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9篇文章
< 1 2 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腰椎骨折后路切开减压椎间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后椎体高度再丢失的危险因素分析
1
作者 冯华文 赵振东 覃海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115-0118,共4页
探讨胸腰椎骨折后路切开减压椎间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后椎体高度再丢失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本院及江门中心医院院内收治的118例行后路切开减压椎间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术的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随访1... 探讨胸腰椎骨折后路切开减压椎间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后椎体高度再丢失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本院及江门中心医院院内收治的118例行后路切开减压椎间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术的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随访1年按是否出现椎体高度再丢失分为丢失组和非丢失组,分析影响术后椎体高度再度丢失的危险因素。结果 对入组的118例患者随访1年,结果显示,41例患者发生椎体高度再丢失,77例未发生椎体高度再丢失。丢失组的OSTA指数、术后休息时间,比未丢失组低,术前椎体压缩程度、术后椎体复位程度比未丢失组高(P<0.05)。术后椎体高度再丢失的危险因素:OSTA指数、术前椎体压缩程度、术后椎体复位程度以及术后休息时间(P<0.05)。结论 经后路切开减压椎间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椎体高度再丢失与OSTA指数低、术前椎体压缩程度和术后椎体复位程度高、术后休息时间少有关,围术期需注意预防上述危险因素,保证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骨折 后路切开减压 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 高度再丢失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伴或不伴马尾冗余征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联合后路经皮内固定术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孙竑洲 张玙 +3 位作者 肖良 赵泉来 刘晨 吴仲宣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4期345-351,共7页
目的:探讨伴或不伴马尾冗余征(redundant nerve roots,RNRs)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联合后路经皮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于本院采用斜外侧腰... 目的:探讨伴或不伴马尾冗余征(redundant nerve roots,RNRs)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联合后路经皮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于本院采用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联合后路经皮内固定术治疗的92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男32例,女60例,年龄44~82(63.67±9.93)岁。根据冗余与否将所有患者分为RNRs阳性组和RNRs阴性组。RNRs阳性组38例,男15例,女23例;年龄45~82(65.45±10.37)岁;病程24.00(12.00,72.00)个月。RNRs阴性组54例,男17例,女37例;年龄44~77(62.42±9.51)岁;病程13.50(9.00,36.00)个月。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手术前后影像学参数,包括狭窄节段数、椎间隙高度、腰椎前凸角、硬膜囊面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背部和腿部疼痛评价,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日常生活活动障碍。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8~18(11.04±3.61)个月,随访期未见并发症。RNRs阳性组狭窄节段数(1.71±0.46)个,多于阴性组(1.17±0.38)个(P<0.05)。RNRs阳性组术前椎间隙高度、硬膜囊面积、腰痛VAS、腿痛VAS、ODI分别为(1.11±0.19)cm、(0.46±0.17)cm^(2)、(5.39±1.00)分、(5.05±1.01)分、(55.74±4.05)%;RNRs阴性组分别为(0.97±0.23)cm、(0.69±0.26)cm^(2)、(4.50±0.77)分、(4.00±0.58)分、(47.33±3.43)%。RNRs阳性组术后椎间隙高度、硬膜囊面积、腰痛VAS、腿痛VAS、ODI评分分别为(1.60±0.19)cm、(0.74±0.36)cm^(2)、(3.39±0.72)分、(3.05±1.01)分、(46.74±4.82)%;RNRs阴性组分别为(1.48±0.25)cm、(1.12±0.35)cm^(2)、(3.00±0.82)分、(3.00±0.82)分、(37.67±3.58)%。两组术后椎间隙高度、硬膜囊面积、腰痛、腿痛VAS、ODI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术前椎间隙高度、硬膜囊面积、腰痛、腿痛VAS、ODI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手术前后椎间隙高度差值、ODI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硬膜囊面积、手术前后硬膜囊面积差值、术后腰痛VAS、手术前后腰痛VAS差值、手术前后腿痛VAS差值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LIF联合后路经皮内固定术对于伴或不伴RNRs的患者均有较好疗效。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硬膜囊面积减小可能会导致RNRs的发生,伴RNRs的LSS患者症状更重。伴RNRs的LSS患者较不伴RNRs的患者手术疗效要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冗余征 腰椎管狭窄症 斜外侧腰椎融合 后路经皮内固定
下载PDF
围术期个体化营养干预对存在营养风险的高龄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患者的影响
3
作者 任晓艺 李旭颖 +2 位作者 钱红娟 李缨 王朝东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74-277,共4页
目的 探讨围术期个体化营养干预对存在营养风险的高龄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行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的181例年龄>75岁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NRS2002≥3分的85例患者... 目的 探讨围术期个体化营养干预对存在营养风险的高龄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行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的181例年龄>75岁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NRS2002≥3分的85例患者纳入干预组,NRS2002<3分的96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饮食宣教,患者根据自己的饮食模式及喜好自行订餐;干预组予以进一步营养评估,制定个体化营养治疗方案。比较两组的营养指标(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及血红蛋白)、可能致术后低蛋白血症的潜在高危因素(是否伴随糖尿病、衰弱状态、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感染情况。结果 两组性别、病程、合并糖尿病比例及衰弱状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年龄高于对照组,体质量指数、术中出血量及术前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后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均较术前有所下降,干预组各指标的下降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住院时间及术后感染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存在营养风险的行腰椎后路融合术的高龄患者进行术前营养干预,可减少术后营养指标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干预 腰椎后路融合 营养指标 后感染 住院时
下载PDF
腰椎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效果观察
4
