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新无菌防雾导线套在颈椎后路经皮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中的应用
1
作者 戚越尧 吴慧颖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2-185,共4页
制作内镜手术全新无菌防雾导线套,并探讨其在颈椎后路经皮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行颈椎后路经皮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5例。研究组采用全新无菌防雾导线套... 制作内镜手术全新无菌防雾导线套,并探讨其在颈椎后路经皮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行颈椎后路经皮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5例。研究组采用全新无菌防雾导线套对颈椎后路经皮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进行防雾处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普通无菌透明聚乙烯导线套处理。比较2组患者手术2 h内2种导线套的进水量;比较2组术中的同一术者手术2 h后2种导线套中的手术镜头产生雾膜使屏幕模糊的次数;比较同一术者普通无菌透明聚乙烯保护套内产生的雾膜次数与全新无菌防雾导线套的副套(PVC真空薄膜)产生雾膜的次数;比较同一术者手术2 h内护士擦除2种导线套内镜头雾膜的次数。术后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2组医护操作者使用全新无菌防雾导线套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导线套进水量、屏幕模糊次数、护士除雾次数、导线套内层产雾次数均显著减少(均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组医务人员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因此认为,自制的全新无菌防雾导线套在颈椎后路经皮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中的使用效果明显优于普通导线套,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经内镜椎间盘切除 全新无菌防雾导线套 临床应用
下载PDF
探究后路经皮内镜颈椎间盘切除术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中的效果
2
作者 刘燕荣 张紫燕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CSCD 2023年第S01期118-119,共2页
目的:探究在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的治疗工作中应用后路经皮内镜颈椎间盘切除术(Posterior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cervical Discectomy,PPECD)的有效率及价值。方法:回顾性方式进行本次分析,研究... 目的:探究在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的治疗工作中应用后路经皮内镜颈椎间盘切除术(Posterior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cervical Discectomy,PPECD)的有效率及价值。方法:回顾性方式进行本次分析,研究时段介于2021年3月-2022年5月,将我院23例CSR患者予以选取并给予PPECD。观察并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神经系统功能、上肢及颈部疼痛情况以及颈椎曲度改善情况。结果:(1)本研究纳入23例CSR患者均给予PPECD治疗,患者手术耗时、术后住院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且术后恢复良好,并无硬膜囊破裂、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发生。(2)与术前进行比较,术后患者上肢VAS、JOA评分出现较大幅度的改变,且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3)患者术后颈椎曲度、手术节段ROM和术前数据进行比较,数值无显著差异,统计学不成立(P>0.05)。结论:在CSR患者的治疗工作中使用PPECD效果显著,术中各项操作并不会影响患者术后颈椎曲度,可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椎病 后路经皮内镜颈椎间盘切除术 神经系统 椎曲度
原文传递
地塞米松与呋塞米预防后路经皮内镜颈椎间盘切除术患者颈部肿胀的效果
3
作者 殷臣竹 张兰 +3 位作者 杨梅 彭饶 肖清清 阴文超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07-1009,共3页
后路经皮内镜颈椎间盘切除术(PPECD)在单节段非正中型颈椎间盘突出治疗中具有优势,并有取代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的趋势[1]。PPECD对手术医生技术要求较高,手术时间也相对较长,加之术中使用冲洗液,术毕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颈部肿胀... 后路经皮内镜颈椎间盘切除术(PPECD)在单节段非正中型颈椎间盘突出治疗中具有优势,并有取代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的趋势[1]。PPECD对手术医生技术要求较高,手术时间也相对较长,加之术中使用冲洗液,术毕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颈部肿胀。颈部肿胀可能导致气管拔管后呼吸道梗阻风险增加[2]。地塞米松可减轻面部手术后头面部水肿,呋塞米对于肩关节镜液体外渗所致的颈部肿胀也有较好的预防作用[3,4]。因此本研究拟评价两者预防PPECD患者颈部肿胀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肿胀 椎间盘突出 呼吸道梗阻 面部水肿 液体外渗 肩关节镜 椎间盘切除 内镜
原文传递
颈神经在keyhole入路后路经皮内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中的尸体解剖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许崧杰 陈学明 +3 位作者 赵鹏 景鹏 刘丽 高艳 《实用骨科杂志》 2022年第7期611-615,共5页
目的通过模拟keyhole入路后路经皮内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研究颈神经根与周围组织的局部解剖关系。方法选用6具福尔马林浸泡的成人尸体颈椎标本,模拟keyhole入路后路经皮内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去除椎旁肌肉等软组织以暴露“V”点。以“V... 目的通过模拟keyhole入路后路经皮内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研究颈神经根与周围组织的局部解剖关系。方法选用6具福尔马林浸泡的成人尸体颈椎标本,模拟keyhole入路后路经皮内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去除椎旁肌肉等软组织以暴露“V”点。以“V”点为中心,5 mm为半径设定keyhole范围。测量双侧C_(3~4)到C_(6~7)骨质厚度范围及keyhole范围内颈神经根与周围组织解剖关系。结果C_(3~4)到C_(6~7)上位椎板下缘的骨质厚度、下位椎板上缘的骨质厚度、关节突骨质厚度的数值范围分别为5.11~5.69 mm、5.09~5.42 mm、7.15~8.81 mm。C_(5~6)和C_(6~7)硬膜显露的长度明显大于C_(3~4)和C_(4~5);C_(6)和C_(7)神经根与硬膜间的距离明显大于C_(4)和C_(5)神经根;C_(3~4)至C_(6~7)“V”点距硬膜距离各节段逐渐增加;C_(5~6)和C_(6~7)“V”点距神经根距离明显大于C_(3~4)和C_(4~5)节段;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所描述的keyhole入路对于颈椎神经根减压是适合的。C_(5~6)和C_(6~7)应适当多去除“V”点外侧关节突骨质,以便更好避开硬膜及显露神经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 脊柱 神经根 KEYHOLE 后路经内镜椎间盘切除
