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后路术式疗效比较
1
作者 王刚 刘军 +3 位作者 吴涛 黄鑫鹏 李威霖 王彬彬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3年第11期948-951,954,共5页
目的比较后路全椎板间接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两种术式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OPLL)症老年患者的疗效。方法共有47例患者入选,男27例,女20例,平均年龄(65.7±8.3)岁,随访时间6月至3年。上述OPLL症患者按照手... 目的比较后路全椎板间接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两种术式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OPLL)症老年患者的疗效。方法共有47例患者入选,男27例,女20例,平均年龄(65.7±8.3)岁,随访时间6月至3年。上述OPLL症患者按照手术术式分为椎管成形术组与椎板减压术组。记录2组患者年龄、性别、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术前、术后1周、末次随访)、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术前、术后1周、末次随访)、JOA评分改善率以及VAS评分改善率,比较两种手术术式疗效差异。结果椎管成形术组入选患者29例,全椎板减压术组患者18例。2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VAS评分及改善率指标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指标2组间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虽然颈椎后路全椎板减压术可以早期较好地减轻老年OPLL症患者颈项部疼痛症状,但2种术式远期疗效相近,且颈椎后路椎管成形术具有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少等优势,因此,建议老年OPLL症患者应尽可能首选颈椎后路椎管成形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纵韧带骨化 后路全椎板减压术 后路管成形 老年人
下载PDF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后路手术方式的选择与预后关系
2
作者 占蓓蕾 叶舟 《浙江临床医学》 2008年第3期330-331,共2页
关键词 多节段脊髓型颈 后路 方式 预后关系 单开门管成形 后路全椎板减压术 治疗效果 方法
下载PDF
单侧双通道内镜下颈椎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术对颈椎管狭窄症的早期疗效及安全性
3
作者 刘洋 唐骞 +4 位作者 王宇鹏 简磊 牛旺 马草源 杨贺军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9期2779-2782,共4页
探讨单侧双通道内镜(UBE)下颈椎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早期疗效及安全性。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采用UBE下颈椎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治疗的28例单节段颈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 探讨单侧双通道内镜(UBE)下颈椎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早期疗效及安全性。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采用UBE下颈椎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治疗的28例单节段颈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55.6±9.6)岁;C_(3~4)节段1例,C_(4~5)节段3例,C_(5~6)节段16例,C_(6~7)节段8例。比较术前和术后随访时患者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计算末次随访时JOA评分改善优良率。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并获得随访,手术时间(43.0±5.3)min,术中出血量(7.9±2.8)ml,术后引流量(8.1±2.3)ml,随访时间(11.6±4.7)个月。JOA评分由术前的(7.9±1.2)分升至术后6个月的(13.5±1.3)分,末次随访则为(13.7±1.2)分,术后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术后无脑脊液漏、神经损伤、椎管内血肿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通过颈椎X线片或CT评估,手术节段无失稳情况。末次随访时综合疗效:优16例,良7例,中2例,优良率89.3%(25/28)。UBE下颈椎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单节段颈椎管狭窄症可取得满意疗效,对脊柱稳定性无影响,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狭窄症 脊柱内镜 后路切除减压
原文传递
两种颈后路术式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术后C_5神经根麻痹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许海宁 李亮 +2 位作者 于学忠 马晓春 隋海涛 《颈腰痛杂志》 2015年第4期293-297,共5页
目的回顾分析两种颈后路手术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发生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08-2011-01期间行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16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单纯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84例(A组):其中多节段椎间盘突出脊髓型颈... 目的回顾分析两种颈后路手术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发生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08-2011-01期间行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16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单纯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84例(A组):其中多节段椎间盘突出脊髓型颈椎病37例,发育性椎管狭窄28例,后纵韧带骨化19例。同期行颈椎后路全椎板切除、椎间孔扩大减压联合侧块螺钉内固定术82例(B组):其中多节段椎间盘突出脊髓型颈椎病39例,发育性椎管狭窄24例,后纵韧带骨化19例。记录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发生情况,其诊断标准为:在无脊髓原有症状加重的情况下,颈椎管减压术后出现三角肌和/或肱二头肌肌力下降,伴或不伴肩部感觉减退或消失。结果两组术后神经功能改善率方面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颈椎曲度改变率以及术后C5神经麻痹发生率方面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后路全椎板切除联合侧块螺钉内固定术中,对椎间孔的减压降低了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单开门管扩大成形 后路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 C5神经根麻痹 间孔切开
