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6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玉米间作氮肥后移利于减少土壤蒸发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1
作者 任强 徐珂 +5 位作者 樊志龙 殷文 范虹 何蔚 胡发龙 柴强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95-1307,共13页
【目的】针对绿洲灌区小麦玉米间作水分高效利用潜力挖掘不足,制约多熟种植稳定发展的问题,拟通过探明不同氮肥后移比例对小麦玉米间作耗水特性及水分利用的影响,为绿洲灌溉区水分高效利用麦玉间作模式创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于... 【目的】针对绿洲灌区小麦玉米间作水分高效利用潜力挖掘不足,制约多熟种植稳定发展的问题,拟通过探明不同氮肥后移比例对小麦玉米间作耗水特性及水分利用的影响,为绿洲灌溉区水分高效利用麦玉间作模式创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于2020—2021年在甘肃农业大学绿洲农业综合试验站开展,设小麦玉米间作、单作小麦和单作玉米3种种植模式,针对玉米设不施氮(N0)、氮肥后移20%(N1)、氮肥后移10%(N2)和传统施氮氮肥不后移(N3)4个处理,间作玉米和单作玉米各施氮处理下总施氮量分别为210和360kg·hm^(-2),研究不同种植制度及氮肥后移比例对小麦和玉米的土壤蒸发、耗水特性及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小麦、玉米独立生长阶段间作处理的棵间蒸发量大于单作,间作小麦棵间蒸发较单作小麦增大15.9%—16.7%,间作玉米棵间蒸发较单作玉米增大5.4%—14.7%,麦玉共生期间作棵间蒸发量较单作加权降低4.6%—6.1%;全生育期棵间蒸发总量表现为:小麦玉米间作最大、单作玉米次之、单作小麦最小,在间作模式中,氮肥后移20%处理棵间蒸发量较传统施氮降低6.5%,且小麦带棵间蒸发量较玉米带增大12.6%—17.3%,是间作系统棵间蒸发的主要来源。间作系统中氮肥后移20%和后移10%处理全生育期耗水量较传统施氮分别降低34.3和18.9 mm,E/ET与传统施氮差异不显著。间作系统籽粒产量较单作加权平均提高21.1%—39.0%,间作系统氮肥后移20%处理籽粒产量较传统施氮提高28.8%,其中间作小麦、间作玉米氮肥后移20%处理较传统施氮分别提高24.3%、30.8%。间作种植模式氮肥后移处理水分利用效率较单作加权平均显著提高15.0%、12.3%,其中氮肥后移20%处理较传统施氮提高35.9%,氮肥后移10%处理较之提高19.3%。【结论】小麦玉米间作种植模式结合氮肥后移20%能减少土壤蒸发和全生育期耗水量,提高产量和水分生产力,是绿洲灌区小麦玉米间作高产高效生产可采用的施氮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作 氮肥后移 棵间蒸发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氮肥减量后移改善植株光合特性提高麦-玉周年产量及经济效益
2
作者 赵凯男 丁豪 +11 位作者 刘阿康 姜宗昊 陈广周 冯波 王宗帅 李华伟 司纪升 张宾 毕香君 李勇 李升东 王法宏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68-884,共17页
【目的】针对黄淮海平原传统施氮技术下,小麦-玉米两熟体系作物生育后期土壤氮肥供应不足导致籽粒减产等问题,探讨氮肥减量后移对植株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及周年籽粒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施氮制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 【目的】针对黄淮海平原传统施氮技术下,小麦-玉米两熟体系作物生育后期土壤氮肥供应不足导致籽粒减产等问题,探讨氮肥减量后移对植株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及周年籽粒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施氮制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20—2023年,于山东济阳典型麦-玉两熟种植区,设置周年施氮400 kg·hm^(-2)传统农户处理(CK,小麦季200 kg·hm^(-2):65%基肥+35%返青肥,玉米季200 kg·hm^(-2):100%基肥)、周年减氮10%(SN,小麦季180 kg·hm^(-2):50%基肥+50%返青肥,玉米季180 kg·hm^(-2):100%基肥)、周年减氮20%(NH,小麦季180 kg·hm^(-2):22.2%基肥+33.3%返青肥+44.5%抽穗肥,玉米季140 kg·hm^(-2):28.6%基肥+71.4%大喇叭口肥)和周年减氮30%(NL,小麦季140 kg·hm^(-2):43%返青肥+57%抽穗肥,玉米季140 kg·hm^(-2):100%大喇叭口肥)4种施氮制度,研究不同施氮制度下麦-玉两熟体系的光合特性、籽粒产量和经济效益。