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路寰枢椎融合术后下颈椎前凸曲度降低的影响因素研究
1
作者 陆一 蔡晓冰 井冲 《颈腰痛杂志》 2023年第3期370-372,共3页
目的探讨后路寰枢椎融合术后下颈椎前凸曲度降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84例寰枢椎脱位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后路寰枢椎融合术治疗,随访2年,根据术前、术后的下颈椎前凸角变化设为降低组以及不变或增加组,... 目的探讨后路寰枢椎融合术后下颈椎前凸曲度降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84例寰枢椎脱位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后路寰枢椎融合术治疗,随访2年,根据术前、术后的下颈椎前凸角变化设为降低组以及不变或增加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术前枕颈角、下颈椎前凸角、颈椎矢状面轴向垂直距离(C_(2-7)sagittal vertical axis,C_(2-7)SVA)、T_(1)倾斜角(T_(1)slope,T_(1)S)、术后C_(1-2)角等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调查术后下颈椎前凸曲度降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术后下颈椎前凸曲度降低者26例,不变或增加者58例。两组患者年龄、术前枕颈角、下颈椎前凸角、C_(2-7)SVA、术后C 1-2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性别、术前T_(1)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术前下颈椎前凸角>20°、术前枕颈角>20°、术后C 1-2角>20°,均是术后下颈椎前凸曲度降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后路寰枢椎融合术后下颈椎前凸曲度降低与术前下颈椎前凸角、术前枕颈角、年龄以及融合角度过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寰枢椎融合术 寰枢椎脱位 下颈椎前凸曲度降低
下载PDF
依据寰椎椎弓根三维CT重建图像确定进钉点及方向实施后路寰枢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建华 付金利 +3 位作者 裴铎 孙贺 李哲 刘正蓬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15期82-84,共3页
目的观察依据寰椎椎弓根三维CT重建图像确定进钉点及方向实施后路寰枢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临床效果。方法 84例寰枢椎不稳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均采用后路寰枢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实验组术前... 目的观察依据寰椎椎弓根三维CT重建图像确定进钉点及方向实施后路寰枢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临床效果。方法 84例寰枢椎不稳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均采用后路寰枢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实验组术前均行三维CT,重建寰椎椎弓根形态,明确术中进针点和进针方向,术中根据术前确定的进针点、进针方向进行徒手椎弓根螺钉置入。对照组术中根据解剖方位置入螺钉。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以及置钉时间,比较两组置钉准确率,分别于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量表)评价治疗前后两组脊柱功能,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评价治疗前、后两组颈椎功能。结果实验组、对照组置钉准确率分别为95.24%(40/42)、80.95%(34/42),二者比较,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6个月、12个月两组ODI评分降低,JOA评分升高(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术后6个月、12个月实验组ODI评分降低,JOA评分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失血量少、置钉时间短(P均<0.05)。结论依据寰椎椎弓根三维CT重建图像确定进钉点及方向实施后路寰枢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寰枢椎不稳效果较好,患者脊柱与颈椎功能恢复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不稳 寰椎椎弓根螺钉 后路寰枢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脊柱功能 颈椎功能
下载PDF
经后路寰枢椎侧块螺钉固定治疗寰枢椎脱位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明 王韶进 +1 位作者 潘新 刘培来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第3期295-296,共2页
目的 :探讨经后路寰枢椎侧块螺钉固定治疗寰枢椎脱位的手术方法。方法 :采用后路枢椎侧块螺钉治疗 6例寰枢椎前脱位。结果 :随访 6~ 2 4个月 ,4例肌力完全恢复正常 ,2例肌力基本恢复正常 ,无断钉脱钉现象。结论 :经后路寰枢椎侧块螺钉... 目的 :探讨经后路寰枢椎侧块螺钉固定治疗寰枢椎脱位的手术方法。方法 :采用后路枢椎侧块螺钉治疗 6例寰枢椎前脱位。结果 :随访 6~ 2 4个月 ,4例肌力完全恢复正常 ,2例肌力基本恢复正常 ,无断钉脱钉现象。结论 :经后路寰枢椎侧块螺钉固定治疗寰枢椎脱位 ,可使寰枢椎达到稳定的状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脱位 后路寰枢椎侧块螺钉固定 治疗
