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0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显微镜辅助椎间盘切除融合内固定术对局限型后纵韧带骨化症的疗效研究
1
作者 常跃文 朱文俊 +1 位作者 顾伟 冯俊涛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21期17-21,共5页
目的探析局限型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患者接受显微镜下椎间盘切除融合内固定术(ACDF)治疗的近期与远期疗效情况。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局限型OPLL患者105例,按照ACDF治疗过程中是否辅助使用显微镜分为显微镜组56例... 目的探析局限型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患者接受显微镜下椎间盘切除融合内固定术(ACDF)治疗的近期与远期疗效情况。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局限型OPLL患者105例,按照ACDF治疗过程中是否辅助使用显微镜分为显微镜组56例和常规组49例,观察围术期指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健康调查评估量表(SF-36)评分、椎管最狭窄处椎管面积与脊髓前后径、颈椎活动度、椎间隙高度、关节功能[日本骨科医师协会评分(JOA)颈椎病评分及颈部障碍指数(NDI)]及并发症风险。结果显微镜组平均手术时间(141.85±18.35)min、平均住院时间(10.18±1.58)d短于常规组的(159.46±21.42)min、(12.03±1.82)d,显微镜组术中平均出血量(80.65±7.28)mL少于常规组的(103.52±10.4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微镜组术后6个月VAS评分(2.82±0.53)分、SF-36评分(79.56±5.68)分优于常规组的(3.51±0.60)、(72.35±4.7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微镜组与常规组在术后椎管面积、脊髓前后径上比较[(138.24±24.32)mm^(2)与(123.62±18.74)mm^(2),(5.42±0.46)mm与(4.73±0.5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微镜组与常规组在术后6个月颈椎活动度上比较[(25.21±3.37)°与(28.65±3.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微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36%,低于常规组的1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微镜组与常规组JOA、NDI评分在时间、组间和交互效应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限型OPLL患者实施ACDF治疗过程中借助显微镜提供清晰视野,并对骨化灶采用磨钻磨除、打薄处理,能更有效地解除脊髓压迫,改善近期疼痛和关节功能状况,降低脊髓损伤等并发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纵韧带骨化 椎间盘切除融合内固定术 显微镜 椎管面积 脊髓前后径 关节功能
下载PDF
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殷若恒 刘加伟 +1 位作者 蒋伟宇 马维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7-82,共6页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是颈椎后纵韧带异常增生骨化导致椎管容积减小,进而引起脊髓损害和四肢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后纵韧带骨化也是脊髓型颈椎病的重要致病因素。依据韧带骨化范围...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是颈椎后纵韧带异常增生骨化导致椎管容积减小,进而引起脊髓损害和四肢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后纵韧带骨化也是脊髓型颈椎病的重要致病因素。依据韧带骨化范围和形态分为4种类型:①连续型;②局灶型;③节段型;④混合型。对于保守治疗无效、影响正常生活工作的患者,手术是主要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 后纵韧带骨化 脊髓型颈椎病 异常增生 局灶型 脊髓损害 椎管容积 节段型
下载PDF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6例
3
作者 李军杰 张彦军 +5 位作者 邓强 杨镇源 罗林钊 刘晏东 田宏晶 刘鑫锋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55-458,共4页
目的探讨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UBE)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thoracic ossification of ligamentum flavum,TOLF)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2023年6月UBE技术治疗TOLF的6例病例资料,依据侵犯节段CT... 目的探讨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UBE)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thoracic ossification of ligamentum flavum,TOLF)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2023年6月UBE技术治疗TOLF的6例病例资料,依据侵犯节段CT轴位上最严重程度分型,单边型1例,双边型2例,桥接型3例;侵犯节段为T10/112例,T11/121例,T9/10、T10/111例,T10/11、T11/121例,T10/11、T11/12、T12/L11例。结果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单节段行单侧减压2例、双侧减压1例,双节段行单侧减压1例、双侧减压1例,三节段行双侧减压1例,手术时间112~221 min,(158.2±43.0)min。1例术中硬脊膜撕裂。6例随访6~15个月,(10.2±2.4)月。术后1个月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从术前(6.20±0.35)分降至(1.55±0.27)分,术后3个月疼痛均消失,术后6个月下肢无力、麻木、二便功能障碍均消失。随访期无神经功能损害加重或再次手术。结论UBE黄韧带切除椎管减压术治疗TOLF,手术可行、安全,早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 胸椎黄韧带骨化 椎管减压术
下载PDF
1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合并肥胖症患者的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
4
作者 李诗慧 徐敏 陈叡喆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21期2317-2319,共3页
