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髓内移后路矫形内固定修复伴神经损害的脊柱侧后凸畸形:神经电生理及功能的改善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平 孙建民 王彤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1期4610-4615,共6页
背景:有文献报道,采用脊髓内移术修复伴有脊髓神经受压的脊柱侧后凸畸形,术后大部分患者的神经功能可以达到不同程度的恢复,但该方案改善术后神经功能的有效性机制仍不明确。目的:观察脊髓内移后路矫形内固定修复伴神经损害的脊柱侧后... 背景:有文献报道,采用脊髓内移术修复伴有脊髓神经受压的脊柱侧后凸畸形,术后大部分患者的神经功能可以达到不同程度的恢复,但该方案改善术后神经功能的有效性机制仍不明确。目的:观察脊髓内移后路矫形内固定修复伴神经损害的脊柱侧后凸畸形后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选择脊柱侧后凸畸形同时伴神经损害患者18例,经检查确诊后,行脊髓内移后路矫形内固定治疗。所有患者均在术前和术后1周行体感诱发电位检测,术中监测其运动诱发电位和体感诱发电位。在MRI上测定椎管内缘至顶椎区凸侧脊髓外缘之间的距离,并计算脊髓内移的距离。结果与结论:(1)术前胫后神经体感诱发电位检测到P40的波幅(1.66±0.29)μV、峰潜伏期为(39.25±3.02)ms;术中胫后神经体感诱发电位检测到P40的波幅和峰潜伏期的值分别(1.68±0.28)μV、和(38.68±2.67)ms,术中与术前的波幅与峰潜伏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术后冠状面主弯Cobb角矫正率以及后凸Cobb角矫正率分别为(51.1±21.2)%以及(38.9±18.1)%;顶椎区脊髓位置在术后平均内移距离为(2.4±1.7)mm;(3)胫后神经体感诱发电位检测到P40的波幅与潜伏期在术后1周时分别为(2.21±0.40)μV和(34.98±2.83)ms,较术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4)结果提示,脊髓内移后路矫形内固定可明显改善伴神经损害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的神经电生理指标及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 脊柱后凸 内固定 组织工程 骨科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脊髓内移术 后路矫形内固定 神经损害 脊柱侧后凸畸形 神经电生理监测 神经功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老年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经脊柱后路矫形内固定植骨融合术中大量失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陆建强 张翊 刘晶 《浙江医学》 CAS 2021年第13期1424-1427,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退行性脊柱侧弯(DS)患者经脊柱后路矫形内固定植骨融合术(PSF)中大量失血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武警海警总队医院行PSF的老年DS患者126例。根据术中是否发生大量失血,分为无大量失血84例(对照组)和... 目的探讨老年退行性脊柱侧弯(DS)患者经脊柱后路矫形内固定植骨融合术(PSF)中大量失血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武警海警总队医院行PSF的老年DS患者126例。根据术中是否发生大量失血,分为无大量失血84例(对照组)和大量失血42例(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各项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术中大量失血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性别、BMI、PL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PT、最大Cobb角、手术时间、行胸廓成形术比例、融合节段数目、椎弓根螺钉数目、失血量、输注胶体及晶体量、输注血液制品量、使用氨甲环酸比例、使用右美托咪定比例、住院时间、引流量、输血率、低蛋白血症发生率及镇痛药物使用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18.1 kg/m^(2)、PLT≤186.5×10^(9)/L、INR≥1、最大Cobb角≥53°、手术时间≥4 h、胸廓成形术及融合节段数目≥10节段均是PFS术中大量失血的危险因素(均P<0.05),而术中使用氨甲环酸和右美托咪定是其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老年DS患者PSF术中大量失血与其BMI、PLT、INR、最大Cobb角、手术时间、是否行胸廓成形术、融合节段数目、是否使用氨甲环酸及右美托咪定等有着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退行性脊柱侧弯 脊柱后路矫形内固定植骨融合术 大量失血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脊髓内移术联合脊柱后路矫形内固定术对脊柱角状侧后凸畸形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磊 《吉林医学》 CAS 2019年第12期2732-2734,共3页
