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纵隔巨淋巴结增生症一例 被引量:2
1
作者 闫明勤 郑凯尔 陈峰 《现代医学》 2002年第6期412-412,共1页
关键词 后纵隔巨淋巴结增生症 病理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后纵隔巨淋巴结增生症误诊肺癌1例报告 被引量:2
2
作者 商雪林 申斌 张嘉越 《罕少疾病杂志》 2001年第2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淋巴结增生症 后纵隔 肺癌 误诊 诊断
下载PDF
腹部巨淋巴结增生症患者CT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
3
作者 刘涛 杨鹏 刘鹏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23期3455-3458,共4页
目的探究腹部巨淋巴结增生症(CD)患者计算机断层扫描(CT)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延安市人民医院经手术或穿刺活检证实为腹部CD的80例患者的CT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表现特征。结果80例患者中男性12例,女... 目的探究腹部巨淋巴结增生症(CD)患者计算机断层扫描(CT)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延安市人民医院经手术或穿刺活检证实为腹部CD的80例患者的CT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表现特征。结果80例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68例,年龄18~60岁,平均(37.15±3.01)岁;48例(60.00%)肿瘤位于腹膜后腔,16例(20.00%)位于上腹腔内,10例(12.50%)位于肝门与腔静脉之间;6例(7.50%)位于腹盆腔交界区域,平均肿瘤大小为47.5 mm×38.6 mm。本组病例有透明血管型60例,浆细胞型13例,混合型7例;所有患者肿块均边界清晰,形态相对较为规则,其中豌豆形40例,椭圆形32例,多发小结节型8例,3例显示均匀强化,14例伴有钙化。CT平扫结果显示72例患者表现为单发肿块,主要是局灶肿块型;8例患者表现为多发小结节,主要为多发结节型;57例密度均匀,23例密度不均匀,病灶内可见点状、弧形、分支状或放射状钙化影。结论腹部巨淋巴结增生症较为少见,以局灶型CD为主,常见为单发强化肿块,肿块边缘光滑,密度均匀,肿块内可见各类型钙化,有一定影像学特征;发现腹部单发强化肿块应考虑该疾病,避免误诊、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增生症 腹部 体层摄影术 CT影像学特征 病理学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及MRI对透明血管型巨淋巴结增生症的诊断价值
4
作者 付义彬 李晨光 +2 位作者 刘儒鹏 窦文广 岳军艳 《黑龙江医学》 2023年第9期1081-1083,共3页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SCT)和磁共振成像(MRI)应用于透明血管型巨淋巴结增生症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诊断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9年9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例透明血管型巨淋巴结增生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SCT)和磁共振成像(MRI)应用于透明血管型巨淋巴结增生症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诊断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9年9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例透明血管型巨淋巴结增生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MSCT、MRI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价值。结果: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MSCT检出率为90%,MRI检出率为90%,两种检查手段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56,P>0.05)。结论:MRI和MSCT对透明血管型巨淋巴结增生症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均可作为该病的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增生症 诊断 多层螺旋CT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纵隔巨淋巴结增生症的外科治疗(附七例报告) 被引量:3
5
作者 杨玉立 黄锦成 康益民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1期49-50,共2页