作者 万小彬 徐启飞 赵广辉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8期120-123,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方式对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LSS)患者腰椎功能及硬膜囊面积的影响。方法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于鲁山县人民医院治疗的94例单节段LSS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微创组,每组47例。常规组予以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方式对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LSS)患者腰椎功能及硬膜囊面积的影响。方法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于鲁山县人民医院治疗的94例单节段LSS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微创组,每组47例。常规组予以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微创组予以小切口腰椎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TILF)。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并发症、术前及术后1 d、3 d免疫功能、术前及术后3个月腰椎功能评分(ODI评分)、疼痛评分(MPQ评分)、硬膜囊横截面积及满意度。结果两组比较微创组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较低,切口长度、下床活动时间较短(P<0.05);微创组并发症发生率(4.26%)与常规组(12.7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3 d两组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降低,且微创组高于常规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ODI评分、MPQ评分、硬膜囊横截面积改善,且微创组改善幅度大于常规组(P<0.05);微创组总满意度(95.74%)显著高于常规组(80.85%)(P<0.05)。结论同传统PLIF相比,TILF治疗单节段LSS能减少术中出血,缩短引流时间,有助于提高免疫功能,促进椎管形态恢复,改善腰椎功能,降低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后路减压 植骨融合内固定 腰椎管狭窄症 硬膜囊面积 疼痛程度
下载PDF
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与经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的效果比较
5
作者 马瑞士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0期151-154,共4页
目的:比较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TLIF)与经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PLIF)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该院收治的110例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入路方式... 目的:比较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TLIF)与经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PLIF)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该院收治的110例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53例与对照组57例。研究组采用TLIF治疗,对照组采用PLIF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水平,手术前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腰椎功能[下腰痛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时,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下腰痛JOA评分均高于术前,ODI评分均低于术前,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健侧神经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侧神经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LIF与PLIF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均可有效减轻疼痛程度,恢复腰椎功能,但其改善围术期指标水平,降低侧神经损伤发生率的效果优于PLIF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 老年 经椎孔入路腰椎植骨融合 后路腰椎植骨融合 腰椎功能 神经损伤 疼痛
下载PDF
后路椎体间融合术与经椎间孔入路椎体间融合术对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6
作者 孙海涛 张禹 彭东升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4年第3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与经椎间孔入路椎体间融合术(TLIF)对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临床疗效、术后疼痛及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104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将其分为观... 目的:探讨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与经椎间孔入路椎体间融合术(TLIF)对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临床疗效、术后疼痛及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104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58,行TLIF治疗)和对照组(n=46,行PLIF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疼痛程度、腰椎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植骨融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McGill疼痛评估量表(MPQ)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均下降,观察组术后6个月MPQ评分和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具有较好的手术疗效,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感,促进腰椎功能恢复,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融合 经椎孔入路椎融合 腰椎退行性病变 疗效 后疼痛 腰椎功能
下载PDF
规范化开展经皮内镜下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7
作者 戎利民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7-338,共2页
经皮内镜下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ELIF)是指在内镜辅助下进行的一种微创腰椎融合术[1、2]。由于水介质内镜能够实时清晰显示术野,其术中操作更精细、准确[3]。相较于传统开放手术及微创... 经皮内镜下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ELIF)是指在内镜辅助下进行的一种微创腰椎融合术[1、2]。由于水介质内镜能够实时清晰显示术野,其术中操作更精细、准确[3]。相较于传统开放手术及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PELIF具有手术损伤更小、术后康复更快、短中期临床疗效确切等诸多优势,现已成为国际脊柱内镜领域的代表性术式之一[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融合 损伤 腰椎融合 传统开放手 经皮内镜下 内镜辅助 脊柱内镜
下载PDF
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PVP术后椎体感染(附13例报告)
8
作者 包肖肖 潘强强 +3 位作者 苏锴 张振辉 梅伟 王庆德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1期86-89,共4页
目的观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术后椎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PVP术后椎体感染的患者13例,均接受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观察并比较患者术前、末次随访时的感染指标(ESR、CRP)、疼痛评分(VAS... 目的观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术后椎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PVP术后椎体感染的患者13例,均接受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观察并比较患者术前、末次随访时的感染指标(ESR、CRP)、疼痛评分(VAS)、神经功能分级(ASIA)。结果1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无切口感染、窦道形成、神经症状加重或死亡等严重并发症。1例患者切口延迟愈合,对症处理后痊愈。随访期间未发现内固定松动、断裂、神经功能障碍加重等情况。13例患者术前ESR、CRP和VAS评分分别为(48.9±21.4)mm/h、(40.2±33.9)mg/L、(8.1±1.2)分,末次随访时ESR、CRP和VAS评分分别为(14.2±2.9)mm/h、(2.8±1.2)mg/L、(2.2±0.7)分,末次随访时ESR、CRP和VAS评分与术前相比,P均<0.05。13例患者中,有神经损害症状的5例患者的ASIA分级由治疗前的D级恢复至E级,无神经损害症状的8例患者的ASIA分级未发生变化。结论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PVP术后椎体感染的临床效果较好,术后椎体感染指标得到控制、疼痛评分下降、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 经皮椎成形 后并发症 感染 病灶清除 植骨融合内固定
