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椎后路固定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沈为光 何伯圣 龚沈初 《医学综述》 2019年第14期2832-2836,共5页
腰椎后路固定融合术应用于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大量研究证明了这种手术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但术后造成邻近节段退行性变或加剧已存在的退行性变的问题日益突出,受到了学者们的重视与关注。邻近节段退变是腰椎后路固定... 腰椎后路固定融合术应用于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大量研究证明了这种手术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但术后造成邻近节段退行性变或加剧已存在的退行性变的问题日益突出,受到了学者们的重视与关注。邻近节段退变是腰椎后路固定融合术后最常见的病变,其发生机制及影响因素,如何有效治疗及预防退变的发生成为研究的热点。大部分学者研究认为,固定融合术后邻近节段活动度增加、椎间盘内压力增高以及关节突关节负荷增大等生物力学改变是导致邻近节段退变发生的主要原因,许多研究主要集中于评估和分析各因素对邻近节段退变的影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后路固定融合术 退行性骨关节病 邻近节段退变 影响因素 发病机制
下载PDF
后路短节段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BerjanoⅠ、Ⅱ型退行性脊柱侧凸伴椎管狭窄对比观察
2
作者 席健伟 马超 +4 位作者 刘磊 刘光普 韩猛 卜晋辉 王鑫宇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82-85,共4页
目的比较后路短节段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Berjano分型Ⅰ型、Ⅱ型退行性脊柱侧凸(degenerative scolio‐sis,DS)伴椎管狭窄(spinal stenosis,SS)的疗效。方法78例DS伴SS患者根据Berjano分型分为Ⅰ型组42例和Ⅱ型组36例,两组均行后路短节段... 目的比较后路短节段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Berjano分型Ⅰ型、Ⅱ型退行性脊柱侧凸(degenerative scolio‐sis,DS)伴椎管狭窄(spinal stenosis,SS)的疗效。方法78例DS伴SS患者根据Berjano分型分为Ⅰ型组42例和Ⅱ型组36例,两组均行后路短节段减压固定融合术,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DS指标[侧凸Cobb角、腰椎前凸角(LL)、骨盆倾斜角(PT)、矢状面平衡(SVA)]、SS指标[下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下肢痛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侧凸Cobb角、PT、SVA均减小,LL均增大(P均<0.05);术前和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侧凸Cobb角、LL、PT、SV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下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和ODI评分均低(P均<0.05);术前和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下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和OD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相比,P均>0.05。结论后路短节段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Berjano分型Ⅰ型、Ⅱ型的DS伴SS效果均较好,且并发症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植骨融合固定 脊柱融合术 后路短节段减压固定融合术 脊柱侧凸 退行性脊柱侧凸 椎管狭窄
下载PDF
纳布啡联合瑞马唑仑多模式超前镇痛在腰椎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患者中的应用
3
作者 黄文 蒋斌 郑舟婷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0期35-39,共5页
目的探讨纳布啡联合瑞马唑仑多模式超前镇痛对腰椎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患者苏醒期躁动、术后镇痛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上饶市立医院收治的90例腰椎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 目的探讨纳布啡联合瑞马唑仑多模式超前镇痛对腰椎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患者苏醒期躁动、术后镇痛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上饶市立医院收治的90例腰椎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镇痛治疗,实验组采用纳布啡联合瑞马唑仑多模式超前镇痛治疗。比较两组Ricker镇静-躁动评分表(SAS)、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匹茨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评分、术后镇痛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苏醒期躁动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24、48h,实验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3天,实验组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镇痛泵首次按压时间长于对照组,补救镇痛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低于对照组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布啡联合瑞马唑仑多模式超前镇痛对降低腰椎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生、减轻患者疼痛、提升患者睡眠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布啡 瑞马唑仑 超前镇痛 腰椎后路固定融合术
下载PDF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和预后分析
4
作者 刘明 生家耀 刘国强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0期48-51,共4页
目的评估对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予以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进行前路内固定融合术,试验组进行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手术指标(切口长... 目的评估对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予以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进行前路内固定融合术,试验组进行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手术指标(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腰背疼痛、神经受损、脊柱不稳)发生情况、预后指标(椎管占位率、后凸Cobb角、椎体后缘高度比、椎体前缘高度比)。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7.62%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试验组切口长度(118.33±14.30)mm小于对照组的(232.85±23.15)mm,手术时间(184.33±2.36)min、住院时间(9.55±1.11)d均短于对照组的(272.42±4.36)min、(18.18±2.80)d,术中出血量(534.70±2.84)ml少于对照组的(786.50±10.35)ml(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2.38%低于对照组的21.43%(P<0.05)。治疗后,试验组椎管占位率(10.18±1.45)%、后凸Cobb角(6.20±1.45)°、椎体后缘高度比(90.52±5.42)%、椎体前缘高度比(85.86±13.26)%较对照组的(12.15±1.68)%、(12.15±2.45)°、(75.15±5.65)%、(72.60±16.15)%更佳(P<0.05)。结论对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予以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效果突出,可优化手术指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对患者康复意义重大,建议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胸腰段骨折 后路固定融合术 预后情况 疗效
下载PDF
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在脊柱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5
