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老子自然价值观的后现代解读 |
马桂新
|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3
|
|
2
|
藏族作家德本加汉译本小说的后现代解读 |
王军林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3 |
0 |
|
3
|
复制与断裂:“第六代”电影的后现代性解读 |
孔昭巍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4
|
拼贴与重构——伍斯特剧团对美国先锋戏剧的后现代解读 |
韩雪松
|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5
|
《看见月亮了吗》的后现代主义解读 |
刘晓玲
|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
2009 |
0 |
|
6
|
在困惑中探索现实生存的意义——维克多·佩列文《物种起源》后现代主义解读 |
马晓华
田璐
|
《作家》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7
|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新启蒙”化与“后现代”化批判 |
陈学明
马拥军
罗骞
姜国敏
|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
|
2016 |
0 |
|
8
|
论新时期中国学界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种路向 |
陈学明
马拥军
罗骞
姜国敏
|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