下载PDF
颈椎后路经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对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NDI指数与ROM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杨学军 梁鹏展 +3 位作者 陈晓东 杨洪杰 舒高 蔚辰强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0年第27期32-36,共5页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经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PECD)对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患者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与活动度(ROM)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8月在本院就诊的76例CSR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经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PECD)对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患者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与活动度(ROM)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8月在本院就诊的76例CSR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接受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CDF),观察组接受PECD。随访3个月评价Macnab疗效,对比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后颈痛、上肢痛VAS评分、NDI指数、颈椎Cobb角(CA)及ROM,记录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Macnab疗效(89.47%)与对照组(86.84%)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颈痛、上肢痛VA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CA、NDI指数、ROM均改善(P<0.05),且观察组CA低于对照组,ROM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创口血肿、硬膜外血肿、硬膜或神经根撕裂及脊髓损伤;对照组术后发生吞咽困难或吞咽异物感,随访3个月时,3例仍存在吞咽异物感,但不影响进食。结论:PECD与ACDF用于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中的疗效相当,且术后均可增大颈椎Cobb角与颈椎屈伸活动度,降低NDI指数,但PECD对颈椎生理曲度的恢复不如ACDF,而在保留颈椎活动度方面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节段神经根型椎病 后路经内镜椎间盘切除 NDI指数 活动度
下载PDF
椎间孔入路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与经椎板间入路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晓青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23期80-83,87,共5页
目的探究与分析椎间孔入路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TD)与经椎板间入路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ID)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二集团军医院收治的90例L5~S1... 目的探究与分析椎间孔入路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TD)与经椎板间入路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ID)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二集团军医院收治的90例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手术类型分为PETD组及PEID组,每组各45例。PETD组给予PETD治疗,PEID组给予PEI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术后随访1个月疼痛评分、功能障碍情况、固定节段及头侧邻近节段的椎间活动度、影像学髓核信号分级。结果PEID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均短于PETD组,术中X线透视次数少于PETD组,术中出血量少于PET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EID组治疗后VAS及ODI低于PET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固定节段椎间ROM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EID组治疗后固定节段的椎间隙高度高于PET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固定节段及头侧邻近节段的影像学髓核信号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固定节段及头侧邻近节段的影像学髓核信号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ID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围手术期指标表现较好,能够明显缓解疼痛程度以及功能障碍,并获得较好的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孔入路经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 经椎板间入路经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 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比较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效果 被引量:1
7
作者 侯胜稳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3年第6期134-136,共3页
目的比较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TED)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F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阳市中医院2021-10—2022-10收治的98例LDH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PTED 49例(PTED组),行FD49例(FD组)。比较... 目的比较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TED)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F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阳市中医院2021-10—2022-10收治的98例LDH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PTED 49例(PTED组),行FD49例(FD组)。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指标,统计并发症发生率。评价手术前后患者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检测手术前后患者的积分肌电值(EMG)、平均功率频率(MPF)(坐位两侧腰背伸肌群表面肌电信号)。