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兴安岭中段东福岩体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背景 被引量:4
1
作者 杜继宇 宋维民 +3 位作者 杨佳林 陶楠 庞雪娇 杨扬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19-928,共10页
对突泉地区东福岩体二长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探讨其形成构造背景。结果显示,二长岩形成于161.8±1.1 Ma,时代为晚侏罗世早期;二长岩具有弱负Eu异常、富大离子亲石元素、贫高场强元素特征,原始岩浆应来... 对突泉地区东福岩体二长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探讨其形成构造背景。结果显示,二长岩形成于161.8±1.1 Ma,时代为晚侏罗世早期;二长岩具有弱负Eu异常、富大离子亲石元素、贫高场强元素特征,原始岩浆应来自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较高的Sr含量表明源区有少量斜长石残留,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暗示源区富集重稀土元素矿物(如石榴子石)的残留,二者共同揭示二长岩形成于中-高压环境,是加厚陆壳坍塌或拆沉到一定阶段部分熔融的产物。结合区域资料,认为该区晚侏罗世二长岩的形成与蒙古-鄂霍茨克缝合带演化至后碰撞阶段构造环境有关,蒙古-鄂霍茨克洋南西段在晚侏罗世早期已闭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泉地区 地球化学 晚中生代 二长岩 蒙古-鄂霍茨克洋 后碰撞阶段
下载PDF
东昆仑它温查汉西花岗闪长斑岩年代学、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涛 赵辛敏 +9 位作者 张洲远 杜亚龙 李智明 宋忠宝 张乐 张斌 王晓鹏 姜安定 詹小弟 王宇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47-1157,共11页
它温查汉西铁多金属矿床是东昆仑祁漫塔格成矿带新发现的又一典型矽卡岩型矿床。利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方法,获得矿区主要成矿岩体花岗闪长斑岩的成岩年龄为236.0±2.3Ma,该结果与前人利用^(40)Ar-^(39)Ar法获得的矽卡岩型磁铁... 它温查汉西铁多金属矿床是东昆仑祁漫塔格成矿带新发现的又一典型矽卡岩型矿床。利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方法,获得矿区主要成矿岩体花岗闪长斑岩的成岩年龄为236.0±2.3Ma,该结果与前人利用^(40)Ar-^(39)Ar法获得的矽卡岩型磁铁矿矿石中白云母229.9±3.5Ma的等时线年龄一致。花岗闪长斑岩为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成因类型属于Ⅰ型;微量元素配分型式表现为轻稀土元素和高场强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中等负Eu异常的特征。花岗闪长斑岩形成于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构造-岩浆旋回的碰撞-后碰撞阶段,与区域上大规模的幔源岩浆底侵及其与壳源岩浆的混合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卡岩型 I型 碰撞-后碰撞阶段 它温查汉西铁多金属矿床 东昆仑
下载PDF
内蒙古白音图嘎地区晚古生代侵入岩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天红 杨多 +3 位作者 毛磊 秦天 许伟 李淑芳 《现代矿业》 CAS 2017年第3期9-15,共7页
内蒙古白音图嘎地区位于西伯利亚板块东南缘晚古生代陆缘增生带,地处二连—贺根山板块对接带西北侧,在晚古生代时期该区侵入岩较发育。通过对该区晚古生代时期侵入岩岩相学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认为该区晚古生代时期的侵入岩... 内蒙古白音图嘎地区位于西伯利亚板块东南缘晚古生代陆缘增生带,地处二连—贺根山板块对接带西北侧,在晚古生代时期该区侵入岩较发育。通过对该区晚古生代时期侵入岩岩相学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认为该区晚古生代时期的侵入岩均具有准铝质的碱性A型花岗岩特征,其源岩具有壳源性质,形成于晚古生代时期的锡林浩特微板块与南戈壁微板块后碰撞阶段的伸展环境,且该伸展体系由早石炭世一直延续至早二叠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入岩 岩相学特征 地球化学特征 A型花岗岩 后碰撞阶段 伸展环境
下载PDF
