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3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araguchi Ⅱ型后踝骨折3种内固定方式的有限元分析
1
作者 程邦君 黄燕峰 罗轶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37-1141,共5页
目的 基于计算机三维有限元技术方法研究HaraguchiⅡ型后踝骨折不同内固定材料的生物力学特性,确定后踝骨折的最佳内固定材料,为临床提供基础理论支持。方法 通过计算机三维有限元技术,建立后踝空心螺钉固定+内踝空心螺钉(A组)、后踝支... 目的 基于计算机三维有限元技术方法研究HaraguchiⅡ型后踝骨折不同内固定材料的生物力学特性,确定后踝骨折的最佳内固定材料,为临床提供基础理论支持。方法 通过计算机三维有限元技术,建立后踝空心螺钉固定+内踝空心螺钉(A组)、后踝支撑钢板固定+内踝空心螺钉(B组)和后踝重建钢板固定+内踝空心螺钉(C组)三种不同内固定材料固定HaraguchiⅡ型后踝骨折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对模型行生物力学分析,比较各组内固定材料的优劣性。结果 两组钢板固定模型的最大主应力和胫骨应力要明显低于3枚空心螺钉固定模型组,而重建钢板组的应力又低于支撑钢板组;三组模型中内踝处空心螺钉的应力重建钢板组最小,空心螺钉组最大;胫骨的总位移变化范围空心螺钉组最大,支撑钢板组次之,重建钢板组最小。结论 重建钢板固定HaraguchiⅡ型后踝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最强,为一种比较理想的固定方法,对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踝骨 内固定 生物力学 有限元
下载PDF
常用后踝骨折分型的可信度评价
2
作者 胡和军 郑超 +3 位作者 江共涛 程毅 陈德旺 郑云龙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4年第1期114-115,共2页
目的研究后踝骨折5种常用分型即Klammer分型、Haraguchi分型、AGH分型、俞光荣分型、Mason分型的观察者间可信度和观察者自身可信度,并分析这些常用分型的可靠性。方法收集收治的60例后踝骨折患者(其中55例合并外踝和或内踝骨折,5例单... 目的研究后踝骨折5种常用分型即Klammer分型、Haraguchi分型、AGH分型、俞光荣分型、Mason分型的观察者间可信度和观察者自身可信度,并分析这些常用分型的可靠性。方法收集收治的60例后踝骨折患者(其中55例合并外踝和或内踝骨折,5例单纯后踝骨折),用随机数字排列,每例患者均具有完整的术前临床及影像学资料。4位创伤骨科医生进行培训1周后,对60例后踝骨折的影像学资料进行阅片,进行Klammer分型、Haraguchi分型、AGH分型、俞光荣分型、Mason分型。4名创伤骨科医师观察者内的一致性研究6周后进行,应用平均Kappa系数K值评估观察者间可信度和观察者自身可信度。结果观察者间可信度:Klammer分型的平均K值为0.883(范围0.765~0.978),属于高度可信;Haraguchi分型的平均K值为0.898(范围0.804~0.967),属于高度可信;AGH分型的平均K值为0.873(范围0.765~0.956),属于高度可信;俞光荣分型的平均K值为0.903(范围0.787~0.978),Mason分型的平均K值为0.930(范围0.876~0.987),属于高度可信。观察者自身可信度:Klammer分型的平均K值为0.949(范围0.904~0.976),属于高度可信;Haraguchi分型的平均K值为0.937(范围0.901~0.969),属于高度可信;AGH分型的平均K值为0.947(范围0.903~0.987),属于高度可信;俞光荣分型的平均K值为0.955(范围0.923~0.996),Mason分型的平均K值为0.941(范围0.925~0.961),属于高度可信。结论5种常用分型可信度皆高度可信,可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踝骨 Klammer分型 Haraguchi分型 AGH分型 俞光荣分型 Mason分型 可信度
下载PDF
不同入路螺钉内固定治疗HaraguchiⅠ型后踝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高方茂 张杰荣 +2 位作者 熊时喜 田晓林 林超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6期521-524,共4页
目的探究不同入路螺钉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中后踝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分析。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HaraguchiⅠ型后踝骨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每组40例。A组患者采用经皮由前向后... 目的探究不同入路螺钉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中后踝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分析。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HaraguchiⅠ型后踝骨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每组40例。A组患者采用经皮由前向后螺钉内固定后踝骨折治疗,B组患者采用经皮后外侧入路有限暴露并复位螺钉内固定后踝骨折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指标与术后恢复情况、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末次随访踝关节活动度(ROM)评分、术后评估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间、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患者透视次数多于B组,术中出血量、腓骨切口长度少/短于B组(P<0.05)。2组患者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的AOFAS评分均较术后3个月升高,且末次随访时的AOFAS评分高于术后6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的AOFAS评分均高于A组(P<0.05)。