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ED组患者的切口长度和术中出血量小(少)于FD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短于FD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F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PTED组患者的ODI、VAS评分均低于FD组,右侧MPF、左侧MPF、右侧EMG、左侧EMG均高于F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FD比较,侧后路PTED治疗LDH,可优化手术指标,有助于降低并发症风险,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和减轻疼痛感,恢复腰背伸肌群收缩平衡状态,近期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症 后路经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 椎板开窗髓核摘除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中颈痛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吴磊 蒋毅 +3 位作者 王东 张丛笑 左如俊 黄承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6年第4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中出现颈痛的相关因素。方法对7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以术中是否出现颈痛为标准,将患者分为颈痛组22例和无颈痛组50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临...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中出现颈痛的相关因素。方法对7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以术中是否出现颈痛为标准,将患者分为颈痛组22例和无颈痛组50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临床特征和术中相关指标。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总结出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中出现颈痛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72例患者的手术方式以侧路为主67例(93.1%),后路5例(6.9%);术中平均灌注时间为(43.8±8.5)分钟;术中灌注压力平均为(32.4±3.66)mm Hg,术中加压止血的次数波动于0~5次,平均(2.6±0.7)次。颈痛组患者翻修手术及后路手术的比例显著高于非颈痛组,术中灌注压力、手术时间及加压止血的次数在颈痛组患者显著高于非颈痛组。而性别、年龄、吸烟、病程时间、VAS评分、BMI、术前感觉减退、术前肌力减弱、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和手术节段在两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对颈痛组和无颈痛组进行单因素比较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后发现灌注压力(OR=1.052)、灌注时间(OR=1.040)和术中加压止血的次数(OR=1.392)为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中出现颈痛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镜下视野清晰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灌注压力、术中尽量缩短灌注时间、减少加压止血的次数能够减少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中颈痛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 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经皮全内镜下颈后路椎间盘切除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真 万宁军 +1 位作者 梁学刚 吕金捍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8年第10期1169-1171,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全内镜下颈后路椎间盘切除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18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经皮全内镜下颈后路椎间盘切除术对该疾病患者临床指标、治疗效果[手术... 目的探讨经皮全内镜下颈后路椎间盘切除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18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经皮全内镜下颈后路椎间盘切除术对该疾病患者临床指标、治疗效果[手术节段的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颈椎曲度、颈部残障功能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ID)以及上肢与颈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的影响。结果患者均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手术前后,患者手术节段ROM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颈椎曲度大于术前,NDI、颈部VAS评分以及上肢VAS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经皮全内镜下颈后路椎间盘切除术治疗,可有效缓解疼痛程度,减轻颈部残障程度,调节颈椎曲度,且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症 内镜 后路椎间盘切除
下载PDF
经皮颈椎后路内镜颈椎间盘切除术术前臂丛磁共振神经成像精准定位颈椎间盘突出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0
作者 黄镇 李岳飞 +5 位作者 毕经纬 任佳彬 李瑞 刘鑫 孙宁 孙兆忠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分析术前臂丛磁共振神经成像(MRN)定位突出颈椎间盘位置辅助经皮颈椎后路内镜颈椎间盘切除术(PPECD)精准减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9例行PPECD的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患者,依据术前是否行臂丛MRN分为MRN组及常规组。纳入患者MRN组18... 目的分析术前臂丛磁共振神经成像(MRN)定位突出颈椎间盘位置辅助经皮颈椎后路内镜颈椎间盘切除术(PPECD)精准减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9例行PPECD的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患者,依据术前是否行臂丛MRN分为MRN组及常规组。纳入患者MRN组18例,对照组21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术后患者上肢感觉、肌力较术前减退发生率,术中开骨窗左、右最长径及上、下最长径长度,患者术前、术后、术后6月、术后12月VAS评分、JOA评分、C2~C7 cobb角、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结果MRN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均优于常规组(P<0.001)。两组术后6月、12月患者JOA评分、VAS评分、C2~C7 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PPECD术前臂丛MRN精准定位突出的颈椎间盘位置可降低术中磨削开窗对关节突关节等结构的破坏,避免为寻找突出的颈椎间盘对颈神经及硬脊膜牵拉、推挤加重损伤,减少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及手术时间,创伤更小,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患者康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后路内镜椎间盘切除 磁共振 椎病
