包装设计的民族性探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黄宇征 《包装世界》 2015年第6期104-106,共3页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文化的国际交流,人们对茶叶包装设计的特色与个性的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从后现代主义设计理念之一"多元化"出发,对茶叶包装的材质、造型和装饰三个方面表现的民族性进行了剖析,为进一步创新茶叶包装提供...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文化的国际交流,人们对茶叶包装设计的特色与个性的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从后现代主义设计理念之一"多元化"出发,对茶叶包装的材质、造型和装饰三个方面表现的民族性进行了剖析,为进一步创新茶叶包装提供有益的参考,亦为其他产品包装提供借鉴。在茶叶包装设计中,应以民族精神文化确定包装主题,以民族物质文化充实包装元素,以材质、造型和装饰的综合运用凸显包装的民族性,以丰富茶叶包装设计主题、表现方法和表现形式,满足人们对茶叶包装的精神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时期 茶叶包装设计 民族性
下载PDF
后现代时期爱情观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2
2
作者 丛娟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30-33,共4页
后现代时期的爱情观凸现出了其自身特有的基本特征:两性生活不再以生育或爱情为前提条件而以自身为惟一目的,在解构永恒的语境中追求短暂瞬时的强烈体验。“意识形态的终结”和道德约束弱化是使两性生活自主化和自足性的动因。这种爱情... 后现代时期的爱情观凸现出了其自身特有的基本特征:两性生活不再以生育或爱情为前提条件而以自身为惟一目的,在解构永恒的语境中追求短暂瞬时的强烈体验。“意识形态的终结”和道德约束弱化是使两性生活自主化和自足性的动因。这种爱情观虽然有着反叛传统禁欲主义道德和政治极权主义对个人生活的僭越的积极意义,但也蕴含着深刻的内在矛盾和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时期 爱情观 基本特征
下载PDF
纸上世界:后现代时期的科幻小说 被引量:3
3
作者 韦尔奇.D.埃弗曼 宋伟杰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15-22,共8页
从某些日常用语可以是表现的这一意义上说,文学不是表现的,因为文学不指称自身之外的任何事物。兹维坦·托多洛夫1科幻小说这一概念有些蹊跷。在我们这个时代,科学等于说是关于真实的知识和对真实的追求。科学即现实。另一方面... 从某些日常用语可以是表现的这一意义上说,文学不是表现的,因为文学不指称自身之外的任何事物。兹维坦·托多洛夫1科幻小说这一概念有些蹊跷。在我们这个时代,科学等于说是关于真实的知识和对真实的追求。科学即现实。另一方面,小说是虚构。正如托多洛夫在他对于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幻小说 卡尔维诺 后现代时期 中篇小说 历史本文 作品 科学语言 小说语言 虚构语言 作家
下载PDF
后现代时期的第三世界作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逢振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43-48,共6页
后现代时期的第三世界作家王逢振在冷战结束后的第三世界,跨国资本(亦称西方文明或力量平衡)严然呈现出一种凯旋者的姿态。有人称这个时期是从前的殖民地或附属国“再次殖民化”的时代,或者不发达的“南方”与工业化的“北方”相对... 后现代时期的第三世界作家王逢振在冷战结束后的第三世界,跨国资本(亦称西方文明或力量平衡)严然呈现出一种凯旋者的姿态。有人称这个时期是从前的殖民地或附属国“再次殖民化”的时代,或者不发达的“南方”与工业化的“北方”相对的时代。世界上发生的种种事件,如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世界国家 后现代时期 现代主义 民族主义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 殖民主义 后现代 利奥塔 第三世界文学 东方主义
原文传递
后现代时期的美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淑言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8-37,共10页
八十年代以来美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异军突起,成为继理论热和名著目录危机后学术界的另一热门话题。当然,它不是单独存在的一项学术活动,而是作为更广泛的少数族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出版物与日俱增(如重要的期刊都出过专辑,还... 八十年代以来美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异军突起,成为继理论热和名著目录危机后学术界的另一热门话题。当然,它不是单独存在的一项学术活动,而是作为更广泛的少数族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出版物与日俱增(如重要的期刊都出过专辑,还有定期刊物美国多民族文学研究MELUS及不少专著)而且不少大学英语系纷纷聘任讲授少数民族文学课程的教师或设独立的亚裔、非洲裔美国人研究科,科研基金及资助也越来越向这方流淌,各种层次的讨论会连绵不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时期 八十年代 七十年 后结构主义 文化研究 非洲裔美国人 黑人文学 解构主义 语言 文学课程