下载PDF
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手术治疗上颈椎不稳的护理 被引量:1
4
作者 竺亚 刘观燚 马维虎 《浙江实用医学》 2009年第6期514-516,共3页
目的探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手术治疗上颈椎不稳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3年1月至2008年10月采用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上颈椎不稳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术后未出现脑脊液漏、伤口感染,无内固定松动或断钉现... 目的探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手术治疗上颈椎不稳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3年1月至2008年10月采用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上颈椎不稳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术后未出现脑脊液漏、伤口感染,无内固定松动或断钉现象,1例术后5小时突然出现气促、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下降至89%,经吸痰、气管切开后转危为安。所有患者固定良好,有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改善,随访6个月~1年均已达到骨性愈合。结论作好术前、术后护理是保证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手术治疗上颈椎不稳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颈椎不稳 椎弓根螺钉 后路寰枢椎 护理
下载PDF
后路寰枢椎内固定术治疗寰枢椎关节不稳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庞博 初明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7年第1期61-63,共3页
寰枢椎关节包括寰椎和枢椎,是脊柱最特殊的区域,具有解剖和功能的复杂性。寰枢椎关节不稳多由创伤、先天性畸形、肿瘤、炎症及退变等原因引起。寰枢椎关节不稳可导致枕颈部不适、四肢瘫痪,甚至危及患者生命。颈椎内固定系统的目标是... 寰枢椎关节包括寰椎和枢椎,是脊柱最特殊的区域,具有解剖和功能的复杂性。寰枢椎关节不稳多由创伤、先天性畸形、肿瘤、炎症及退变等原因引起。寰枢椎关节不稳可导致枕颈部不适、四肢瘫痪,甚至危及患者生命。颈椎内固定系统的目标是提供即刻的稳定,提高植骨融合率,矫正脊柱畸形,缓解患者痛苦,减少外固定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关节不稳 后路寰枢椎内固定术 治疗
下载PDF
后路寰枢椎经关节螺钉结合寰椎椎板钩与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治疗寰枢椎脱位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苏李威 杨利 邵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0年第19期2092-2095,共4页
目的研究后路寰枢椎经关节螺钉结合寰椎椎板钩与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治疗寰枢椎脱位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入院的82例寰枢椎脱位患者,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1例。研究... 目的研究后路寰枢椎经关节螺钉结合寰椎椎板钩与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治疗寰枢椎脱位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入院的82例寰枢椎脱位患者,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1例。研究组选用后路寰枢椎经关节螺钉结合寰椎椎板钩固定融合治疗,对照组选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植骨融合率、术前与术后6个月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颈部僵硬度。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植骨融合率依次为(124.06±9.31)min、(206.93±31.62)mL、100%,对照组依次为(131.52±10.17)min、(230.71±32.44)mL、97.56%,两组术后植骨融合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研究组术前、术后6个月VAS评分分别为(6.87±1.15)分、(1.19±0.48)分,对照组分别为(6.96±1.24)分、(1.26±0.52)分,两组术后较术前VAS评分明显下降(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前、术后6个月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分别为(37.08±6.33)分、(9.36±2.57),对照组分别为(37.26±6.48)分、(9.52±2.79)分,两组术后较术前颈椎功能障碍指数更低(P<0.05),两组术后颈椎功能障碍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前、术后6个月颈部僵硬轻度分别为68.29%、17.07%,重度率分别为29.27%、0.00%,对照组术前、术后6个月颈部僵硬轻度分别为75.61%、19.51%,重度率分别为24.39%、0.00%。