纵隔巨淋巴结增生症是以淋巴结增生性肿大为其特点,我院20年间共收治7例。由于本病在临床上无特殊症状和体征,术前确诊困难,易误诊为其它纵隔肿瘤或肺癌。另外增大的淋巴结表面血管丰富;肿块与周围组织粘连,出血多,造成手术困难... 纵隔巨淋巴结增生症是以淋巴结增生性肿大为其特点,我院20年间共收治7例。由于本病在临床上无特殊症状和体征,术前确诊困难,易误诊为其它纵隔肿瘤或肺癌。另外增大的淋巴结表面血管丰富;肿块与周围组织粘连,出血多,造成手术困难。本组7例均经手术切除,病理诊断证实为纵隔巨淋巴结增生症、透明血管型。术后无并发症,经随访无复发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疾病 淋巴结增生症 外科手术
下载PDF
纵隔内巨淋巴结增生症1例 被引量:4
6
作者 胡海宏 杨东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5期722-722,725,共2页
患者女性,37岁。体检发现右上纵隔肿物,无明显临床症状。X光片表现为右上纵隔突向肺野的半球形肿物,边缘光滑,密度均匀(图1),CT平扫右上纵隔肿物(图2),增强扫描肿块明显强化(图3)。手术切除,肿块有包膜,病理切片显示滤泡内和滤泡间有丰... 患者女性,37岁。体检发现右上纵隔肿物,无明显临床症状。X光片表现为右上纵隔突向肺野的半球形肿物,边缘光滑,密度均匀(图1),CT平扫右上纵隔肿物(图2),增强扫描肿块明显强化(图3)。手术切除,肿块有包膜,病理切片显示滤泡内和滤泡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增生,淋巴细胞呈团状结构围绕在透明变性的血管壁周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增生症 纵隔 影像诊断
下载PDF
纵隔巨大淋巴结增生症CT误诊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王雪芹 张永峰 +1 位作者 岳奎涛 周茂义 《临床误诊误治》 2004年第6期442-443,共2页
关键词 纵隔 淋巴结增生症 CT 误诊 发病率
下载PDF
CT诊断颈部及纵隔巨淋巴结增生症 被引量:2
8
作者 赵红 周宏斌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4期295-295,共1页
关键词 CT 诊断 颈部 纵隔 淋巴结增生症
下载PDF
纵隔巨大淋巴结增生症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树本 何建行 +4 位作者 杨运有 陈汉章 韦兵 殷伟强 成向阳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05年第4期279-281,284,共4页
目的为了提高对纵隔巨大淋巴结增生症的认识,探讨其诊断方法和外科治疗特点。方法从1989年3月~2004年6月通过6例经我科手术诊治的纵隔巨大淋巴结增生症的病例分析,结合文献复习,对本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诊断及手术治疗进行讨论。... 目的为了提高对纵隔巨大淋巴结增生症的认识,探讨其诊断方法和外科治疗特点。方法从1989年3月~2004年6月通过6例经我科手术诊治的纵隔巨大淋巴结增生症的病例分析,结合文献复习,对本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诊断及手术治疗进行讨论。结果6例病理均为透明血管型巨大淋巴结增生症,术后病理诊断与术前诊断相符率为33.3%(2/6),随访5月~8年,均无复发。结论纵隔巨大淋巴结增生症为罕见病,术前诊断率低,诊断依靠病理组织学确定,本病首选治疗为手术切除,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增生症 纵隔 诊断 外科
下载PDF
纵隔巨大淋巴结增生症CT和MRI表现(附2例报告) 被引量:1
10
作者 白林 范占明 +2 位作者 曾庆玉 班润义 刘钟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5年第2期112-112,共1页
纵隔巨大淋巴结增生症CT和MRI表现(附2例报告)白林,范占明,曾庆玉,班润义,刘钟生1临床病例例1,男,34岁。因间断心慌、胸闷7年,加重6个月入院。胸片示左前中纵隔边缘光滑的分叶状肿块。CT示:左前中纵隔5.5c... 纵隔巨大淋巴结增生症CT和MRI表现(附2例报告)白林,范占明,曾庆玉,班润义,刘钟生1临床病例例1,男,34岁。因间断心慌、胸闷7年,加重6个月入院。胸片示左前中纵隔边缘光滑的分叶状肿块。CT示:左前中纵隔5.5cm×5cm×6cm分叶状实性肿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增生症 纵隔疾病 断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核磁共振
下载PDF
纵隔巨大淋巴结增生症5例报道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险波 张国平 +1 位作者 宋宇宏 王律 《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纵隔 淋巴结 增生症
下载PDF
纵隔巨大淋巴结增生症一例报告
12
作者 王天保 臧家欣 郭成 《临床放射学杂志》 1986年第3期131-131,T022,共2页