下载PDF
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经皮内镜颈椎间盘切除术的早期疗效 被引量:1
11
作者 姚莉 余利鹏 +2 位作者 朱莉莉 周小花 周燕 《西部医学》 2021年第12期1813-1816,1825,共5页
目的采用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NM)经皮内镜颈椎间盘切除术(PECD)及其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早期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92例,根据患者是否接受NM监测将其分为监测组(n=46)与非监测组(n=46)。... 目的采用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NM)经皮内镜颈椎间盘切除术(PECD)及其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早期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92例,根据患者是否接受NM监测将其分为监测组(n=46)与非监测组(n=46)。给予监测组患者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PECD治疗,给予非监测组患者单纯PECD治疗。对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手术前后颈部与上肢VAS评分、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监测组患者住院时间较非监测组显著缩短(P<0.05);两组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其颈部VAS评分及上肢疼痛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间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两组间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监测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非监测组(P<0.05)。结论对实施PECD的患者给予NM监测治疗有助于患者早期康复,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疗效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 内镜椎间盘切除 椎病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亮言(综述) 姚猛(审校) 《临床骨科杂志》 2020年第6期904-907,共4页
经皮内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已被证实能够有效减压被压迫的神经根和硬膜囊。内镜手术最主要的优势是在不融合颈椎的情况下可解除症状,有效保证术后患者颈椎活动度;此外在保证切口最小的同时还能在镜下选择性减压。该文对前路和后路经皮内... 经皮内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已被证实能够有效减压被压迫的神经根和硬膜囊。内镜手术最主要的优势是在不融合颈椎的情况下可解除症状,有效保证术后患者颈椎活动度;此外在保证切口最小的同时还能在镜下选择性减压。该文对前路和后路经皮内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椎间盘切除 前路 后路
下载PDF
后路经皮内镜下颈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软性椎间盘突出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梓 王立奎 方卫萍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4期621-623,共3页
目的:探究后路经皮内镜下颈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PECD)治疗因软性椎间盘突出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效果。方法:选取因软性椎间盘突出诊断为CSR接受PPECD治疗的患者24例,术后随访1年,记录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手术节段、手术时长... 目的:探究后路经皮内镜下颈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PECD)治疗因软性椎间盘突出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效果。方法:选取因软性椎间盘突出诊断为CSR接受PPECD治疗的患者24例,术后随访1年,记录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手术节段、手术时长、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等。在患者术前及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情况、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估功能恢复情况;采用改良的MacNab标准评估疗效。结果:24例患者中男11例、女13例,平均年龄(54.95±5.98)岁,病程(11.29±3.98)个月。C_(4/5)节段6例、C_(5/6)节段10例、C_(6/7)节段8例,平均手术时间(92.5±6.5)min,平均住院时间(6.91±0.82)d。所有患者均完成1年随访。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和NDI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末次随访优良率达87.50%,无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结论:PPECD对于软性椎间盘突出引起的CSR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式,可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椎病 后路经内镜椎间盘髓核摘除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经皮后路内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学习曲线和临床疗效 被引量:22
14
作者 吴俊龙 张超 周跃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13-619,共7页
目的:探讨经皮后路内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学习曲线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54例行经皮后路内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的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患者按照接受手术的时间先后顺序... 目的:探讨经皮后路内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学习曲线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54例行经皮后路内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的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患者按照接受手术的时间先后顺序编号为1~54号,分为A(1~27号)、B(28~54号)两组,每组27例。对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住院花费、术后住院天数、翻修的例数以及术后临床疗效进行组间比较。临床结果的评估采用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半年和术后1年的颈肩部及上肢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和改良Macnab标准。