下载PDF
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和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华 林龙泉 +3 位作者 郑耿阳 曹杰 林顺新 黄钿锋 《中国医药》 2023年第9期1356-1360,共5页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和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LIF)对单节段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21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收治的112例单节段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和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LIF)对单节段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21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收治的112例单节段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TLIF组(55例)和PLIF组(57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椎间隙高度、腰椎前凸角、椎间融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TLIF组手术时间短于PLIF组[(132±30)min比(215±43)min,t=11.812,P<0.001]、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少于PLIF组[(284±48)ml比(386±65)ml、(310±62)ml比(344±52)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410、11.239,均P<0.001)。2组术后1周和术后6个月VAS评分和ODI均低于术前,且术后6个月低于术后1周(均P<0.05);TLIF组术后1周和术后6个月VAS评分和ODI均低于PLIF组(均P<0.05)。与TLIF组比较,PLIF组术后6个月腰椎前凸角较大(P<0.05);2组术后椎间隙高度、椎间融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TLIF和PLIF治疗单节段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均安全有效,PLIF减压更彻底,可以获得更好的腰椎前凸角,而TLIF损伤较小、恢复更快,各有优点和局限性,临床应根据患者特点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经椎腰椎融合 后路腰椎融合
下载PDF
单侧双通道内镜下腰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的临床研究
10
作者 胡波 陈萍 +6 位作者 陆文杰 李思云 李耀华 周湘桂 刘虹 陈华龙 谢非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期32-35,共4页
目的:探究单侧双通道内镜(UBE)下腰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DLS)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1月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60例DLS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30)、观察组(n=30)。对照组... 目的:探究单侧双通道内镜(UBE)下腰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DLS)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1月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60例DLS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30)、观察组(n=30)。对照组进行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UBE下腰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炎症指标[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C反应蛋白(CRP)];随访3个月,比较椎间融合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椎间融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7 d、1个月,两组VAS评分逐渐下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d,两组WBC、NE、CRP水平均有所升高,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BE下腰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用于DLS患者中,可减少出血量,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及炎症反应程度,提高椎间融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滑脱 单侧双通道内镜 腰椎植骨融合内固定 疼痛度
下载PDF
不同镇痛方法在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中的效果对比
11
作者 曾娘华 易伟宏 +2 位作者 王尔天 杨大志 褚千琨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8期135-137,共3页
目的 对比不同镇痛方法对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80例行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镇痛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镇痛泵方式进行镇痛,研究组给予镇痛... 目的 对比不同镇痛方法对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80例行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镇痛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镇痛泵方式进行镇痛,研究组给予镇痛泵联合切口浸润进行镇痛。比较两组手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评分。结果 术后2、4、12、24 h,研究组疼痛评分分别为(1.25±0.15)、(3.11±0.98)、(2.54±0.52)、(1.64±0.36)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16±0.68)、(5.13±1.57)、(4.63±1.65)、(3.79±1.03)分(P<0.05)。结论 对行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的患者来说,在其治疗过程中加以镇痛泵联合切口浸润进行干预,止痛效果十分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泵 切口浸润 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 后疼痛
下载PDF
桂枝附子汤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体间植骨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疼痛改善的影响
12
作者 吴晓晨 方志良 方培峰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631-633,共3页