作者 余立钦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3期141-144,共4页
目的:探讨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在脊柱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收治的86例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目的:探讨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在脊柱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收治的86例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观察组行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椎体恢复情况、脊柱功能、疼痛评分、创伤应激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椎体后缘高度百分比高于对照组,Cobb角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 d皮质醇(Cor)、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在脊柱骨折中疗效更佳,可减轻患者手术创伤,降低应激反应,加快脊柱功能恢复,且并发症风险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 脊柱功能 术后并发症 疼痛
下载PDF
不同镇痛方法在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中的效果对比
6
作者 曾娘华 易伟宏 +2 位作者 王尔天 杨大志 褚千琨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8期135-137,共3页
目的 对比不同镇痛方法对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80例行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镇痛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镇痛泵方式进行镇痛,研究组给予镇痛... 目的 对比不同镇痛方法对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80例行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镇痛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镇痛泵方式进行镇痛,研究组给予镇痛泵联合切口浸润进行镇痛。比较两组手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评分。结果 术后2、4、12、24 h,研究组疼痛评分分别为(1.25±0.15)、(3.11±0.98)、(2.54±0.52)、(1.64±0.36)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16±0.68)、(5.13±1.57)、(4.63±1.65)、(3.79±1.03)分(P<0.05)。结论 对行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的患者来说,在其治疗过程中加以镇痛泵联合切口浸润进行干预,止痛效果十分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泵 切口浸润 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 术后疼痛
下载PDF
腰椎后路固定融合术深部切口感染病原菌及危险因素
7
作者 陆金琴 王强 +3 位作者 黄汇钦 吴江锋 付丽华 周玲花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2010-2013,共4页
目的探究腰椎后路固定融合术深部切口感染(SSDI)的病原菌分布并分析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20年3月在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行腰椎后路固定融合术且随访≥1年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SSDI诊断标准确定发生SSDI病例,分析其病原菌... 目的探究腰椎后路固定融合术深部切口感染(SSDI)的病原菌分布并分析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20年3月在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行腰椎后路固定融合术且随访≥1年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SSDI诊断标准确定发生SSDI病例,分析其病原菌分布,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发生SSDI的危险因素。结果350例患者中发生SSDI者20例,共分离出病原菌23株,其中革兰阳性菌株16株,占比69.56%,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株6株,占比26.09%,以大肠埃希菌为主;真菌1株,占比4.3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糖尿病、饮酒、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前血清白蛋白均与腰椎后路固定融合术患者发生SSDI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合并糖尿病均是腰椎后路固定融合术患者发生SSDI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医院腰椎后路固定融合术患者发生SSDI以革兰阳性菌为主要菌种,BMI≥25 kg/m^(2)、合并糖尿病均是腰椎后路固定融合术患者发生SSDI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后路固定融合术 切口感染 病原菌 危险因素 预防
原文传递
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骨折患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晓帅 吴林波 +2 位作者 崔宏刚 杨森 张秋华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第3期329-330,共2页
目的探讨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2例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前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观察组应用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伤椎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及术后... 目的探讨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2例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前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观察组应用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伤椎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及术后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3 d、7 d,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伤椎前缘高度比值高于对照组,Cobb角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骨折的应用效果较好,可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增加伤椎前缘高度比值,缩小Cobb角,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 脊柱骨折 伤椎前缘高度 疼痛程度
下载PDF
