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腰椎骨折后路切开减压椎间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后椎体高度再丢失的危险因素分析
1
作者 冯华文 赵振东 覃海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115-0118,共4页
探讨胸腰椎骨折后路切开减压椎间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后椎体高度再丢失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本院及江门中心医院院内收治的118例行后路切开减压椎间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术的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随访1... 探讨胸腰椎骨折后路切开减压椎间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后椎体高度再丢失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本院及江门中心医院院内收治的118例行后路切开减压椎间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术的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随访1年按是否出现椎体高度再丢失分为丢失组和非丢失组,分析影响术后椎体高度再度丢失的危险因素。结果 对入组的118例患者随访1年,结果显示,41例患者发生椎体高度再丢失,77例未发生椎体高度再丢失。丢失组的OSTA指数、术后休息时间,比未丢失组低,术前椎体压缩程度、术后椎体复位程度比未丢失组高(P<0.05)。术后椎体高度再丢失的危险因素:OSTA指数、术前椎体压缩程度、术后椎体复位程度以及术后休息时间(P<0.05)。结论 经后路切开减压椎间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椎体高度再丢失与OSTA指数低、术前椎体压缩程度和术后椎体复位程度高、术后休息时间少有关,围术期需注意预防上述危险因素,保证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骨折 后路切开减压 椎间融合系统内固定 椎体高度再丢失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后路切开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与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对比
2
作者 朱耀军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1期9-13,共5页
目的:探讨将后路切开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应用于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中的作用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102例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 目的:探讨将后路切开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应用于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中的作用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102例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后路切开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观察组采用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比较2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4%,高于对照组的7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失血总量、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治疗工作中应用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较后路切开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能够改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并降低其VAS评分,能够获得更为理想的效果,促进其疾病康复,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压缩性骨折 后路切开椎弓根系统内固定 经皮椎弓根系统复位内固定 单节段
下载PDF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术对胸腰椎骨折患者伤椎功能及不良事件的影响
3
作者 刘耿耿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5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术对胸腰椎骨折患者伤椎功能及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于我院进行内固定手术治疗的8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42例,经伤椎椎弓...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术对胸腰椎骨折患者伤椎功能及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于我院进行内固定手术治疗的8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42例,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术)和对照组(42例,跨伤椎后路复位内固定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椎体解剖结构、伤椎功能恢复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3、6个月,两组的伤椎前缘高度比均升高,矢状面Cobb角均降低,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3、6个月,研究组的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高于对照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术可改善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椎体解剖结构及腰椎功能,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后路复位内固定 腰椎骨折 伤椎功能
下载PDF
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与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对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
4
作者 廖鸿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4期30-32,共3页
对比两种胸腰椎骨折手术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本院37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设置为本次研究主体,纳入时间始于2019.01,完结于2022.06;将抛硬币正反面法作为分组划分依据,对照组18例、实验19例分别行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 对比两种胸腰椎骨折手术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本院37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设置为本次研究主体,纳入时间始于2019.01,完结于2022.06;将抛硬币正反面法作为分组划分依据,对照组18例、实验19例分别行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与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组间术前、术后伤椎前缘高度、JOA脊髓功能评分、Cobb角间的差异不明显(P>0.05);实验组手术、住院时间较短,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疼痛评分较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在胸腰椎骨折中均具备理想的预后,但前者手术损伤更小,建议临床采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弓根固定 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 腰椎骨折 骨科
下载PDF
后路切开骨折复位钉棒内固定术在脊柱胸腰段椎体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5