两组术后较术前颈部僵硬度更优(P<0.05),两组术后颈部僵硬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植骨融合率依次为(124.06±9.31)min、(206.93±31.62)mL、100%,对照组依次为(131.52±10.17)min、(230.71±32.44)mL、97.56%,两组术后植骨融合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结论寰枢椎脱位治疗中后路寰枢椎经关节螺钉结合寰椎椎板钩与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均具有显著疗效,但后路寰枢椎经关节螺钉结合寰椎椎板钩固定融合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脱位 后路寰枢椎经关节螺钉 寰椎椎板钩 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
下载PDF
后路寰枢椎固定非融合术与固定融合术治疗新鲜齿状突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7
7
作者 马飞 凡元和 +5 位作者 徐世财 廖烨晖 唐强 唐超 王清 钟德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77-885,共9页
目的:比较后路寰枢椎固定非融合术与固定融合术治疗新鲜齿状突骨折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新鲜齿状突骨折且随访5年以上的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9例,女性14例,年龄18~72岁(42.9±... 目的:比较后路寰枢椎固定非融合术与固定融合术治疗新鲜齿状突骨折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新鲜齿状突骨折且随访5年以上的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9例,女性14例,年龄18~72岁(42.9±13.7岁)。根据其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A、B两组:A组行后路寰枢椎固定非融合术(33例);B组行后路寰枢椎固定融合术(3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随访时间、受伤原因、受伤至手术时间、骨折移位程度、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分级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临床疗效评价指标(VAS评分、NDI、ASIA分级)及手术相关并发症(供骨区疼痛、手术切口及供骨区感染、脑脊液漏等)发生情况。通过末次随访时的颈椎动力位X线片评估寰枢椎稳定性;多平面重建CT观察两组患者寰齿关节及寰枢侧块关节退变、寰枢椎自发融合及B组患者植骨融合情况。比较A组寰枢椎自发骨性融合患者与未骨性融合患者的年龄、性别、受伤原因、受伤至手术时间、骨折分型、骨折移位程度、固定方式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和NDI,分析A组自发骨性融合的影响因素。结果:末次随访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术前VAS评分A组6.5±1.2分,B组6.8±1.3分;NDI A组31.1±3.8分,B组32.5±4.3分;末次随访时VAS评分A组1.3±0.8分,B组1.5±0.9分,NDI A组4.2±1.3分,B组4.5±1.9分;术前ASIA分级A组C级1例、D级2例、E级30例,B组C级2例、D级3例、E级25例;末次随访时A组D级1例、E级32例,B组D级2例、E级28例。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和NDI较术前降低(P<0.05),末次随访时ASIA分级与术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间点组间比较VAS评分、NDI、ASIA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B组患者(P<0.05)。A组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9.1%(3/33),B组为30%(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A、B两组均无寰枢椎不稳。两组寰齿及寰枢关节退变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寰枢椎自发纤维融合7例(21.2%),骨性融合23例(69.7%),B组寰枢椎骨性融合(自发融合及植骨融合)30例(100.0%);两组骨性融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自发骨性融合患者平均随访时间长于未自发骨性融合患者(P<0.05),伴骨折明显移位(>2mm)占比高于未自发融合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7.8%vs 10%,P>0.05)。结论:后路寰枢椎固定非融合术与固定融合术治疗新鲜齿状突骨折患者均可获得满意疗效,固定非融合术较固定融合术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后路固定非融合术后的寰枢椎自发融合是维持寰枢椎稳定性和患者远期疗效的关键因素。骨折移位程度是术后寰枢椎自发骨性融合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状突骨折 后路寰枢椎固定 单纯固定 固定融合
下载PDF
后路寰枢椎钉棒固定融合术治疗类风湿性寰枢椎脱位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8
作者 江伟 张仕涛 +1 位作者 方园 校建波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17期90-92,共3页