东昆仑小灶火地区钼矿化正长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陈静 胡继春 +3 位作者 逯永卓 卢世银 王树林 徐贝贝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8年第4期465-472,共8页
小灶火地区位于昆中岩浆弧北缘,北部与祁漫塔格弧后盆地区相邻,属于拉陵灶火整装勘查区众多铜钼多金属矿(化)点之一,该区含钼岩体为正长花岗岩。采用LA-ICP-MS锆石U-Pb法测得小灶火地区含矿正长花岗岩形成年龄为(226±1)Ma,形成于... 小灶火地区位于昆中岩浆弧北缘,北部与祁漫塔格弧后盆地区相邻,属于拉陵灶火整装勘查区众多铜钼多金属矿(化)点之一,该区含钼岩体为正长花岗岩。采用LA-ICP-MS锆石U-Pb法测得小灶火地区含矿正长花岗岩形成年龄为(226±1)Ma,形成于晚三叠世Carnian期。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岩石明显具有富硅钾的特点,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具有较弱的Eu负异常(0.75~0.86),Nb、Ta、Ti、P、Ba等元素亏损,Rb、Th、U、K等元素富集,Rb/Sr比值平均为1.90,Nb/Ta比值平均为11.33,上述特征均反映了岩石的壳源成因。结合区域上该期的火成岩岩石组合判断小灶火地区成岩成矿背景为晚三叠世后碰撞陆内造山阶段,与整个东昆仑造山带晚三叠世强烈壳—幔相互作用大背景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长花岗岩 锆石U-PB年龄 岩石地球化学 后碰撞阶段 钼多金属矿 小灶火 东昆仑
下载PDF
新疆萨吾尔地区扎合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涛 辛存林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9,共9页
扎合岩体位于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北缘,属于萨吾尔晚古生代岛弧带,岩石类型以花岗闪长岩为主。笔者通过对该岩体的岩石地球化学、岩石类型、岩浆源区、构造背景研究表明,扎合岩体属于钙碱性系列侵入岩,在岩浆演化过程中没有明显的分离... 扎合岩体位于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北缘,属于萨吾尔晚古生代岛弧带,岩石类型以花岗闪长岩为主。笔者通过对该岩体的岩石地球化学、岩石类型、岩浆源区、构造背景研究表明,扎合岩体属于钙碱性系列侵入岩,在岩浆演化过程中没有明显的分离结晶作用且分异程度不高,暗示其原始岩浆的来源可能为上地幔,形成环境为后碰撞阶段的挤压环境;扎合岩体地球化学特征的确定为晚古生代西准噶尔地区地壳的垂向增生以及后碰撞岩浆活动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意义 后碰撞阶段 地球化学 Ⅰ型花岗岩 萨吾尔地区 新疆
下载PDF
湘西大神山印支期花岗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37
6
作者 张龙升 彭建堂 +2 位作者 张东亮 胡阿香 阳杰华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7-148,共12页
湘西大溶溪钨矿床在空间、成因上与大神山花岗岩关系密切,但目前大神山花岗岩的研究程度较低,这严重制约了对其成岩机理、形成地质背景、以及对大溶溪钨矿矿床成因与成矿机理的认识。本文对大神山花岗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进行了研究,... 湘西大溶溪钨矿床在空间、成因上与大神山花岗岩关系密切,但目前大神山花岗岩的研究程度较低,这严重制约了对其成岩机理、形成地质背景、以及对大溶溪钨矿矿床成因与成矿机理的认识。本文对大神山花岗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进行了研究,并揭示了该花岗岩的成因及其成岩的构造背景。研究表明,大神山花岗岩呈岩株产出,主要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其锆石LA-ICP-MSU-Pb年龄为(224.3±1.0)Ma。相比于华南地区其它印支期花岗岩,大神山花岗岩具有酸度、碱度偏低,而富含MgO、CaO的特点,属准铝质-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岩系。该花岗岩稀土总量较低,表现出富轻稀土、弱负铕异常、轻重稀土分馏明显的特征;成矿元素W含量极高,Ba/Rb、Ni/Co、Rb/Sr值普遍较低,显示其岩浆结晶分异不充分。从成因上看,大神山花岗岩为I型花岗岩,形成于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强烈会聚之后的后碰撞晚造山阶段,可能是幔源岩浆底侵与下地壳局部熔融所形成的幔、壳混熔岩浆不断演化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特征 大神山花岗岩 印支期I型花岗岩 后碰撞晚造山阶段 湘西
下载PDF