原文传递
论后现代时期美国文坛的政治批评 被引量:1
6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24-130,共7页
论后现代时期美国文坛的政治批评韩加明政治批评是目前在西方,尤其在英美文学批评界谈论得很多的一个题目。政治批评对于中国学者当然并不陌生。毛泽东同志论及文学批评的基本观点时提出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的原则。直到70年... 论后现代时期美国文坛的政治批评韩加明政治批评是目前在西方,尤其在英美文学批评界谈论得很多的一个题目。政治批评对于中国学者当然并不陌生。毛泽东同志论及文学批评的基本观点时提出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的原则。直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文学批评基本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批评 新历史主义 女权主义批评 后现代时期 文学批评 新批评 后殖民主义 批评家 马克思主义 文学理论
原文传递
金白莉•帕顿等:《巫术的踪影:后现代时期的比较宗教研究》
7
作者 朱东华 《哲学门》 2005年第2期335-339,共5页
有多少往事,仿佛就在昨天。伊利亚德等老一辈宗教学家在国际宗教学舞台上叱咤风云、激扬文字,前后算来也已经有了五六十年的光景。然而,差不多就在一夜之间,他们辛辛苦苦建造起来的一座座富丽堂皇的学术殿堂就被摧毁了。他们的书被新一... 有多少往事,仿佛就在昨天。伊利亚德等老一辈宗教学家在国际宗教学舞台上叱咤风云、激扬文字,前后算来也已经有了五六十年的光景。然而,差不多就在一夜之间,他们辛辛苦苦建造起来的一座座富丽堂皇的学术殿堂就被摧毁了。他们的书被新一代宗教学者束之高阁,布满了灰尘;他们的理论也只是作为大学入门课程的内容,而且是被当作宏大体系壮烈坍塌的反面教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殿堂 入门课程 比较宗教研究 反面教材 宗教学 后现代时期
原文传递
“后现代时期”主要设计风格探略——兼评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设计思潮
8
作者 陈鸿俊 《中国美术教育》 2001年第4期42-46,共5页
现代设计发展20世纪70年代便进入到了设计上的“后现代时期”。这一时期,在现代主义主流风格之下,人们开始了对现代主义风格的反思、反叛、剖析和探索,试图能在现代主义设计基础和结构之上,找到一条适合新时代和人们消费观念、审美心理... 现代设计发展20世纪70年代便进入到了设计上的“后现代时期”。这一时期,在现代主义主流风格之下,人们开始了对现代主义风格的反思、反叛、剖析和探索,试图能在现代主义设计基础和结构之上,找到一条适合新时代和人们消费观念、审美心理的发展之路。因而各种设计探索运动和风格层出不穷,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高科技风格、过滤高科技风格、微电子风格、减少主义、解构主义和新现代主义等成为这一时期让人耳目一新的设计风格和思潮,引发了设计师们经久不衷的热情。本文试图对这一时期有代表性的设计风格和思潮作一粗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设计 后现代时期 设计风格 风格特征 解构主义风格 设计思潮 现代主义风格 设计师 八十年代 高科技
原文传递
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危机与后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兴起 被引量:14
9
作者 周晓虹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4期128-132,139,共6页
长期以来,实证主义、实验主义和个体主义一直被人认为是社会心理学的现代特征,但发生在70年代的整个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学科危机,使人意识到这三大现代特征屯是造成现代社会心理学踌躇不前的根源所在。这一认识,使得人们开始考虑如何... 长期以来,实证主义、实验主义和个体主义一直被人认为是社会心理学的现代特征,但发生在70年代的整个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学科危机,使人意识到这三大现代特征屯是造成现代社会心理学踌躇不前的根源所在。这一认识,使得人们开始考虑如何通过对实证主义的反叛人陷入困境的社会心理学进入另一个全新的时代。这个时代的社会心理学因其与该学科的现代形态既延续又超越的关系,被称为“后现代社会心理学”。作者在论述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危机和后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兴起的基础上,对社会心理学在未来的发展趋势给予了认真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社会心理学 心理学的危机 心理学取向 个体主义 后现代 人类行为 奥尔波特 四大基本原则 莫斯科维奇 后现代时期