目的探讨后路寰枢椎钉棒固定融合术治疗类风湿性寰枢椎脱位(AA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43例类风湿性AA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后路寰枢椎钉棒固定融合术治疗。记录患者的手术情况,比较患者术前... 目的探讨后路寰枢椎钉棒固定融合术治疗类风湿性寰枢椎脱位(AA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43例类风湿性AA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后路寰枢椎钉棒固定融合术治疗。记录患者的手术情况,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12个月的解剖位置相关指标、颈部疼痛程度、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结果4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152.5±28.7)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81.5±36.2)mL。术后12个月,患者的ADI小于术前,CCA和CMA均大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患者的VAS评分低于术前,ASIA、JOA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寰枢椎钉棒固定融合术治疗类风湿性AAD患者的效果显著,可减轻颈部疼痛,改善运动及神经功能,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寰枢椎钉棒固定融合术 类风湿性寰枢椎脱位 运动功能 神经功能
下载PDF
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疗法与后路寰枢椎经关节螺钉结合寰椎椎板钩固定融合疗法治疗寰枢椎脱位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2
9
作者 左强 周全 +1 位作者 胡靖 胡敏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2年第6期618-621,共4页
目的比较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疗法与后路寰枢椎经关节螺钉结合寰椎椎板钩固定融合疗法治疗中寰枢椎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以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广安市人民医院入院的74例寰枢椎脱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 目的比较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疗法与后路寰枢椎经关节螺钉结合寰椎椎板钩固定融合疗法治疗中寰枢椎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以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广安市人民医院入院的74例寰枢椎脱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37)与实验组(n=37);对照组行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疗法;实验组行后路寰枢椎经关节螺钉结合寰椎椎板钩固定融合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植骨融合率、手术前后颈部僵硬度、颈椎功能障碍指数、生活质量(躯体机能、躯体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角色限制、心理健康)评分与疼痛评分。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更低[(207.05±31.54)m L vs.(229.48±33.25)m L],手术时间更短[(123.85±9.22)min vs.(130.94±10.03)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植骨融合率为100.0%,与对照组的97.2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颈部僵硬度、颈椎功能障碍指数、生活质量及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术后颈部僵硬轻度、重度率与颈椎功能障碍指数、疼痛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生活质量评分较术前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颈部僵硬轻度、重度率与颈椎功能障碍指数、生活质量及疼痛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疗法与后路寰枢椎经关节螺钉结合寰椎椎板钩固定融合疗法治疗寰枢椎脱位的临床疗效均显著,但后者出血量更低,时间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脱位 后路寰枢椎 关节螺钉 寰椎椎板钩 寰枢椎椎弓根螺钉
下载PDF
前路螺钉内固定与后路寰枢椎融合术治疗ⅡB型齿状突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璐 谷雨 《临床骨科杂志》 2019年第5期513-516,共4页