2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的踝关节(跖屈、外翻、内翻、背屈)RO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螺钉位置不佳、疼痛程度、行走及下蹲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后踝骨折复位质量优于A组(Z=4.248,P<0.05)。2组患者均未发生内固定松动、骨折复位丢失等并发症。结论经皮由前向后螺钉内固定与经皮后外侧入路有限暴露并复位螺钉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中后踝骨折均具有较好效果,且安全性高,前者透视次数更多,术中出血量更少,后者改善踝关节功能与骨折复位质量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骨 后踝骨 经皮由前向后螺钉内固定 经皮后外侧入路有限暴露并复位螺钉内固定 疗效 并发症
下载PDF
前向后与后向前螺钉固定治疗三踝骨折中后踝骨折的比较
4
作者 刘天一 侯国进 +5 位作者 周方 姬洪全 张志山 郭琰 吕扬 田耘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15-421,共7页
目的比较三踝骨折手术时后踝骨折前向后与后向前螺钉固定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22年10月因后踝骨折行拉力螺钉固定治疗并随访12个月以上共376例资料。按骨折块厚度分为2个亚组,小骨折亚组为骨折块厚度<17 mm(螺钉螺纹长... 目的比较三踝骨折手术时后踝骨折前向后与后向前螺钉固定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22年10月因后踝骨折行拉力螺钉固定治疗并随访12个月以上共376例资料。按骨折块厚度分为2个亚组,小骨折亚组为骨折块厚度<17 mm(螺钉螺纹长度)共167例,大骨折亚组为骨折块厚度≥17 mm共209例。每个亚组根据后踝骨折螺钉内固定方向不同分为前向后组与后向前组,小骨折亚组前向后74例,后向前93例;大骨折亚组前向后88例,后向前121例。对比末次随访美国足踝矫形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评分,测量术后第1天以及末次随访X线片骨折块在骨折线方向上的位移(Dn)和垂直于骨折线方向上的位移(Dt),计算术后骨折块移位,即末次随访Dn+Dt与术后第1天Dn+Dt之差。结果术后第1天X线显示,小骨折和大骨折亚组前向后组对比后向前组Dn和Dt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全组随访12~85个月,平均19.3月。在小骨折亚组,术后骨折块移位后向前组[(0.11±0.19)mm]优于前向后组[(0.19±0.21)mm](P=0.011),AOFAS评分也优于前向后组[(80.2±8.4)分vs.(76.2±8.6)分,P=0.003];在大骨折亚组,术后骨折块移位后向前组[(0.11±0.18)mm]与前向后组[(0.12±0.19)mm]无统计学差异(P=0.630),AOFAS评分也无统计学差异[(84.1±7.8)分vs.(82.8±7.6)分,P=0.246]。结论后踝骨折前向后与后向前拉力螺钉内固定在复位效果上无明显区别。对于骨折块厚度<17 mm者,后向前固定疗效优于前向后固定;对于骨折块厚度≥17 mm者,前向后固定与后向前固定在疗效上无明显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踝骨 拉力螺钉 内固定 前向后 后向前
下载PDF
后踝骨折中关节内嵌入骨块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冯硕 芦浩 徐海林 《广西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422-427,共6页
后踝骨折是较为复杂的踝关节骨折,约占踝关节骨折的50%。研究发现,骨折累及后踝通常对预后具有不良影响。近年来,随着CT检查的普及与生物力学研究的开展,后踝骨折中关节内嵌入骨块逐渐受到重视。关节内嵌入骨块可影响后踝骨折复位,容易... 后踝骨折是较为复杂的踝关节骨折,约占踝关节骨折的50%。研究发现,骨折累及后踝通常对预后具有不良影响。近年来,随着CT检查的普及与生物力学研究的开展,后踝骨折中关节内嵌入骨块逐渐受到重视。关节内嵌入骨块可影响后踝骨折复位,容易导致关节面不一致和踝关节不稳,且与远期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有关。本文对后踝骨折中关节内嵌入骨块的形态学特征、分型与损伤机制、生物力学研究、治疗及预后等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后踝骨折的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后踝骨 关节内嵌入骨块 综述
下载PDF
基于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成年人后踝骨折对踝关节的生物力学影响
6
作者 刘玉波 张会增 +2 位作者 张同润 睢更义 王朝亮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期17-25,共9页
目的 利用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探讨成年人后踝骨折对踝关节的生物力学影响。方法 采用1例健康成年男性的踝关节CT扫描数据构建踝骨实体模型并导入Ansys 10.0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踝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设定站... 目的 利用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探讨成年人后踝骨折对踝关节的生物力学影响。方法 采用1例健康成年男性的踝关节CT扫描数据构建踝骨实体模型并导入Ansys 10.0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踝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设定站立状态下踝关节载荷和条件,模拟后踝1/5、1/4、1/3、1/2范围骨折对比不同程度后踝骨折状态胫距关节软骨接触面积、最大米塞斯应力、最大接触应力和平均接触应力等参数。