总结2023年6月15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合并肥胖症成年男性行胸椎后路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骨化黄韧带切除术及椎管扩大减压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根据患者个人情况、手术方式及体位要求等,巡回护... 总结2023年6月15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合并肥胖症成年男性行胸椎后路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骨化黄韧带切除术及椎管扩大减压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根据患者个人情况、手术方式及体位要求等,巡回护士与器械护士紧密配合,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给予高质量的手术个案护理,使得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并未出现压疮或低体温等并发症,安全返回病房进一步接受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黄韧带骨化 肥胖 手术治疗 护理
下载PDF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术后脑脊液漏危险因素分析及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5
作者 罗迪 张潇 +3 位作者 顾文波 马安宁 吴继德 袁海峰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874-878,F0003,共6页
目的分析胸椎黄韧带骨化症(TOLF)患者发生术后脑脊液漏(CSFL)的相关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手术治疗的111例TOLF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脑脊液漏,将其分为脑脊液漏组(n=42)和非脑脊液漏组(n=69),采用... 目的分析胸椎黄韧带骨化症(TOLF)患者发生术后脑脊液漏(CSFL)的相关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手术治疗的111例TOLF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脑脊液漏,将其分为脑脊液漏组(n=42)和非脑脊液漏组(n=69),采用LASSO回归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其危险因素进行筛选,并构建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结果111例纳入研究的患者中,42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发生率为37.8%。LASSO回归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椎管面积残余率小(OR=0.958,P<0.05)、手术节段数多(OR=2.940,P<0.05)、硬脊膜粘连(OR=9.173,P<0.05)、硬脊膜骨化(OR=69.468,P<0.05)是术后脑脊液漏的独立危险因素。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23(95%CI:0.873,0.973),模型的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接近,决策曲线(DCA)分析显示当该模型预测的概率阈值>5%时,该列线图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结论椎管面积残余率低、手术节段数多、硬脊膜粘连、硬脊膜骨化是术后脑脊液漏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此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TOLF术后脑脊液漏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韧带骨化 脑脊液漏 危险因素 列线图模型
下载PDF
Endo-ULBD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研究
6
作者 木热提·卡哈尔 地力木拉提·艾克热木 +1 位作者 张树文 徐阔 《实用骨科杂志》 2024年第8期691-695,700,共6页
目的评估经皮脊柱内镜单侧椎板切开双侧减压(percutaneous endoscopic unilateral laminectomy for bilateral decompression,Endo-ULBD)技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thoracic ossification of ligamentum flavum,TOLF)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目的评估经皮脊柱内镜单侧椎板切开双侧减压(percutaneous endoscopic unilateral laminectomy for bilateral decompression,Endo-ULBD)技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thoracic ossification of ligamentum flavum,TOLF)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28例TOLF患者,其中14例接受Endo-ULBD手术(Endo-ULBD组),其中男7例,女7例;年龄50~73岁,平均(61.79±8.33)岁。14例接受传统后路椎板切除或联合融合固定手术(开放组),其中男10例,女4例;年龄50~70岁;平均(60.57±6.10)岁。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基线资料以及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手术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6个月以及末次随访中的VAS、JOA、ADL、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组内各时间点比较,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ndo-ULBD组未出现脑脊液漏、硬膜外血肿、脊髓神经功能恶化、神经损伤或切口感染等并发症,而传统手术组有2例(14.2%)发生脑脊液漏,1例(7.1%)术后头痛、颈痛。结论Endo-ULBD是治疗TOLF的有效且安全的方法,适用于包括硬膜骨化在内的病例,且不影响胸椎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黄韧带骨化 微创手术 经皮内镜单侧椎板切除术 手术减压
下载PDF
一例少见的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合并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病人的手术治疗:病例报告及文献回顾
7
作者 周政纲 黄浩然 +4 位作者 沈世彬 李亮 马建林 周盛源 陈雄生 《骨科》 CAS 2024年第5期468-471,共4页