作者 黄忠福 《中国伤残医学》 2023年第8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脊柱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采用后路切开骨折复位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5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2例脊柱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排列法分为对照组(保守治疗组)和观察组(手术治疗组),... 目的:探讨脊柱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采用后路切开骨折复位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5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2例脊柱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排列法分为对照组(保守治疗组)和观察组(手术治疗组),每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保守治疗,即要求患者卧床休息2-3个月,在其背部放置软枕,加强腰背肌的功能锻炼等。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后路切开骨折复位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比较2组入院时、伤后3个月和伤后12个月时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2组入院时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角大小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伤后3个月和12个月,观察组椎体前缘高度均高于对照组,Cobb角小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伤后3个月和12个月的椎体前缘高度均高于本组入院时高度,Cobb角小于本组入院时的大小(P<0.05),但对照组不同阶段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角大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组入院时疼痛评分、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伤后3个月和12个月,观察组疼痛评分、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且2组伤后3个月和12个月的疼痛评分和功能障碍指数均低于本组入院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本组入院时评分(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24%,高于对照组的68.29%(P<0.05)。结论:与保守治疗相比,后路切开骨折复位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脊柱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可以在促进椎体高度恢复的同时重建脊椎的稳定性,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促进患者脊椎功能恢复的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治疗优势更加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胸腰椎骨折 后路切开骨折复位系统内固定 椎体前缘高度 COBB角 疼痛评分
下载PDF
经皮椎弓根钉棒固定术与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1
6
作者 曹松松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481-484,共4页
目的:比较经皮椎弓根钉棒固定术与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病人的疗效。方法:行经皮椎弓根钉棒固定术的胸腰椎骨折50例(微创组),同期行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40例(后路组),比较2组病人手术情况、影像学指标变化及术后疼痛情... 目的:比较经皮椎弓根钉棒固定术与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病人的疗效。方法:行经皮椎弓根钉棒固定术的胸腰椎骨折50例(微创组),同期行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40例(后路组),比较2组病人手术情况、影像学指标变化及术后疼痛情况。结果:微创组术中平均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分别为(36.17±6.72)m L和(10.28±1.37)d,均明显小于后路组的术中出血量(387.13±104.39)m L和住院时间(13.86±2.51)d(P<0.01));微创组术后2周、3周及6个月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后路组(P<0.01)。2组病人术前、术后当日、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的伤椎前缘高度和后凸Cobb's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皮椎弓根钉棒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病人能有效固定伤椎,同时缩短住院时间,有效减轻病人术后功能锻炼的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骨折 经皮椎弓根固定 切开复位
下载PDF
后路腰椎骨折切开复位钉棒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
7
作者 王睿 曾红志 李芷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0期63-65,共3页
探究后路腰椎骨折切开复位钉棒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纳入的50例后路腰椎骨折患者,对所有患者实施腰椎骨折切开复位钉棒内固定术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对手术配合以及护理进行详细的分析... 探究后路腰椎骨折切开复位钉棒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纳入的50例后路腰椎骨折患者,对所有患者实施腰椎骨折切开复位钉棒内固定术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对手术配合以及护理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总结。结果 50例后路腰椎骨折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5~3.1小时,平均手术时间(2.32±0.42)小时;术中出血量为100~800 mL,平均出血量(450.00±65.00)mL。共计有47例患者被治愈,2例患者病情好转。术后共计有1例患者出现伤口感染,而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内固定物松动,安全性相对较高。结论 后路腰椎骨折切开复位钉棒内固定术需要医护人员较高的手术配合,从而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术前、后护理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降低或预防后路腰椎骨折切开复位钉棒内固定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进一步保障良好的预后,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腰椎骨折切开复位钉棒内固定术 配合 康复愈合
下载PDF
经皮微创椎弓根钉棒固定术与切开复位钉棒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的临床观察
8
作者 张振润 王艳辉 张矿 《贵州医药》 CAS 2023年第11期1733-1734,共2页
目的 探究经皮微创椎弓根钉棒固定术与切开复位钉棒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90例,随机分为参照组(切开复位钉棒内固定术)和试验组(经皮微创椎弓根钉棒固定术),各45例。比较两... 目的 探究经皮微创椎弓根钉棒固定术与切开复位钉棒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90例,随机分为参照组(切开复位钉棒内固定术)和试验组(经皮微创椎弓根钉棒固定术),各45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情况、疼痛情况、功能恢复情况及生物力学变化情况。结果 试验组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均短于参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P<0.05),两组手术前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3 d以及术后6个月试验组VA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手术前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3 d以及术后6个月试验组ODI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术前高度和刚度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经皮微创椎弓根钉棒固定术能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患者疼痛感,促进脊柱功能和生物力学恢复,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 胸腰段椎体骨折 固定 切开复位