下载PDF
氨甲环酸减少颈后路全椎板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围手术期失血量的效果 被引量:6
5
作者 顾勇杰 于亮 +2 位作者 蒋伟宇 赵刘军 马维虎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8年第3期225-227,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静脉滴注氨甲环酸减少颈后路全椎板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围手术期失血量的效果。方法纳入自2016-01—2016-06颈后路全椎板减压融合内固定术40例,通过电脑随机法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20例,观察组在手术开始前30 min静脉滴注氨甲环... 目的探讨术前静脉滴注氨甲环酸减少颈后路全椎板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围手术期失血量的效果。方法纳入自2016-01—2016-06颈后路全椎板减压融合内固定术40例,通过电脑随机法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20例,观察组在手术开始前30 min静脉滴注氨甲环酸(15 mg/kg),对照组不使用氨甲环酸。比较2组术后第1、3、5天Hb,以及术中失血量、术后失血量、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输血例数。结果 40例术后均未出现硬膜外血肿、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等并发症。观察组仅1例输血,对照组5例输血;观察组输血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1、3、5天Hb均高于对照组,而且术后失血量、总失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开始前30 min静脉滴注氨甲环酸(15 mg/kg)可以减少颈后路全椎板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围手术期的总失血量和术后失血量,降低围手术期的输血患者比例,但是不能减少术中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 氨甲环酸 失血量 隐性失血量
原文传递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不稳的手术治疗
6
作者 孟庆勇 陈凤苞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4年第3期22-23,共2页
目的:观察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并腰椎不稳患者经全椎板切除减压,椎弓根螺钉系统及植骨融合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后路全椎板减压,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横突间植骨融合.结果:术后随访8~30个月椎间骨性融合率1年85%,2年100%,临床症状消失满意... 目的:观察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并腰椎不稳患者经全椎板切除减压,椎弓根螺钉系统及植骨融合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后路全椎板减压,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横突间植骨融合.结果:术后随访8~30个月椎间骨性融合率1年85%,2年100%,临床症状消失满意率92.3%.结论:采用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系统加横突间植骨融合,达到脊柱稳定,解除症状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腰管狭窄症 合并症 不稳 治疗 内固定 植骨融合 后路全椎板减压术
下载PDF
探讨小切口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并腰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6
7
作者 赵德富 《中国伤残医学》 2016年第16期36-37,共2页
目的:探究小切口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并腰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腰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后路椎板全... 目的:探究小切口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并腰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腰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后路椎板全切除减压术进行治疗,予以观察组患者小切口开窗髓核摘除术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疼痛的程度、手术使用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8.00%,比观察组低16.00%;观察组手术使用时间、术中出血量及疼痛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手术使用时间、术中出血量及疼痛程度,均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切口开窗髓核摘除术对治疗腰间盘突出症并腰椎管狭窄有显著疗效,并且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小,对临床上治疗腰间盘突出症并腰椎管狭窄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间盘突出 管狭窄 小切口开窗髓核摘除 后路切除减压
下载PDF
黄韧带骨化性胸椎管狭窄症30例诊治 被引量:2
8
作者 郑刚 张文安 张平安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27-828,共2页
目的:探讨黄韧带骨化性胸椎管狭窄症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手术治疗,术式为后路全椎板减压术。结果:随访平均2年3个月,缓解优良率76.7%。结论:手术减压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管狭窄症 骨化性 黄韧带 后路全椎板减压术 诊治 治疗方法 治疗 减压 优良率
下载PDF
融合固定法对腰椎间盘突出伴脊柱滑脱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3
9