目的比较前路螺钉内固定与后路寰枢椎融合术治疗ⅡB型齿状突骨折(OF)的疗效。方法 将86例ⅡB型OF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分为螺钉组(42例,行前路螺钉内固定)和融合组(44例,行后路寰枢椎融合术)。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 目的比较前路螺钉内固定与后路寰枢椎融合术治疗ⅡB型齿状突骨折(OF)的疗效。方法 将86例ⅡB型OF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分为螺钉组(42例,行前路螺钉内固定)和融合组(44例,行后路寰枢椎融合术)。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后颈椎屈曲、旋转活动度、颈椎疼痛、颈椎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螺钉组明显少(低)于融合组(P<0.01,P<0.05)。两组均获得随访,时间8~16个月。术后3个月颈椎屈曲、旋转活动度螺钉组明显高于融合组(P<0.01)。术后3个月颈椎疼痛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两组明显低于术前(P<0.05),而螺钉组两项均明显低于融合组(P<0.01)。结论 与后路寰枢椎融合术比较,前路螺钉内固定治疗ⅡB型OF创伤小、骨折愈合时间短、颈椎活动度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螺钉内固定 后路寰枢椎融合术 ⅡB型齿状突骨折
下载PDF
经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板(棒)固定融合治疗上颈椎不稳的临床护理 被引量:1
11
作者 万翠仙 陆映屹 《中国伤残医学》 2010年第2期98-98,共1页
关键词 寰枢椎骨折脱位 椎弓根钉固定 上颈椎不稳 寰枢椎后路 临床护理 融合治疗 中枢性呼吸衰竭 钉板
下载PDF
后路寰枢椎关节间撑开复位融合技术治疗寰枢椎脱位专家共识(2024)
12
作者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脊髓脊柱学组 中国颅颈交界区畸形研究联盟暨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颅颈交界区畸形联盟 +2 位作者 陈赞 王圣林 艾福志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25-730,共6页
寰枢椎脱位是常见的颅颈交界区畸形,可引起严重的神经损害,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对于临床症状明显的寰枢椎脱位患者,手术治疗是其最有效的治疗方式。近年来,随着手术技术的发展,后路寰枢椎关节间撑开复位融合技术逐渐成... 寰枢椎脱位是常见的颅颈交界区畸形,可引起严重的神经损害,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对于临床症状明显的寰枢椎脱位患者,手术治疗是其最有效的治疗方式。近年来,随着手术技术的发展,后路寰枢椎关节间撑开复位融合技术逐渐成为寰枢椎脱位治疗的重要技术之一。为了更好地规范寰枢椎脱位患者的诊治,推广应用后路寰枢椎关节间撑开复位融合技术,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脊髓脊柱学组和中国颅颈交界区畸形研究联盟暨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颅颈交界区畸形联盟基于现有循证医学证据,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充分讨论后制定了《后路寰枢椎关节间撑开复位融合技术治疗寰枢椎脱位专家共识(2024)》。本共识对后路寰枢椎关节间撑开复位融合技术治疗寰枢椎脱位的术前评估、手术操作、并发症处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提出推荐意见,旨在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关节 脱位 寰枢椎脱位 后路寰枢椎关节间撑开复位融合技术 治疗 外科手术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经口咽前后路一期手术治疗难复性寰枢椎脱位1例
13
作者 祁玉辉 孔鹏 +4 位作者 汲长蛟 张旺 樊春阳 孙昌宇 张建新 《临床骨科杂志》 2023年第2期275-275,共1页
患者,女,53岁,因颈部及右侧肢体疼痛、麻木、无力12年于2021年6月20日至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治疗。无外伤、结核、肿瘤等病史。入院症状:颈部疼痛,右侧肢体疼痛、麻木、无力,双足底踩棉花感,行走不稳易跌倒。查体:颈部活动受限,双手... 患者,女,53岁,因颈部及右侧肢体疼痛、麻木、无力12年于2021年6月20日至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治疗。无外伤、结核、肿瘤等病史。入院症状:颈部疼痛,右侧肢体疼痛、麻木、无力,双足底踩棉花感,行走不稳易跌倒。查体:颈部活动受限,双手握力减退,右上肢肌力3级,右趾长伸肌肌力3级,双下肢肌力4级,不能快步及大步走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脱位 难复性 前路寰枢椎松解 后路寰枢椎融合固定
下载PDF
寰枢椎侧块关节内碎骨植骨融合术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
14
作者 吴冀 郭群峰 +4 位作者 杨军 陈飞 武乐成 祝静雨 倪斌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8-254,共7页