模拟腓骨外移、短缩、内旋和外旋状态,对比不同状态胫距关节接触应力峰值。结果 骨折范围增加后,胫骨软骨接触面积不断缩小,最大米塞斯应力及胫骨软骨最大接触应力和平均接触应力均不断增加。骨折范围> 1/3时,胫距关节接触面积显著缩小,关节位移显著增加。腓骨外旋、内旋、外移、短缩产生的胫距关节最大接触应力峰值变化差异分别为17.6%、17.7%、45.3%和10.3%。结论 三维有限元技术建立踝关节模型仿真度较高,当后踝骨折范围超过1/3时,会影响胫距关节的接触状态。骨折范围增加关节接触面积减小,接触应力增加,关节相对位移趋势增加,容易引起胫距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而不同腓骨移位状态会影响胫距关节面接触状态,为后踝骨折关节复位、创伤性关节炎的病情诊断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有限元 后踝骨 踝关节 生物力学
下载PDF
后踝内侧垂直联合线后前入路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研究
7
作者 张先启 余正友 林四龙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72-275,共4页
目的 探讨参考后踝内侧垂直联合线(PVSL)行闭合复位经皮后前(PA)入路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我院后踝骨折患者23例,均参考PVSL行闭合复位经皮PA入路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记录... 目的 探讨参考后踝内侧垂直联合线(PVSL)行闭合复位经皮后前(PA)入路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我院后踝骨折患者23例,均参考PVSL行闭合复位经皮PA入路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记录患者术后骨折复位、踝关节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及恢复情况。结果 23例患者术后获得6~20个月的随访。术后所有患者后踝骨折块均得到良好复位,移位均小于2 mm。X射线显示,患者骨折均全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3~6个月。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为76~100分,平均(89.8±8.2)分;术后踝关节功能优17例、良5例、中1例,优良率为95.7%。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结论 参考PVSL闭合复位经皮PA入路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手术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踝骨 内固定术 后踝内侧垂直联合线 前后入路 后前入路
下载PDF
后外侧入路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疗效及预后观察
8
作者 高凯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4年第10期1521-1523,1526,共4页
目的探究后踝骨折患者应用后外侧入路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后踝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后外侧入路,研究组采用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对照... 目的探究后踝骨折患者应用后外侧入路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后踝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后外侧入路,研究组采用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疼痛及踝关节功能评分、踝关节活动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伤口拆线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后3个月、6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系统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6个月内翻、背伸、跖屈、外翻等踝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后踝骨折患者在后外侧入路下予以空心螺钉和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下均可获得理想效果,但应用空心螺钉治疗操作更加简单,手术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且术后恢复较好,踝关节稳定性更强,踝关节活动度更大,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踝骨 后外侧入路 空心螺钉内固定 支撑钢板内固定
下载PDF
踝关节内侧入路内固定术治疗BartonicekⅢ、Ⅳ型后踝骨折的临床价值分析
9
作者 辜海洋 李泽龙 蔡习炜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1176-1178,共3页