报道一例40岁男性病人,因进行性双下肢无力入院,其他伴随症状主要包括双下肢麻木,大小便费力。入院诊断为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合并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并进行手术治疗。回顾病史发现,该病人5年前因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于我院住院并行手... 报道一例40岁男性病人,因进行性双下肢无力入院,其他伴随症状主要包括双下肢麻木,大小便费力。入院诊断为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合并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并进行手术治疗。回顾病史发现,该病人5年前因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于我院住院并行手术治疗,术后病人原手术减压区域再次发生骨化并出现其他部位后纵韧带骨化加重,导致胸椎椎管狭窄。病人第一次住院时身体质量指数(BMI)46.3 kg/m^(2),体重150 kg;第二次住院时,其BMI达到了惊人的49.33 kg/m^(2),体重也升至160 kg。我们回顾分析整理了该病人的手术资料并予以汇报。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合并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的临床病例少见,该病人超大体重给治疗带来了挑战,手术减压治疗是治疗此类疾病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纵韧带骨化 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 胸椎
下载PDF
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全椎板减压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8
作者 王兰 国庆 吴昊天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1期180-183,共4页
目的探讨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全椎板减压预后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2年4月该院收治的102例多节段颈椎OPLL患者,均采用全椎板减压治疗,术后6个月时采用日本骨科... 目的探讨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全椎板减压预后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2年4月该院收治的102例多节段颈椎OPLL患者,均采用全椎板减压治疗,术后6个月时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估预后效果,并设为优良组以及可差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颈椎曲度等病历资料,并以疗效优良、可差为因变量,组间差异显著的病历资料为自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102例多节段颈椎OPLL患者全椎板减压治疗后疗效优良78例,可差24例。两组年龄、术前椎管狭窄率、MRI脊髓高信号、K线、颈椎曲度、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术中出血量、手术节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术前椎管狭窄率、MRI脊髓高信号、K线阴性、颈椎曲度均是多节段颈椎OPLL全椎板减压预后的影响因素。结论年龄大、术前椎管狭窄率高、MRI脊髓高信号等,均是多节段颈椎OPLL患者全椎板减压预后的影响因素,在手术前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后纵韧带骨化 全椎板减压 预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颈椎前路V形截骨Y形减压融合术治疗后纵韧带骨化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9
作者 宋仁谦 周英杰 +3 位作者 郑怀亮 禚汉杰 闫飞鸿 王彦金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9-457,共9页
目的:观察颈椎前路V形截骨Y形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V-osteotomy Y-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VYF)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2年10月在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行手术治疗的60例单节段椎体... 目的:观察颈椎前路V形截骨Y形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V-osteotomy Y-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VYF)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2年10月在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行手术治疗的60例单节段椎体层面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采用ACVYF治疗(ACVYF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7~65岁(61.0±6.4岁),体质指数16.8~28.1kg/m^(2)(23.67±2.86kg/m^(2));病程10~80个月(37.5±20.1个月);手术节段:C32例、C45例、C513例、C610例。30例采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CF)治疗(ACCF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44~68岁(59.5±6.8岁);体质指数16.6~26.4kg/m^(2)(23.30±2.56kg/m^(2));病程13~72个月(35.8±18.8个月);手术节段:C33例、C46例、C512例、C69例。两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病程、手术节段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术前和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颈椎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计算术后12个月时的JOA评分改善率;术前和术后1周、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在X线片上测量融合区高度、C2~7 Cobb角;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时在X线片或CT片上观察植骨融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ACVYF组手术时间为88.2±19.7min,术中出血量为133.3±24.4mL;ACCF组手术时间为91.5+24.1min,术中出血量为137.7±29.4mL,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CVYF组与ACCF组术后各有3例患者发生吞咽困难,1~2周后均自行缓解,随访期间无其他并发症发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颈椎JOA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两组间同时间点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融合区高度和C2~7 Cobb角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3个月两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ACVYF组均大于ACCF组(P<0.05)。