下载PDF
刍议后现代主义时期单簧管音乐创作的民族化发展特征 被引量:2
10
作者 彭天明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33-37,共5页
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末是我国单簧管音乐的“后现代主义”时期,其发展道路坎坷,经历了诞生期、实验期、成熟期,具有非常显著的民族化特征,表现为:对民族音乐借鉴的多元化进程;创作技法由使用西方传统技法向现代技法迈进,形成两条路径;... 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末是我国单簧管音乐的“后现代主义”时期,其发展道路坎坷,经历了诞生期、实验期、成熟期,具有非常显著的民族化特征,表现为:对民族音乐借鉴的多元化进程;创作技法由使用西方传统技法向现代技法迈进,形成两条路径;题材选择的广泛化。其始终根植于本民族音乐沃土,全面吸取民间歌曲、舞蹈音乐、戏曲音乐与民间器乐的精华,逐渐在创作立意、作曲技法、写作对象等方面获得突破,与时代同频共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时期 单簧管音乐创作 民族化 发展特征
下载PDF
后现代主义时期的产品设计 被引量:1
11
作者 修宇婷 王盈智 《求知导刊》 2017年第33期57-57,共1页
文章研究了后现代主义时期的设计种类,社会上对后现代主义设计的影响以及后现代设计的应用及各种风格.设计是一种生活方式,因此设计没有局限性.作者谈了对后现代主义起因的看法以及后现代主义反映出的特点.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时期 产品设计 后现代主义风格 后现代主义特征
下载PDF
类后现代主义或当代中国的文化逻辑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象愚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48-56,共9页
类后现代主义或当代中国的文化逻辑刘象愚后现代主义像别的什么主义一样,都是舶来品。究竟什么是"后现代主义"?恐怕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西方的理论家们争论了30多年,从五六十年代发端,到七八十年代达到高潮,目前已经趋近... 类后现代主义或当代中国的文化逻辑刘象愚后现代主义像别的什么主义一样,都是舶来品。究竟什么是"后现代主义"?恐怕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西方的理论家们争论了30多年,从五六十年代发端,到七八十年代达到高潮,目前已经趋近尾声,大家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展开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时期 当代中国文化 文化逻辑 大众文化 现实主义 商品化 资本主义 詹姆逊 精英文化
下载PDF
冯尼格小说的后现代主义艺术特征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雅华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49-53,44,共6页
后现代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它所依附的哲学思想基础使它的艺术观和创作手法同以往的文艺思潮、流派有着明显的差异。后现代主义以艺术的无意义论和创作的无目的论作为它的艺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冯尼格 后现代主义哲学 艺术特征 后现代主义小说 精神分裂 杰姆逊 后现代时期 零散化 作品 印刷文化
下载PDF
当代中国的后现代艺术之评价
14
作者 邵力华 《艺术生活》 2000年第6期17-19,共3页
如何认识和评价当代中国艺术中的后现代问题,是近年来许多人急于想谈却又深感棘手的问题,这不仅因为后现代艺术来到中国为时较短,以至很多人对它仍然不甚了解,谈及此事时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还因为后现代艺术在西方本来就是一个还没有... 如何认识和评价当代中国艺术中的后现代问题,是近年来许多人急于想谈却又深感棘手的问题,这不仅因为后现代艺术来到中国为时较短,以至很多人对它仍然不甚了解,谈及此事时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还因为后现代艺术在西方本来就是一个还没有定论的焦点,而且在进入中国最初的几年里,理论界甚至将其同现代主义搅在一起,这自然使人摸不着边际,问津者寥寥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艺术 后现代意识 后现代主义 当代中国 后现代时期 中国艺术 中国当代艺术 西方 艺术创作 中国观
下载PDF
我们是否抛弃了后现代风格?
