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路椎弓根钉系统固定结合伤椎植入注射用人工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屈锡亮 黄雄飞 +5 位作者 叶永胜 罗林峰 吴文仁 庄沙斌 李贺年 邓方跃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9期101-103,共3页
目的研究后路椎弓根钉系统固定结合伤椎植入注射用人工骨(商品名:固骼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单节段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行单纯后路短节段经椎弓根内固定... 目的研究后路椎弓根钉系统固定结合伤椎植入注射用人工骨(商品名:固骼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单节段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行单纯后路短节段经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实验组行后路复位短节段经椎弓根内固定结合伤椎椎体内植入人工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伤椎前缘平均高度、伤椎Cobb角、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正中央矢状位和经伤椎椎弓根正中横断位CT片伤椎缺损程度,临床疗效、治疗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及术后1周、术后12个月、内固定拆除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伤椎前缘平均高度和伤椎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正中央矢状位和经伤椎椎弓根正中横断位CT片伤椎缺损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JOA评分和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验组的JOA评分(22.75±5.48)分及VAS评分(2.95±0.75)分均优于对照组的(20.95±5.34)、(3.29±0.84)分,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优良率为88.89%,对照组优良率为91.18%;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2, P>0.05)。两组的治疗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腰椎爆裂骨折临床治疗中,后路椎弓根钉系统固定结合伤椎植入注射用人工骨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 ,但疗效并不肯定,部分患者仍有缺损存在,故不推荐固骼生作为首选植骨材料,新型植骨材料有待进一步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椎弓根钉系统 注射用人工骨 胸腰爆裂骨折 缺损程度
下载PDF
后路切开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与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对比
2
作者 朱耀军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1期9-13,共5页
目的:探讨将后路切开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应用于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中的作用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102例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 目的:探讨将后路切开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应用于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中的作用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102例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后路切开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观察组采用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比较2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4%,高于对照组的7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失血总量、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治疗工作中应用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较后路切开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能够改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并降低其VAS评分,能够获得更为理想的效果,促进其疾病康复,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压缩性骨折 后路切开弓根系统内固定 经皮弓根系统复位内固定 单节段
下载PDF
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加椎间植骨融合术后Cage植骨不融合原因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覃海飚 钟远鸣 +4 位作者 张家立 李智斐 韦家鼎 陈勇喜 肖增明 《广西医学》 CAS 2016年第9期1306-1308,共3页
目的 探讨施行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联合椎间植骨融合术后Cage植骨不融合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 腰椎不稳症患者164例,行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联合椎间植骨融合术。结果 164例均顺利完成手术,获随访12-18个月,平均15个月。融合成功154例... 目的 探讨施行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联合椎间植骨融合术后Cage植骨不融合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 腰椎不稳症患者164例,行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联合椎间植骨融合术。结果 164例均顺利完成手术,获随访12-18个月,平均15个月。融合成功154例(93.9%)。融合失败10例(6.1%),其中单节段术后不融合5例,2节段不融合3例,3节段不融合2例;Cage向后滑脱7例,向前滑脱3例;未融合有明显透亮带无临床症状者4例。末次随访时,出现Cage沉降2例,椎间隙高度丢失,同时出现神经症状。所有病例均未见椎弓根螺钉松动断裂发生。结论 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加椎间植骨融合术后Cage植骨不融合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导致,术前常规行影像学检查充分了解脊柱手术节段情况,综合评估,术中严格把握置入方法,减少融合节段,术后定期随访,可以减少Cage植骨不融合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症 后路弓根系统 间植骨融合术 Cage植骨 不融合 临床分析
下载PDF
脊柱前路内固定器系统与脊柱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爆裂性骨折疗效对比 被引量:16
4
作者 周鹰飞 赵宙 杨艳敏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第1期19-23,共5页
目的探讨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脊柱前路内固定器系统固定与脊柱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随机将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90例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分为前路组和后路组各45例。前路组采用前路内固定器系统内... 目的探讨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脊柱前路内固定器系统固定与脊柱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随机将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90例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分为前路组和后路组各45例。前路组采用前路内固定器系统内固定治疗,后路组采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Cobb角测定值及丢失情况,椎管狭窄程度恢复情况以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前路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引流量均显著的高于后路组(P<0.05)。治疗前、术后即刻两组患者的Cobb角测定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年前路组的Cobb角丢失度显著的低于后路组患者(P<0.05)。术后1周、1年两组患者的前后径、横断面积较治疗前均显著好转(P<0.05),术前、术后1周两组患者的前后径、横断面积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年前路组的前后径、横断面积值显著的优于后路组(P<0.05)。治疗前、治疗后1年两组患者间的ASIA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SIA均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较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爆裂性骨折,采用脊柱前路内固定器系统固定治疗的手术时间等术中情况复杂一些,但是术后Cobb角丢失度小,椎管狭窄程度小,因此应根据患者的情况酌情选择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裂性骨折 前路内固定器系统 后路弓根系统 内固定
下载PDF
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6
5
作者 黄华伟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27期40-42,共3页