术后12个月随访时ACVYF组颈椎JOA评分改善率为(72.39±10.54)%,ACCF组术为(75.92±10.39)%,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CVYF组术后3个月与6个月随访时植骨融合率(70.0%和93.3%)优于ACCF组(40.0%和73.3%)(P<0.05),术后12个月两组均已骨性融合(P>0.05)。结论:ACVYF能有效解除椎体层面后纵韧带对脊髓的压迫,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相较于ACCF,ACVYF能够更好地维持颈椎生理曲度,加快植骨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纵韧带骨化 颈椎前路V形截骨Y形减压融合术 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 置入物沉降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颈后路椎板减压术在脊髓型颈椎病后纵韧带骨化症中的疗效分析
10
作者 唐立 李敏杰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12期40-43,共4页
目的探究颈后路锥板减压术在脊髓型颈椎病后纵韧带骨化症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4月—2022年10月于大荔县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96例脊髓型颈椎病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48,接受颈后路锥... 目的探究颈后路锥板减压术在脊髓型颈椎病后纵韧带骨化症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4月—2022年10月于大荔县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96例脊髓型颈椎病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48,接受颈后路锥板减压术)与对照组(n=48,接受传统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比较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透视时间、出血量等手术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时的JOA评分、Nurick分级、颈椎曲度、椎管占有率差异,统计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各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透视时间以及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JOA评分、Nurick分级、颈椎曲度和椎管占有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研究组患者JOA评分、颈椎曲度高于对照组,Nurick分级、椎管占有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脊髓型颈椎病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实施颈后路锥板减压术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颈椎曲度和椎管占有率,相较传统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具有术中创伤小、术后康复快的优势,手术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后路锥板减压术 脊髓型颈椎病 后纵韧带骨化 颈椎曲度 椎管占有率
下载PDF
颈椎前路椎体骨化物可控前移融合对后纵韧带骨化物和内植物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11
作者 李良奎 黄永灿 +1 位作者 王鹏 于滨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61-1767,共7页
背景:颈椎前路椎体骨化物可控前移融合对颈椎力学的影响尚未明确,既往研究主要集中在颈椎前路椎体骨化物可控前移融合的手术技巧、中长期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等。目的:运用有限元方法分析颈椎前路椎体骨化物可控前移融合对颈椎后纵韧带骨... 背景:颈椎前路椎体骨化物可控前移融合对颈椎力学的影响尚未明确,既往研究主要集中在颈椎前路椎体骨化物可控前移融合的手术技巧、中长期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等。目的:运用有限元方法分析颈椎前路椎体骨化物可控前移融合对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物和内植物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一名健康男性志愿者进行全颈椎薄层CT扫描,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构建正常全颈椎模型,与既往文献进行对比验证其有效性;随后在模型上构建累及C4、C5和C6节段的连续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物的术前模型;以术前模型为基础,创建颈椎前路椎体骨化物可控前移融合手术三维有限元模型,约束2个模型C7椎体下表面,于C1椎体上表面施加50 N的轴向力和1.0 N·m的力矩,在屈伸、侧弯、旋转6个工况下,分析颈椎前路椎体骨化物可控前移融合对骨化物和内植物应力的影响。结果与结论:①从术前模型得出骨化物应力主要集中在C4/5节段,在前屈、后伸、左侧弯、右侧弯、左旋转、右旋转6个工况下骨化物最大应力分别为10.1,148.6,68.9,74.8,83.8和85.1 MPa;②颈椎前路椎体骨化物可控前移融合术后,骨化物应力集中分布区域未见明显改变,但该手术会改变骨化物应力大小,除在前屈位颈椎前路椎体骨化物可控前移融合模型骨化物应力较术前模型增大(+44.7%)外,在其他5个工况下,骨化物应力较术前模型明显降低,其中后伸位下降最明显(-74.1%),在左侧弯、右侧弯、左旋转、右旋转下骨化物应力分别下降62.2%,63.3%,66.4%,67.9%;③钛板、螺钉应力主要集中在头尾两端,后伸应力最大(149.5 MPa),前屈应力最小(43.3 MPa);4个椎间融合器应力主要集中在C3/4、C6/7融合器,应力主要分布在融合器的上下表面周围,后伸应力最大(30.8 MPa),前屈应力最小(11.5 MPa);内植物(钛板、螺钉和椎间融合器)应力主要集中于头尾两端,应力较大易导致头尾两端钛板、螺钉断裂和内植物下沉;④提示颈椎前路椎体骨化物可控前移融合能明显降低骨化物应力,可能有助于防止过度增生从而压迫神经,在术后需密切关注头尾两端螺钉松动、断裂或钛板移位、断裂等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 颈椎前路椎体骨化物可控前移融合术 有限元分析 韧带骨化 内植物 生物力学
