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水稻秸秆还田条件下氮肥前移效果初探
被引量:
5
1
作者
丛日环
张智
+5 位作者
刘秋霞
戴志刚
曾艳芹
李小坤
任涛
鲁剑巍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261-2263,共3页
在湖北省水稻主产区布置秸秆还田条件下水稻氮素养分运筹试验,分析水稻种植时秸秆还田对氮肥不同施用时期及比例的响应。结果表明,在等量氮肥条件下2次施肥处理的稻谷产量显著低于3次施肥处理,而在秸秆还田条件下氮肥3次施用的稻谷...
在湖北省水稻主产区布置秸秆还田条件下水稻氮素养分运筹试验,分析水稻种植时秸秆还田对氮肥不同施用时期及比例的响应。结果表明,在等量氮肥条件下2次施肥处理的稻谷产量显著低于3次施肥处理,而在秸秆还田条件下氮肥3次施用的稻谷产量略低于2次施肥处理,试验表明氮肥2次施用配合秸秆还田能够保持稻谷产量持续在较高水平,其产量与3次施氮、3次施氮配合秸秆还田以及高量氮肥3次施用配合秸秆还田均无显著性差异。氮肥2次施用配合秸秆还田处理的氮肥偏生产力最高,可达到41.6~60.8 kg/kg。研究结果说明秸秆还田条件下可以通过氮肥前移的调控措施保证稻谷产量,同时将氮肥利用效率维持在较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氮
后肥前移
水稻
产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土壤水碳氮耦合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13
2
作者
高日平
赵沛义
+6 位作者
韩云飞
刘小月
杜二小
高宇
任永峰
李焕春
张鹏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52-960,共9页
对比分析了氮肥习惯施用(FN)、氮肥习惯施用配合秸秆还田(FNS)、氮肥高量施用配合秸秆还田(HNS)、氮肥后肥前移施用(RN)、氮肥后肥前移施用配合秸秆还田(RNS)5种不同耕作措施对玉米农田土壤水分、碳氮、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及玉米籽粒...
对比分析了氮肥习惯施用(FN)、氮肥习惯施用配合秸秆还田(FNS)、氮肥高量施用配合秸秆还田(HNS)、氮肥后肥前移施用(RN)、氮肥后肥前移施用配合秸秆还田(RNS)5种不同耕作措施对玉米农田土壤水分、碳氮、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及玉米籽粒产量的影响,并通过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进一步揭示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变化规律及其耦合效应,明确秸秆还田玉米地不同氮肥运筹方式下土壤水、碳、氮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与不还田处理相比,秸秆还田处理可显著提高0~100 c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且秸秆还田与全膜垄沟栽培结合后(FNS、HNS、RNS),二者的协同效应较单一地膜覆盖(FN、RN)增强了土壤纳雨增墒能力,为秸秆的正常腐解提供了适宜的水热环境;秸秆还田下不同氮肥运筹处理较对照FN处理均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其中以RNS和HNS处理提升效果最显著,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以及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明显增加,表现为0~20 cm土层大于20~40 cm土层,FN处理和RN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与土壤酶活性和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且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对土壤有机碳、蔗糖酶、全氮和过氧化氢酶变化较敏感,对土壤性质变化具有一定指示作用。在产量方面,秸秆还田处理FNS、HNS、RNS较对照FN处理分别提高5.30%、10.93%、11.41%,且氮肥的常量投入即可获得较高的氮肥偏生产力。综合土壤因子、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率来看,秸秆还田条件下可通过调整氮肥的后肥前移来平衡土壤碳氮收支,实现节本增产增效,同时提高氮肥利用率,其是内蒙古黄土高原地区一种节氮、稳产、增效的秸秆还田技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氮
肥
运筹
后肥前移
土壤含水量
土壤碳氮
玉米产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稻秸秆还田条件下氮肥前移效果初探
被引量:
5
1
作者
丛日环
张智
刘秋霞
戴志刚
曾艳芹
李小坤
任涛
鲁剑巍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部长江中下游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
湖北省土壤肥料工作站
湖北省枝江市环境监测站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261-2263,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01319)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3CFB203)