经肌间隙入路复位内固定术与经后路复位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对比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利锋 李强 杜凯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3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经肌间隙入路复位内固定术与经后路复位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嵩县西关骨科医院收治的7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肌间隙组(38例)和后路... 目的对比分析经肌间隙入路复位内固定术与经后路复位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嵩县西关骨科医院收治的7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肌间隙组(38例)和后路组(38例),肌间隙组患者采用经肌间隙入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后路组患者采用经后路复位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椎体前缘高度比、后凸角角度、椎体功能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肌间隙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后路组(t=7.845,P<0.001),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后路组(t=6.061,P<0.001);术后3个月,肌间隙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比、后凸角角度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与后路组无明显差异(t=1.201、1.523、1.081,P=0.234、0.132、0.283);肌间隙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53%,与后路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26%无明显差异(χ^(2)=0.724,P=0.395)。结论经肌间隙入路复位内固定术与经后路复位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均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但经肌间隙入路复位内固定术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胸椎骨折 腰椎骨折 经肌间隙入路复位内固定 后路复位内固定椎间融合术 椎体功能
下载PDF
后路与前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对脊柱骨折患者脊柱功能及创伤应激指标的影响
10
作者 徐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2期32-35,共4页
探讨脊柱骨折在开展治疗时,运用经后路途径实施内固定融合术方案与经前路途径实施内固定融合术方案对脊柱功能水平及创伤应激水平影响状况。方法 对50例发生脊柱骨折的病例抽取,资料以我院骨科为来源,研究时间段分布在2017年1月至2022年... 探讨脊柱骨折在开展治疗时,运用经后路途径实施内固定融合术方案与经前路途径实施内固定融合术方案对脊柱功能水平及创伤应激水平影响状况。方法 对50例发生脊柱骨折的病例抽取,资料以我院骨科为来源,研究时间段分布在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内,随机做精准有效的分组,各计入25例,对照组通过经前路途径的方式开展有效的内固定融合操作,观察组运用经后路途径的内固定融合术方案,就两组脊柱功能恢复情况、创伤应激项目展开对比。结果 经评估总有效率项目,观察组评定值为100.00%,与对照组评定结果80.00%比较居更高水平(P<0.05)。观察组手术观察项目即操作时间数据、失血量数据、平均住院天数数据、伤椎VAS评分项目值相较对照组均呈更少显示(P<0.05)。两组在施以治疗前,经对伤椎影像学参数即Cobbˊs角项目值、椎体前缘高度项目值、椎体后缘高度项目值进行观测,其值差异不明显(P>0.05),在施以治疗工作后,各值降低显著,观察组居更低水平(P<0.05)。两组在手术工作开展前,经对ODI指数项目加以评测,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周时点,均呈降低显示,观察组求取值居更低水平(P<0.05)。两组工作开展前,经对创伤应激指标即TNF-α水平、Cor水平、ACTH水平、CRP水平未见明显差异(P>0.05),在施以治疗后,各值均降低,观察组居更低水平(P<0.05)。两组经观测并发症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脊柱骨折患者运用经后路途径的内固定融合术方案展开治疗,相较后路手术,可促使总有效率显著提升,手术指标改善,促进伤椎恢复,提高脊柱功能,降低创伤应激反应,且具一定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后路固定融合术 前路内固定融合术 脊柱功能 创伤应激指标
下载PDF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疗效观察
11
作者 云飞 《甘肃科技》 2023年第7期119-122,共4页
对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疗效进行分析。研究选取了76例患者,使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了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38),对照组中的患者实施的手术方法为前路内固定手术,观察组中的患者实施的手术方法为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对... 对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疗效进行分析。研究选取了76例患者,使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了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38),对照组中的患者实施的手术方法为前路内固定手术,观察组中的患者实施的手术方法为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对比2个组别患者手术治疗后的各项指标、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安全性和满意度。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以及住院天数均比观察组更高,数据进行对比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低于观察组,2组当中数据实施对比后有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当中患者,2组当中数据实施对比后有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比观察组更低,2组当中数据实施对比后有意义(P<0.05)。在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过程中,对患者使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具有比较高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安全性,可显著降低患者出血量,推动患者身体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固定融合术 脊柱胸腰段骨折 疗效
下载PDF
两种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对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的手术效果及术后功能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志 沈晓钟 +1 位作者 陈刚 马建武 《四川医学》 CAS 2019年第10期1039-1042,共4页
目的探讨两种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DLS)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4月手术治疗的88例DL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4例患者采用长节段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长节段组)、44例患者采用短节段后路减压... 目的探讨两种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DLS)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4月手术治疗的88例DL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4例患者采用长节段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长节段组)、44例患者采用短节段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短节段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手术减压节段数目、固定节段数、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的腰椎侧凸Cobb角、腰椎前凸角、JOA评分、骨性融合率。结果长节段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固定节段数均显著的大于短节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节段组患者的手术减压节段数目与短节段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腰椎侧凸Cobb角、腰椎前凸角、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长节段组患者的腰椎侧凸Cobb角低于短节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节段组患者的腰椎前凸角、JOA评分与短节段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长节段组患者的植骨融合率与短节段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长节段组神经功能改善效果与短节段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需要实施相同减压节段的情况下,DLS患者采用长节段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较短节段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能更好的改善术后Cobb角、固定节段数目更多,但是手术创伤较大,对患者的手术耐受力具有一定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 退变性腰椎侧凸
