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膜后肾肿瘤切除术治疗儿童双侧肾母细胞瘤疗效及对围手术期指标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1
作者 孙邡 桑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8期853-857,共5页
目的 探究腹膜后肾肿瘤切除术治疗儿童双侧肾母细胞瘤的疗效及对围手术期指标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5年8月至2020年7月期间徐州市儿童医院普外科收治的67例双侧肾母细胞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 目的 探究腹膜后肾肿瘤切除术治疗儿童双侧肾母细胞瘤的疗效及对围手术期指标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5年8月至2020年7月期间徐州市儿童医院普外科收治的67例双侧肾母细胞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腹腔组(n=32)与腹膜后组(n=35)。采用倾向性匹配评分法排除基线资料混杂因素,最终两组各纳入31例。腹腔组实施经腹腔路径肾肿瘤切除手术治疗,腹膜后组实施经腹膜后路径肾肿瘤切除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拔管时间、术后总引流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后肾功能恢复时间及血清肌酐水平、术后3个月肿瘤标志物指标[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儿茶酚胺、乳酸脱氢酶(LDH)]水平;随访36个月,比较两组生存预后情况。结果 腹膜后组的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总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28.35±14.42) min、(5.42±1.04) d、(202.42±13.34) mL、(13.05±2.45) d,均显著低于腹腔组[(145.94±17.69) min、(6.37±1.13) d、(226.25±16.48) mL、(19.63±2.71) d],而出血量为(135.35±19.52) mL,显著高于腹腔组[(106.63±15.47)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膜后组并发症发生率(12.90%)与腹腔组(16.1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膜后组患儿肾功能恢复时间为(13.14±3.62) d,显著低于腹腔组[(15.27±3.48)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患儿血清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儿血清NSE、儿茶酚胺及LD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随访36个月,腹膜后组死亡7例,总生存期(OS)为(32.48±7.88)个月,无进展生存期(PFS)为(30.13±9.05)个月,腹腔组死亡8例,OS为(31.97±8.05)个月,PFS为(29.62±9.29)个月,两组OS、PF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膜后肾肿瘤切除术与腹腔路径肾肿瘤切除术治疗儿童双侧肾母细胞瘤均具有较好疗效,能显著改善患儿预后生存状态,但腹膜后肾肿瘤切除术术后恢复更快,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细胞瘤 基因 手术后并发症 腹膜后肾肿瘤切除术 围手术期
下载PDF
腹膜后肾肿瘤切除术与经腹肾肿瘤切除术治疗儿童双侧肾母细胞瘤的疗效比较
2
作者 郭涛 张敬悌 明星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4期117-120,共4页
目的比较腹膜后肾肿瘤切除术与经腹肾肿瘤切除术治疗儿童双侧肾母细胞瘤(bilateral Wilms tumor,BWT)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999年1月至2016年10月于本院采取手术治疗且经病理活检确诊为BWT的48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实际治疗方案将其分... 目的比较腹膜后肾肿瘤切除术与经腹肾肿瘤切除术治疗儿童双侧肾母细胞瘤(bilateral Wilms tumor,BWT)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999年1月至2016年10月于本院采取手术治疗且经病理活检确诊为BWT的48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实际治疗方案将其分为研究组(经腹膜后肾肿瘤切除术,16例)和对照组(经腹肾肿瘤切除术,32例),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术后情况(住ICU天数、住院天数、肾功能恢复时间、血肌酐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生存时间及生存结局。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手术时间、住ICU天数、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_均<0.05);两组患儿的术中出血量、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血肌酐水平、肾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_均>0.05)。48例患儿中32例完成全部治疗,10例带瘤生存,2年生存率为68.2%。研究组患儿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7.8个月(95%CI:22.8~33.1个月);对照组患儿为22.7个月(95%CI:14.2~31.8个月),两组患儿生存结局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相较于经腹肾肿瘤切除术,经腹膜后肾肿瘤切除术治疗儿童BWT,可缩短手术时间、住ICU天数及术后住院天数,使患儿尽早恢复肾功能,是治疗儿童BWT的可行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母细胞瘤 儿童 腹膜后肾肿瘤切除术 经腹肿瘤切除术
