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期后路经椎间孔病灶清除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伴腰大肌脓肿的效果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国威 郭远清 +3 位作者 黄创新 黄宗文 陈涛 李金祥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3202-3204,共3页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经椎间孔病灶清除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脊结核伴腰大肌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采用一期后路经椎间孔病灶清除椎间融合治疗的16例胸腰椎脊柱结核伴腰大肌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经椎间孔病灶清除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脊结核伴腰大肌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采用一期后路经椎间孔病灶清除椎间融合治疗的16例胸腰椎脊柱结核伴腰大肌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以及引流管取出时间等数据。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评分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随访中,检测血沉(ESR)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评估椎间融合状况,并测量Cobb角角度。结果所有患者均获24-36个月、平均(30±3.2)个月的随访。手术时间为(201±32)min,术中失血量为(855±330)m L,术后引流时间为(6.8±2.5)d。所有患者的腰大肌脓肿均在术后9个月内、平均(7.5±1.2)个月内消失。所有患者均实现椎间融合,融合时间为(6.8±3.6)个月。在末次随访时,患者的Cobb角、ESR及CRP均较术前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ESR和CRP均恢复至正常水平。神经功能获得ASIA1-3级的恢复。结论一期后路经椎间孔病灶清除椎间融合内固定技术是治疗胸腰椎结核伴腰大肌脓肿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结核 腰大肌脓肿 后路经椎间孔病灶清除 融合
下载PDF
椎间孔镜下椎间病灶清除联合后路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伟 陈旸 +3 位作者 蒋刚 赵学辉 阮腊林 唐勇 《医疗装备》 2019年第20期103-104,共2页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下椎间病灶清除联合后路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医院收治的60例腰椎间隙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椎间孔镜下椎间病灶清除治疗...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下椎间病灶清除联合后路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医院收治的60例腰椎间隙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椎间孔镜下椎间病灶清除治疗,试验组实施椎间孔镜下椎间病灶清除联合后路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术后3个月的临床疗效及术后2个月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隙感染患者采用椎间孔镜下椎间病灶清除联合后路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临床疗效较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该术式是治疗腰椎间隙感染患者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灶清除 后路经弓根钉内固定 隙感染 并发症
下载PDF
经皮内镜后路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联合高度可调钛质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翼升 唐福波 +2 位作者 孙亚如 钟远鸣 李智斐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5期4464-4471,共8页
背景随着医学技术的提升,脊柱内镜技术的适应证越来越广泛,经皮内镜后路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Endo-P/TLIF)快速而广泛地运用于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中,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高度可调钛质融合器较传统融合器而言,其撑开效... 背景随着医学技术的提升,脊柱内镜技术的适应证越来越广泛,经皮内镜后路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Endo-P/TLIF)快速而广泛地运用于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中,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高度可调钛质融合器较传统融合器而言,其撑开效果更好,能够较好地恢复椎间隙高度,用于Endo-P/TLIF术式中疗效明显。目的探讨Endo-P/TLIF联合高度可调钛质融合器在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6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171例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Endo-P/TLIF+可调节融合器组35例、Endo-P/TLIF+普通融合器组57例、经皮内镜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Endo-TLIF)+普通融合器组47例、单侧入路双通道内镜(UBE)+普通融合器组32例,比较四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时间,术前、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的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腰椎滑脱程度、腰椎前凸角、硬膜横断面积。