下载PDF
颈椎前路椎体骨化物复合体可控前移融合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若鹏 赵晓龙 +3 位作者 刘伟 夏平 浦飞飞 冯晶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26-734,共9页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是后纵韧带发生病理性异位骨化,缓慢进展的骨化物压迫脊髓、神经根,继而出现一系列神经功能损害的症候群。临床中通过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诊断,其治疗方式的选择依赖于症状的严重性。对于无症状或症状较轻的患...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是后纵韧带发生病理性异位骨化,缓慢进展的骨化物压迫脊髓、神经根,继而出现一系列神经功能损害的症候群。临床中通过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诊断,其治疗方式的选择依赖于症状的严重性。对于无症状或症状较轻的患者,多采取保守治疗并结合影像学随访;对于出现脊髓或神经病变的患者,则必须采取手术减压治疗。该病的手术入路方式目前主要有前路、后路和前后联合入路3种,不同的手术入路和方式各有其优缺点。颈椎前路椎体骨化物复合体可控前移融合技术是一种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新兴术式,经过近几年的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该文结合国内外的临床研究进展,对颈椎前路椎体骨化物复合体可控前移融合技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后纵韧带骨化 脊柱融合术
下载PDF
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行全椎板减压术后疗效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3
作者 董征 未东兴 段大波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3年第7期617-620,共4页
目的探讨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患者行全椎板减压术后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全椎板减压术治疗的68例多节段OPLL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1年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改善率分为疗效优组(42例)及疗效差组(26例)。... 目的探讨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患者行全椎板减压术后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全椎板减压术治疗的68例多节段OPLL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1年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改善率分为疗效优组(42例)及疗效差组(26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病程、糖尿病史、术前脊髓压迫程度、术前颈椎曲度、术前MRI脊髓高信号等与多节段OPLL患者行全椎板减压术后疗效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OR:1.071,95%CI:1.009~1.137)、病程长(OR:4.438,95%CI:1.885~10.029)、糖尿病史(OR:3.750,95%CI:1.163~12.094)、术前脊髓重度压迫(OR:16.800,95%CI:3.860~73.122)、术前MRI脊髓高信号(OR:8.028,95%CI:2.629~24.511)等为多节段OPLL患者行全椎板减压术后疗效差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术前颈椎曲度(OR:0.757,95%CI:0.618~0.928)为多节段OPLL患者行全椎板减压术后疗效优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高龄、病程长、糖尿病史、术前脊髓重度压迫、术前MRI脊髓高信号等为多节段OPLL患者行全椎板减压术后疗效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良好的术前颈椎曲度对提升疗效具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段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 全椎板减压术 疗效 影响因素
下载PDF
3D打印人工椎体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疗效分析
14
作者 卢康 郭建平 +2 位作者 李霖 张义强 宋扬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5期636-639,共4页
目的探讨3D打印人工椎体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OPLL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 目的探讨3D打印人工椎体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OPLL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3D打印人工椎体植入及钛板内固定术,比较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和术后12个月随访时JOA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V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ia analogue scale)及颈椎Cobb角.结果19例患者均得到随访,术后1周、术后3个月及术后12个月随访时的VAS评分、JOA评分及颈椎Cobb角与术前比较均得到明显改善(P<0.001).末次随访时均骨性融合,无内植物松动断裂发生.结论使用3D打印人工椎体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能充分减压脊髓并重建颈椎的稳定性,能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后纵韧带骨化 3D打印人工椎体 JOA评分 VAS评分 颈椎Cobb角
下载PDF
术前K线倾斜角预测后纵韧带骨化症单开门术后疗效的可行性分析
15
作者 王春增 张建伟 +4 位作者 胡孟子 韩猛 张兆川 李杰 刘光旺 《实用骨科杂志》 2023年第11期961-965,共5页