目的 探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退变性脊椎侧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4月~2013年12月来本院治疗的28例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均采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对椎间盘行摘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患者出院后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 目的 探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退变性脊椎侧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4月~2013年12月来本院治疗的28例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均采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对椎间盘行摘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患者出院后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全部患者手术成功,无一例术后感染、断钉或者断棒等情况的发生。术前、术后腰椎前凸角度分别为(17.5±2.1)°、(24.3±3.2)°,术后5个月随访为(27.7±3.1)°;术前、术后Cobb角度分别为(38.4±1.9)°、(27.1±2.9)°,术后5个月随访为(26.3±2.1)°;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P〈0.05)。患者JOA评分术前、术后分别为(11.3±1.1)分、(23.6±1.5)分;ODI评分术前、术后分别为(48.8±2.6)分、(24.5±1.8)分,术前、术后JOA评分及OD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缓解了患者的症状,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弓根系统 退变性脊柱侧弯 间盘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后椎体“空壳现象”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王建金 《颈腰痛杂志》 2018年第5期565-567,共3页
目的进行胸腰椎骨折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后椎体"空壳现象"Logistic回归分析,为提升胸腰椎骨折手术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2015-01-2017-01于我院行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12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 目的进行胸腰椎骨折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后椎体"空壳现象"Logistic回归分析,为提升胸腰椎骨折手术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2015-01-2017-01于我院行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12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通过CT图像观察椎体"空壳现象"发生情况,将出现"空壳现象"患者设为观察组,未发生者设为对照组。收集患者病历资料,调查性别、年龄、合并骨质疏松等,通过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术后椎体"空壳现象"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24例患者术后12个月内出发生椎体"空壳现象"现象72例,发生率58.06%;两组合并骨质疏松症、椎体压缩程度、骨折类型、椎体复位程度、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合并慢性疾病等因素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椎体压缩程度≥50%、合并骨质疏松症、年龄≥60岁,均是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后椎体"空壳现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胸腰椎骨折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后椎体"空壳现象"发生率较高,椎体压缩程度≥50%、年龄≥60岁、合并骨质疏松症均会增加其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弓根系统复位内固定 胸腰骨折 体“空壳现象” 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后路长节段与短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的效果 被引量:5
7
作者 付正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10期50-52,共3页
目的比较后路长节段与短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4例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对照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行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术,观察组... 目的比较后路长节段与短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4例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对照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行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术,观察组行后路长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观察组(P<0.05);术后1个月,两组的Cobb角均小于术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VAS、ODI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25%,略低于观察组的15.6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长节段固定融合术利于Cobb角与脊柱功能恢复,而短节段固定融合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方面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脊柱侧弯 后路弓根系统固定术 脊柱功能
下载PDF
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腰椎骨折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朱喆 《中外医疗》 2022年第14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对强直性脊柱炎伴有腰椎骨折患者采用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进行治疗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64例强直性脊柱炎伴有腰椎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研究;随机分为常规组(采用传统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完成... 目的探讨对强直性脊柱炎伴有腰椎骨折患者采用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进行治疗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64例强直性脊柱炎伴有腰椎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研究;随机分为常规组(采用传统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完成疾病治疗)和研究组(采用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完成疾病治疗),各32例,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研究组Cobb’s角、椎管截面积、椎体后缘高度、椎体前缘高度同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Cobb’s角(17.95±1.55)°、椎管截面积(48.46±9.19)%、椎体后缘高度(25.47±9.63)%、椎体前缘高度(42.17±10.49)%同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93、4.418、5.324、7.025,P<0.05)。结论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有效应用后,可将患者Cobb’s角、椎管截面积、椎体后缘高度、椎体前缘高度有效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伴有腰骨折 后路弓根系统 Cobb’s角 管截面积 体后缘高度 体前缘高度
下载PDF
自体髂骨移植用于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矫形内固定术治疗脊柱侧凸的临床效果
9
作者 李晓江 董珊珊 +1 位作者 刘大龙 张鹏程 《中国伤残医学》 2023年第13期42-45,共4页
研究将针对脊柱侧凸的患者实施自体髂骨移植用于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矫形内固定术治疗,对比治疗预后。方法:将我院2020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确诊为脊柱侧凸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来源,在其中随机抽取100例,随机法设计方式分组。对照组(5... 研究将针对脊柱侧凸的患者实施自体髂骨移植用于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矫形内固定术治疗,对比治疗预后。方法:将我院2020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确诊为脊柱侧凸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来源,在其中随机抽取100例,随机法设计方式分组。对照组(50例)采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矫形内固定术,观察组(50例)则为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矫形内固定结合自体髂骨移植术,对比治疗效果。结果:从围术期上看,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以及引流管置管时间等方面,其对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同时,在对比患肢的体温、白细胞计数以及血沉恢复时间上,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 05);此外,在术后腰椎前凸角度、胸腰段后凸角以及Cobb角对比上,与手术前相比均差异显著(P<0. 05);在术后1年的对比中,观察组患者的腰椎前凸角度高于对照组,在Cobb角上则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与此同时,在术后JOA评分以及ODI评分中,观察组的评估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最后,通过随访调研了解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为4%,低于对照组的16%,对比差异显著( P<0. 05 )。结论:采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矫形内固定结合自体髂骨移植术对于脊柱侧凸的治疗效果较为良好,且可以纠正脊柱侧弯问题,缓解患者的病痛,提升治疗有效性,具有可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髂骨移植 后路弓根系统 矫形内固定术 脊柱侧凸