结果四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别和时间对ODI评分、VAS评分、JOA评分、腰椎前凸角、硬膜横断面积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组别和时间对腰椎滑脱程度存在交互作用(P<0.05)。组别在ODI评分、JOA评分、腰椎前凸角、硬膜横断面积上主效应显著(P<0.05);时间在ODI评分、VAS评分、JOA评分、腰椎滑脱程度、腰椎前凸角、硬膜横断面积上主效应显著(P<0.05)。术后即刻,Endo-P/TLIF+可调节融合器组与Endo-P/TLIF+普通融合器组硬膜横断面积分别高于Endo-TLIF+普通融合器组和UBE+普通融合器组(P<0.05);术后6个月,Endo-P/TLIF+可调节融合器组与Endo-P/TLIF+普通融合器组ODI评分分别低于Endo-TLIF+普通融合器组和UBE+普通融合器组,硬膜横断面积分别高于Endo-TLIF+普通融合器组和UBE+普通融合器组(P<0.05);术后12个月,Endo-P/TLIF+可调节融合器组ODI评分、VAS评分低于其他三组,而JOA评分、腰椎滑脱程度、硬膜横断面积高于Endo-TLIF+普通融合器组和UBE+普通融合器组(P<0.05)。结论Endo-P/TLIF是改良的脊柱内镜椎间融合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减压彻底等优势,联合高度可调钛质融合器能够较好地恢复椎间隙高度,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狭窄 脊柱融合术 滑脱 经皮内镜后路经融合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病椎间固定治疗腰椎布鲁氏菌性脊柱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汉霖 吴继德 +5 位作者 张潇 拓一帆 马达 罗迪 顾文博 袁海峰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305-309,共5页
目的观察及分析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病椎固定手术治疗腰椎布鲁氏菌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病椎间固定手术治疗28例腰椎布鲁氏菌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规范化口服抗布鲁氏菌病... 目的观察及分析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病椎固定手术治疗腰椎布鲁氏菌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病椎间固定手术治疗28例腰椎布鲁氏菌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规范化口服抗布鲁氏菌病药物治疗,术前X线、CT及MRI检查,判定病灶节段病椎椎弓根和椎体骨质破坏情况和炎性浸润范围,术后复查X线、CT、MRI,观察椎体稳定及植骨融合情况,对手术前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超敏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转阴率、SAT滴度评价指标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28例患者布鲁氏菌感染导致的脊柱炎性症状和中毒症状均消失。VAS由术前(6.39±1.17)分恢复至术后1个月(2.75±0.57)分,末次随访为(1.68±0.55)分(Z/F值256.33,P<0.05);ESR由术前36.35 mm/h恢复至术后1个月10.00 mm/h,末次随访为4.0 mm/h(Z/F值42.98,P<0.05);CRP由术前45.17 mg/L恢复至术后1个月3.75 mg/L,末次随访为1.06 mg/L(Z/F值41.29,P<0.05)。结论严格规范化的抗布鲁氏菌病药物治疗基础上,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病椎间固定手术治疗腰椎布鲁氏菌性脊柱炎术式创伤小、操作简便、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性脊柱炎 后路病灶清除 植骨 固定
下载PDF
椎间孔镜下病灶清除联合臭氧消融治疗原发性腰椎间隙感染 被引量:2
5
作者 魏景超 李文毅 +5 位作者 高尚聚 邢栋 董志杰 杨朝旭 孙喜龙 李旭明 《颈腰痛杂志》 2017年第3期227-230,共4页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下病灶清除联合臭氧消融治疗原发性腰椎间隙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例原发性腰椎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取椎间孔镜下病灶清除联合臭氧消融的治疗方法,随访评价临床效果。结果随访时间10~32个月,5例...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下病灶清除联合臭氧消融治疗原发性腰椎间隙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例原发性腰椎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取椎间孔镜下病灶清除联合臭氧消融的治疗方法,随访评价临床效果。结果随访时间10~32个月,5例患者全部治愈,腰背部疼痛及感染无复发。结论椎间孔镜下病灶清除联合臭氧消融技术治疗原发性腰椎间隙感染,具有病灶清除彻底、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其临床效果满意,不失为一种可靠、安全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隙感染 病灶清除 臭氧消融
下载PDF
后路经皮内固定加前路斜外侧椎间融合通道病灶清除植骨治疗腰椎结核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瑞 李晓祥 +5 位作者 刘涛 任星光 钱澍 孙嗣国 钱济先 廖博 《临床骨科杂志》 2021年第4期502-506,共5页
