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踝关节骨折中后踝夹层骨块临床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鞠晓伟 《现代医药卫生》 2019年第20期3155-3157,共3页
目的分析踝关节骨折中后踝夹层骨块的发生率、形态特征及其与后踝骨折类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该院收治的26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X线片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资料,统计后踝夹层骨块发生率及复位不良率,分析后踝... 目的分析踝关节骨折中后踝夹层骨块的发生率、形态特征及其与后踝骨折类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该院收治的26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X线片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资料,统计后踝夹层骨块发生率及复位不良率,分析后踝夹层骨块位置(外1/3、中1/3、内1/3)、大小(矢状径小于2mm、2~5mm、>5mm)及形态(游离骨块、折叠骨块、压缩骨块)。对后踝骨折进行Bartonícek分型(Ⅰ~Ⅳ型),分析后踝夹层骨块与后踝骨折类型的相关性。结果260例踝关节骨折中,后踝关节骨折发生率为66.92%(174/260),后踝夹层骨块在踝关节骨折与后踝关节骨折中的发生率分别为28.85%(75/260)、43.10%(75/174)。Ⅰ、Ⅱ、Ⅲ、Ⅳ型后踝关节骨折后踝夹层骨块发生率分别为6.25%(1/16)、39.53%(34/86)、71.05%(27/38)、38.24%(13/34),Ⅲ型的发生率高于其他类型(P<0.05)。外1/3、中1/3、内1/3后踝夹层骨块发生率分别为64.00%(48/75)、18.67%(14/75)、17.33%(13/75),外1/3骨块发生率高于其他位置骨块(P<0.05)。矢状径小于2mm、2~5mm、>5mm后踝夹层骨块发生率分别为22.67%(17/75)、45.33%(34/75)、32.00%(24/75),矢状径2~5mm后踝夹层骨块发生率高于其他大小骨块(P<0.05)。游离骨块、折叠骨块、压缩骨块发生率分别为36.00%(27/75)、33.33%(25/75)、30.67%(23/75),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4例矢状径2~5mm后踝夹层骨块中,复位不良8例(23.53%),24例矢状径大于5mm者中,复位不良6例(25.00%)。结论后踝夹层骨块在踝关节骨折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绝大部分分布在后外侧,矢状径2~5mm、BartonícekⅢ型后踝骨折后踝夹层骨块发生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后踝 后踝夹层骨块 发生率 形态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