女,25岁。住院号:213703。查体发现左胸内肿块,无自觉症状,以往身体健康。体检及化验均无特殊。X线检查:左肺门偏后见一圆形分叶状块影密度均匀,边缘光滑,大小4×3厘米(图1,2)。X线诊断良性肿瘤。手术见肿物位于左肺斜裂顶端,靠近纵... 女,25岁。住院号:213703。查体发现左胸内肿块,无自觉症状,以往身体健康。体检及化验均无特殊。X线检查:左肺门偏后见一圆形分叶状块影密度均匀,边缘光滑,大小4×3厘米(图1,2)。X线诊断良性肿瘤。手术见肿物位于左肺斜裂顶端,靠近纵隔,有包膜包绕,边缘光滑清楚。行肿瘤切除术。送病理检查,病理号:765899。标本大小4×3×3厘米,质软,切面灰白色,病理诊断:血管滤泡性淋巴样假瘤(图3、4),术后良好,至今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淋巴结增生症 淋巴结错构瘤 病理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巨大淋巴结增生症的CT表现 被引量:11
13
作者 郑祥武 潘克华 +2 位作者 董丽卿 吴恩福 杨开颜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6年第9期910-913,共4页
目的:探讨巨大淋巴结增生症(CD)的CT表现特点。方法:结合临床与手术病理资料,回顾性分析12例CD的CT表现特点。结果:12例中,局限型CD9例,表现为颈部、肺内、纵隔、腋窝、左侧后腹膜单发或毗邻2个肿块,共12个肿块,呈类圆形或椭... 目的:探讨巨大淋巴结增生症(CD)的CT表现特点。方法:结合临床与手术病理资料,回顾性分析12例CD的CT表现特点。结果:12例中,局限型CD9例,表现为颈部、肺内、纵隔、腋窝、左侧后腹膜单发或毗邻2个肿块,共12个肿块,呈类圆形或椭圆形,直径在18~150mm间,平均50mm,其中2个肿块见钙化,1个巨大肿块内见裂隙状低密度灶,其余肿块均呈均质密度伴显著持续性强化,平扫CT值42~50HH,增强后CT值在108~145HU间,且腹部3例肿块周边可见更高密度环形强化影及粗大血管影。弥漫型CD3例,CT上均见有全身多处淋巴结多发肿大,肿大淋巴结直径在8~30mm间.呈均质软组织密度伴轻度强化,其中1例出现肺部病变,表现为两肺弥漫性分布的多发气囊腔及沿肺纹理分布斑点、小片状密度增高影。结论:均质软组织密度肿块伴显著持续性强化及钙化是局限型CD的主要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而弥漫性CD的CT表现类似淋巴瘤,常难以诊断,若合并淋巴细胞性间质性肺炎或副肿瘤性天疱疹等可具有一定的提示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增生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皮肤巨淋巴结病性窦组织细胞增生症 被引量:6
14
作者 杜娟 蔡林 +1 位作者 沈丹华 张建中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0-82,共3页
报告1例皮肤巨淋巴结病性窦组织细胞增生症。患者女,47岁。面颈部无痛性棕黄色斑块3年,无淋巴结增大及其他系统受累。皮损组织病理检查显示真皮全层及皮下组织中有大量组织细胞浸润,其间有淋巴细胞及浆细胞,并可见组织细胞内吞噬淋巴细... 报告1例皮肤巨淋巴结病性窦组织细胞增生症。患者女,47岁。面颈部无痛性棕黄色斑块3年,无淋巴结增大及其他系统受累。皮损组织病理检查显示真皮全层及皮下组织中有大量组织细胞浸润,其间有淋巴细胞及浆细胞,并可见组织细胞内吞噬淋巴细胞及浆细胞。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示组织细胞S-100蛋白、CD68均阳性。皮损组织分枝杆菌PCR扩增、分枝杆菌培养及真菌培养均为阴性。诊断:皮肤巨淋巴结病性窦组织细胞增生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病性窦组织细胞增生症 皮肤
下载PDF
胸巨大淋巴结增生症(附1例报告)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保庆 王桂琦 +1 位作者 王澜涛 高鲲 《河北医药》 CAS 2004年第11期913-915,共3页
关键词 淋巴结增生症 纵隔淋巴结 原因不明 错构瘤 良性病变 组织学特征 罕见 滤泡 结瘤
下载PDF
巨淋巴结增生症的CT表现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天佑 郭华 高剑波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74-576,共3页
巨淋巴结增生症(Castleman disease)又称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淋巴样错构瘤等,是一种罕见的良性淋巴结增生性疾病,至今为止还没有确切的发病率。其发病机制不清,组织学改变特殊,病因不明,现多认为是由血管淋巴组织错构瘤或原因不明... 巨淋巴结增生症(Castleman disease)又称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淋巴样错构瘤等,是一种罕见的良性淋巴结增生性疾病,至今为止还没有确切的发病率。其发病机制不清,组织学改变特殊,病因不明,现多认为是由血管淋巴组织错构瘤或原因不明的特殊炎症引起[1]。根据病理组织学特点可分为透明血管型和浆细胞型,临床上又可分为局限型和弥漫型。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6月至2011年9月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诊断巨淋巴结增生症患者14例,现将其CT表现总结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增生症 CT
下载PDF
皮肤巨淋巴结病性窦组织细胞增生症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新功 孙莉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07-408,共2页