下载PDF
腰椎后路复位、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腰椎体爆裂型骨折的CT疗效评价 被引量:3
9
作者 詹先进 郑大伟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年第9期139-141,共3页
目的探析腰椎后路复位、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腰椎体爆裂型骨折的疗效并用CT进行评价。方法以我院2013年1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38例腰椎体爆裂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腰椎后路复位、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于术前、术后第1d、术后3... 目的探析腰椎后路复位、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腰椎体爆裂型骨折的疗效并用CT进行评价。方法以我院2013年1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38例腰椎体爆裂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腰椎后路复位、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于术前、术后第1d、术后3个月时进行CT检查,在CT扫描影像上测量伤椎前缘高度及Cobb's角并比较。结果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第1d、术后3个月的伤椎前缘高度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d、术后3个月的Cobb's角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复位、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在腰椎体爆裂型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具有创伤小、风险低、更易处理椎管后方脊髓及神经损伤,为理想手术治疗方式。CT的应用则可通过对伤椎前缘高度及Cobb's角的测量明确复位效果、确认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体爆裂型骨折 腰椎后路复位 系统内固定
下载PDF
后路切开复位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与椎体成形术治疗腰椎骨折的效果对比
10
作者 欧高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0期32-35,共4页
比较观察腰椎骨折治疗中后路切开复位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术与椎体成形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旨在找到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法提供帮助。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45例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将23例行椎体成形术的患者纳... 比较观察腰椎骨折治疗中后路切开复位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术与椎体成形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旨在找到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法提供帮助。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45例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将23例行椎体成形术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另22例行后路切开复位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术的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不同手术方案下的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住院时间、椎体压缩率及侧凸角(Cobb角)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34.25±4.26)min、住院时间(3.14±1.06)d短对照组的(60.56±4.42)min、(5.82±1.17)d;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27.59±3.86)ml少于对照组(59.52±4.2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椎体压缩率与Cobb角为(58.47±6.39)%、(21.95±4.18)和(58.47±6.39)%、(22.03±4.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椎体压缩率与Cobb角均出现明显改善,分别为(74.25±7.76)%、(10.36±2.28)和(90.12±7.89)%、(6.19±2.17),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腰椎骨折临床治疗中,同椎体成形术相比,后路切开复位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术临床效果更佳,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短,同时还能有效改善椎体压缩率与Cobb角,极大地降低了脊柱侧凸畸形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骨折 椎体成形 后路切开复位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用后路椎间融合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骨折脱位的效果观察
11
作者 纪刚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20期223-224,共2页
目的 :探讨分析用后路椎间融合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8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2例腰椎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这122例患者均使用后路椎间融合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 目的 :探讨分析用后路椎间融合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8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2例腰椎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这122例患者均使用后路椎间融合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这些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的时间、术中出血量、Cobb角度及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的恢复情况、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结果 :手术结束后,这122例患者对骨折脱位的复位情况较为满意,其椎体间植骨融合情况良好,内固定装置没有出现松动、断裂的情况。这些患者的手术时间为2~4.7h,术中出血量为320~1230ml。在进行治疗前后,其Cobb角度、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及Frankel分级情况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 :用后路椎间融合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骨折脱位的效果显著。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骨折脱位 后路椎间融合系统复位内固定 疗效
下载PDF
后路伤椎单侧椎弓根置钉结合钉棒系统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被引量:9
12