目的:探讨踝关节内侧切口入路内固定术对BartonicekⅢ、Ⅳ型后踝骨折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风险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72例后踝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n=36)应用常规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n=... 目的:探讨踝关节内侧切口入路内固定术对BartonicekⅢ、Ⅳ型后踝骨折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风险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72例后踝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n=36)应用常规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n=36)予以后内侧入路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前后踝关节功能状态、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结果:观察组术后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相较手术前,两组术后6个月内踝关节量表(AOFAS)评分均呈现明显升高趋势(P<0.05);手术后1~6个月,观察组AOFAS量表评分均高于同时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56%,较对照组的22.22%明显更低(P<0.05)。结论:踝关节内侧入路内固定术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更好,可减少患者术中损伤,加速其身体功能恢复,且对患者术后多类并发症也具有较好的预防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入路方式 踝关节内固定术 后踝骨 踝关节功能
下载PDF
后外侧入路钢板+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外、后踝骨折
10
作者 何晶 高胜飞 +1 位作者 吴云刚 刘涛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3期434-438,共5页
目的探讨后外侧入路钢板+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外、后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外侧入路钢板+空心钉内固定治疗124例外、后踝骨折患者,记录切口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踝关节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6... 目的探讨后外侧入路钢板+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外、后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外侧入路钢板+空心钉内固定治疗124例外、后踝骨折患者,记录切口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踝关节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6个月。117例切口一期愈合,4例因切口渗出延长拆线时间至术后3周,2例因皮肤坏死行清创治疗,1例因切口感染行清创+负压引流。术后2例腓骨肌腱炎,均对症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未发现[足母]长屈肌挛缩者。124例骨折均愈合,时间3~5个月。末次随访时,124例均可完全负重行走,其中5例轻度跛行;踝关节背伸20°~28°、跖屈34°~45°;采用Baird-Jackson评分系统评价踝关节功能:优99例,良18例,可7例,优良率为94.4%。结论后外侧入路钢板+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外、后踝骨折简便易行,软组织损伤小,且内固定物可获得良好的软组织覆盖,治疗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外侧入路 钢板内固定 空心钉内固定 外、后踝骨
下载PDF
T形解剖钢板与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疗效比较
11
作者 李克军 《浙江实用医学》 2024年第2期122-124,137,共4页
目的比较T形解剖钢板内固定与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22年12月浙江省杭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后踝骨折患者60例,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空心螺钉组和T形钢板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出血... 目的比较T形解剖钢板内固定与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22年12月浙江省杭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后踝骨折患者60例,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空心螺钉组和T形钢板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手术前后踝关节功能评分、踝关节活动度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T形钢板组术中出血量较空心螺钉组多,手术时间较空心螺钉组长,术后早期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较空心螺钉组短(均P<0.01);术后6个月,踝关节功能评分T形钢板组AOFAS评分较空心螺钉组高(P<0.01),踝关节活动度T形钢板组踝关节活内翻、外翻、背伸及跖屈活动度较空心螺钉组增大(均P<0.01);两组术后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形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有利于骨折愈合,改善踝关节功能,提高踝关节活动度,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踝骨 T形解剖钢板 内固定治疗 踝关节功能 踝关节活动度
下载PDF
踝关节骨折中后踝骨折的发生率及手术固定的相关因素分析
12
作者 薛小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099-0102,共4页