学习曲线采用双变量回归曲线拟合出最优的立方模型(Y=b_0+b_1X+b_2X^2+b_3X^3)。结果:所有患者的平均随访时间为15.1±7.8个月,其中42例(A组27例,B组15例)例接受至少1年随访。两组患者术后1年随访时颈肩、上肢疼痛症状及NDI均有显著改善。两组患者经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的临床疗效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总体优良率为90.7%。术前颈肩痛/患侧上肢痛VAS评分A组为7.1±0.9分/7.0±0.8分,B组为6.7±0.7分/7.2±1.0分;术后1个月时A组为2.1±1.5分/1.7±1.6分,B组为2.0±0.8分/1.3±0.5分;术后半年时A组为1.5±1.3分/1.2±1.2分,B组为1.1±1.0分/0.7±0.7分;术后1年时A组为0.4±0.9分/0.2±0.6分,B组为0.2±0.6分/0.1±0.3分。术前NDI A组为(55.3±13.7)%,B组为(56.9±8.4)%;术后1个月时A组为(25.5±14.9)%,B组为(17.0±7.1)%;术后半年时A组为(11.3±7.1)%,B组为(6.1±3.5)%;术后1年时A组为(4.9±8.0)%,B组为(1.8±3.9)%。A组和B组患者术前、术后半年及术后1年随访的颈肩部及上肢VAS评分及NDI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A组患者术后1个月随访时颈肩部、上肢疼痛评分及NDI显著大于B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术后共有4例患者出现一过性神经根炎,其中A组3例,B组1例,均在术后2周内恢复,无统计学差异(P=0.610)。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对比分析显示B组患者手术时间要显著低于A组(P=0.001)。通过两变量回归分析进行曲线拟合,建立立方模型(Y=141.85-5.592X+0.135X2-0.001X3,R2=0.939),发现随着病例数的增加,手术时间逐渐下降,且当患者例数为22例左右时,手术时间趋于平稳,平均67.76±5.15min。结论:经皮后路内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是安全、有效的,且具有显著的学习曲线和微创优势。随着手术患者例数的增加,手术时间逐步缩短,术后早期患者恢复更快,到22例趋于稳定,但学习曲线并不影响患者的中期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内镜椎间盘切除 神经根型椎病 微创 学习曲线
下载PDF
选择性神经阻滞联合经皮后路内镜颈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5
作者 吴昌兵 魏亚 +4 位作者 马维邦 林博颖 代云磊 卢乾威 沈茂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3-50,共8页
目的观察选择性神经阻滞联合经皮后路内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PPECD)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共22例接受PPECD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数据。记录术前1 d及术后1 d、1个月、3个月、6个月、1... 目的观察选择性神经阻滞联合经皮后路内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PPECD)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共22例接受PPECD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数据。记录术前1 d及术后1 d、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JOA)、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部残疾指数评分(neck disability index scores,NDI),所有数据导入SPSS 26.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定量数据表示为均值±标准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时间点颈部VAS、手臂VAS、JOA和NDI评分。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术后各时间点各类评分和手术前第1天评分。P<0.05被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最后一次随访时采用改良后的MacNab标准记录以评估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手术均在超声引导下选择性神经阻滞联合内镜操作下成功完成。总手术平均时间为125.6 min。术中失血量为2~100 mL,平均出血量为19.1 mL。所有患者均接受随访,时间为15~33个月,平均为24.1个月。患者均未出现脊髓、神经根、血管损伤、硬膜撕裂或其他并发症。术后各时间段VAS评分与术前VAS评分相比,颈部、上臂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而术后JOA评分明显提高(P<0.05),术前NDI评分与术前评分相比明显降低(P<0.05)。在最后一次随访中,改良后的MacNab标准显示15例优、5例良、2例中、0例差,优良率为91%。术后磁共振成像和颈椎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重建表明,椎间盘被充分切除,手术节段神经根受压解除。结论对于诊断不明确的患者,诊断性SNRB可能是确定颈神经根性疼痛来源的有利的方法。在SNRB的指导下,PPECD是治疗诊断颈神经根病的有效和安全的选择,近期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神经根阻滞 内镜椎间盘切除 神经根型椎病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治疗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铭麒 陈旭 +2 位作者 高浩然 周程沛 钱济先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4-179,共6页
颈椎病是成人非创伤性脊髓损伤的重要原因^[1]。其经保守治疗无效或症状加重时手术减压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疗效^[2]。传统的手术减压入路可分为前路和后路。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ecectomy and fusion,ACDF)是前... 颈椎病是成人非创伤性脊髓损伤的重要原因^[1]。其经保守治疗无效或症状加重时手术减压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疗效^[2]。传统的手术减压入路可分为前路和后路。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ecectomy and fusion,ACDF)是前路手术的代表,被誉为治疗颈椎病的“金标准”^[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切除 减压治疗 椎病 内镜 减压 椎前路 脊髓损伤 非创伤性
下载PDF
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后复发性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29
17