下载PDF
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伴有严重椎管受压的胸腰椎爆裂型骨折 被引量:6
10
作者 黄科 黄云波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442-443,共2页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加自制的"L"型反向刮匙等特殊工具治疗合并严重椎管受压的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加自制的"L"型反向刮匙等特殊工具治疗合并严重椎管受压的...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加自制的"L"型反向刮匙等特殊工具治疗合并严重椎管受压的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加自制的"L"型反向刮匙等特殊工具治疗合并严重椎管受压的胸腰椎爆裂型骨折36例。结果:获得随访的33例经过9~20个月,平均12个月的观察,植骨全部融合,后凸角及高度的丢失不明显。无内固定松动、断裂。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加自制的"L"型反向刮匙等特殊工具治疗合并严重椎管受压的胸腰椎爆裂型骨折具有减压彻底、复位满意、固定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力学性能好等优点,是治疗合并严重椎管受压的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弓根系统 固定 爆裂型骨折
下载PDF
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桂发 叶洲延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650-651,共2页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中选取6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均行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观察患者手术前后脊椎前凸恢复情况及腰腿疼痛改善情况。结...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中选取6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均行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观察患者手术前后脊椎前凸恢复情况及腰腿疼痛改善情况。结果患者术后腰椎前凸角度及Cobb角度变化明显优于术前,术后JOA评分明显低于术前,ODI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术后运动能力恢复及疼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8.06%。结论在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术后治疗中,需充分考虑患者身体情况,确定有效手术方案。行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疗法,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不适及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脊柱侧弯 后路弓根系统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娄本海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17期3183-3184,共2页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长葛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均接受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统计比较患者手术前、术后6个月的腰椎前凸、Cobb角度及日常生活...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长葛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均接受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统计比较患者手术前、术后6个月的腰椎前凸、Cobb角度及日常生活能力、疼痛评分,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56例患者经术后随访显示,术后6个月腰椎前凸角度较术前提高,Cobb角度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疼痛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发生1例血栓,1例泌尿系统感染,2例营养不良,经对症治疗后治愈,均未出现断钉、断棒及肺部感染情况。结论对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应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减轻其疼痛程度,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脊柱侧弯 后路弓根系统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经后路减压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令弘 吴华 +1 位作者 宋仁忠 王孔民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7年第7期41-41,43,共2页
关键词 胸腰爆裂型骨折 后路弓根系统 病例报告
下载PDF
钛金属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系统联合椎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袁永集 《当代医学》 2012年第4期93-94,共2页
目的观察钛金属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系统联合椎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2008年10月~2011年3月共收治腰椎滑脱病人100例,采用钛金属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系统联合椎间植骨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采... 目的观察钛金属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系统联合椎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2008年10月~2011年3月共收治腰椎滑脱病人100例,采用钛金属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系统联合椎间植骨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采用JOA评分评估患者功能。在X线片上观察患者椎间隙高度及复位和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手术时间3~5h,平均(4±0.5)h,术中硬脊膜损伤5例,3例术中硬膜修补,2例应用明胶海绵及生物蛋白胶封堵硬脊膜。术后轻度脑脊液漏,引流一周左右拔管。3例暂时性神经根牵拉现象,一周后症状消失。3例出现浅表皮缘坏死,无感染迹象。2例伤口感染,2例椎间隙感染,经灌洗引流1例取出内固定,1例未取延期愈合。术后经X线观察100例患者中,其中90例完全复位,10例残留Ⅰ度滑脱。术前、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6~24个月患者96例;按JOA评分,优78例,良7例,中6例,差4例,优良率89.53%。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用ODI功能障碍指数评分,X线测量椎间高度。结论钛金属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系统联合椎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金属后路弓根棒内固定系统 间植骨 滑脱
下载PDF
后路长节段与短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的效果及对JOA、ODI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申雨坤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25期70-73,共4页
目的探讨后路长节段与短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长节段组(后路长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术)和短节段... 目的探讨后路长节段与短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长节段组(后路长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术)和短节段组(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术),各34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长节段组的手术时间长于短节段组,术中出血量多于短节段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的Cobb角均减小,腰椎前凸角度均增大,且长节段组优于短节段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的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均升高,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均降低,且长节段组优于短节段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长节段与短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各有优劣势,长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术能够提高脊柱功能,改善Cobb角和腰椎前凸角度,而短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术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这就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酌情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节段 短节段 后路弓根系统固定术 退变性脊柱侧弯