下载PDF
腹膜后肾肿瘤误诊为肝肿瘤1例
3
作者 刘聿慧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2年第18期1858-1858,共1页
关键词 腹膜后肾肿瘤 误诊 肿瘤 病例报告
下载PDF
腹膜后肾肿瘤误诊为肝肿瘤1例
4
作者 刘晓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4年第4期49-49,共1页
患者,男,36岁。因右上腹包块渐进性增大伴持续性胀痛半月余人院。有恶心、呕吐,无发热及黄疸。体检:右上腹触及包块,质硬,腹软,有压痛但无反跳痛。彩超检查:于肝右叶及左内叶下缘见一混合性团块,下界平脐,大小13.1cm×9... 患者,男,36岁。因右上腹包块渐进性增大伴持续性胀痛半月余人院。有恶心、呕吐,无发热及黄疸。体检:右上腹触及包块,质硬,腹软,有压痛但无反跳痛。彩超检查:于肝右叶及左内叶下缘见一混合性团块,下界平脐,大小13.1cm×9.8cm,边界清楚,有包膜,与肝相连处周边有声晕。其上半部呈类椭圆形实性回声,强弱与肝实质回声相似,可见大小不一的低回声区;其下半部呈液性暗区,后壁回声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肾肿瘤 误诊 肿瘤 诊断
下载PDF
腹膜后肾肿瘤切除术与经腹肾肿瘤切除术治疗小儿双侧肾母细胞瘤的疗效比较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宋东建 岳丽芳 +8 位作者 杨合英 范应中 刘秋亮 张大 夏自强 贾佳 张俊杰 张辉 王家祥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1571-1574,共4页
目的探讨腹膜后肾肿瘤切除术与经腹肾肿瘤切除术在小儿双侧肾母细胞瘤中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4月至2014年7月入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的27例双侧肾母细胞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9例行经腹膜后肿瘤切除术(... 目的探讨腹膜后肾肿瘤切除术与经腹肾肿瘤切除术在小儿双侧肾母细胞瘤中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4月至2014年7月入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的27例双侧肾母细胞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9例行经腹膜后肿瘤切除术(研究组),18例行经腹肿瘤切除(对照组),比较不同术式患儿围手术期各项临床参数及生存资料。结果研究组患儿手术时间[(129.5±13.9)min]、术后ICU时间[(6.3±3.1)d]、住院时间[(13.9±3.9)d]及肠功能恢复时间[(6.8±3.4)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49.5±26.7)min、(9.7±3.8)d、(20.5±3.0)d、(11.5±3.1)d],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29,P=0.051;t=2.551,P=0.017;t=4.489,P〈0.001;t=3.488,P=0.002)。研究组患儿术中出血量[(95.5±14.6)mL]、术后肾功能恢复时间[(22.3±3.1)d]及随访平均肌酐水平[(67.0±21.3)μmol/L]均低于对照组[(105.9±23.1)mL、(24.7±4.5)d、(76.8±13.3)μmol/L],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231、1.485、1.474,P=0.243、0.163、0.154)。研究组患儿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0(0/9例)]、术后尿漏并发症发生率[11.1%(1/9例)]均低于对照组[11.1%(2/18例)、16.7%(3/18例)],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3、0.093)。研究组患儿中位生存时间高于对照组,且平均累计生存风险低于对照组(28.5个月,95%CI:23.2-33.7个月比22.4个月,95%CI:12.6—32.1个月;χ2=0.469,P=0.494)。结论经腹膜后肿瘤切除术可降低手术、术后ICU及住院时间,避免了肠操作,减少术后肠粘连并发症概率及经口进食等待时间,可作为一种治疗小儿双侧肾母细胞瘤可行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肾肿瘤切除术 经腹肿瘤切除术 双侧母细胞瘤 儿童
原文传递
邹燕勤教授治疗泌尿系肿瘤术后肾功能衰竭经验 被引量:2
6
作者 易岚 周恩超 +3 位作者 李华伟 曾安平 周迎晨 张芷毓 《四川中医》 2012年第3期1-3,共3页
本文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用药特色、验案举隅等方面,介绍了邹燕勤教授治疗泌尿系肿瘤术后肾衰的经验。邹师认为本病的基本病机乃脾肾虚损、湿毒浸淫,扶正祛邪、标本兼顾是其总的治则,根据标本虚实分别治之,遣方用药注重补益肾元、平... 本文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用药特色、验案举隅等方面,介绍了邹燕勤教授治疗泌尿系肿瘤术后肾衰的经验。邹师认为本病的基本病机乃脾肾虚损、湿毒浸淫,扶正祛邪、标本兼顾是其总的治则,根据标本虚实分别治之,遣方用药注重补益肾元、平调阴阳、解毒祛邪之法贯穿病程始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肿瘤后肾 中医治疗 名老中医经验 邹燕勤
下载PDF
成人后肾间质肿瘤1例
7
作者 林燕青 曲利娟 +1 位作者 齐兴峰 郑智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29-830,共2页
患者男性,52岁,因体检发现右肾占位12天入院。患者有高血压史,入院后3天出现间断性肉眼血尿。中腹部CT平扫+增强示右肾上极可见类圆形团块影,与肾实质分界欠清,密度不均,大小4.9 cm ×4.5 cm×3.8 cm,考虑肿瘤性病变(图1)... 患者男性,52岁,因体检发现右肾占位12天入院。患者有高血压史,入院后3天出现间断性肉眼血尿。中腹部CT平扫+增强示右肾上极可见类圆形团块影,与肾实质分界欠清,密度不均,大小4.9 cm ×4.5 cm×3.8 cm,考虑肿瘤性病变(图1),予完整切除右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后肾间质肿瘤 成人 病例报道