【结果】氮肥后移优化了氮肥减量条件下作物光合特性,其中,叶面积指数3年均值,小麦拔节和开花期NL较CK、SN和NH处理分别显著提高19.0%—40.1%和21.6%—36.7%,夏玉米吐丝期NL较CK和SN处理显著提高6.8%—7.3%;叶片SPAD值3年均值,冬小麦拔节和开花期NL较CK、SN处理分别显著提高7.7%—10.0%和7.4%—12.9%,灌浆中期NL较CK、SN和NH处理显著提高5.2%—16.2%;夏玉米大喇叭口期NL和NH较CK、SN处理3年均值分别显著提高9.0%—9.4%和6.7%—7.1%,吐丝和灌浆中期NL较CK、SN和NH分别显著提高5.1%—9.4%和4.1%—9.2%;净光合速率3年均值,小麦拔节、开花和灌浆中期NL较CK、SN处理分别提高8.9%—13.3%、14.0%—18.1%和20.1%—24.4%;夏玉米大喇叭口、吐丝和灌浆中期NL较CK、SN处理分别提高4.2%—5.7%、8.7%—13.4%和7.7%—12.8%。NL处理通过增加氮肥后移量,改善了各生育阶段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强度,稳定或提高了各生育时期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冬小麦拔节、开花和成熟期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的3年均值较CK分别显著提高26.7%、27.4%和18.1%,夏玉米吐丝期显著提高14.4%。氮肥后移通过改善氮肥减量条件下光合特性,促进了各生育时期地上部干物质积累,最终实现冬小麦、夏玉米及周年籽粒产量的3年均值,NL较CK处理分别显著提高20.5%、18.1%和19.1%,经济效益分别显著提高32.4%、23.8%和27.9%。【结论】黄淮海平原麦-玉两熟体系,周年减氮30%制度下通过增加氮肥后移量,改善了作物光合特性(叶面积指数、叶片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优化了各生育阶段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强度和干物质积累量,从而促进冬小麦、夏玉米及周年总产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年减氮 氮肥后移 麦-玉两熟制 籽粒产量 经济效益 光合特性
下载PDF
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后融合器后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席金涛 鲁齐林 +7 位作者 汪洋 王小娟 吕鹏 陈龙 石震 谢维 竺义亮 李绪贵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94-1398,共5页
背景:既往文献报道融合器与原位置相比移位超过2 mm即认为融合器后移。目前临床观察发现导致融合器移位的因素较为复杂,这些因素与融合器后移的关联目前还无法明确。目的:探讨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后融合器后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 背景:既往文献报道融合器与原位置相比移位超过2 mm即认为融合器后移。目前临床观察发现导致融合器移位的因素较为复杂,这些因素与融合器后移的关联目前还无法明确。目的:探讨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后融合器后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采用椎间融合器行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手术的200例患者,根据术后(拔除引流管第2天)及术后1,3,6,12个月椎体融合器后缘距椎体后缘距离,将患者分为融合器后移组(≥2 mm)与融合器未后移组(<2 mm),对可能影响融合器后移的因素如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骨密度、手术时间、出血量、终板损伤、术前术后椎间隙高度、cage置入深度、cage大小、节段性前凸角等进行单因素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结论:①15例发生融合器后移(15/200);两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手术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单因素分析结果为椎间隙高度差、佩戴支具时间、节段性前凸角差、骨密度、年龄与融合器后移有关;③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为cage大小、终板损伤情况及cage置入的位置是融合器后移的危险因素;④结果说明,融合器后移受节段性前凸角差、骨密度、cage大小、终板损伤情况、佩戴支具时间及cage置入的深度等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 融合器 后移 腰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减氮后移配施生物有机肥对玉米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4