目的:分析桂枝附子汤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体间植骨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和疼痛改善效果。方法:选择在云霄县中医院2020年7月—2023年6月期间接受诊治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抽签的方式分作两... 目的:分析桂枝附子汤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体间植骨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和疼痛改善效果。方法:选择在云霄县中医院2020年7月—2023年6月期间接受诊治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抽签的方式分作两组(各45例),对照组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体间植骨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中联用桂枝附子汤,分析治疗后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疗效为97.78%(44/45),对照组为86.67%(39/45),观察组的总临床有效率更高,且观察组患者在术后2周、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在生活质量比较上,观察组的ODI(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附子汤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体间植骨术能进一步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程度,增强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附子汤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植骨 腰椎盘突出症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与传统后入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近期疗效比较
13
作者 杜壮文 欧阳帆 +1 位作者 王恩梁 曾繁宽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310-313,共4页
目的 比较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与传统后入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近期疗效。方法 我院2018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病人100例,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 目的 比较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与传统后入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近期疗效。方法 我院2018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病人100例,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后入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围术期相关指标、腰椎功能、疼痛程度、骨代谢指标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观察组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观察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学会腰痛疾患评定表(JOA)评分高于对照组,视觉疼痛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对病人创伤更小,利于恢复,安全性更高,治疗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孔镜技 后入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戴婷 陆虹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11期122-124,共3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9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3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2021年10月—2022年3月行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9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3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2021年10月—2022年3月行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3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首次下床时间、排气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1);术后3个月,两组JOA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对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可缩短患者首次下床时间、排气时间、总住院时间,改善其负性情绪及腰椎脊髓神经功能,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植骨融合内固定 腰椎脊髓神经功能
下载PDF
氨甲环酸对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后引流管拔除时机及疗效的影响
15
作者 李毅 仝路 +3 位作者 武刚 张开 贾海栋 江丽强 《临床骨科杂志》 2023年第6期778-781,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氨甲环酸对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术后引流管拔除时机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行PLIF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仅切皮前30 min静脉滴注氨甲环酸)、B组(切皮前30 min静脉滴注氨甲环酸,关闭切口30 min后再... 目的探讨应用氨甲环酸对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术后引流管拔除时机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行PLIF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仅切皮前30 min静脉滴注氨甲环酸)、B组(切皮前30 min静脉滴注氨甲环酸,关闭切口30 min后再次静脉滴注氨甲环酸)、C组(仅切皮前30 min静脉滴注生理盐水)、D组(切皮前30 min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关闭切口30 min静脉滴注生理盐水),每组30例。A、B组氨甲环酸用量为15 mg/kg,加入100 ml生理盐水中,30 min内静脉滴注完毕。记录4组手术相关指标、疼痛VAS评分、ODI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3个月随访。①术中出血量、总失血量、术后引流量、隐性失血量、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A、B组均少(短)于C、D组(P<0.05);除术中出血量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指标B组均少(短)于A组(P<0.05)。②疼痛VAS评分及ODI:拔管后A、B组均低于C、D组(P<0.05),A、B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4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均未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仅D组1例发生单侧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形成;C、D组各1例发生引流管切口端细菌培养阳性,C组3例发生切口红肿。结论PLIF术前及术后应用氨甲环酸能缩短留置引流管时间,减少术后引流量、隐性失血量及总失血量,减轻患者术后早期疼痛、促进腰椎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腰椎后路融合 引流量 感染
下载PDF
基于移动医疗的多元联动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出院后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小兰 刘莎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11期193-196,共4页
目的探究基于移动医疗的多元联动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LIF)出院后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江西省宜春市中医院诊断明确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行PLIF技术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究基于移动医疗的多元联动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LIF)出院后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江西省宜春市中医院诊断明确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行PLIF技术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后使用传统护理方法,治疗组患者使用基于移动医疗的多元联动护理,为期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效能水平及腰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出院3个月后的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出院3个月后的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CPSS)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出院3个月后的日本骨科协会(JOA)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移动医疗的多元联动护理能够提高行PLIF治疗的LDH患者出院后自我护理能力及自我效能水平,促进其腰椎功能早日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医疗 多元联动护理 腰椎盘突出症 后路融合 自我护理能力