下载PDF
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和常规方法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疗效对比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郝彩云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2期112-113,共2页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和常规方法在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80例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中医保守方法治疗,实验组采用后路椎...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和常规方法在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80例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中医保守方法治疗,实验组采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后腰椎前凸角度,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采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弓根系统 退变性脊柱侧弯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奎刚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7年第21期4081-4082,共2页
观察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的临床效果。选取治疗的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58例,均实施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术前、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检查比较Cobb角度及腰椎前凸角度,并对比日本骨科协会评分法(JOA)、Oswestry功能障... 观察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的临床效果。选取治疗的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58例,均实施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术前、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检查比较Cobb角度及腰椎前凸角度,并对比日本骨科协会评分法(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变化。与术前比较,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Cobb角度下降、腰椎前凸角度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ODI评分降低、JOA评分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矫正脊椎侧弯,提高腰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脊柱侧弯 后路弓根系统 稳定
下载PDF
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程海 《临床研究》 2019年第6期125-126,共2页
目的研究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采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本院选择2017年05月~2018年05月期间收治的92例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46)和参照组(n=46),其中参照组行单纯椎管减压术,研究组行后路椎... 目的研究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采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本院选择2017年05月~2018年05月期间收治的92例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46)和参照组(n=46),其中参照组行单纯椎管减压术,研究组行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胸腰段后凸角(TLK)、Cobb角以及腰椎前凸角(LL)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腰腿功能障碍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TLK、Cobb角以及LL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治疗后,研究组TLK角、Cobb角以及LL角有明显改善,且优于参照组各指标变化(P <0.05);治疗前,两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以及V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治疗后,研究组ODI评分以及VAS评分有积极改善,且优于参照组ODI评分以及VAS评分变化(P <0.05)。结论对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采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方案,治疗效果优异,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弓根系统内固定术 单纯管减压术 退行性 脊柱侧弯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田万军 《安徽医专学报》 2022年第2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应用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某院收治的7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对照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行经前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实验组患者行经后路椎弓根钉...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应用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某院收治的7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对照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行经前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实验组患者行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种术式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及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骨折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椎体后缘高度丢失率、椎管截面积、Cobb角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VAS评分、OD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胸腰椎骨折患者,予以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疼痛,修复伤椎生理结构及功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折 后路弓根系统内固定 疗效
下载PDF
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效果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小侃 《中国民康医学》 2018年第18期37-39,共3页
目的:观察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DS)的效果。方法:选取64例DS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统计并比较术前、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的Cobb角、腰椎前凸角、日本骨科协会评分法... 目的:观察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DS)的效果。方法:选取64例DS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统计并比较术前、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的Cobb角、腰椎前凸角、日本骨科协会评分法(JOA)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变化,并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的Cobb角均明显减小、腰椎前凸角均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的ODI评分均明显降低、JOA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为4.69%。结论: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可明显减小术后Cobb角,增加腰椎前凸角,并能有效矫正脊椎侧弯,提高腰椎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脊柱侧弯 后路弓根系统内固定术 COBB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