作者 刘有民 张燕 +3 位作者 朱建强 葛承暄 郭世乾 张立勤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4年第4期57-62,共6页
为明确玉米配施生物有机肥的合理减氮后移比例,达到化肥减施增效的目的,以不施肥为对照,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进行氮肥减施后移并配施生物有机肥研究,分析不同处理对玉米生长情况、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减... 为明确玉米配施生物有机肥的合理减氮后移比例,达到化肥减施增效的目的,以不施肥为对照,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进行氮肥减施后移并配施生物有机肥研究,分析不同处理对玉米生长情况、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减量后移配施生物有机肥对玉米生育期的影响较小,但对株高、茎粗、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和百粒重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不仅能提高玉米产量,还能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和土壤养分。综合来看,当氮肥减量10%配施生物有机肥后,基肥30%+拔节期20%+大喇叭口期30%+灌浆期20%的施氮方式效果最好,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最高,在保证玉米高产的同时达到了氮肥减量增效的目的,是较为理想的节氮施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氮肥减量后移 生物有机肥 产量
下载PDF
我国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所引发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5
作者 苦打哈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0-17,共8页
阐述了我国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改革中出现的消费税税收征管难度加大、税收与税源发生背离、税率配套不合理等问题;提出了健全税源征管制度、建立线上交易收货地征税标准、保持税负水平不变而下调消费税法定税率、坚持价外税模式并建立... 阐述了我国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改革中出现的消费税税收征管难度加大、税收与税源发生背离、税率配套不合理等问题;提出了健全税源征管制度、建立线上交易收货地征税标准、保持税负水平不变而下调消费税法定税率、坚持价外税模式并建立价税分离显示制度等改革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税 征收环节后移 征管 税负水平 价税分离显示制度
下载PDF
前氮后移对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6
作者 杨广川 薛非 《现代化农业》 2024年第4期41-43,共3页
氮素是大豆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主要营养元素之一。试验针对大豆的需肥特点及自身的固氮特性,改变传统一次性施足基肥模式,采取随机区组法研究在深施磷钾肥的前提下,控制氮肥总量,把适量的氮肥用作基肥,其余氮肥后移分期进行根外追肥,... 氮素是大豆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主要营养元素之一。试验针对大豆的需肥特点及自身的固氮特性,改变传统一次性施足基肥模式,采取随机区组法研究在深施磷钾肥的前提下,控制氮肥总量,把适量的氮肥用作基肥,其余氮肥后移分期进行根外追肥,探讨前氮后移对大豆产量的影响,为氮肥的合理施用提高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前氮后移效果好于氮肥作基肥一次性深施,以基肥尿素37.5kg/hm^(2)+初花期(R1)、始荚期(R3)、鼓粒初期(R5)分别叶喷尿素7.5、6.0、6.0kg/hm^(2)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氮后移 大豆 生长发育 产量
下载PDF
论消费税征税环节后移背景下烟草税税率上调与税收中性
7
作者 程玉璇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2期7-12,共6页
消费税征税环节后移与烟草消费税税率上调在财政效果与调控效果上具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在此意义上,两种制度的设计与结合有其合理性。但烟草消费税以消费为客体、面向最终消费者,与之相矛盾的是征收消费税涉及最终消费前的多个环节和主... 消费税征税环节后移与烟草消费税税率上调在财政效果与调控效果上具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在此意义上,两种制度的设计与结合有其合理性。但烟草消费税以消费为客体、面向最终消费者,与之相矛盾的是征收消费税涉及最终消费前的多个环节和主体,故对税收中性的考量成为必要。将税收中性引入烟草消费税制度主要表现为税收中性与税负转嫁的互动。在一定情形中,征税环节后移与烟草消费税税率上调的结合冲击私人部门资源配置,其负面影响超过冲击所实现的社会整体经济利益,不符合比例原则。对此,确保制度变革契合税收中性成为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消费税 征税环节后移 税率上调 税收中性