目的:探讨脊髓内移术联合脊柱后路矫形内固定术对脊柱角状侧后凸畸形患者的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行脊髓内移术联合脊柱后路矫形内固定术治疗的脊柱角状侧后凸畸形患者病例资料,术后随访1年,拍摄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 目的:探讨脊髓内移术联合脊柱后路矫形内固定术对脊柱角状侧后凸畸形患者的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行脊髓内移术联合脊柱后路矫形内固定术治疗的脊柱角状侧后凸畸形患者病例资料,术后随访1年,拍摄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全脊柱CT和MRI检查,测量冠状面主弯Cobb角、后凸Cobb角,并观察手术前后波幅及潜伏期变化、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并记录并发症情况。结果:19例患者术后均完成1年随访,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个月时均恢复至E级;术后冠状面主弯Cobb角及后突面主弯Cobb角度均显著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波幅明显上升,潜伏期显著下降,和术前及术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疼痛、心理状况、自我形象、功能状况及生活质量总评分显著较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19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瘫痪、死亡及内固定松动及假关节形成等并发症。结论:脊髓内移术联合脊柱后路矫形内固定术治疗脊柱角状侧后凸畸形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矫正脊柱畸形,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角状侧后凸畸形 脊髓内移术 脊柱后路矫形内固定 神经功能
下载PDF
脊髓内移术在脊柱角状侧后凸畸形伴神经损害的后路矫形内固定中的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马远 杨庆秋 王俊波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年第1期89-92,共4页
目的 :探究脊柱角状侧后凸畸形伴神经损害患者后路矫形内固定中采用脊髓内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探究研究对象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治疗的20例脊柱角状侧后凸畸形伴神经损害患者,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C级8例,D级12例,所有... 目的 :探究脊柱角状侧后凸畸形伴神经损害患者后路矫形内固定中采用脊髓内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探究研究对象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治疗的20例脊柱角状侧后凸畸形伴神经损害患者,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C级8例,D级1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脊髓内移术联合后路矫形内固定术治疗;术前、术后1周采用肌电诱发电位仪检测胫后神经体感诱发电位波幅以及潜伏期;磁共振(MRI)测量术前后凸侧脊髓外缘至椎管距离;X线检查治疗前、术后即刻、终末回访冠状面主弯Cobb角和矢状面后凸Cobb角;并比较术前以及终末回访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手术平均用时(4.89±1.23)h,平均出血量(1121.34±231.45)mL;手术前后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胫后神经体感诱发电位波幅显著升高,潜伏期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凸侧脊髓外缘至椎管距离显著低于术前,术后凸侧脊髓外缘至椎管距离显著低于术前,术后即刻、终末回访冠状面主弯Cobb角和矢状面后凸Cobb角均显著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即刻、终末回访冠状面主弯Cobb角矫正率分别为49.71%、50.47%;术后即刻、终末回访后凸Cobb角矫正率分别为41.87%、45.41%;术后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脊柱角状侧后凸畸形伴神经损害患者后路矫形内固定中采用脊髓内移术疗效确切,无并发症发生,能显著改善神经电生理指标及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内移术 脊柱角状侧后凸畸形 神经损害 后路矫形内固定
原文传递
脊柱侧弯后路矫形内固定术的配合与护理方法探讨
5
作者 王泾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8期12-13,共2页
探讨脊柱侧弯后路矫形内固定术的配合与护理方法。方法:时段:2020.01~2020.10,选择本院接收的脊柱侧弯后路矫形内固定术患者进行分析,共计18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9例和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的9例,对比各项指... 探讨脊柱侧弯后路矫形内固定术的配合与护理方法。方法:时段:2020.01~2020.10,选择本院接收的脊柱侧弯后路矫形内固定术患者进行分析,共计18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9例和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的9例,对比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88.89%)较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44.44%)更高,P<0.05。分析并发症发生率,和对照组(22.22%)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1.11%)较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2.22%)更低,P>0.05。和对照组各项临床指标进行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较对照组更短,P<0.05。结论:实施护理干预,对脊柱侧弯后路矫形内固定术患者具有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的作用,缩短了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且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在临床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弯后路矫形内固定 护理方法 并发症 临床指标 满意度