作者 龙浩 肖杰 +4 位作者 邹伟 吴陈 张洋 冯明星 符勇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7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后路伤椎单侧椎弓根置钉结合钉棒系统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于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后路伤椎单侧椎弓根置钉结合钉棒系统复位固定进行治... 目的探讨后路伤椎单侧椎弓根置钉结合钉棒系统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于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后路伤椎单侧椎弓根置钉结合钉棒系统复位固定进行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5-18个月)并复查影像学资料。比较术前及最后一次随访Frankel分级、伤椎前缘高度、椎管狭窄程度及Cobb角的情况。结果术后伤椎前缘高度由术前(41.5±3.7)%恢复至(90.6±2.3)%,椎管狭窄程度由术前(29.3±6.5)%降至(5.5±1.6)%,Cobb角由(29.4±8.3)°降至(5.3±1.4)°,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Frankel神经功能障碍分类显著改善(P〈0.05);术后影像学图片显示椎体高度恢复好,植骨分布均匀,脊柱序列恢复正常,椎管内骨块复位;术后随访12个月影像学图片显示植骨均愈合,椎体高度保持好,无明显临床症状和矫正角度丢失现象;随访后伤口愈合良好,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后路伤椎单侧椎弓根置钉结合钉棒系统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近期及远期疗效均显著,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工作中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骨折 椎弓根置 系统复位固定 后路
下载PDF
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后路短节段钉棒系统复位治疗腰椎爆裂性骨折的近远期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洪 唐长友 贺健军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6年第1期97-98,共2页
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4年2月收治的90例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椎弓根轴形内固定,观察组开展伤椎椎弓根内固定与后路短节段钉棒系统复位,对两组患者近期及远期疗效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骨... 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4年2月收治的90例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椎弓根轴形内固定,观察组开展伤椎椎弓根内固定与后路短节段钉棒系统复位,对两组患者近期及远期疗效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骨折端恢复优良率为93.33%,明显较对照组73.33%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Cobb角及伤椎前缘高度、椎管占位等无差异(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改善,但是观察组远期疗效、近期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腰椎爆裂性骨折采取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与后路短节段钉棒系统复位联合治疗的安全性高,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均较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椎椎弓根内固定 后路短节段系统复位 腰椎爆裂性骨折 效果
下载PDF
椎体成形术和后路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骨折的疗效比较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潘华 《吉林医学》 CAS 2016年第8期1955-1956,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椎体成形术和后路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基于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接收的100例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非爆裂型)划分成为A组50例和B组50例,B组患者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A... 目的:对比分析椎体成形术和后路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基于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接收的100例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非爆裂型)划分成为A组50例和B组50例,B组患者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A组采用后路钉棒系统复位固定术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和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B组患者术后运动功能评分明显比A组高,疼痛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比A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骨折(非爆裂型)临床治疗中,与后路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相比较,椎体成形术治疗效果明显,值得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腰椎压缩骨折 椎体成形 后路系统复位内固定
下载PDF
后路切开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与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7
15
作者 范业斌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0年第1期69-70,共2页
目的本文旨在比较后路切开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与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6月~2019年7月收治的80例单节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对照组(... 目的本文旨在比较后路切开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与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6月~2019年7月收治的80例单节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对照组(后路切开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组)和观察组(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治疗组),每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平均住院时间、疼痛情况和术后Cobb角。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VAS评分降低程度比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周后Cobb角丢失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临床效果好,患者损伤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切开椎弓根系统内固定 经皮椎弓根系统复位内固 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终板损伤类型及其愈合形态与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后椎间盘退变Pfirrmann分级的相关性
16
作者 李扬 葛邦新 +2 位作者 张康鑫 王振军 王博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3期543-547,共5页