下载PDF
花生肥效后移防衰增产技术
8
作者 华红厚 《江西农业》 2024年第3期75-77,共3页
花生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在农业领域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对花生生长情况进行调查发现,播种前进行一次性施肥会导致花生前期旺长倒伏,后期脱肥早衰,叶斑病加重,落叶早,荚果充实性差,影响花生产量和品质。基于此,围绕花生植株不同阶段... 花生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在农业领域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对花生生长情况进行调查发现,播种前进行一次性施肥会导致花生前期旺长倒伏,后期脱肥早衰,叶斑病加重,落叶早,荚果充实性差,影响花生产量和品质。基于此,围绕花生植株不同阶段的需肥特性,从技术原理、化学肥料科学配比及施用、配套管理、喷施调节剂、选用高产品种等方面对花生肥效后移防衰增产技术进行了相关阐述,最后围绕广东省韶关市花生种植现状,探究了花生肥效后移防衰增产技术的有效推广路径,以进一步提高肥料利用率,提高广东韶关的花生产量和品质、稳步提高区域油料生产水平和供给保障能力,推动当地花生产业生产方式逐步向专业化、区域化、规模化、优质化、集约化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防衰增产 肥效后移
下载PDF
PCOS患者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胰岛素峰值后移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朱琳 陈跃瑜 +1 位作者 林延润 杨发达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54-58,141,共6页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 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与胰岛素峰值后移的关系,并分析不同基因型对胰岛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 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与胰岛素峰值后移的关系,并分析不同基因型对胰岛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佛山市南海区妇幼保健院就诊的PCOS患者191例,同时进行MTHFR基因C677T位点、胰岛素释放试验(insulin release test,IRT)和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检测。根据IRT峰值所在的时间点进行分组,峰值在120或者180min的患者纳入后移组(n=65),在30或者60min的纳入无后移组(n=126),比较两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分析组内不同基因型对FPG, IRT各时间点血清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IRI)、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ISI)和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的影响。结果 (1)后移组和无后移组MTHFR C677T三种基因型(CC,CT,TT)的分布为36.92%,40.00%,23.08%和61.11%,30.16%,8.73%;等位基因(C,T)的频率为56.92%, 43.08%和76.19%,23.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47,15.06;P=0.020,0.000)。(2)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无后移组三种基因型的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和I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569,5.928,P=0.002,0.003);CT型、TT型均高于CC型[Fins:12.56(9.39,15.49),12.59(9.56,22.48) vs 8.75(5.43,13.50);IRI:2.75(1.96,3.53),3.16(2.01,4.83) vs1.87(1.28,3.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6~2.93, P=0.004~0.009)。