作者 姜宇 袁磊 +7 位作者 郭昭庆 李危石 陈仲强 齐强 曾岩 孙垂国 钟沃权 孙卓然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1-46,共6页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后复发性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后复发性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8年12月46例PELD术后复发性单节段LDH行TLIF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初次行经椎间孔入路经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31例(PETD组),初次行经椎板间入路经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PEID)15例(PEID组)。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围术期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水平、围术期并发症和随访情况等。结果PETD组翻修术中出血量(239.7±91.8)ml,PEID组(235.3±47.9)ml;PETD组翻修术后引流量(483.4±248.0)ml,PEID组(342.7±99.0)ml。翻修手术时5例发生脑脊液漏,均发生在PETD组。PETD组7例(22.6%)术后出现一过性神经功能加重,PEID组仅2例(13.3%)。46例术后随访(34.8±9.2)月,末次随访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症状复发和再次翻修手术,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29分法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均P=0.000),PEID、PETD组改良MacNab疗效评定优良率分别为93.3%(14/15)、93.5%(29/31)。结论TLIF治疗PELD术后复发性单节段LDH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椎间盘切除 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 经椎间孔入路经内镜椎间盘切除 经椎板间入路经内镜椎间盘切除 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翻修手
下载PDF
经椎间孔入路经皮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与传统椎板开窗椎间盘切除术治疗旁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4
18
作者 梁倩 《中国民康医学》 2021年第24期121-124,共4页
目的:比较经椎间孔入路经皮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与传统椎板开窗椎间盘切除术治疗旁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78例旁中央型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椎板... 目的:比较经椎间孔入路经皮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与传统椎板开窗椎间盘切除术治疗旁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78例旁中央型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椎板间开窗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椎间孔入路经皮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术前及术后6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腰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术前及术后1、3 d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ODI评分和VAS评分均低于术前,腰椎JOA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 d,两组血清IL-6、CRP水平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椎间孔入路经皮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与传统椎板开窗椎间盘切除术治疗旁中央型LDH患者可减轻疼痛程度,改善腰椎功能,但前者缩短切口长度和住院时间、减少出血量、降低炎性因子水平的效果优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间孔入路经内镜椎间盘切除 椎板间开窗椎间盘切除 旁中央型 椎间盘突出症 疼痛 腰椎功能 炎性因子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前路颈椎间盘髓核摘除术近期疗效 被引量:4
19
作者 聂治军 张银刚 常彦海 《临床骨科杂志》 2018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观察经皮内镜下前路颈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方法采用经皮内镜下前路颈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13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比较患者术前、术后1周及1、3、6个月的疼痛VAS评分及JOA评分;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 ... 目的观察经皮内镜下前路颈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方法采用经皮内镜下前路颈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13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比较患者术前、术后1周及1、3、6个月的疼痛VAS评分及JOA评分;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 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手术时间40~70 min,术中出血量10~20 ml,术后住院4~7 d。无神经根损伤、硬膜囊破裂、气管或食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13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8个月。术后各时段VAS评分及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根据改良Mac Nab标准评定疗效:优9例,良3例,可1例。结论经皮内镜下前路颈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式,近期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椎间盘切除 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与腰椎经皮内镜手术术中腰痛的关系
20
作者 黄良诚 刘亦恒 黄鹏 《武警医学》 CAS 2023年第11期968-970,976,共4页
目的探讨腰椎经皮内镜手术(PELD)中腰痛与切除钙化型腰椎间盘的关系。方法选择解放军总医院骨科2019-01至2021-12局麻下采取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1例,以术前CT影像资料中突出间盘钙化与否分为钙化组和非钙化组,当术中钳夹或电凝... 目的探讨腰椎经皮内镜手术(PELD)中腰痛与切除钙化型腰椎间盘的关系。方法选择解放军总医院骨科2019-01至2021-12局麻下采取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1例,以术前CT影像资料中突出间盘钙化与否分为钙化组和非钙化组,当术中钳夹或电凝处理突出的退变间盘时,记录两组患者术中腰痛的平均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两组术中腰痛VAS,并用改良Macnab评定优良率来比较术中满意度。结果钙化组钳夹VAS为(4.86±1.29)分,非钙化组钳夹VAS为(1.13±0.72)分;钙化组电凝VAS为(5.43±1.74)分,非钙化组电凝VAS为(2.07±1.91)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满意度Macnab评级优良率,非钙化组高于钙化组(86.67%vs.66.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LD术中处理钙化间盘可能诱发患者剧烈腰痛无法耐受手术,间盘的钙化变性可能是下腰痛的诱发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 钙化 腰椎经内镜髓核切除 腰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