分析踝关节骨折中后踝骨折的发生率及手术固定的相关因素。方法 2022.1~2023.12院内踝关节骨折患者270例,采集患者一般资料与临床诊治情况,统计后踝骨折发生率,并分析手术固定影响因素。结果 270例骨折患者中,后踝骨折167例,发生率61.8... 分析踝关节骨折中后踝骨折的发生率及手术固定的相关因素。方法 2022.1~2023.12院内踝关节骨折患者270例,采集患者一般资料与临床诊治情况,统计后踝骨折发生率,并分析手术固定影响因素。结果 270例骨折患者中,后踝骨折167例,发生率61.85%,其中手术固定67例,非手术固定100例。依据是否手术固定分组,两组性别、年龄、Lauge-Hansn分型、损伤能量、Die-punch骨块未见差异性;固定组Bartonfcek分型、后踝骨折块面积占比、横断面后踝骨折块面积、距骨向后半脱位构成比、距骨半脱位方向后侧构成比、骨快移位情况构成比较高(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后踝骨折块面积占比、横断面后踝骨折块面积、距骨向后半脱位为手术固定影响因素(P<0.05)。年龄、损伤能量、后踝骨折块面积占比、受伤到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坚持功能锻炼为术后功能恢复影响因素。结论 踝关节骨折中后踝骨折发生率较高,手术固定与分型、骨折块面积、脱位情况等相关,而术后功能恢复可受到年龄与并发症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后踝骨 手术固定
下载PDF
空心螺钉和T形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伟 刘晓峰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11期46-49,共4页
目的比较空心螺钉和T形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8月无锡市中医医院创伤骨科100例诊断为踝关节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后踝骨折固定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空心螺钉组和T形解剖钢板组,每组50例... 目的比较空心螺钉和T形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8月无锡市中医医院创伤骨科100例诊断为踝关节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后踝骨折固定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空心螺钉组和T形解剖钢板组,每组50例。空心螺钉组行空心螺钉内固定,T形解剖钢板组行T形解剖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的手术及恢复情况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疼痛程度。结果T形解剖钢板组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空心螺钉组,术中失血量明显多于空心螺钉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空心螺钉组(P<0.05);两组的伤口拆线时间、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的美国足踝外科医生协会评分系统(AOFAS)、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T形解剖钢板组的AOFAS评分明显高于空心螺钉组(P<0.05);术后6个月,T形解剖钢板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空心螺钉组(P<0.05)。结论与空心螺钉内固定相比,T形解剖钢板内固定后踝生物力学强度更好、固定更坚强。但总体来说二者各有利弊,应互为补充。在临床应用中应综合判断、决定采取何种固定方式,以求更大限度地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恢复患者的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后踝骨 空心螺钉内固定 T形解剖钢板内固定 踝关节功能
下载PDF
郑氏伤科手法辅助跟腱旁改良入路治疗后踝骨折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然 彭亮 +4 位作者 李萍萍 魏国华 巫宗德 张强 刘亮 《四川中医》 2023年第3期197-200,共4页
目的:通过对郑氏伤科手法辅助跟腱旁改良入路治疗后踝骨折临床观察,探讨其优势。方法:2017年3月~2020年10月期间,收集94例在四川省骨科医院住院的后踝骨折移位且运用郑氏伤科手法辅助跟腱旁改良入路治疗后踝骨折患者,根据Bartonicek分型... 目的:通过对郑氏伤科手法辅助跟腱旁改良入路治疗后踝骨折临床观察,探讨其优势。方法:2017年3月~2020年10月期间,收集94例在四川省骨科医院住院的后踝骨折移位且运用郑氏伤科手法辅助跟腱旁改良入路治疗后踝骨折患者,根据Bartonicek分型[2]进行分型,其中Ⅱ型:41例(43.6%);Ⅲ型24例(25.5%);Ⅳ型:29例(30.9%),收集患者住院期间基本情况、跟腱旁入路与联合入路的间隔距离、后踝骨间小骨复位情况、以及术后CT结果评估此入路对后踝骨折的复位效果及固定是否牢靠、术后并发症,收集末次AOFAS后足评分。结果:共收集完整随访资料94例,随访时间9月-21月,平均时间13.4±1.3月;94例患者达到临床愈合,均未出现术后骨位丢失、螺钉钢板松动或断裂等;术后未出现腓肠神经损伤,均无感染、皮肤坏死等情况发生。后踝复位情况:解剖复位84例(87.5%);复位良好8例(8.3%);对位一般2例(2.1%)。AOFAS踝与后足评分情况:92.40±2.28,其中优良率达94例(100%)。结论:通过郑氏正骨手法结合跟腱旁改良入路联合外踝上改良切口、或者内侧切口处理后踝BartonicekⅡ、Ⅲ、Ⅳ骨折,能有效复位的同时很好地兼顾下胫腓联合的复位固定,恢复踝关节冠状面踝穴连续性以及横截面下胫腓联合的匹配度、矢状面胫骨远端连续性;能直观的安置内固定物,避免内固定物松动,能避免部分的腓骨肌腱刺激等并发症,术后结果优良,是治疗后踝入路的选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氏伤科手法 手术入路 后踝骨 后踝分型
下载PDF