目的探讨后路经皮内固定加前路斜外侧椎间融合(OLIF)通道病灶清除植骨治疗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采用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前路OLIF通道病灶清除植骨治疗55例腰椎结核患者。记录围手术期指标,评估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 目的探讨后路经皮内固定加前路斜外侧椎间融合(OLIF)通道病灶清除植骨治疗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采用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前路OLIF通道病灶清除植骨治疗55例腰椎结核患者。记录围手术期指标,评估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4~60个月。术中出血量360~695 ml,手术时间251~394 min,住院时间8~13 d。末次随访时,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疼痛VAS评分、ODI、Cobb角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 <0.01);54例椎间植骨融合,1例未融合。结论后路经皮内固定加前路OLIF通道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腰椎结核,创伤小、康复快,能彻底清除病灶,恢复脊柱正常序列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后路经皮固定 前路病灶清除 斜外侧融合
下载PDF
椎旁肌间隙入路经关节突病灶清除及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37例效果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周公社 《实用医技杂志》 2017年第11期1245-1246,共2页
在全身关节及骨结核疾病中,脊柱结核所呈现的临床发病率居于首位,而在整个人体脊柱内,腰椎椎体所负载的重量最大,其活动度也最多,这也是该部位结核病发生率最高的主要原因[1]。现以37例胸椎结核病例为观察对象,对其行椎旁肌间隙入路经... 在全身关节及骨结核疾病中,脊柱结核所呈现的临床发病率居于首位,而在整个人体脊柱内,腰椎椎体所负载的重量最大,其活动度也最多,这也是该部位结核病发生率最高的主要原因[1]。现以37例胸椎结核病例为观察对象,对其行椎旁肌间隙入路经关节突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骨融合 隙入路 结核 固定治疗 病灶清除 关节突 结核病例
下载PDF
经椎间孔病灶清除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布鲁杆菌脊柱炎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原杰 赵斌 +5 位作者 王智权 赵伟 王少伟 赵轶波 陆向东 王永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4-51,共8页
目的 :探讨经椎间孔病灶清除椎间融合术(TLIDF)治疗腰椎布鲁杆菌脊柱炎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2月~2015年6月我院采用TLIDF治疗28例腰椎布鲁杆菌脊柱炎患者,术前口服抗布鲁杆菌药物3周,27例采用TLIDF,1例采用TLIDF+前路腰大肌... 目的 :探讨经椎间孔病灶清除椎间融合术(TLIDF)治疗腰椎布鲁杆菌脊柱炎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2月~2015年6月我院采用TLIDF治疗28例腰椎布鲁杆菌脊柱炎患者,术前口服抗布鲁杆菌药物3周,27例采用TLIDF,1例采用TLIDF+前路腰大肌脓肿清除术。术后继续规律口服抗布鲁杆菌药物6周,定期随访。从临床及影像学评价手术疗效,临床评价包括:术前、术后1周内、末次随访时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术前、末次随访时腰痛、下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影像学评价包括:定期行腰椎X线片、CT及MRI检查,通过腰椎正侧位X线片和CT评估椎间植骨融合情况,MRI评估感染椎体、椎管及椎旁脓肿清除及炎症愈合情况。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无局部窦道形成,无脊髓、马尾或神经根损伤发生。术前ESR为39.3±24.9mm/h,CRP为36.2±27.6mg/L;术后1周ESR为49.8±21.6mm/h,CRP为53.1±22.1mg/L,较术前显著性增高(P<0.05)。末次随访时ESR为9.4±5.8mm/h,CRP为6.1±3.4mg/L,与术前和术后1周相比ESR与CRP显著性降低(P<0.05)。末次随访时腰痛、下肢痛VAS评分和ODI与术前比较均显著性改善(6.28±1.36 vs 2.53±1.26、6.74±2.83 vs 2.05±1.35、37.59±5.85 vs 7.59±2.17,P<0.05)。随访期间无复发病例。结论:TLIDF可有效清除布鲁杆菌脊柱炎病灶、重建脊柱的稳定性;在配合抗布鲁杆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可取得较好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杆菌脊柱炎 病灶清除融合术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病灶清除术治疗早期腰椎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赵昌松 张强 +3 位作者 赵汝岗 张耀 李鑫 孙胜 《传染病信息》 2018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评价经皮椎间孔镜病灶清除术治疗早期腰椎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1月—2017年5月经皮椎间孔镜病灶清除术治疗的早期腰椎布氏杆菌性脊柱炎并获得随访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及末次随访... 