下载PDF
腹膜后肾周肿瘤的CT、MRI诊断作用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李丹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8期22-23,共2页
目的观察腹膜后肾周肿瘤的CT、MRI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5例术前应用CT、MRI检查,术后诊断为腹膜后肾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的CT、MRI的征象,探究其应用价值。结果 35例患者中... 目的观察腹膜后肾周肿瘤的CT、MRI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5例术前应用CT、MRI检查,术后诊断为腹膜后肾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的CT、MRI的征象,探究其应用价值。结果 35例患者中有10例为肾周淋巴瘤,表现为肿瘤密度均匀,在增强扫描后可以见到动脉期有强化,延迟期和门脉期有渐进性强化,在T_1WI有稍等信号,在T_2WI有低信号,在DWI有高信号,行进行性增强扫描有渐进性强化;13例为肾周转移瘤,表现为内部密度不均匀,有低密度囊变坏死区,在增强扫描后,可见动脉期非坏死期有不均匀强化现象,在延迟期呈现持续强化,在T_1WI和T_2WI上均有高低不等的混杂信号,在肿瘤的内部有出血和坏死区;8例为副神经节细胞瘤,在T_2WI上有明显的高信号,在T_1WI上有低信号,增强扫描有强化,在延迟期强化减弱;4例为肾周脂肪肉瘤,表现为肿瘤较大,密度混杂,T_2WI有高低不等的混杂信号,增强扫描后动脉期有不均匀强化。结论 CT、MRI均可以用于腹膜后肾周肿瘤的诊断,具有定位准确的特点,可以清晰的显示肿瘤和血管以及周围脏器之间的关系,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肾肿瘤 CT MRI 诊断的价值
下载PDF
腹膜后肾周肿瘤的CT、MRI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豪二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22期4870-4873,共4页
目的:观察CT、MRI检查在诊断腹膜后肾周肿瘤临床价值。方法:临床选取21例术前进行CT、MRI检查,术后病理诊断为腹膜后肾周肿瘤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回顾研究,分析患者CT、MRI相关征象。结果:21例患者中,肾周淋巴瘤7例,以肾周软组织出现肿块,... 目的:观察CT、MRI检查在诊断腹膜后肾周肿瘤临床价值。方法:临床选取21例术前进行CT、MRI检查,术后病理诊断为腹膜后肾周肿瘤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回顾研究,分析患者CT、MRI相关征象。结果:21例患者中,肾周淋巴瘤7例,以肾周软组织出现肿块,同时伴增强扫描动脉期轻中度强化为主;肾周转移瘤6例,以肾脏周围出现巨大肿块,同时伴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后可见动脉期不均匀强化,周围大血管被包绕或侵犯,相邻肾脏受到侵害;肾周脂肪肉瘤4例,肾脏周围肿块以脂肪密度为主,同时伴团片状软组织密度,增强扫描后可见实性部分强化;肾周脂肪瘤2例,肾脏周围肿块以脂肪密度为主;副神经节细胞瘤1例,肿块表现为信号不均,增强扫描后可见动脉期显著强化;肾周神经节细胞瘤1例,主要见肾周囊性肿块,内部能够见到分隔,同时包绕毗邻血管,增强扫描后可见分隔以及边缘强化。结论:CT、MRI对诊断腹膜后肾周肿瘤具有定位准,准确度高等优点,能够清晰显示肿瘤与周围脏器、血管间的关系,在诊断腹膜后肾周肿瘤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肾肿瘤 CT MRI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后肾腺瘤临床病理观察
10
作者 周睿 余汉凤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02Z期88-89,共2页
目的:探讨后肾腺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原则。诊断和鉴别诊断。提高对该肿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对一例后肾腺瘤进行光镜,免疫组化观禀,并结合文献讨论。总结后肾腺瘤的诊治状况及预后。结果:患者男44岁于2010年11月入院,发现左肾... 目的:探讨后肾腺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原则。诊断和鉴别诊断。提高对该肿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对一例后肾腺瘤进行光镜,免疫组化观禀,并结合文献讨论。总结后肾腺瘤的诊治状况及预后。结果:患者男44岁于2010年11月入院,发现左肾上极可见结节性肿块4.5cmx4.5cm×4.5cm.患者术后病理检查,肿瘤由紧密而规则排列的圆形小营和含有圆形细胞巢的实性区域相问构成,偶可见肾小球样结构,瘤细胞胞浆少,细胞核小。深染,圆形到椭圆形,核仁不明显,细胞大小较一致,无明显异型性,无核分裂像。间质疏松水肿样.无细胞。免疫表型:CK8/18。波形蛋白呈阳性表达,CD57呈弥漫性强阳性,WT1呈弥漫性胞浆弱阳性,CD56,CK7,EMA。癌胚抗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及砥一67呈阴性。结论:后肾腺瘤是一种少见的肿瘤。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化,并应与肾母细胞瘤、乳头状肾细胞癌。等疾病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肾腺瘤 肿瘤 后肾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后肾腺纤维瘤1例报告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官峰 李泉林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32-132,共1页