皮肤和皮下巨淋巴结病性窦组织细胞增生症(Rosai-Dorfman病)多见于青少年,临床上表现为双侧颈部淋巴结增大,皮肤出现丘疹、结节,伴发热和白细胞升高。组织病理改变有一定特征性。该病的病因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
关键词 皮肤淋巴结病性窦组织细胞增生症 组织病理:鉴别诊断
下载PDF
胸部单中心型巨淋巴结增生症3例^(18)F-FDG符合线路显像表现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多 薛云龙 吕平欣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7期1174-1177,共4页
目的探讨胸部单中心型巨淋巴结增生症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表现。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例单中心型巨淋巴结增生症患者的影像资料,3例患者均行CT平扫、增强扫描及18 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结果肿块位于前纵隔1例,... 目的探讨胸部单中心型巨淋巴结增生症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表现。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例单中心型巨淋巴结增生症患者的影像资料,3例患者均行CT平扫、增强扫描及18 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结果肿块位于前纵隔1例,右中纵隔1例,左上肺门1例,类圆形1例,分叶状2例,伴有斑点状钙化2例,肿块最大径4.4~5.9cm;增强扫描明显均匀强化2例,不均匀强化1例;1例患者伴有单侧胸腔积液。肿块放射性分布不均匀2例,大致均匀1例;目测分级2级1例,3级1例,4级1例,T/Nmax值4.5~7.2。结论单中心型巨淋巴结增生症表现为明显强化的肿块,葡萄糖代谢不同程度的增高,葡糖糖代谢明显增高的病变需要与恶性病变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增生症 胸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18氟-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显像
下载PDF
胸内巨淋巴结增生症外科诊治1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淼 刘愉 +1 位作者 蒋伟 王群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10期683-685,共3页
目的提高对胸内巨淋巴结增生症的认识,探讨其诊断方法和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分析经过病理证实的12例胸内巨淋巴结增生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全组均行手术治疗。结果术后住院时间3~9天,平均(6.4±1.9)天。术中出血100~2500ml,... 目的提高对胸内巨淋巴结增生症的认识,探讨其诊断方法和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分析经过病理证实的12例胸内巨淋巴结增生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全组均行手术治疗。结果术后住院时间3~9天,平均(6.4±1.9)天。术中出血100~2500ml,平均(1108±696)ml。无手术相关死亡。术后发生饮水呛咳1例,随访8—87个月,所有病例术后均生存,无复发病例。结论胸内巨淋巴结增生症发病率较低,患者缺少特异的症状和体征,没有特异的诊断手段,术前诊断困难。胸内巨淋巴结增生症单中心型可行外科手术治愈,个别可以经胸腔镜手术切除;胸内巨淋巴结增生症多中心型多无法通过手术治愈,应辅助其他综合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增生症 诊断 手术 预后
下载PDF
胸部巨淋巴结增生症的CT与MRI诊断 被引量:5
20
作者 陆志锋 李玉香 +4 位作者 王博 张立 刘璋 林成业 高文 《上海医学影像》 2010年第4期281-282,共2页
目的探讨胸部局灶型巨淋巴结增生症的临床、CT和MRI与病理表现之间的联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有完整临床、影像学和病理资料的9例胸部局灶型巨淋巴结增生症。结果 9例中位于前纵隔1例,后纵隔3例,中纵隔4例,左肺斜裂1例。临床出现症状者其... 目的探讨胸部局灶型巨淋巴结增生症的临床、CT和MRI与病理表现之间的联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有完整临床、影像学和病理资料的9例胸部局灶型巨淋巴结增生症。结果 9例中位于前纵隔1例,后纵隔3例,中纵隔4例,左肺斜裂1例。临床出现症状者其病灶多位于中纵隔,有2例伴副肿瘤性天疱疮。CT上1例出现灶中央区分支状钙化。MRI上病变与周围分界清晰度更佳。病理上9例均为透明血管型,CT增强除1例表现为不均匀中度强化外,均呈显著强化。结论胸部局灶型巨淋巴结增生症的临床、影像学表现与病理之间密切相关,结合较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有利于术前作出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增生症 胸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