目的评价经皮椎间孔镜病灶清除术治疗早期腰椎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1月—2017年5月经皮椎间孔镜病灶清除术治疗的早期腰椎布氏杆菌性脊柱炎并获得随访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及末次随访3个阶段进行分组,以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作为评价指标,通过统计学方法,评价早期腰椎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入组患者共13例,术前及术后应用多西环素、利福平、头孢三代及利复兴4联抗布鲁菌病药物,规律、足疗程用药。手术方式均采用经皮椎间孔镜病灶清除术,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8.9个月。VAS、ODI比术前降低(P均<0.05),腰背部疼痛症状均明显缓解,自主生活能力逐步提高。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局部窦道形成,无脊髓、马尾或神经根及血管损伤发生,所以均未再行病灶清除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结论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应用经皮椎间孔镜病灶清除术治疗早期腰椎布氏杆菌性脊柱炎安全有效,能使患者尽快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腰布氏杆菌性脊柱炎 病灶清除 疗效
下载PDF
椎间孔镜下病灶清除冲洗治疗对腰椎非特异性感染患者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何飞 《当代医学》 2020年第32期176-177,共2页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下病灶清除冲洗治疗对腰椎非特异性感染患者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腰椎非特异性感染患者80例,单节段椎间隙感染69例,双节段椎间隙感染11例,所有患者均行椎间孔镜下病灶清...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下病灶清除冲洗治疗对腰椎非特异性感染患者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腰椎非特异性感染患者80例,单节段椎间隙感染69例,双节段椎间隙感染11例,所有患者均行椎间孔镜下病灶清除置管引流术。术后根据手术标本的病理检查和细菌培养结果给予药物冲洗治疗,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第3次复诊,比较患者的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术前、术后1周复诊,比较患者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ESR)水平。结果术前患者VAS评分为(7.96±0.62)分,术后1周VAS评分为(3.78±0.68)分,末次随访VAS评分为(1.42±0.61)分,术后1周与末次随访评分均低于术前,且末次随访低于术后1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患者JOA评分为(5.26±4.31)分,术后1周JOA评分为(17.63±3.88)分,末次随访评分为(24.27±1.74)分,术后1周与末次随访评分均高于术前,且末次随访高于术后1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患者ODI为(83.38±8.14)%,术后1周ODI为(57.71±9.23),末次随访ODI为(16.65±5.46),术后1周与末次随访均低于术前,且末次随访低于术后1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周CRP(16.17±2.13)mg/L和ESR(42.29±4.35)mm/h水平均低于术前(32.58±3.62)mg/L、(66.04±5.72)mm/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椎间孔镜下病灶清除冲洗治疗腰椎非特异性感染患者,可促进腰椎功能恢复,有效控制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特异性感染 病灶清除冲洗
下载PDF
单纯经后路内固定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治疗上胸段脊柱结核 被引量:30
11
作者 张宏其 唐明星 +5 位作者 郭超峰 刘少华 王昱翔 邓盎 刘金洋 吴建煌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17-621,共5页
目的:探讨单纯经后路内固定、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治疗上胸段脊柱结核的疗效。方法:2006年5月~2011年4月治疗14例上胸段脊柱结核患者,男6例,女8例;年龄18~67岁,平均37岁,ASIA分级:A级1例,B级2例,C级5例,D级3例,E级3例。病变节段后凸... 目的:探讨单纯经后路内固定、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治疗上胸段脊柱结核的疗效。方法:2006年5月~2011年4月治疗14例上胸段脊柱结核患者,男6例,女8例;年龄18~67岁,平均37岁,ASIA分级:A级1例,B级2例,C级5例,D级3例,E级3例。病变节段后凸角度26°~55°,平均37°。结核病灶累及范围:T1~T2 1例,T2~T3 4例,T3~T4 5例,T4 2例,T4~T5 2例,受累椎体均在2个或2个以下,且病灶相对局限,无大的流注脓肿。均采用单纯单纯经后路内固定、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术式治疗。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12~18个月。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时间140~270min,平均195min,术中失血量300~2500ml,平均850ml。术后随访6~48个月,平均18个月。2例患者出现脑脊液漏,1例患者并发硬膜外血肿,1例患者伤口延迟愈合。无窦道形成,无感染性脑脊髓膜炎发生。植骨融合时间为3~8个月,平均5个月。所有患者内固定位置良好,无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11例有脊髓神经功能损伤者ASIA分级改善1~2级。术后后凸角度6°~18°,平均10°,平均矫正27°,后凸角度矫正率为73.0%,末次随访矫正角度丢失平均2°,无结核复发。结论:对于病灶较局限的上胸段脊柱结核,采用单纯经后路内固定、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的手术方式可以达到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胸 脊柱结核 病灶清除 植骨 内固定 后路