(3)后移组三种基因型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Fins和IS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27,3.559,P=0.027,0.034),相比于CC型,CT型和TT型的Fins升高[13.00(9.29,20.74),13.92(7.84,18.03) vs 8.67(6.73,10.66)],而ISI降低[0.016(0.010,0.023),0.014(0.011,0.025) vs 0.022(0.018,0.0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1~2.51, P=0.015~0.039)。结论 PCOS患者MTHFR C677T基因位点多态性与胰岛素峰值后移有关,基因突变患者Fins升高。在未发生峰值后移的患者中,基因突变者抵抗程度增加;而在峰值后移的患者中,基因突变者胰岛素敏感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胰岛素释放试验 胰岛素峰值后移
下载PDF
氮肥后移对直播稻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影响
10
作者 刘奇华 尹秀波 +1 位作者 郑崇轲 孙召文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23年第2期38-41,共4页
提高氮肥利用效率是水稻氮肥高效减施的重要栽培措施之一。本研究通过减少基肥氮损耗,提高其利用效率,以期探明氮肥后移对旱直播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氮肥的后移,直播稻穗长、一次枝梗数、穗实粒数、产量呈先增加后... 提高氮肥利用效率是水稻氮肥高效减施的重要栽培措施之一。本研究通过减少基肥氮损耗,提高其利用效率,以期探明氮肥后移对旱直播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氮肥的后移,直播稻穗长、一次枝梗数、穗实粒数、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基肥氮后移至1叶1心期施用,直播稻穗长、一次枝梗数、穗实粒数及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分别比对照高8.50%、7.95%、11.00%和19.94%,伴随基肥氮继续后移,上述指标开始呈下降趋势;当氮后移至3叶1心期,上述指标降至最低水平。氮后移对株高、二次枝梗数、有效穗数、千粒质量等农艺性状无显著影响。与传统施肥模式相比,氮肥后移至1叶1心期施用能明显改善旱直播水稻农艺性状,提高产量,是一种较为合理的氮肥高效施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后移 农艺性状 产量
下载PDF
氮肥后移对中、弱筋小麦籽粒淀粉合成及其糊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东明 韩雅楠 +5 位作者 马宏亮 祁鹏飞 魏育明 樊高琼 刘琼 郑亭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86-197,共12页
以中筋品种‘蜀麦482’、‘蜀麦969’,弱筋品种‘川农16’、‘绵麦51’为材料,在总施氮量(纯氮)为150 kg·hm^(-2)和基追比为6∶4的条件下,设置底肥一次施用、追施拔节肥、追施孕穗肥3个施氮时期,开展两年两点试验。结果表明:(1)氮... 以中筋品种‘蜀麦482’、‘蜀麦969’,弱筋品种‘川农16’、‘绵麦51’为材料,在总施氮量(纯氮)为150 kg·hm^(-2)和基追比为6∶4的条件下,设置底肥一次施用、追施拔节肥、追施孕穗肥3个施氮时期,开展两年两点试验。结果表明:(1)氮肥后移处理小麦籽粒总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含量及直/支比分别显著下降0.20~1.75个百分点、0.10~1.85个百分点及4.88%~10.42%,可分别解释23.92%~39.00%、37.65%~45.08%、24.29%~29.04%的变异,支链淀粉含量基本无变化。(2)施氮时期可解释糊化特性0.01%~13.5%的变异。氮肥后移后4个品种的糊化指标基本均有所提升,其中,峰值黏度、低谷黏度、最终黏度和回复值的变化达显著水平。(3)氮肥后移后籽粒中AGPase、SSS以及GBSS活性均有所增加,尤其是灌浆中后期20~35 d与底肥一次性施用处理差异多达显著水平,并且差异随灌浆的推移而增大,中筋品种表现尤为显著。(4)AGP-L、Sbe 1 D、Wx-DI基因表达量在灌浆中后期20~35 d显著降低。因此,弱筋品种追肥需提前,适宜底肥一次施用或者拔节前追肥;中筋品种可考虑追施拔节肥或孕穗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筋小麦 弱筋小麦 氮肥后移 淀粉合成 糊化特性
下载PDF
消费税征税环节后移改革的相关问题探讨
12
作者 危素玉 游唐倩 《西部财会》 2023年第6期21-24,共4页
我国消费税征税环节主要设置在生产(进口)环节,在征收实践中客观上存在地区间消费税收入与相应消费水平不匹配、税收负担隐形化导致消费税的调节功能弱化、纳税人避税空间大等诸多问题。目前,从征管技术条件、国外经验等方面来看,将部... 我国消费税征税环节主要设置在生产(进口)环节,在征收实践中客观上存在地区间消费税收入与相应消费水平不匹配、税收负担隐形化导致消费税的调节功能弱化、纳税人避税空间大等诸多问题。目前,从征管技术条件、国外经验等方面来看,将部分品目的征税环节从生产(进口)后移到批发或零售环节的条件已经具备,并就烟、酒、成品油和小汽车四个重要子目的征税环节后移改革,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税改革 征税环节后移 收入分享机制