后肾腺纤维瘤(metanephric adenofibroma,MAF)是临床上罕见的肾脏良性肿瘤,国际上报道不多,国内尚无该病例报道。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于2010年11月收治1例后肾腺纤维瘤,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后肾肿瘤 后肾腺纤维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肾脏后肾腺瘤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静 冯家成 +1 位作者 任旸 任大宏 《实用医技杂志》 2008年第16期2165-2167,共3页
目的:探讨肾脏后肾腺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用光镜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其病理组织学表现。结果:后肾腺瘤由紧密而规则排列的圆形小管和含有圆形细胞巢的实性区域相间构成,偶可见肾小球样结构,瘤细胞胞浆少,细胞核小,深染,圆形到椭圆形... 目的:探讨肾脏后肾腺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用光镜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其病理组织学表现。结果:后肾腺瘤由紧密而规则排列的圆形小管和含有圆形细胞巢的实性区域相间构成,偶可见肾小球样结构,瘤细胞胞浆少,细胞核小,深染,圆形到椭圆形,核仁不明显,细胞大小较一致,无明显异型性,无核分裂像。间质疏松水肿样,无细胞。免疫表型:瘤细胞角蛋白(Pan-ck),波形蛋白(Vimentin)呈阳性表达,CD57呈弥漫性强阳性,WT1呈弥漫性胞浆弱阳性,CD56,CK7,EMA,癌胚抗原(CEA)及Ki-67呈阴性,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可疑阳性。结论:肾脏后肾腺瘤是一种十分罕见的胚胎性上皮源性肿瘤,因其良性的生物学特征应与肾母细胞瘤,乳头状肾细胞癌及肾神经内分泌肿瘤等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肾腺瘤 肿瘤 后肾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后肾腺瘤的临床特征及文献分析(附82例报告)
13
作者 杨谊 吴凌枫 +2 位作者 陈立新 唐春华 苏元华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20年第4期197-200,共4页
目的探讨后肾腺瘤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报告1例后肾腺瘤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检索81例)予以讨论。结果患者行右肾占位剜除术。镜检示肿瘤细胞排列紧密,呈腺泡状,间质不明显,肿瘤细胞形态单一,细胞核小、一致,染色质细腻,... 目的探讨后肾腺瘤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报告1例后肾腺瘤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检索81例)予以讨论。结果患者行右肾占位剜除术。镜检示肿瘤细胞排列紧密,呈腺泡状,间质不明显,肿瘤细胞形态单一,细胞核小、一致,染色质细腻,核仁不明显,核分裂象未见。免疫组化:CK7(-),EMA(-),Vim(+),AE1部分(+),AE3(-),CEA(-),Ki-67<5%(+)。病理诊断符合右肾后肾腺瘤。结论后肾腺瘤是一种罕见的来源于肾脏上皮组织的肿瘤,了解该肿瘤临床及病理特点有助于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后肾肿瘤 诊断
下载PDF
Clinical features and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extrahepatic metastases from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被引量:52
14
作者 Kiminori Uka Hiroshi Aikata +7 位作者 Shintaro Takaki Hiroo Shirakawa Soo Cheol Jeong Keitaro Yamashina Akira Hiramatsu Hideaki Kodama Shoichi Takahashi Kazuaki Chayam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3期414-420,共7页
AIM: To assess the clinical features and prognosis of 151 patients with extrahepatic metastases from 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and describe the treatment strategy for such patients. METHODS: After the di... AIM: To assess the clinical features and prognosis of 151 patients with extrahepatic metastases from 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and describe the treatment strategy for such patients. METHODS: After the diagnosis of HCC, all 995 consecutive HCC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at regular intervals and 151 (15.2%) patients were found to have extrahepatic metastases at the initial diagnosis of primary HCC or developed such tumors during the follow-up period. We assessed their clinical features, prognosis, and treatment strategies. RESULTS: The most frequent site of extrahepatic metastases was the lungs (47%), followed by lymph nodes (45%), bones (37%), and adrenal glands (12%). The cumulative