下载PDF
后路经单侧椎弓根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效果观察 被引量:9
12
作者 黄炎 张文志 +7 位作者 胡业丰 许翔 贺瑞 李旭 李钟奇 于洋 孔雷 马锐祥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0期80-82,共3页
目的探讨后路经单侧椎弓根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胸腰椎结核患者60例,病变位于腰椎25例、胸椎25例、胸腰椎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组... 目的探讨后路经单侧椎弓根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胸腰椎结核患者60例,病变位于腰椎25例、胸椎25例、胸腰椎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组采用后路经单侧椎弓根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术后随访6个月,统计两组患者植骨融合时间、并发症;采用视觉模拟法(VAS)评价两组术后疼痛程度;术后6个月时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价其功能状态及生活质量;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6个月时,采用脊柱X线片、CT测量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计算术后伤椎高度矫正率、术后伤椎高度矫正丢失率、术后Cobb角矫正率、术后Cobb角矫正丢失率;采用ODI标准评价术后脊柱功能状态;采用Frankel标准评价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植骨融合时间、术后并发症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VAS均低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VAS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术后6个月伤椎高度矫正丢失率、Cobb角矫正丢失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治疗后ODI均低于治疗前,治疗组治疗后ODI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后路经单侧椎弓根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效果较好,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疼痛,减少伤椎高度矫正丢失,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经单侧弓根入路 病灶清除 植骨内固定术 脊柱结核 神经功能
下载PDF
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治疗自发性椎间盘炎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超 周宇 +3 位作者 付青松 于海洋 赵刚 干阜生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自发性腰椎间盘炎的治疗方法。[方法]2000年1月~2007年9月对11例自发性椎间盘炎经保守治疗无效的病人实行后路椎间病灶清除,椎间颗粒状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的方法治疗。[结果]术后1~2 d腰背肌痉挛性疼痛立即缓解,11例随诊... [目的]探讨自发性腰椎间盘炎的治疗方法。[方法]2000年1月~2007年9月对11例自发性椎间盘炎经保守治疗无效的病人实行后路椎间病灶清除,椎间颗粒状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的方法治疗。[结果]术后1~2 d腰背肌痉挛性疼痛立即缓解,11例随诊9~31个月,平均20个月,所有病人腰腿痛消失,椎间隙均达骨性融合。[结论]经后路椎间病灶清除,椎间颗粒状植骨,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自发性椎间盘炎能清除感染源及炎性介质,椎间融合率高,重建了脊柱稳定性,具有迅速解除腰腿痛、缩短疗程、早期活动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盘炎 后路病灶清除 融合 内固定
下载PDF
椎间孔镜下病灶清除置管引流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脊柱化脓性感染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敏光 孙军辉 +2 位作者 黄思远 周立强 秦毅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2年第5期83-86,共4页
目的 探究椎间孔镜下病灶清除置管引流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脊柱化脓性感染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9月由珠海市人民医院(暨南大学附属珠海医院)诊断为脊柱化脓性感染并行椎间孔镜下病灶清除... 目的 探究椎间孔镜下病灶清除置管引流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脊柱化脓性感染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9月由珠海市人民医院(暨南大学附属珠海医院)诊断为脊柱化脓性感染并行椎间孔镜下病灶清除置管引流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的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情况,术前、术后2周及末次随访(术后12个月至26个月)时的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以及术后影像学结果。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16例患者的资料,其中腰椎感染15例,胸椎感染1例;16例患者中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7例,表皮葡萄球菌2例,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藤黄微球菌各1例,4例患者未检出病原菌;术后患者无神经功能恶变,无患者死亡;术后谵妄1例,对症治疗后好转;与术前比,术后2周至末次随访所有患者VAS评分及血清CRP、ESR水平均呈降低趋势,JOA评分呈升高趋势(均P<0.05);与术前比,术后2周患者的JOA评分改善率为40.9%,末次随访时JOA评分改善率达76.5%。结论 椎间孔镜下病灶清除置管引流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是一种可以有效治疗脊柱化脓性感染的方法,患者不仅创伤小、出血少,而且能够为脊柱提供稳固的内固定,防治脊柱畸形,减轻患者的疼痛,结合术后持续冲洗,能进一步清除病灶内感染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化脓性感染 经皮弓根螺钉 病灶清除