下载PDF
水分胁迫下氮肥后移对棉花花铃期成铃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新龙 张巨松 +3 位作者 代健敏 何庆雨 谢玲 窦巧巧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6,共6页
【目的】研究干旱半干旱地区棉花花铃期氮肥运筹对非充分灌溉下棉花产量的调节机制。【方法】采用裂区试验设计,在充分灌溉2400 m^(3)/hm^(2)和非充分灌溉1560 m^(3)/hm^(2)下分别设置氮肥后移N24(花期肥:铃期肥为2:4)、N33充分施氮(花... 【目的】研究干旱半干旱地区棉花花铃期氮肥运筹对非充分灌溉下棉花产量的调节机制。【方法】采用裂区试验设计,在充分灌溉2400 m^(3)/hm^(2)和非充分灌溉1560 m^(3)/hm^(2)下分别设置氮肥后移N24(花期肥:铃期肥为2:4)、N33充分施氮(花期肥:铃期肥为3:3)、N42氮肥前移(花期肥:铃期肥为4:2)3个施氮比例,研究棉花蕾铃发育、干物质积累与分配、产量及纤维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棉花在花铃期充分灌溉处理较非充分灌溉处理产量、单株结铃数、单铃质量分别提高了17.32%、11.68%、7%。非充分灌溉下,自盛花期开始直至吐絮期,各施氮处理的蕾铃数均表现为N24处理>N33处理>N42处理;棉花1~4台果枝成铃率随花期氮肥比例增加而增加,表现为N42处理>N33处理>N24处理,5~10台果枝成铃率以氮肥后移N24处理最高;盛铃—吐絮期棉花干物质总量表现为N24处理>N33处理>N42处理,各处理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及生产特征值均以N24处理最大,N24处理更有利于非充分灌溉下棉花干物质的积累;非充分灌溉棉花籽棉产量表现为N24处理>N33处理>N42处理,N24处理较N33、N42处理平均增加了11.06%、22.44%;N24处理单株结铃数较N33、N42处理平均增加了10.4%、21.32%,单铃质量较N33、N42处理平均增加了0.53%、7.39%;N24处理短纤维指数显著低于N33、N42处理,N24处理纺织参数显著高于N33、N42处理。【结论】非充分灌溉下可以通过氮肥后移来加快干物质积累速率,增加棉花蕾铃数,提高单铃质量和马克隆值弥补灌水不足对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非充分灌溉 氮肥后移 蕾铃消长 产量
下载PDF
定制点后移过程的优化评价指标和方法
14
作者 李新康 吕枭 +3 位作者 顾复 陆群峰 陈澳 顾新建 《成组技术与生产现代化》 2023年第4期10-15,48,共7页
鉴于定制点后移可增加大批量生产比重、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生产周期,提出了定制点后移过程的优化评价指标。它主要包括:定制点后移评价指标O_(1),各环节定制生产比例优化评价指标O_(2),以及综合O_(1)和O_(2)得到的各环节定制生产比例优... 鉴于定制点后移可增加大批量生产比重、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生产周期,提出了定制点后移过程的优化评价指标。它主要包括:定制点后移评价指标O_(1),各环节定制生产比例优化评价指标O_(2),以及综合O_(1)和O_(2)得到的各环节定制生产比例优化加权评价指标O_(3);基于O_(3)的各环节定制生产比例优化加权评价指标改善率O_(4)。研究表明:这些指标各有所适用的范围,总的来讲,O_(4)的价值最大,O_(3)其次,O_(2)和O_(1)的评价全面性稍差一些,但仍适用于一些特定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批量定制 模块化 延迟生产 定制点 定制点后移
下载PDF
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后cage后移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15
作者 栗林 徐铖菡 +3 位作者 周英杰 王彦金 柴旭斌 禚汉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17-927,共11页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的方法分析影响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后cage后移(cage retropulsion,CR)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的方法分析影响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后cage后移(cage retropulsion,CR)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收集各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4月有关影响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后CR危险因素的文献,研究类型为队列研究及病例对照研究,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质量评估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提取纳入研究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及性别等以及CR发生相关研究因素,如骨质疏松、终板损伤、螺钉松动、梨形椎间隙、cage形状、cage置入深度及手术时长、出血量等。