survival rates after the initial diagnosis of extrahepatic metastases at 6, 12, 24, and 36 mo were 44.1%, 21.7%, 14.2%, 7.1%, respectively. The median survival time was 4.9 mo (range, 0-37 mo). Fourteen patients (11%) died of extrahepatic HCC, others died of primary HCC or liver failure. CONCLUSION: The prognosis of HCC patients with extrahepatic metastases is poor. With regard to the cause of death, many patients would die of intrahepatic HCC and few of extrahepatic metastases. Although most of HCC patients with extrahepatic metastases should undergo treatment for the primary HCC mainly, treatment of extrahepatic metastases in selected HCC patients who have good hepatic reserve, intrahepatictumor stage (T0-T2), and are free of portal venous invasion may improve surviv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Extrahepatic metastases PROGNOSIS Causes of death
下载PDF
后肾腺纤维瘤一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姚东伟 屈峰 +4 位作者 刘成 郑金瑜 刘雪军 刘多 郭宏骞 《中国综合临床》 2016年第11期-,共3页
后肾腺纤维瘤是一种罕见的肾脏良性肿瘤,被认为是高分化的成熟形式的肾母细胞瘤[1]。后肾腺纤维瘤包含不同比例的上皮和间质成分并好发于年轻患者[2]。南京鼓楼医院泌尿外科于2013年8月收治后肾腺纤维瘤患儿1例,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肿瘤 后肾肿瘤 母细胞瘤 免疫组化 切除术
原文传递
The choice of the immunosuppressant for the patients of the malignant tumors after kidney transplantation
16
作者 Haihao Wang Weijie Zhang +2 位作者 Zhishui Chen Qi Mei Ke Ma 《The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AS 2008年第7期413-415,共3页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he immunosuppressant treatment among 10 post-renal transplantation recipients with malignant tumors. Methods: Conversion to sirolimus (SRL) treatment was performed fo...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he immunosuppressant treatment among 10 post-renal transplantation recipients with malignant tumors. Methods: Conversion to sirolimus (SRL) treatment was performed for 10 cases which had found malignant tumors after kidney transplantation. During the follow-up period, the recurrence and diffusion of the tumor, the renal function and rejection were monitored. Results: All these cases despite the death had been followed up for at least 1 year. 9 cases had no recurrence and diffusion. 1 case died due to the tumor diffusion 7 months after the drug conversion. 1 case suffered once acute rejection 2 months after the drug conversion. This acute rejection had been inhibited by flushing dose MP. Conclusion: As a new immunosuppressant, SRL not only can prevent the generation of AR, but inhibit prolif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alignant tumors in kidney transplantation recipients as we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dney transplantation malignant tumor IMMUNOSUPPRESSANT
下载PDF
后肾腺纤维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17
作者 刘红梅 刘玮玮 +2 位作者 张明辉 谭晓 邵元伟 《社区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23期1444-1446,共3页
后肾腺纤维瘤(metanephric adenofibroma,MAF)最初由Hennigar等;描述为肾源性腺纤维瘤,由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组成的双相性肿瘤[2-3]。该肿瘤较罕见,目前国内文献仅有少数报道。本研究报道后MAF 1例并进行文献复习。1病例报告患者女,31岁.
关键词 肿瘤 后肾肿瘤 后肾腺纤维瘤: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