目的 探讨术前K线倾斜角预测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2年1月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的52例K线阳性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 目的 探讨术前K线倾斜角预测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2年1月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的52例K线阳性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患者资料,其中男35例,女17例;年龄47~76岁,平均(61.46±7.26)岁。统计患者术前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术后1年随访时JOA评分。颈椎中立侧位X线片测量术前矢状面参数:K线倾斜角、C_(2~7)Cobb角、C_(2~7)矢状面轴向距离(C_(2~7) sagittal vertical axis,C_(2~7) SVA)、头部重心(center gravity of head,CGH)~C_(7)矢状面轴向距离(CGH~C_(7) SVA)、T_(1)倾斜角。根据术后1年时JOA评分改善中位数分为改善优良组和改善较差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判断矢状位参数与疗效之间的关系,采用Pearson分析检验参数间的相关性。将有统计学差异的颈椎参数作为自变量,将JOA评分作为因变量,行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术后JOA改善率的危险因素。结果 所有患者的术后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OPLL患者术前JOA评分为(7.38±0.89)分,术前C_(2~7)Cobb角(14.45±8.81)°,C_(2~7)SVA(15.31±4.57)mm,CGH~C_(7) SVA(16.37±5.23)mm,T_(1)倾斜角(26.43±5.65)°、K线倾斜角(12.77±1.49)°。根据术后1年随访时JOA评分改善情况分组显示:术前K线倾斜角、C_(2~7)SVA、CGH~C_(7) SVA与术后疗效密切相关(P<0.001、P=0.013、P=0.022);术前K线倾斜角与C_(2~7)SVA、CGH~C_(7) SVA呈正相关(r=0.411、0.831,P=0.004、0.023)。上述相关性指标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OPLL单开门术后疗效的危险因素为术前K线倾斜角和术前CGH~C_(7) SVA(OR=1.673、1.522,P=0.024、0.033)。结论 OPLL患者术后疗效与术前K线倾斜角度有关,术前K线倾斜角较大,患者术后疗效较差。K线倾斜角可作为一种新的临床指标用于颈椎后路单开门术前预测OPLL患者术后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纵韧带骨化 K线倾斜角 单开门扩大成形术 颈椎矢状面参数
下载PDF
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治疗年轻型后纵韧带骨化继发脊髓型颈椎病1例并文献回顾
16
作者 张念 陈在飞 +2 位作者 刘燕 任潇 蔡旋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5期155-159,168,共6页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是指以颈椎后纵韧带异位骨化压迫脊髓、神经根而引起四肢无力、麻木、行走困难甚至瘫痪等神经症状为特点的一种颈椎退变性疾病,是导致脊髓压迫的重要原因之一。发病原因复杂、机制尚未明确。目前,尚无特效药物...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是指以颈椎后纵韧带异位骨化压迫脊髓、神经根而引起四肢无力、麻木、行走困难甚至瘫痪等神经症状为特点的一种颈椎退变性疾病,是导致脊髓压迫的重要原因之一。发病原因复杂、机制尚未明确。目前,尚无特效药物防止其骨化进展。对于合并脊髓型颈椎病(CSM)的患者,手术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手术方式包括颈前路、颈后路和前后联合入路,究竟哪一种术式是最佳的治疗方法,仍存在较大争论。本文报道1例年轻型颈椎多节段OPLL继发CSM的患者,并探讨其病因、病机及手术入路的选择。患者主要表现为颈肩部疼痛伴右上肢无力,疼痛放射至右上肢,右上肢肌肉萎缩等。经最终讨论行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ACCF)治疗,术后患者恢复可,疗效满意,可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纵韧带骨化 脊髓型颈椎病 年轻型 病因 病机 手术治疗
下载PDF
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入路选择对局部不稳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疗效的影响
17
作者 吴东朝 孙先泽 +1 位作者 顾振芳 孟德静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7期939-943,共5页
目的:分析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入路选择对局部不稳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患者近期和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按照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将120例接受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的局部不稳OPLL患者分为A组(n=68)与B组(n=52)。A组经肌间... 目的:分析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入路选择对局部不稳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患者近期和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按照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将120例接受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的局部不稳OPLL患者分为A组(n=68)与B组(n=52)。A组经肌间隙入路行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B组经传统后正中入路行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1年、2年颈椎功能状态、颈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矢状面C_(2)-C_(7) Cobb角和颈椎活动度(ROM),计算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颈后伸肌群萎缩率。结果:A组手术时间较B组长(P<0.05)。时间对JOA有影响(F_(时间)=533.741,P_(时间)<0.05),组别对JOA有影响(F_(组别)=17.137,P_(组别)<0.05),且两者存在交互作用(F_(组间×时间)=7.206,P_(组间×时间)<0.05)。两组术前JO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JOA均降低,于术后两年达到最低值;且A组术后3个月、1年、2年的JOA均低于B组(P<0.05)。术后3个月、1年、2年A组VAS评分均低于B组(P<0.05)。术后2年A组C_(2)-C_(7) Cobb角高于B组。术后3个月、1年、2年A组C_(2)-C_(7) ROM均高于B组(P<0.05);颈后伸肌总萎缩率、颈后伸肌开门侧萎缩率和颈后伸肌门轴侧萎缩率均低于B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肌间隙入路行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可显著改善局部不稳的OPLL患者颈椎功能状态、颈椎曲度和颈椎活动度,减轻疼痛症状,但其手术时间长于传统后正中入路行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 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 经肌间隙入路 传统后正中入路 颈椎功能状态