下载PDF
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PLIF)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8
13
作者 黄东永 黄远源 +2 位作者 陈敏 黄仕光 王友洛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15期2252-2253,共2页
目的评价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PLIF)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50例DLSS患者为研究对象,以JOA下腰痛治疗评价标准、VAS评价表、ODI功能障碍指数、Henderson疗效标准... 目的评价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PLIF)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50例DLSS患者为研究对象,以JOA下腰痛治疗评价标准、VAS评价表、ODI功能障碍指数、Henderson疗效标准及术后邻近节段退变(ASD)为评价标准,评价PLIF在DLSS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JOA评分升高,VAS评分、ODI指数降低,经检验,以上指标,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Henderson疗效评价标准,50例患者治疗效果为优、良、可、差的患者例数分别为39、5、3、3,治疗优良率为88.00%。随访统计结果显示,术后发生ASD的患者有7例,术后ASD发病率为14.00%,处于正常水平。结论腰椎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且术后ASD发病率较低,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下载PDF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4
作者 田飞鹏 李春双 邵建萍 《中外医疗》 2016年第18期77-78,共2页
目的研究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整群选取并回顾性分析该院于2014年7月—2015年4月收治的48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抽签方式分为对照组(n=24)和观察组(n=24)。对照组患者接受前路内固定融合术治... 目的研究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整群选取并回顾性分析该院于2014年7月—2015年4月收治的48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抽签方式分为对照组(n=24)和观察组(n=24)。对照组患者接受前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将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临床疗效及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相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8%,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对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手术时间,临床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固定融合术 脊柱胸腰段骨折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20
15
作者 彭礼林 《吉林医学》 CAS 2012年第3期495-495,共1页
目的:探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78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行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对照组行前路内固定术。观察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住院时间、并发症及ASIA分级。结果:... 目的:探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78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行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对照组行前路内固定术。观察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住院时间、并发症及ASIA分级。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仅对照组2例出现腰背部疼痛;两组经手术治疗ASIA分级均有所改善(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创伤少、恢复快,是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理想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固定融合术 脊柱胸腰段 骨折 疗效
下载PDF
前、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对脊柱骨折患者脊髓神经功能及疼痛程度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兴 阿尔宾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0年第4期551-554,共4页
目的研究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对脊柱骨折患者脊髓神经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80例脊柱骨折患者,将其按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n=40)和实验组(n=40),对照组选择前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实验组选用后... 目的研究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对脊柱骨折患者脊髓神经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80例脊柱骨折患者,将其按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n=40)和实验组(n=40),对照组选择前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实验组选用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通过脊髓神经功能及手术成功率判定两组疗效,并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80例患者手术顺利完成,实验组总有效率(97.50%)比对照组(80.00%)高,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0%)较对照组(20.00%)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临床相关指标(Cobb角、伤椎前高压缩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观察组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周、2月、3月VAS评分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脊柱骨折患者采用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能降低术后疼痛,改善脊髓神经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建议临床广泛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 前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 脊柱骨折 脊髓神经功能
下载PDF
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合并椎管狭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亦合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24期74-75,共2页