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使用Stata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篇相关文献,其中15篇文献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1篇为前瞻性队列研究,均为中等及以上质量研究,NOS评分均≥7分。总样本量12667例,其中发生CR者(CR组)326例,未发生CR者(nCR组)12341例,CR发生率为2.83%。Meta分析结果显示:性别(男性)[比值比(odds ratio,OR)=1.264,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03~1.593),P=0.047]、年龄[效应量标准化平均差(standardized mean difference,SMD)=0.237,95%CI(0.054~0.419),P=0.011]、骨质疏松[OR=3.126,95%CI(1.040~9.401),P=0.042]、骨终板损伤[OR=8.161,95%CI(3.711~17.945),P=0.000]、螺钉松动[OR=7.978,95%CI(3.487~18.255),P=0.000]、梨形椎间隙[OR=6.037,95%CI(2.381~15.305),P=0.000]、cage置入深度不足[OR=5.157,95%CI(1.760~15.111),P=0.003]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后发生CR的危险因素。结论:性别(男性)、高龄、骨质疏松、骨终板损伤、螺钉松动、梨形椎间隙、cage置入深度不足与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后发生CR密切相关,随访期间应对此类患者密切观察,预防发生严重cage移位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椎间融合术 cage后移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下载PDF
后移征收环节视角下卷烟消费税改革
16
作者 龚萦 《中国集体经济》 2023年第18期63-66,共4页
当前,卷烟消费税改革已进入“深水区”,聚焦重点在后移征收环节和收入下划地方。文章从卷烟消费税制度变革入手,探讨了消费税税制设计上存在的问题以及后移征收的诸多影响,就消费税改革提出相关建议,目的在于积极引导卷烟的合理消费,达... 当前,卷烟消费税改革已进入“深水区”,聚焦重点在后移征收环节和收入下划地方。文章从卷烟消费税制度变革入手,探讨了消费税税制设计上存在的问题以及后移征收的诸多影响,就消费税改革提出相关建议,目的在于积极引导卷烟的合理消费,达到“以税控烟”,推进烟草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移征收 卷烟 消费税
下载PDF
某型船用增压锅炉燃烧后移原因及排除
17
作者 汤磊 孟彦涛 黄胜 《船电技术》 2023年第12期74-76,共3页
针对某船1号增压锅炉冒黑烟、排温高、水冷壁及蒸发管束结焦严重的现象,通过对该型锅炉燃烧原理和燃料油滴状态燃烧时效分析,发现主要问题在于燃料雾化不佳,存在炉内燃烧不完全、燃烧后移现象。根据问题导向,从锅炉配风器、喷油器工作... 针对某船1号增压锅炉冒黑烟、排温高、水冷壁及蒸发管束结焦严重的现象,通过对该型锅炉燃烧原理和燃料油滴状态燃烧时效分析,发现主要问题在于燃料雾化不佳,存在炉内燃烧不完全、燃烧后移现象。根据问题导向,从锅炉配风器、喷油器工作机理研究分析,发现喷油器稳焰器发生形变,同时因配油器及增压涡轮控制系统问题,导致风油匹配不好、空气过余系数小,进一步影响炉内燃烧质量,通过检修相关部件,故障排除,1号锅炉正常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压锅炉 燃烧后移 配风器 喷油器
下载PDF
氮肥后移对超高产夏玉米产量及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38
18