15
作者 里克·鲍伊诺 宋厚鹏(翻译) 《上海艺术评论》 2021年第6期94-96,共3页
在伦敦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举办的关于后现代主义及设计的展览,在质疑声中拉下了帷幕:“不管你喜不喜欢,我们现在都处于后现代时期。”而在这个“后现代主义:风格与颠覆,1970-1990”展览在九月底开幕... 在伦敦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举办的关于后现代主义及设计的展览,在质疑声中拉下了帷幕:“不管你喜不喜欢,我们现在都处于后现代时期。”而在这个“后现代主义:风格与颠覆,1970-1990”展览在九月底开幕以前,小说家及评论家哈瑞·昆祖鲁(Hari Kunzru)1就已经用同样的观点写道:“我们既度过了后现代主义的终结,又看到了后现代性的曙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风格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 阿尔伯特 维多利亚 后现代时期 博物馆
下载PDF
解读《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利奥塔德后现代观透视 被引量:6
16
作者 崔少元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66-69,共4页
解读《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利奥塔德后现代观透视崔少元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20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文艺思潮之一。它是信息社会、新技术革命和帝国主义晚期的产物。作为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一个纪... 解读《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利奥塔德后现代观透视崔少元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20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文艺思潮之一。它是信息社会、新技术革命和帝国主义晚期的产物。作为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一个纪元,一个新的思维范式,一种新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思想 利奥塔 “语言游戏”理论 后现代 合法化 后工业社会 科学知识 哈贝马斯 后现代时期 后现代社会
原文传递
后现代主义时期高校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戴可菡 吕晓慧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 2020年第8期200-201,共2页
在当前后现代主义时期,高校教育基本以"社会性"为基础,改变了传统高校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模式,突破了后现代时期高校心理学发展规律,体现出心理学构建的价值。近年来,我国高校教育行业在快速发展,高校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也受到了... 在当前后现代主义时期,高校教育基本以"社会性"为基础,改变了传统高校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模式,突破了后现代时期高校心理学发展规律,体现出心理学构建的价值。近年来,我国高校教育行业在快速发展,高校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社会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增加,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为高校教育心理学发展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方向。将现代教育理念应用到教育心理学中,可以有效提升教学品质,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学习创造良好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时期 高校 教育心理学 发展 对策
原文传递
从工业美学走向商业美学
18
作者 陈纲伦 《新建筑》 1989年第3期22-24,共3页
1982年夏,周卜颐教授南下武汉,在神州腹地兴办新型华工建筑学系。随行的陶德坚先生开始筹谋中国的《新建筑》杂志。那时,大陆建筑界正在医治动后余创,百废待兴。陶先生痛感几十年来中国对于现代建筑运动的认识,同这个运动在世界各国所... 1982年夏,周卜颐教授南下武汉,在神州腹地兴办新型华工建筑学系。随行的陶德坚先生开始筹谋中国的《新建筑》杂志。那时,大陆建筑界正在医治动后余创,百废待兴。陶先生痛感几十年来中国对于现代建筑运动的认识,同这个运动在世界各国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实不相称,她希望,为实现中国建筑现代化,《新建筑》能起到《世界建筑》不能起的另一种作用。 1983年10月,《新建筑》创刊号问世。五年来,《新建筑》积极参与中国新建筑的宣传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美学 工业美学 陶先生 现代建筑运动 德坚 后现代时期 大众美学 后现代文化 后工业社会 大众心理
下载PDF
后现代艺术的形状
19
作者 葛祥国 《芒种》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227-228,共2页
21世纪前十年,主流国家都次第进入消费时代,世界变成"平的"。资本积累已经渗透到空前扩大的领域,异质文化在经受经济的同化性考验,廉价的塑料拖鞋无论在非洲的沙漠还是美国的纽约都随处可见。艺术被俘获,雄厚的物质、精神积... 21世纪前十年,主流国家都次第进入消费时代,世界变成"平的"。资本积累已经渗透到空前扩大的领域,异质文化在经受经济的同化性考验,廉价的塑料拖鞋无论在非洲的沙漠还是美国的纽约都随处可见。艺术被俘获,雄厚的物质、精神积淀空前地满足了后现代艺术家的各种拼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艺术 艺术特征 后现代时期 后现代主义 消费时代 经济的 现代主义艺术 形状 资本积累 异质文化
原文传递
主持人语
20
作者 孙基林 《文化研究》 2022年第2期161-162,共2页
20世纪以降,艺术的跨界现象日益普遍,元素借取、文类混融和风格嫁接成为常见的表达方式与艺术形态,这使文学和艺术的深层交融、叠映日趋浮出,也使诸如“诗与电影”这样的重要命题成为解剖、阐释当代艺术革命性变革的密钥。诗歌艺术对电... 20世纪以降,艺术的跨界现象日益普遍,元素借取、文类混融和风格嫁接成为常见的表达方式与艺术形态,这使文学和艺术的深层交融、叠映日趋浮出,也使诸如“诗与电影”这样的重要命题成为解剖、阐释当代艺术革命性变革的密钥。诗歌艺术对电影的渗透,电影艺术与诗的互文,以及电影艺术对诗性语态的模仿、借鉴,创造性诗性修辞的使用,几乎贯穿现代电影艺术各阶段,两者在前现代时期“遭遇”,在现代时期不断“化合”,到后现代时期诗歌在电影中转为“隐喻”,构成一种诗像合一的视听竖屏,担负起社会揭示、族群表达和文化认同的历史责任,显示出异常丰沛的思想和美学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艺术 现代电影 革命性变革 文化认同 后现代时期 跨界现象 美学意蕴 主持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