下载PDF
Ⅰ期前路开胸脊柱松解加后路内固定矫形术的护理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兵 孙常昆 +2 位作者 林燕 李美霞 陈红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828-829,共2页
探讨Ⅰ期前路开胸脊柱松解加后路内固定 (TSRH)矫形术患者的护理方法。对 1 0 0例行该术的患者术前进行康复指导 ,教授增加肺活量、正确深呼吸、咳嗽和通过悬吊牵引改善脊柱柔软度的方法 ;术后加强体位、引流管、排便护理和神经系统症... 探讨Ⅰ期前路开胸脊柱松解加后路内固定 (TSRH)矫形术患者的护理方法。对 1 0 0例行该术的患者术前进行康复指导 ,教授增加肺活量、正确深呼吸、咳嗽和通过悬吊牵引改善脊柱柔软度的方法 ;术后加强体位、引流管、排便护理和神经系统症状的观察 ,并进行详细的出院指导。本组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疗效满意 ,均于 1 0天左右出院。Ⅰ期前路开胸脊柱松解加后路TSRH矫形术可缩短住院时间 ,减少住院费用 ,与术前术后细致周到的护理密不可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期前路开胸脊柱松解 后路内固定矫形 脊柱融合术 脊柱侧弯 护理 康复指导
原文传递
脊柱后路矫形植骨内固定术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9
7
作者 刘晗 《中国伤残医学》 2017年第16期76-78,共3页
目的:总结脊柱后路矫形植骨内固定术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以2013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实施脊柱后路矫形植骨内固定术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70例患者为例,按照随机、均等法将患者分为2组,其中... 目的:总结脊柱后路矫形植骨内固定术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以2013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实施脊柱后路矫形植骨内固定术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70例患者为例,按照随机、均等法将患者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围术期护理干预,对比2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住院天数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的疼痛评分及住院天数低于对照组,2组的差异明显,P〈0.0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低于观察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矫形术中,对患者实施优质的围术期护理干预,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术后的疼痛情况、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可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后路矫形植骨内固定 青少年 特发性脊柱侧弯 围手术期
原文传递
一例罕见术中恶性高热病人的抢救及处理 被引量:4
8
作者 周力 赵琳 +2 位作者 王金庄 徐梅 蒲霞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949-950,共2页
关键词 恶性高热 抢救 护理 病例 脊柱侧弯后路矫形内固定
下载PDF
顶椎区置钉/钩对1型神经纤维瘤病萎缩性脊柱侧凸患者脱位肋骨头椎管内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毛赛虎 钱邦平 +1 位作者 邱勇 王斌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77-584,共8页
目的:探讨顶椎区脱位肋骨头相应胸椎置钉/钩对1型神经纤维瘤病萎缩性脊柱侧凸(dystrophic scoliosis secondary to type 1 neurofibromatosis,NF1-DS)患者脱位肋骨头椎管内迁移的影响。方法:2007年12月~2014年4月共收治18例伴肋骨头脱位... 目的:探讨顶椎区脱位肋骨头相应胸椎置钉/钩对1型神经纤维瘤病萎缩性脊柱侧凸(dystrophic scoliosis secondary to type 1 neurofibromatosis,NF1-DS)患者脱位肋骨头椎管内迁移的影响。方法:2007年12月~2014年4月共收治18例伴肋骨头脱位的NF1-DS患者,男女各9例,年龄8~23岁(13.3±3.7岁)。其中7例接受单纯后路矫形手术,4例后路矫形术前行Halo轮椅牵引,3例一期同时行前路骨骺阻滞术及后路矫形手术,2例在后路矫形术后二期行前路补充性融合,1例行一期前路松解+骨骺阻滞及二期后路矫形手术,1例在多次生长棒治疗后行后路矫形。脱位侵入椎管的肋骨共计24处,分布在顶椎(apex)11处(45.8%),apex+1(尾端)8处(33.3%),apex-1(头端)5处(20.9%),均未行肋骨头切除或旷置手术。根据顶椎区脱位肋骨头相应胸椎置钉/钩与否分组,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比较两组间脱位肋骨头侵入椎管长度(intraspinal rib length,IRL)的矫正率是否存在差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评估Cobb角矫正、脱位肋骨头相应椎体平移(vertebral translation,VT)和去旋转(vertebral rotation,VR)的矫正对脱位肋骨头椎管内迁移即IRL矫正的影响。