东昆仑它温查汉西花岗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9
7
作者 杨涛 李智明 +8 位作者 张乐 宋忠宝 张洲远 杜亚龙 赵辛敏 张斌 李金超 陈向阳 王宇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52-464,共13页
它温查汉西铁多金属矿床是东昆仑祁漫塔格成矿带新发现的又一典型矽卡岩型矿床,与成矿密切相关的花岗闪长斑岩和二长花岗斑岩成岩时代分别为236.0±2.3 Ma和229.9±2.0 Ma。二者均为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成因类型分别属于Ⅰ... 它温查汉西铁多金属矿床是东昆仑祁漫塔格成矿带新发现的又一典型矽卡岩型矿床,与成矿密切相关的花岗闪长斑岩和二长花岗斑岩成岩时代分别为236.0±2.3 Ma和229.9±2.0 Ma。二者均为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成因类型分别属于Ⅰ型和A型;二者稀土元素配分表现为富LREE、贫HREE以及中等Eu负异常的特征,微量元素具有Th、U、K、Zr、Hf相对富集和Nb、Ta、Ti、Sr、Ba相对亏损的特征。花岗闪长斑岩和二长花岗斑岩形成于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构造—岩浆旋回的碰撞—后碰撞转化阶段,与区域上的大规模幔源岩浆底侵及壳—幔岩浆混合作用有关,从形成花岗闪长斑岩到二长花岗斑岩过程中地壳具有由厚减薄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卡岩 I型和A型花岗岩 碰撞-后碰撞转化阶段 壳-幔岩浆混合 它温查汉西铁多金属矿床 东昆仑
下载PDF
内蒙古四子王旗地区中二叠世火山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8
作者 王琦 唐建洲 +5 位作者 程建 段铁军 丁聪 张怀惠 孟芸西 张志诚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53-468,共16页
对华北克拉通与兴蒙造山带结合部位的内蒙古四子王旗地区出露的一套原定为中‒下侏罗统的流纹岩进行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和Hf同位素组成研究,确定其岩石成因及地球动力学意义。新获得的流纹岩和流纹斑岩LA-ICP-M... 对华北克拉通与兴蒙造山带结合部位的内蒙古四子王旗地区出露的一套原定为中‒下侏罗统的流纹岩进行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和Hf同位素组成研究,确定其岩石成因及地球动力学意义。新获得的流纹岩和流纹斑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分别为262±2和261±2 Ma,表明流纹岩的时代应为中二叠世晚期。四子王旗地区流纹岩多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和钾玄岩系列岩石,具有高硅、高碱、富铝以及贫钙、贫镁的特征。稀土元素总量较大,配分曲线明显右倾,具有中度到重度Eu负异常,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和轻稀土元素,亏损Nb,Ta,Sr和Ba等元素。火山岩的εHf(t)为负值(−25.97~−11.94),可能主要来源于古老地壳熔融岩浆。该套火山岩具有高硅流纹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岩浆经历过结晶分异过程,岩浆喷出与深部幔源岩浆的加热有关。结合相关构造判别图解,判断该套火山岩可能形成于后碰撞伸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子王旗地区 火山岩 中二叠世 岩石成因 后碰撞伸展阶段
下载PDF
内蒙古北山马山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易鹏飞 李宁 +6 位作者 高峰 冯伟华 唐力 高云鹏 李琦 刘渭 宋得郓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31-341,共11页
对内蒙古北山南带东段的马山花岗岩体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马山花岗岩以花岗闪长岩为主,偏铝质-过铝质,中钾钙碱性特征,具有较高的SiO_2(64.85%~79.17%)、Na_2O+K_2O(5.13%~6.62%),富钠(Na_2O/K_2... 对内蒙古北山南带东段的马山花岗岩体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马山花岗岩以花岗闪长岩为主,偏铝质-过铝质,中钾钙碱性特征,具有较高的SiO_2(64.85%~79.17%)、Na_2O+K_2O(5.13%~6.62%),富钠(Na_2O/K_2O>1);在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图上,配分曲线相对平缓,富集轻稀土元素,重稀土元素分馏不明显且相对亏损,δEu=0.65~0.91,具有弱Eu负异常;在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上,亏损Ba、Nb、Ta、P、Ti,富集Rb、Th、U、K。