下载PDF
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K线阴性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的效果分析
18
作者 洪鸿翔 徐冠华 崔志明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20期31-34,共4页
目的:探究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K线阴性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88例K线阴性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究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K线阴性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88例K线阴性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前方入路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术后2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较短(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1周、术后2个月NDI均呈现下降趋势,观察组NDI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1周、术后2个月JOA评分均呈现升高趋势,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JOA评分均较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K线阴性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有利于降低患者NDI,改善JOA评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 K线阴性颈椎后纵韧带骨化 颈椎功能障碍指数 日本骨科协会评分
下载PDF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后路经皮内镜减压术后1年预后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19
作者 王永乐 占恭豪 《现代实用医学》 2023年第5期665-668,共4页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TOLF)临床表现为下肢麻木、感觉异常和步行困难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截瘫,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1]。目前临床主要采用传统开放手术和微创内镜手术治疗,但开放手术会对患者脊柱稳定性造成一定影响,导致术后椎体...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TOLF)临床表现为下肢麻木、感觉异常和步行困难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截瘫,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1]。目前临床主要采用传统开放手术和微创内镜手术治疗,但开放手术会对患者脊柱稳定性造成一定影响,导致术后椎体长期不稳,从而引发驼背等脊柱畸形[2]。近年来,后路经皮内镜减压术因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和椎旁组织损伤小等优点逐渐被应用于TOLF的治疗中[3]。但因患者病情和手术情况的不同,其预后不尽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黄韧带骨化 后路经皮内镜减压术 预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前路与后路减压融合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临床效果对比
20
作者 韩建华 郑丰裕 +2 位作者 郑圣安 齐永建 郭永生 《系统医学》 2023年第14期17-21,共5页
目的对比前路与后路减压融合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月北京市昌平区王府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收治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后... 目的对比前路与后路减压融合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月北京市昌平区王府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收治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后路减压融合术,观察组采用前路减压融合术,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VAS评分为(3.11±0.35)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为(14.52±1.63)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306、10.440,P<0.05)。术前,两组C2-7角、C2-7矢状面垂直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C2-7角、C2-7矢状面垂直距离均有显著改变,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路与后路减压融合术对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治疗效果相比,前者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对患者的损伤小,术后疼痛较轻,但两者的安全性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减压融合术 后路减压融合术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 临床效果 颈椎功能 并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