目的观察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合并椎管狭窄的疗效。方法采用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合并椎管狭窄患者39例。记录患者术前和术后12个月的VAS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冠状位Cobb角及矢状位腰椎前凸角,并... 目的观察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合并椎管狭窄的疗效。方法采用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合并椎管狭窄患者39例。记录患者术前和术后12个月的VAS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冠状位Cobb角及矢状位腰椎前凸角,并评价生存质量,计算术后改善率评价疗效。结果术后12个月,疗效评价优22例、良11例、可6例;患者术前VAS(7.6±1.3)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33.6±11.5)分、冠状位Cobb角27.6°±2.3°、矢状位腰椎前凸角11.7°±2.2°,术后12个月分别为(2.1±0.5)分、(12.4±4.7)分、10.5°±1.6°、35.7°±3.2°,P均<0.01;术前SF-36量表总分(87.7±6.2)分,术后12个月为(96.5±7.4)分,P<0.05。结论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合并椎管狭窄疗效较好,并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病变 脊柱侧凸 椎管狭窄 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
下载PDF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元庆 李冬冬 牛垚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3期519-520,共2页
目的探究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永城市人民医院2012年5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64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后路组与前路组,各32例。前路组患者予以前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后路组患者予以... 目的探究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永城市人民医院2012年5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64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后路组与前路组,各32例。前路组患者予以前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后路组患者予以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观察统计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留院观察时间及临床效果。结果后路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留院观察时间均少于前路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路组患者临床效果优于前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予以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可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及术后留院观察时间,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固定融合术 脊柱胸腰段骨折 前路内固定融合术
下载PDF
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对退行性腰椎侧凸合并椎管狭窄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蔺福辉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5期230-232,236,共4页
目的研究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对退行性腰椎侧凸合并椎管狭窄(DLSS)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接诊的36例DLSS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行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采用腰痛JOA评分系统评... 目的研究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对退行性腰椎侧凸合并椎管狭窄(DLSS)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接诊的36例DLSS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行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采用腰痛JOA评分系统评估患者临床疗效,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表(ODI)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腰部症状,应用SF-36调查问卷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1.5年的随访,比较患者术后和末次随访时冠状位Cobb角、腰部症状缓解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36例行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的DLSS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65.83±42.35)min,平均出血量(682.43±42.13)mL,平均住院时间(18.73±3.42)d,平均随访时间(1.12±0.10)年。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33/36)。末次随访时,患者的ODI评分、VAS评分和Cobb角均下降,术后和末次随访时的ODI评分、VAS评分和Cobb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末次随访时,患者的健康情况、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生理功能、情感职能、自我感觉活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分值均升高,术后和末次随访时的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的DLSS患者临床疗效显著,疼痛症状缓解,腰背功能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侧凸 椎管狭窄 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 功能障碍指数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后路长节段固定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术后近端交界性后凸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阳 张兵 +2 位作者 焦龙兵 林浩 邹海波 《颈腰痛杂志》 2019年第5期673-675,共3页
目的对后路长节段固定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lumbar degenerative diseases,LDD)术后近端交界性后凸(proximal junctional kyphosis,PJK)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其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后路长节段固定融合术治疗的105例腰椎退... 目的对后路长节段固定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lumbar degenerative diseases,LDD)术后近端交界性后凸(proximal junctional kyphosis,PJK)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其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后路长节段固定融合术治疗的105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随访18个月,将PJK患者设为观察组,非PJK患者设为对照组,调查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以及影像学资料,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术后PJK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05例患者术后发生PJK 20例,发生率1 9.05%。两组上端固定椎(upper instrumented vertebra,UIV)位于胸腰段、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近端交界性后凸角(proximal junctional kyphosis angle,PJKA)、合并骨质疏松、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JKA>10°(OR=2.435)、UIV位于胸腰段(OR=1.764)、合并骨质疏松(OR=2.215)、SS<25°(OR=1.976),均是术后发生PJK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JK发生率较高,UIV位于胸腰段、PJKA>10°、合并骨质疏松、SS<25°,均会增加后路长节段固定融合术治疗LDD术后PJK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长节段固定融合术 腰椎退行性疾病 术后近端交界性后凸 相关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