作者 吴妍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6年第9期1121-1123,共3页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伴脊柱滑脱患者临床治疗中融合固定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伴脊柱滑脱患者共86例,将其以数表随机分组的形式均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4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后路椎板全切除减压术治疗,给予实验...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伴脊柱滑脱患者临床治疗中融合固定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伴脊柱滑脱患者共86例,将其以数表随机分组的形式均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4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后路椎板全切除减压术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融合固定法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相关指标及VAS及ODI评分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8%,两组对比,实验组明显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VAS及ODI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融合固定法对腰椎间盘突出伴脊柱滑脱患者临床效果好,明显减少患者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于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固定法 间盘突出 后路切除减压
下载PDF
两种颈后路术式对颈椎曲度及椎间高度的中期影响 被引量:17
10
作者 李亮 燕树义 +3 位作者 于学忠 隋海涛 许海宁 张永兵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1929-1936,共8页
[目的]探讨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及颈后路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中期疗效。[方法]2005年7月~2010年12月期间132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A、B两组,A组54例采用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 [目的]探讨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及颈后路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中期疗效。[方法]2005年7月~2010年12月期间132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A、B两组,A组54例采用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B组78例采用颈后路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术。随访观察并对两组患者的颈椎曲度、颈椎前凸角、颈椎活动度及椎间高度等情况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术后脊髓功能与术前相比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术后2年随访时,JOA改善率方面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同期随访时在神经根麻痹及轴性症状发生率方面A组明显高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前颈椎前凸角度、颈椎曲度指数及椎间高度与术后3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前颈椎活动度与术后3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3 d颈椎前凸角度、颈椎曲度指数及椎间高度与术后2年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3 d颈椎活动度与术后2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颈后路手术方式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均能有效改善脊髓功能。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能有效的保留颈椎活动度;颈后路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术有效改善并维持了颈椎生理曲度以及椎间高度,防止颈椎前凸角的丢失,神经根管和椎间孔的减压大大降低了术后轴性症状以及神经根麻痹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单开门管扩大成形 后路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 曲度指数 临床疗 轴性症状
原文传递
颈前路“杂交式”与颈后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7
11
作者 孙永彪 艾合买提.吾买尔 +6 位作者 赵岩 木热提.卡哈尔 张忠双 马克涛 陈磊 邱忠鹏 贾昊若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7年第22期4262-4267,共6页
目的:比较颈前路"杂交式"减压融合与颈后路全椎板减压侧块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36例行"杂交式"颈前路治疗及33例行颈后路全椎板减压侧块内固定术治疗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观... 目的:比较颈前路"杂交式"减压融合与颈后路全椎板减压侧块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36例行"杂交式"颈前路治疗及33例行颈后路全椎板减压侧块内固定术治疗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一般资料、出血量、手术时间、颈椎生理曲度、JOA评分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颈前路组:56.23±7.64岁,颈后路组:55.76±8.18岁)、性别(颈前路组:22男/14女,颈后路组:20男/13女)、颈椎生理曲度D值(颈前路组:7.41±3.14,颈后路组:8.19±2.74)、JOA评分(颈前路组:9.08±1.09分,颈后路组:8.82±1.26分)、病程(颈前路组:17.24±7.36月,颈后路组:15.75±5.78月)和受累节段(颈前路组:3.11±0.26个,颈后路组:3.24±0.39个)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颈后路相比,颈前路的术中出血量(颈前路组:221.79±178.02 mL,颈后路组:483.07±434.25 mL)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颈前路组:196.54±51.88 min,颈后路组:175.12±54.93 min)更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的延长,颈前路组患者颈椎生理曲度和JOA评分逐渐增大,而颈后路组患者椎生理曲度减少,JOA评分逐渐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前路组出现植骨未融合、声音嘶哑和脑脊漏液,颈后路组发生轴性疼痛和C5神经根麻痹,但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颈前路组:13.89%,颈后路组:12.12%)(P>0.05)。结论:颈前路"杂交式"减压融合与颈后路全椎板减压侧块内固定术在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上各有优点,临床根据患者的情况而采取合适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前路“杂交式”减压融合 后路减压侧块内固定 多阶段脊髓型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