目的:探讨寰枢椎侧块关节内碎骨植骨融合术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6年1月~2019年12月在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骨科行寰枢椎后路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的49例寰枢椎不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17例,女性32例;年龄8... 目的:探讨寰枢椎侧块关节内碎骨植骨融合术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6年1月~2019年12月在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骨科行寰枢椎后路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的49例寰枢椎不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17例,女性32例;年龄8~72岁(45.2±17.1岁)。所有病例均采用寰枢椎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技术,根据所行植骨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行寰椎后弓与枢椎椎板间结构性植骨融合术的28例患者纳入A组,男9例,女19例,年龄42.1±20.2岁;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行寰枢椎侧块关节内碎骨植骨融合术的21例患者纳入B组,男8例,女13例,年龄49.3±19.8岁。记录两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随访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的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颈部残疾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和颈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时在冠状位CT上测量寰枢椎侧块关节间隙的高度,观察植骨融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种类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可比性。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椎动脉和神经损伤。A组术中出血量显著性低于B组(210.2±26.6mL vs 230.5±6.2mL,P<0.05),两组手术时间和随访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NDI和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同时间点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寰枢侧块关节间隙高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即刻B组侧块关节间隙高度显著性高于A组(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侧块关节间隙高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B组侧块关节间隙高度仍显著性高于A组(P<0.05)。所有患者植骨均融合,两组植骨融合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期间未出现螺钉松动、移位、断裂等并发症。结论:寰枢椎后路钉棒固定融合术中采用寰枢椎侧块关节内碎骨植骨能够实现良好的骨融合,可应用于后弓缺失等不能行寰椎后弓与枢椎椎板植骨术的患者,避免取自体髂骨植骨供骨区疼痛、感染等并发症,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维持寰枢椎的关节间隙高度,增强其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后路融合术 寰枢椎侧块关节内碎骨植骨 后路结构性植骨 寰枢椎侧块关节间隙高度
下载PDF
寰枢椎后路融合术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 被引量:13
15
作者 倪斌 贾连顺 +7 位作者 刘洪奎 李家顺 侯铁胜 包聚良 袁文 戴力杨 张文明 徐印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61-263,共3页
目的:对寰枢椎后路融合术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进行回顾总结。方法:对34例创伤性寰枢椎不稳患者进行寰枢椎后路融合术,包括齿状突骨折29例,横韧带断裂5例。所有患者行寰枢椎钢丝固定自体髂骨移植术,其中Galie法固定21... 目的:对寰枢椎后路融合术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进行回顾总结。方法:对34例创伤性寰枢椎不稳患者进行寰枢椎后路融合术,包括齿状突骨折29例,横韧带断裂5例。所有患者行寰枢椎钢丝固定自体髂骨移植术,其中Galie法固定21例,Brooks法固定13例。结果:术后进行颈椎侧位X线片随访3~63个月不等(平均9个月),34例均获骨性愈合。结论:寰枢椎后路融合术适用于陈旧性不稳定齿突骨折、伴有不愈合倾向齿突骨折及横韧带断裂患者,解剖复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后路融合 寰枢椎不稳 融合术
下载PDF
几种经后路手术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的方法比较 被引量:2
16
作者 闵少雄 靳安民 +2 位作者 朱立新 张辉 肖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74-277,共4页
目的 :对经后路手术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的几种方法进行回顾总结 ,评价APOFIX椎板钩内固定并后路融合术的效果。方法 :对 2 5例创伤性寰枢椎不稳患者行后路手术 ,包括齿突骨折 2 0例 ,横韧带断裂 5例 ,其中Gallie钢丝并后路融合术 1 2... 目的 :对经后路手术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的几种方法进行回顾总结 ,评价APOFIX椎板钩内固定并后路融合术的效果。方法 :对 2 5例创伤性寰枢椎不稳患者行后路手术 ,包括齿突骨折 2 0例 ,横韧带断裂 5例 ,其中Gallie钢丝并后路融合术 1 2例 ,Brooks钢丝并后路融合术 9例 ,APOFIX椎板钩并后路融合术 4例。结果 :术后随访 6~ 40个月 (平均 2 1个月 ) ,全部行颈椎侧位X线片检查 ,部分行MRI检查 ,骨性融合分别为Gallie法 1 0例 ( 83% ) ,Brooks法 8例 ( 89% ) ,APOFIX法 4例 ( 1 0 0 % )。结论 :APOFIX椎板钩并后路融合术操作简便、稳定、效果好、并发症少且不影响MRI成像而有利随访 ,是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较为理想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寰枢椎不稳 寰椎损伤 寰枢椎后路融合 内固定器械