下载PDF
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 被引量:16
15
作者 翟生 王武 吕青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54-857,共4页
骨关节结核是常见的肺外结核,其中脊柱结核所占的比例最高,约为47.287%。目前,随着对脊柱结核认识的不断深入,在规范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积极进行手术已成为共识。彻底病灶清除是外科治疗的前提和基本要求.但病灶清除后脊柱... 骨关节结核是常见的肺外结核,其中脊柱结核所占的比例最高,约为47.287%。目前,随着对脊柱结核认识的不断深入,在规范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积极进行手术已成为共识。彻底病灶清除是外科治疗的前提和基本要求.但病灶清除后脊柱的稳定性将进一步被破坏,重建及维持脊柱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对于胸腰椎结核的手术入路一直存在争议.因脊柱结核往往仅累及椎体、椎间盘等前方结构,经前路行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同期前路或后路行内固定手术。一直被视为治疗脊柱结核的标准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病灶清除 植骨融合 胸腰结核 固定治疗 内固定手术 脊柱结核 脊柱稳定性 骨关节结核
下载PDF
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术后重症椎间盘炎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超 干阜生 +3 位作者 赵致良 周宇 付青松 赵刚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0期748-750,共3页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并发重症腰椎间盘炎的治疗方法。方法:2002年2月 ̄2005年10月采用经后路椎间病灶清除、椎间颗粒状骨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术后并发重症腰椎间盘炎9例。结果:术后当天腰背肌痉挛性疼痛立...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并发重症腰椎间盘炎的治疗方法。方法:2002年2月 ̄2005年10月采用经后路椎间病灶清除、椎间颗粒状骨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术后并发重症腰椎间盘炎9例。结果:术后当天腰背肌痉挛性疼痛立即缓解,随诊8 ̄29个月,平均19个月,所有患者腰腿痛消失,椎间隙均达骨性融合。结论:经后路椎间病灶清除,椎间颗粒状植骨、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术后重症椎间盘炎能清除感染源及炎性介质,迅速解除腰腿痛,缩短疗程,早期活动,椎间融合率高,重建了脊柱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炎 后路病灶清除 融合 内固定
下载PDF
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钛笼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附31例报告)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宏伟 马远征 +1 位作者 陈兴 鲍达 《北京医学》 CAS 2006年第5期276-278,共3页
目的探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钛笼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的安全性及其价值。方法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钛笼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31例。结果本组患者均获得10~43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本组中30例患... 目的探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钛笼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的安全性及其价值。方法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钛笼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31例。结果本组患者均获得10~43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本组中30例患者均未出现椎旁脓肿或窦道形成等结核复发情况,内固定物无松动,植骨融合,平均融合时间4.5个月;后凸畸形矫正度数为31.6°±7.5°,后期校正度数丢失2.7°±1.5°。本组中仅1例9个月后手术对侧出现腰大肌脓肿,经再次病灶清除手术后,随访11个月,无复发迹象。结论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钛笼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能达到彻底清除病灶、脊柱即时稳定、促进植骨融合、校正后凸畸形的目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内固定器 钛笼 内固定 结核 一期 前路病灶清除 钛笼植骨 钢板
下载PDF
后路AF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治疗脊柱结核 被引量:5