目的 观察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终板损伤类型和愈合形态,并分析其与术后椎间盘退变Pfirrmann分级的相关性。方法 以该院2017年1月~2022年7月应用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手术治疗的6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随访时间为12~53个月、平... 目的 观察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终板损伤类型和愈合形态,并分析其与术后椎间盘退变Pfirrmann分级的相关性。方法 以该院2017年1月~2022年7月应用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手术治疗的6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随访时间为12~53个月、平均29.4个月。根据患者术前、末次随访时的影像学资料,统计患者的骨折AO分型、终板损伤类型(单侧终板或双侧损伤,终板中央区域或周围区域损伤)、终板愈合形态(终板曲率增加,不规则愈合或创伤性Schmorl结节)、椎间盘创伤Sander分级等数据,并对上述指标与术后椎间盘退变Pfirrmann分级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骨折AO分型方面,随着椎体骨折AO分型和骨折严重程度的增加,椎间盘退变Pfirrmann分级也明显增加(P<0.05);终板损伤类型方面,单侧、双侧终板损伤的椎间盘退变Pfirrmann分级显著高于无终板损伤者,且双侧损伤的退变分级也显著高于单侧损伤者(P<0.05);中央终板损伤的椎间盘退变Pfirrmann分级显著高于周围终板损伤(P<0.05);终板愈合形态方面,终板曲率增加所对应的椎间盘退变Pfirrmann分级显著低于不规则愈合和创伤性Schmorl结节(P<0.05);椎间盘损伤Sander分级越轻,则末次随访时椎间盘退变Pfirrmann分级也相应越低(P<0.05)。结论 骨折AO分型高、终板的中央区域损伤、术后出现终板不规则愈合和创伤性Schmorl结节、术前椎间盘损伤的Sander分级高,均预示着术后椎间盘退变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骨折 终板损伤 椎间盘退变 后路椎弓根内固定
下载PDF
经伤椎内固定联合后路短节段钉棒系统复位对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
17
作者 张环照 叶鸿风 +1 位作者 黄班华 周志明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6年第12期680-683,共4页
目的比较经伤椎内固定联合后路短节段钉棒系统复位和椎弓根轴形内固定对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福建省龙岩市某医院收治的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90例,以采取椎弓根轴形内固定治疗的45例为对照组,采取经伤椎内固定联合后路短节段钉... 目的比较经伤椎内固定联合后路短节段钉棒系统复位和椎弓根轴形内固定对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福建省龙岩市某医院收治的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90例,以采取椎弓根轴形内固定治疗的45例为对照组,采取经伤椎内固定联合后路短节段钉棒系统复位治疗的45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1年后的优良率、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矢状面Cobb's角、椎管占位及伤椎椎间盘上下间隙退变情况。结果 (1)观察组优良率为95.56%(43/45),高于对照组的80.00%(36/45),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75,P=0.024)。(2)治疗前两组矢状面Cobb's角、椎管占位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矢状面Cobb's角(t=20.316,P<0.05;t=17.245,P<0.05)、椎管占位(t=24.867,P<0.05;t=22.883,P<0.05)及VAS评分(t=4.324,P<0.05;t=2.967,P=0.045)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矢状面Cobb's角(t=15.000,P<0.05)、椎管占位(t=10.105,P<0.05)及VAS评分(t=3.769,P<0.05)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观察组伤椎椎间盘上下间隙退变严重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60,P=0.018)。结论经伤椎内固定联合后路短节段钉棒系统复位治疗腰椎爆裂性骨折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伤椎内固定 后路短节段系统复位 腰椎爆裂性骨折
下载PDF
后路切开复位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18
作者 樊东升 张权 翟宏利 《伤残医学杂志》 2004年第1期14-15,共2页
目的:探讨后路切开复位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对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临床治疗胸腰椎骨折132例,均采用后路Dick钉或AF椎弓根钉内固定,比较术后骨折复位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椎体高度完全或基本恢复占95.5%,神经功能恢复... 目的:探讨后路切开复位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对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临床治疗胸腰椎骨折132例,均采用后路Dick钉或AF椎弓根钉内固定,比较术后骨折复位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椎体高度完全或基本恢复占95.5%,神经功能恢复1级或以上占91.9%,有断钉、松动及矫正度丢失现象。结论:后路切开复位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及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 切开复位 椎弓根 内固定 腰椎骨折 神经功能 DICK RF装置
下载PDF
经皮置钉内固定术与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林伟 张建新 邹志建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105-106,共2页
胸腰椎爆裂骨折是脊柱骨科最常见的损伤,发病急、危害重,以往均采用切开复位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术后恢复慢[1]。微创经皮置钉手术具有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且完全能达到或接近开放手术的治疗结果,有利于患者早日... 胸腰椎爆裂骨折是脊柱骨科最常见的损伤,发病急、危害重,以往均采用切开复位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术后恢复慢[1]。微创经皮置钉手术具有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且完全能达到或接近开放手术的治疗结果,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本研究对经皮置钉内固定术与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临床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固定治疗 后路切开复位 爆裂骨折 系统 椎体高度 连接 后疼痛 临床疗效 复位内固定 胸腰段骨折
下载PDF
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后路短节段钉棒系统复位治疗腰椎爆裂性骨折的近远期效果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项昶 凌燕飞 +2 位作者 李生文 钱铮 何永清 《健康研究》 CAS 2015年第2期202-203,共2页
目的观察分析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后路短节段钉棒系统复位治疗腰椎爆裂性骨折的近远期效果。方法采用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后路短节段钉棒系统复位,治疗82例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12个月、24个月复查患者的伤椎楔变... 目的观察分析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后路短节段钉棒系统复位治疗腰椎爆裂性骨折的近远期效果。方法采用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后路短节段钉棒系统复位,治疗82例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12个月、24个月复查患者的伤椎楔变角、伤椎前缘高度、Cobb's角、伤椎与上位椎体前缘高度比值,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术后6个月、12个月以及24个月,各观察指标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均P<0.05);术后6个月与术后12个月、24个月比较,各观察指标改善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后路短节段钉棒系统复位治疗腰椎爆裂性骨折,有利于伤椎的复位及增强前柱的稳定性,近远期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内固定 后路短节段系统复位 腰椎爆裂性骨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