下载PDF
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C_(1-2)不稳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8
17
作者 竺亚 刘观燚 马维虎 《护理学报》 2009年第6期44-45,共2页
总结27例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C1-2不稳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上颈椎解剖结构特殊,手术难度大、风险高,术前做好心理护理,耐心讲解手术治疗的意义和预期效果;做好牵引护理,让患者及家属观看牵引治疗实景,牵引时在患者颈后横放1条约... 总结27例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C1-2不稳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上颈椎解剖结构特殊,手术难度大、风险高,术前做好心理护理,耐心讲解手术治疗的意义和预期效果;做好牵引护理,让患者及家属观看牵引治疗实景,牵引时在患者颈后横放1条约3~4cm高的条形卷巾使颈椎保持在正常的前凸位;术前做好沟通和呼吸咳嗽训练,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有效咳嗽和吹气球练习。术后采用"轴型滚动式"翻身法,2~3d指导患者在颈托固定保护下坐起或下地活动;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防止因术后出血、水肿波及延髓,引起循环、呼吸中枢功能障碍,警惕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的发生;严密观察患者四肢感觉及运动情况,防止出现脊髓损伤、水肿等并发症;严密观察切口与引流管情况,防止出现脑脊液漏、切口感染;做好出院指导。本组患者术后X线片及CT显示寰枢椎侧块和椎弓根螺钉位置全部良好,未出现并发症,随访1年均已达到骨性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不稳 椎弓根螺钉 寰枢椎后路 护理
下载PDF
使用自体松质骨植骨的寰枢椎后路融合术
18
作者 肖子范 路小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5期294-294,共1页
关键词 自体松质骨植骨 寰枢椎后路 融合术
下载PDF
寰枢椎后路椎板钉内固定术1例手术配合 被引量:1
19
作者 杜秀梅 李连丽 《吉林医学》 CAS 2010年第23期4013-4014,共2页
关键词 寰枢椎不稳 寰枢椎后路椎板钉内固定术 手术护理
下载PDF
寰枢椎脱位行寰枢椎后路融合手术后的下颈椎曲度变化情况及其预测因素 被引量:2
20
作者 宁凡友 王冲 孔丽 《颈腰痛杂志》 2021年第6期763-767,共5页
目的探讨寰枢椎脱位(atlantoaxial dislocation,AAD)患者行寰枢椎后路融合手术后的下颈椎曲度变化情况,并分析其潜在的预测因素。方法纳入本院自2012年1月~2019年3月采用寰枢椎后路固定融合手术治疗的31例AA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所有... 目的探讨寰枢椎脱位(atlantoaxial dislocation,AAD)患者行寰枢椎后路融合手术后的下颈椎曲度变化情况,并分析其潜在的预测因素。方法纳入本院自2012年1月~2019年3月采用寰枢椎后路固定融合手术治疗的31例AA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和手术前后的下颈椎曲度(C_(2)-C_(7)角)、其他颈椎矢状面参数[包括:枕颈角(C_(0)-C_(2)角),C_(1)-C_(2)角,颈椎前凸角(C_(0)-C_(7)角),颈椎矢状面轴向垂直距离(C_(2)-C_(7)sagittal vertical axis,C_(2)-C_(7)SVA),T_(1)倾斜角(T_(1)slope,T_(1)S),颈部倾斜角(neck tilt,NT)和胸廓入口角(thoracic inlet angle,TIA)]变化情况。随访观察术后C_(2)-C_(7)角变化情况,若有所减小,则视为下颈椎曲度减小(A组);若有所增加或不变者,纳入B组。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人口学资料,以及手术前后的相关颈椎矢状位参数进行单因素分析;并以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对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31例AAD患者均顺利完成后路寰枢椎固定融合术,术后获访9~15个月、平均(12.1±2.8)个月,术后出现下颈椎曲度减小者9(29.03%)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C_(2)-C_(7)角、术后C_(1)-C_(2)角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C_(2)-C_(7)角≥20°(OR=8.276,P=0.001)和术后C_(1)-C_(2)角≥20°(OR=6.754,P=0.013),均是AAD患者术后下颈椎曲度减小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下颈椎曲度减小在AAD患者行寰枢椎后路固定融合手术后并不少见,术前C_(2)-C_(7)角≥20°、术后C_(1)-C_(2)角≥20°可增加其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脱位 寰枢椎后路融合术 下颈椎曲度 预测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