通过LA-ICP-MS锆石U-Pb测年,马山花岗岩体的侵位年龄为281.8±3.2Ma。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认为马山花岗岩体是壳幔混合成因的,形成于早二叠世后碰撞伸展体制之下,北山南带于早二叠世晚期进入后碰撞裂谷伸展发育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北山南带 花岗岩 LA-ICP-MS锆石U-PB年龄 后碰撞伸展阶段 马山
下载PDF
松潘-甘孜造山带东缘塔公岩体岩石学、同位素年代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5
10
作者 邓红 唐渊 +5 位作者 骆志红 罗林洪 梁兵 贾志泉 李豪 刘祥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27-539,共13页
松潘-甘孜造山带东缘的三叠纪-侏罗纪中酸性花岗岩,如塔公岩体,为晚三叠世的碰撞造山以及燕山期的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信息.区域地质调查填图表明,塔公岩体为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其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岩石主体属高... 松潘-甘孜造山带东缘的三叠纪-侏罗纪中酸性花岗岩,如塔公岩体,为晚三叠世的碰撞造山以及燕山期的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信息.区域地质调查填图表明,塔公岩体为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其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岩石主体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准铝质-过铝质过渡系列,稀土配分曲线显示其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具有壳源岩浆特征,稀土-微量元素投点结果表明花岗岩形成于造山时期后碰撞阶段.对塔公花岗岩体采集的4件同位素样品的年龄数据质量较高,为214±1 Ma、214±1 Ma、215±1 Ma、216±1 Ma;该组年龄可以作为限制印支晚期扬子、华北和昌都板块之间碰撞时限的证据.基于塔公花岗岩类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同位素年代学特征,结合区域研究资料,认为松潘-甘孜造山带东缘类似塔公岩体的晚三叠世花岗岩类形成于昌都、扬子和华北地块后碰撞阶段的岩石圈拆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潘-甘孜造山带 塔公岩体 花岗岩 地球化学 同位素年代学 后碰撞阶段 拆沉作用
原文传递
东昆仑拉陵灶火地区泥盆纪侵入岩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8
11
作者 陈静 谢智勇 +4 位作者 李彬 谈生祥 任华 张启梅 李燕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6-34,共9页
针对东昆仑拉陵灶火地区产出的二长花岗岩进行锆石LA-ICP-MS U-Pb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该岩体的形成年龄为396.2 Ma±2 Ma,时代为中泥盆世早期。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岩石具有硅含量和全碱含量高特征,准铝质,稀土含量中等,... 针对东昆仑拉陵灶火地区产出的二长花岗岩进行锆石LA-ICP-MS U-Pb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该岩体的形成年龄为396.2 Ma±2 Ma,时代为中泥盆世早期。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岩石具有硅含量和全碱含量高特征,准铝质,稀土含量中等,强Eu亏损,呈"燕式"稀土配分模式,微量元素蛛网图上出现Ba、Sr-P和Eu-Ti 3个明显的低谷,结合花岗岩成因类型判别图解确定其为A2型花岗岩。综合区域上的研究成果,东昆仑造山带早中泥盆世花岗岩组合、基性岩墙群及A型花岗岩可能都是后碰撞阶段持续的或间歇的伸展体制下的产物,也表明该阶段是区域构造转换的关键时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陵灶火 锆石U-Pb年龄 岩石地球化学 A型花岗岩 后碰撞伸展阶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