结果:8例患者行全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10例为钉钩混合系统内固定,平均固定节段数为11.7,置入物密度63%。主胸弯Cobb角和全脊柱最大后凸角(global kyphosis,GK)分别由术前的66.6°±15.4°、56.4°±17.3°矫正至术后即刻的36.1°±16.7°、35.1°±16.6°(P<0.001)。与术前比较,术后即刻IRL显著减小(9.4±3.8mm vs.5.1±3.8mm,P<0.001)。顶椎区脱位肋骨头相应胸椎置钉/钩组共17处,其IRL矫正率和Cobb角矫正率显著大于未置钉/钩组(7处)[(56.1±23.9)%vs.(32.6±8.0)%,P<0.05;(48.9±15.7)%vs.(33.5±16.3)%,P<0.05],两组VT和VR矫正率均无统计学差异[(31.6±27.6)%vs.(22.6±11.7)%,P>0.05;(13.8±23.4)%vs.(7.4±12.3)%,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Cobb角矫正率对IRL矫正率有显著影响(β=0.602,P=0.029)。结论:顶椎区伴肋骨头脱位的NF1-DS患者胸椎置钉/钩及增大Cobb角矫正率可增加脱位肋骨头自发性迁移退出椎管的复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纤维瘤病 萎缩性脊柱侧凸 肋骨头脱位 迁移复位 脊柱后路矫形内固定
下载PDF
侧前方椎体间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的临床研究
10
作者 林仙德 罗元标 许斌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第9期1217-1218,共2页
目的探讨侧前方椎体间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DL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DL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后路截骨矫形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侧前方椎体间融合术治疗。比较... 目的探讨侧前方椎体间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DL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DL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后路截骨矫形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侧前方椎体间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2周、3个月,两组的ODI、Cobb角、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的ODI、Cobb角、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结论侧前方椎体间融合术治疗DLS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ODI及疼痛程度,对患者冠状位有较好的矫正作用,且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前方椎体间融合术 传统后路截骨矫形减压融合内固定 退行性腰椎侧凸 手术效果 并发症
下载PDF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后路矫形术中大量失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宋建申 孙晶晶 +3 位作者 孙玉娥 刘玥 顾小萍 马正良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1002-1008,共7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后路矫形术(PSF)术中大量失血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19年10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择期行全身麻醉下PSF的1896例AIS患者的电子病历资料。根据患者术中... 目的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后路矫形术(PSF)术中大量失血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19年10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择期行全身麻醉下PSF的1896例AIS患者的电子病历资料。根据患者术中失血量分为大量失血组[估计失血量(EBL)/估计血容量(EBV)≥30%]和非大量失血组[EBL/EBV<30%]。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参数,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导致术中大量失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纳入研究的1896例行PSF的AIS患者中,男298例、女1598例,年龄(14.5±1.7)岁,其中633例(33%)发生术中大量失血。与PSF术中大量失血相关的因素有:性别、术前体质指数(BMI)、术前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术前Cobb角、手术持续时间、固定融合节段数、置椎弓根螺钉数、术中是否行胸廓成形术、术中是否使用氨甲环酸、术中是否使用右美托咪定;其中独立危险因素有:手术时长≥4 h(OR=4.311,P<0.001)、融合节段数≥10个(OR=4.044,P<0.001)、术中行胸廓成形术(OR=2.174,P=0.019)、术前BMI≤18.1 kg/m2(OR=2.094,P<0.001)、术前PLT≤186.5×10^(9)/L(OR=1.480,P=0.009)、术前INR≥1(OR=1.531,P=0.003)和术前Cobb角≥53°(OR=1.306,P=0.036);而术中使用氨甲环酸(OR=0.770,P=0.047)和右美托咪定(OR=0.653,P=0.008)则是术中大量失血的保护性因素。