作者 王宜伦 李潮海 +2 位作者 谭金芳 张许 刘天学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39-347,共9页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氮肥后移对超高产夏玉米产量、氮素吸收积累和氮肥效率的影响,旨在了解超高产夏玉米(≥12000kghm^-2)的氮素吸收和转运特性,为实现夏玉米超高产合理施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夏玉米施氮显著增产,增产幅度为9.62%-15....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氮肥后移对超高产夏玉米产量、氮素吸收积累和氮肥效率的影响,旨在了解超高产夏玉米(≥12000kghm^-2)的氮素吸收和转运特性,为实现夏玉米超高产合理施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夏玉米施氮显著增产,增产幅度为9.62%-15.95%,氮肥后移比习惯施氮增产2.27%-5.33%。超高产夏玉米吐丝后氮素吸收积累量占总积累量的40.30%-47.78%,保证后期氮素养分充足供应对于夏玉米达到超高产水平至关重要;氮肥后移可促进超高产夏玉米后期的氮素吸收积累,降低夏玉米茎和叶片氮素的转运率,显著增强灌浆期夏玉米穗位叶硝酸还原酶活性,提高灌浆期叶片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蛋白质产量;氮肥后移比习惯施氮的氮肥利用率提高1.88%-9.70%、农学效率提高0.962.21kgkg^-1,以"30%苗肥+30%大喇叭口肥+40%吐丝肥"方式施用氮肥的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超高产 氮肥后移 产量 氮素吸收 氮肥效率
下载PDF
水稻氮肥精确后移及其机制 被引量:116
19
作者 张洪程 吴桂成 +7 位作者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高辉 魏海燕 吕修涛 万靓军 黄银忠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837-1851,共15页
以早熟晚粳品种武运粳7号、武香粳14、常优1号为供试材料,通过搁田后一次性追肥试验来精确确定高产高效的氮肥后移施用叶龄期;在此基础之上,对氮肥精确后移施用模式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其高产高效机制。结果表明:(1)倒四、倒三叶是早熟... 以早熟晚粳品种武运粳7号、武香粳14、常优1号为供试材料,通过搁田后一次性追肥试验来精确确定高产高效的氮肥后移施用叶龄期;在此基础之上,对氮肥精确后移施用模式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其高产高效机制。结果表明:(1)倒四、倒三叶是早熟晚粳稻最利于高产高效的追肥叶龄期。从产量构成因素看,倒四、倒三叶追肥群体穗数足、穗型大,群体颖花量高,且结实率与千粒重均可稳定在正常水平;从群体生长发育来看,倒四、倒三叶追肥群体茎蘖消长平缓,高峰苗适中,成穗率高(80%左右),生育中、后期氮肥累积量大,适宜叶面积指数高,群体光合势强,干物质积累多,最终产量高,氮素当季利用率亦高。(2)较之常规施氮模式,氮肥精确后移模式产量显著高,氮素当季利用率、生理利用率、施氮增产力以及表观生产力均显著高,百公斤籽粒需氮量则略低,在大面积生产上应用表现显著增产增效。其高产高效机制为,既能巩固穗数,又能有效控制无效(低效)分蘖,获取高成穗率,形成足量的群体有效穗数;既能攻取大穗,又能防止群体叶面积过度增长,于生育中期形成较高且适宜的叶面积指数与配置良好的冠层结构,具有较高粒叶比,使抽穗期群体干物质数量足且质量优;既能提高抽穗后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又能协调群体茎鞘物质输出与运转,以强源畅流促进群体库容的有效充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氮肥精确后移 高产高效机制
下载PDF
氮肥减量后移对土壤氮素供应和夏玉米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06
20
作者 赵士诚 裴雪霞 +5 位作者 何萍 张秀芝 李科江 周卫 梁国庆 金继运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92-497,共6页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氮肥减量后移对土壤氮素供应和夏玉米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农民习惯施肥(N 240 kg/hm2,基肥和大喇叭口追肥为1∶2)相比,氮肥减量后移(N 168 kg/hm2,基肥、大喇叭口肥和吐丝肥为1∶3∶1)处理的产量、植株...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氮肥减量后移对土壤氮素供应和夏玉米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农民习惯施肥(N 240 kg/hm2,基肥和大喇叭口追肥为1∶2)相比,氮肥减量后移(N 168 kg/hm2,基肥、大喇叭口肥和吐丝肥为1∶3∶1)处理的产量、植株干物质积累量、植株氮积累量和积累速率均没有降低,而氮肥利用率显著增加。氮肥减量后移可使耕层无机氮供应较好地与作物吸收同步,降低收获期0—100 cm土层硝态氮积累,减少氮素的田间表观损失。基于夏玉米不同生育阶段的氮素吸收特征进行氮肥减量后移可节省氮肥30%,是较为理想的氮素施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后移 夏玉米 氮肥利用率 硝态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