18
作者 庄全魁 孟晓林 +3 位作者 王海涛 时和同 艾继超 芮清伟 《安徽医学》 2007年第1期28-29,共2页
目的 探讨后路AF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例脊柱结核患者,术前行异胭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左氧氟沙星等抗结核治疗2~3w后,采用后路AF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结果 随访:24... 目的 探讨后路AF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例脊柱结核患者,术前行异胭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左氧氟沙星等抗结核治疗2~3w后,采用后路AF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结果 随访:24~38个月,平均:29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椎体间植骨3~6个月融合,平均4个月,后凸畸形矫正满意,无1例复发。结论 后路AF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脊柱结核有利于恢复脊柱的稳定性,提高植骨融合率,矫正和预防后凸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后路AF内固定 前路病灶清除 植骨
下载PDF
后路经椎板间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疗效分析
19
作者 何敏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6期1728-1729,共2页
目的研究并评估后路经椎板间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对胸腰段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34例,所有患者均予以后路经椎板间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对比相关指标来评价疗效。结果;手术后患者的Cobb角、VAS评分... 目的研究并评估后路经椎板间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对胸腰段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34例,所有患者均予以后路经椎板间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对比相关指标来评价疗效。结果;手术后患者的Cobb角、VAS评分和0DI评分均显著低于手术治疗前水平(P〈0.05);手术时间(206.59±21.76)min,手术出血量(587.65±98.57)mL。34例患者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未出现结核复发。结论: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予以后路经椎板间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效果确切,能够显著提升后脊柱稳定性,且可减轻患者疼痛感,降低畸形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经病灶清除 植骨内固定 胸腰段脊柱结核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重症腰椎间盘炎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智 汪凡栋 +1 位作者 郑佳壮 蔡奇霖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18-422,共5页
目的:探讨一期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重症腰椎间盘炎的效果。方法:2005年12月~2010年12月对经保守治疗无效的5例原发、11例继发椎间盘炎患者采用经后路椎间病灶清除、椎间钛质cage支撑、同种异体骨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手... 目的:探讨一期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重症腰椎间盘炎的效果。方法:2005年12月~2010年12月对经保守治疗无效的5例原发、11例继发椎间盘炎患者采用经后路椎间病灶清除、椎间钛质cage支撑、同种异体骨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手术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7、14天及末次随访时的疼痛程度。通过监测患者手术前后血沉(ESR)及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来评估病情的转归。通过术后X线片来评估脊柱的稳定性和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患者术后即感腰腿痛明显缓解,床上能自行翻身,术前腰腿痛VAS评分为8.25±2.21分,术后VAS评分第1天为4.36±2.43分,第7天为2.59±2.13分,第14天为2.38±1.13分,末次随访时为1.88±1.21分。所有患者的VAS评分术后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14天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后第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14天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例患者术后出现血沉升高,3d后逐渐下降,所有病例CRP术后均明显下降,2~4周时ESR和CRP恢复正常(ESR<15mm/h,CRP<8mg/L)。所有患者术后切口无感染。随诊6~24个月,平均13个月,所有患者腰腿痛消失,病变椎间隙在6~12个月均达骨性融合。结论:后路病灶清除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重症腰椎间盘炎能迅速缓解腰腿痛,重建脊柱稳定性,是治疗重症椎间盘炎的有效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炎 病灶清除 同种异体骨植骨 融合 内固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