此外,大量失血组在术后住院时间(P<0.001)、术后切口引流量(P<0.001)、术后异体血输血率(22.7%比14.3%,P<0.001)、术后低白蛋白血症的发生率(90.3%比80.7%,P<0.001)和术后阿片类药物使用次数(P=0.006)均高于非大量失血组。结论手术持续时间较长、融合节段数目较多、BMI较低、术前PLT较低、术前INR较大、术前Cobb角较大及术中行胸廓成形术均是AIS患者行PSF术中大量失血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术中使用氨甲环酸和右美托咪定可以降低术中大量失血的风险,术中大失血影响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 脊柱后路矫形内固定植骨融合术 术中大量失血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椎体破坏患儿手术治疗后脊柱及椎体形态改善情况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虎 张学军 +4 位作者 曹隽 祈新宇 白云松 郭东 李浩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7年第3期187-190,194,共5页
背景:脊柱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患儿行后路器械局部固定术后,病变椎体的生长等问题缺乏相关报道。目的:评价LCH椎体破坏患儿行后路器械矫形固定术的治疗效果,及随访观察术后矫正效果的维持情况... 背景:脊柱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患儿行后路器械局部固定术后,病变椎体的生长等问题缺乏相关报道。目的:评价LCH椎体破坏患儿行后路器械矫形固定术的治疗效果,及随访观察术后矫正效果的维持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因椎体破坏入院治疗且病理确诊为LCH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术前及内固定取出前均拍摄站立位脊柱正侧位X线片并行脊柱CT检查,测量椎体病变部位冠状位Cobb角、矢状位后凸角、椎体高度。末次随访复查脊柱正侧位X线片并测量冠状位Cobb角、矢状位后凸角、椎体高度。比较后路矫形手术前后、内固定取出时、末次随访时椎体破坏部位冠状位Cobb角、矢状位后凸角、病变椎体高度变化。结果:共纳入21例患儿。与术前比较,术后Cobb角(18.6°±13.2°vs 4.4°±3.4°)和局部后凸角(4.7°±17.2°vs-0.1°±10.4°)降低(P<0.01)。首次手术后与取出内固定器械后Cobb角及局部后凸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器械取出后与末次随访Cobb角及局部后凸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手术前比较,取出内固定器械后病变椎体高度增加[(8.2±4.3)mm vs(9.3±3.7)mm,P<0.01]。与取出内固定器械后比较,末次随访时病变椎体高度增加[(9.3±3.7)mm vs(10.5±4.7)mm,P<0.01]。后路器械固定术后至内固定取出期间椎体年生长速度与内固定取出后至末次随访期间椎体年生长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5±0.2)mm/y vs(1.0±1.0)mm/y,P<0.05]。结论:脊柱LCH患儿经后路手术可改善局部后凸及侧弯畸形,其矫形效果能稳定维持,病变椎体术后能继续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椎体破坏 后路器械矫形内固定
下载PDF
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曹正霖 禤天航 +2 位作者 于淼 罗荣森 陆伟豪 《医疗装备》 2021年第17期3-6,共4页
目的观察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佛山市中医院骨一科收治的30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试验组在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 目的观察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佛山市中医院骨一科收治的30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试验组在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下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矫形术,对照组行传统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矫形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两组均能按计划完成手术治疗,术中和术后并未出现神经脊髓损伤、大出血、螺钉断裂等严重不良事件;试验组手术时间及置钉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透视次数及手术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末次随访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术前和术后Cobb角及其改善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Cobb角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置钉准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明显,且手术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 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矫形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