下载PDF
经肌间隙入路复位内固定术与经后路复位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对比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利锋 李强 杜凯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3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经肌间隙入路复位内固定术与经后路复位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嵩县西关骨科医院收治的7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肌间隙组(38例)和后路... 目的对比分析经肌间隙入路复位内固定术与经后路复位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嵩县西关骨科医院收治的7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肌间隙组(38例)和后路组(38例),肌间隙组患者采用经肌间隙入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后路组患者采用经后路复位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椎体前缘高度比、后凸角角度、椎体功能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肌间隙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后路组(t=7.845,P<0.001),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后路组(t=6.061,P<0.001);术后3个月,肌间隙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比、后凸角角度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与后路组无明显差异(t=1.201、1.523、1.081,P=0.234、0.132、0.283);肌间隙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53%,与后路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26%无明显差异(χ^(2)=0.724,P=0.395)。结论经肌间隙入路复位内固定术与经后路复位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均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但经肌间隙入路复位内固定术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骨折 胸椎骨折 腰椎骨折 经肌隙入路复位内固定 后路复位内固定融合 功能
下载PDF
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加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顺聪 梁德 杨志东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06-507,共2页
目的评价经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PLIF)加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37例患者,均经后路行椎管减压、自体髂骨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椎弓根内固定术包括:USS11例,ISOLA 17例,Moss-Miami 1例,Tenor 8例... 目的评价经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PLIF)加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37例患者,均经后路行椎管减压、自体髂骨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椎弓根内固定术包括:USS11例,ISOLA 17例,Moss-Miami 1例,Tenor 8例;从滑脱复位结果、融合的成功率、椎间高度维持、术前术后Os-westry伤残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以及并发症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37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时间1年6个月。滑脱椎体复位率(%)由术前34.4±17.2,术后恢复至7.6±3.4;全部病例均获得融合,融合率100%;椎间隙高度由术前(6.3±4.3)mm,达术后(10.6±4.1)mm,随访见椎间高度轻度丢失(8.7±4.6)mm,但患者未出现症状加重。ODI由术前(33.4±4.3)分改善至术后(5.9±3.4)分,VAS由术前(7.65±0.95)分改善至术后(0.58±0.30)分。并发症共5例,其中2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发生率6.67%(2/37);3例患者术后出现单侧沿坐骨神经根性放射痛,发生率8.11%(3/37),术后2周症状消失。未出现植骨块向后方脱出进入椎管、假关节、再滑脱、内固定松脱或折断等并发症。结论经后路自体髂骨椎间植骨融合加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复位率、融合率高,临床疗效满意。充分减压是成功复位的关键和前提,椎间植骨融合率与良好的复位、植骨床处理、植骨的质和量、早期稳定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 植骨 内固定 融合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士多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2期59-62,共4页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4—9月于我院行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3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2021年10月—2022年3月行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3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4—9月于我院行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3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2021年10月—2022年3月行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3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首次下床时间、排气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1);术后3个月,两组JOA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对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可缩短患者首次下床时间、排气时间、总住院时间,改善其负性情绪及腰椎脊髓神经功能,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植骨融合内固定 腰椎脊髓神经功能
下载PDF
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20
作者 许春雷 岳云亮 赵孟和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2期110-111,共2页
目的:评价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7年9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43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采用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前术后进行JOA评分。结果4... 目的:评价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7年9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43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采用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前术后进行JOA评分。结果4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11-60个月,平均(18.5±2.6)个月。术后融合率100%。术前JOA评分(11.25±2.34),随访时(24.75±3.25),改善率优25例,良12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90.7%。结论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恢复脊柱生理曲度及稳定性,融合率高,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盘突出症 融合 内固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