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地幔内反射波探测日本列岛下660km不连续面的深度变化(英文) 被引量:1
1
作者 山田朗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7-56,共10页
通过分析发生在日本周边深源地震的宽频带波形资料,估计了日本列岛下的660km不连续面(d660)的深度变化。许多宽频带波形记录到了在d660顶部发生反射的sScS的后续波。sScS后续波与sScS间的到时差包含了震中与台站下方的d660深度变化的信... 通过分析发生在日本周边深源地震的宽频带波形资料,估计了日本列岛下的660km不连续面(d660)的深度变化。许多宽频带波形记录到了在d660顶部发生反射的sScS的后续波。sScS后续波与sScS间的到时差包含了震中与台站下方的d660深度变化的信息。我们成功地检测到这两种震相并将其分离,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这方面研究的报道。我们由sScS与其后续波的到时差来求每个震中与记录台站下的d660的深度变化。研究结果显示,西部日本下的d660较深(大于660km),这可能是滞留在地幔转换带中的冷的太平洋板块造成的。在日本中部,d660变深,显然这不是太平洋板块本身造成的,因为日本中部已经位于该滞留板片的东部。日本东北部下的d660变得较浅,这可能是太平洋板片形状变化或下地幔热物质上涌形成局部热异常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60 km不连续面 ScS反射 后续波 俯冲板片 温度异常
下载PDF
台湾西部滨海平原地震面波的长周期反应谱及其与规范谱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叶迎晨 俞言祥 高孟潭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225-231,共7页
台湾九二一集集地震对台北盆地及滨海平原的高层建筑造成了严重破坏。强震记录显示,该地震及其强余震在台湾西部滨海平原、宜兰平原以及台北盆地产生了明显的后续面波现象,在西部滨海平原现象最明显。这种后续面波周期长(1~7 s左右)、... 台湾九二一集集地震对台北盆地及滨海平原的高层建筑造成了严重破坏。强震记录显示,该地震及其强余震在台湾西部滨海平原、宜兰平原以及台北盆地产生了明显的后续面波现象,在西部滨海平原现象最明显。这种后续面波周期长(1~7 s左右)、振幅大、持续时间长,具有典型的瑞雷波特征,在速度和位移分量下,占据整个时程的主要部分。滨海平原内台站记录的反应谱比平原外台站宽很多,其放大系数谱在周期1~7 s之间的值明显高于抗震设计规范谱值。台湾耐震设防规范在台北盆地进行了特殊规定,规范谱值和实际记录谱值较为一致。而滨海平原对长周期反应谱的影响比台北盆地更明显,台湾抗震设计规范谱的长周期段对该类沉积平原地区的考虑未够。我国也有许多类似的深厚沉积平原如华北平原,高层建筑物的抗震设计规范谱是否满足要求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平原 后续 放大系数谱 长周期地震动 高层建筑
下载PDF
新疆皮山M_S6.5地震远场长周期地面运动分析
3
作者 李文倩 何金刚 朱皓清 《内陆地震》 2017年第1期17-25,共9页
皮山M_S6.5地震获取的39组强震记录中,有6组都不同程度的记录到后续面波现象,处于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罕南力克台和亚曼亚台尤为清晰,这种面波产生原因是台站位于盆地边缘,并且台基下土层结构较为复杂。以罕南力克台和亚曼亚台为例,伽师台... 皮山M_S6.5地震获取的39组强震记录中,有6组都不同程度的记录到后续面波现象,处于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罕南力克台和亚曼亚台尤为清晰,这种面波产生原因是台站位于盆地边缘,并且台基下土层结构较为复杂。以罕南力克台和亚曼亚台为例,伽师台做为对比,进行时域、频域、能量函数、场地条件等分析。这种面波以瑞利波成分为主,周期为1.3 s。两个台站记录到的面波和剪切波携带的能量近似,为总地震波能量的22%左右。虽然所选的3个强震台站都处于塔里木盆地边缘地带,但由于伽师台下土层结构简单,并没有表现出后续面波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续 加速度傅氏谱 放大系数谱 能量函数 质点运动轨迹 皮山MS6.5地震
下载PDF
界面波传播规则的多样性或不规则性——反射波、折射波判读目标体存在偏差的原因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马吉静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17-223,共7页
文章依据机械波的实质即机械波是介质质点的运动,以及运动与力的关系,说明机械波的传播具有方向性;利用惠更斯——菲涅尔原理和介质中质点间的连结作用说明机械波的传播具有扩展性.在这两个思想观点上,深入分析研究入射波在界面激发产... 文章依据机械波的实质即机械波是介质质点的运动,以及运动与力的关系,说明机械波的传播具有方向性;利用惠更斯——菲涅尔原理和介质中质点间的连结作用说明机械波的传播具有扩展性.在这两个思想观点上,深入分析研究入射波在界面激发产生的力的方向状态的不定性,从而证明在界面反射波、折射波(透射波)产生和传播不存在固定、唯一的规则:1一方向的入射波在界面产生的反射波、折射波(透射波)是一定大小角范围的区域,在这波区域中,波的传播有一个主要的方向,即主波;2主波方向,不仅与入射波的方向有关,也决定于界面的性状.相同入射角,不同界面性状,反射波、折射波(透射波)的主波方向不同;3反射波、折射波(透射波)的扩展性传播和主波方向随界面性状的不确定性,使一定性状的平整界面,反射波有多同相轴的特点,最先的同相轴对应最短或较短的路径;性状不一或不平整的界面,反射波会有较弱的同相轴和排列、强度都不规则、杂乱的后续波;4产生沿界面传播的折射波不只有一方向的入射波,只要有足够的击发能量和一定的界面条件,就可能产生折射波,所以折射波存在着"阶次性".因为反射波、折射波(透射波)传播的不规则性特点,所以,用唯一规则来判断探测目标体,就会产生偏差.本文给出了反射波、折射波"最短路径"的观点,由"最短路径"计算判断目标体应更接近实际.但"最短路径"在不同入射角范围内是有所差异的.在较小的入射角范围内,"最短路径"的反射波、折射波接近于垂直地面或垂直地面;随入射角的增大,"最短路径"的反射波、折射波的出射角有所增大.因此,在勘探工程中,计算判断目标体,应随入射角的增大,适当调整反射波、折射波出射角的量值.波传播与质点的运动和力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也说明了地震勘探击发的方式和能量与波形式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的扩展传播 方向性 不规则性 后续波 反射 折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