+1 种基金
国家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2BQ059)
文摘
在湖北省水稻主产区布置秸秆还田条件下水稻氮素养分运筹试验,分析水稻种植时秸秆还田对氮肥不同施用时期及比例的响应。结果表明,在等量氮肥条件下2次施肥处理的稻谷产量显著低于3次施肥处理,而在秸秆还田条件下氮肥3次施用的稻谷产量略低于2次施肥处理,试验表明氮肥2次施用配合秸秆还田能够保持稻谷产量持续在较高水平,其产量与3次施氮、3次施氮配合秸秆还田以及高量氮肥3次施用配合秸秆还田均无显著性差异。氮肥2次施用配合秸秆还田处理的氮肥偏生产力最高,可达到41.6~60.8 kg/kg。研究结果说明秸秆还田条件下可以通过氮肥前移的调控措施保证稻谷产量,同时将氮肥利用效率维持在较高水平。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氮
后肥前移
水稻
产量
Keywords
straw returning
nitrogen
reducing topdressing proportion to basal
rice
yield
分类号
S147.5 [农业科学—肥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土壤水碳氮耦合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13
2
作者
高日平
赵沛义
韩云飞
刘小月
杜二小
高宇
任永峰
李焕春
张鹏
机构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
内蒙古旱作农业重点实验室
农业农村部内蒙古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
出处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52-960,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0800806)
内蒙古科技重大专项(2019ZD009)
呼和浩特市科技计划项目(2019-农-7)资助。
文摘
对比分析了氮肥习惯施用(FN)、氮肥习惯施用配合秸秆还田(FNS)、氮肥高量施用配合秸秆还田(HNS)、氮肥后肥前移施用(RN)、氮肥后肥前移施用配合秸秆还田(RNS)5种不同耕作措施对玉米农田土壤水分、碳氮、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及玉米籽粒产量的影响,并通过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进一步揭示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变化规律及其耦合效应,明确秸秆还田玉米地不同氮肥运筹方式下土壤水、碳、氮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与不还田处理相比,秸秆还田处理可显著提高0~100 c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且秸秆还田与全膜垄沟栽培结合后(FNS、HNS、RNS),二者的协同效应较单一地膜覆盖(FN、RN)增强了土壤纳雨增墒能力,为秸秆的正常腐解提供了适宜的水热环境;秸秆还田下不同氮肥运筹处理较对照FN处理均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其中以RNS和HNS处理提升效果最显著,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以及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明显增加,表现为0~20 cm土层大于20~40 cm土层,FN处理和RN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与土壤酶活性和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且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对土壤有机碳、蔗糖酶、全氮和过氧化氢酶变化较敏感,对土壤性质变化具有一定指示作用。在产量方面,秸秆还田处理FNS、HNS、RNS较对照FN处理分别提高5.30%、10.93%、11.41%,且氮肥的常量投入即可获得较高的氮肥偏生产力。综合土壤因子、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率来看,秸秆还田条件下可通过调整氮肥的后肥前移来平衡土壤碳氮收支,实现节本增产增效,同时提高氮肥利用率,其是内蒙古黄土高原地区一种节氮、稳产、增效的秸秆还田技术模式。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氮
肥
运筹
后肥前移
土壤含水量
土壤碳氮
玉米产量
Keywords
Straw returning
Nitrogen application
Reducing topdressing proportion to basal
Soil water content
Soil carbon and nitrogen
Corn yield
分类号
S318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水稻秸秆还田条件下氮肥前移效果初探
丛日环
张智
刘秋霞
戴志刚
曾艳芹
李小坤
任涛
鲁剑巍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土壤水碳氮耦合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高日平
赵沛义
韩云飞
刘小月
杜二小
高宇
任永峰
李焕春
张鹏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