空心螺钉不同固定方式治疗后踝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丹丹 石更强 杜科伟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0-115,共6页
目的 基于有限元方法研究空心螺钉不同角度固定对后踝骨折的生物力学影响,确定空心螺钉的最佳固定方式。方法 采用CT图像重建包含胫骨、腓骨、距骨以及相应软骨和韧带的踝关节有限元模型,在验证其有效性基础上建立1/2后踝骨折模型,分析... 目的 基于有限元方法研究空心螺钉不同角度固定对后踝骨折的生物力学影响,确定空心螺钉的最佳固定方式。方法 采用CT图像重建包含胫骨、腓骨、距骨以及相应软骨和韧带的踝关节有限元模型,在验证其有效性基础上建立1/2后踝骨折模型,分析空心螺钉不同固定方式对后踝骨折固定模型的生物力学影响。结果 与螺钉0°、5°、10°、20°固定相比,螺钉15°固定时模型位移最小。螺钉15°固定时,螺钉应力比螺钉5°、10°、20°固定模型小,比螺钉0°固定模型大。但螺钉0°固定时,踝关节接触应力峰值比正常踝关节接触应力峰值大得多,易造成创伤性骨关节炎。结论 空心螺钉治疗累及关节面不超过1/2的后踝骨折安全有效;螺钉以不同角度固定时,模型的位移和应力不同。螺钉固定角度为15°时生物力学稳定性最好,可用于指导临床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踝骨 空心螺钉 固定角度 生物力学
下载PDF
胫骨下1/3螺旋形骨折合并后踝骨折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研究
16
作者 张海滨 刘先银 +3 位作者 汪宇 庞广兴 周仲华 张小骞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11期34-38,共5页
目的探讨胫骨下1/3螺旋形骨折合并后踝骨折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胫骨下1/3螺旋形骨折合并后踝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患者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随访时... 目的探讨胫骨下1/3螺旋形骨折合并后踝骨折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胫骨下1/3螺旋形骨折合并后踝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患者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5个月。1例患者术后切口局部感染,经抗炎及加强换药后愈合;所有患者均甲级愈合。无骨髓炎、内固定松动或断裂、骨折再移位等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优7例,良2例,优良率为100.0%。结论胫骨下1/3螺旋形骨折常合并后踝骨折,X线容易漏诊,根据病情行CT检查,必要时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可以有效避免漏诊。根据骨折情况选择有效方法治疗胫骨下1/3螺旋形骨折合并后踝骨折,创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下1/3螺旋形骨折 后踝骨 方法 效果
下载PDF
跟骨塑形钛板在HaraguchiⅡ型后踝骨折中的应用研究
17
作者 李继忠 韩田浦 +5 位作者 赵会晓 张晓 王朝阳 李磊 于超杰 夏宗昀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3年第2期79-81,共3页
目的 探讨跟骨塑形钛板在HaraguchiⅡ型后踝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03—2021-12黄河中心医院骨科应用跟骨塑形钛板固定的12例HaraguchiⅡ型后踝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38.3个月(范围:6~60个月)。记录随访期间骨... 目的 探讨跟骨塑形钛板在HaraguchiⅡ型后踝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03—2021-12黄河中心医院骨科应用跟骨塑形钛板固定的12例HaraguchiⅡ型后踝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38.3个月(范围:6~60个月)。记录随访期间骨折解剖复位及踝穴恢复情况。统计切口感染、钢板及螺钉松动、断裂并发症发生率。末次随访采用美国足踝学会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评价足功能。结果 随访期间踝关节正侧位X线片均显示骨折已解剖复位,踝穴恢复正常。未发生切口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根据AOFAS踝-后足评分标准,优10例,良2例。结论 跟骨塑形钛板固定治疗HaraguchiⅡ型后踝骨折,可使大骨折块有机连成一体,增加固定稳定,有利于改善踝与后足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踝骨 跟骨钛板 内固定
下载PDF
前内侧入路与后外侧入路治疗踝关节后踝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子玉 刘烈东 魏建江 《贵州医药》 CAS 2023年第10期1555-1556,共2页
目的探究前内侧入路与后外侧入路治疗踝关节后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踝关节后踝骨折患者96例,根据手术不同入路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接受后外侧入路治疗,观察组接受前内侧入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围术... 目的探究前内侧入路与后外侧入路治疗踝关节后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踝关节后踝骨折患者96例,根据手术不同入路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接受后外侧入路治疗,观察组接受前内侧入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围术期指标、踝关节功能评分(AOFAS)、踝关节功能、手术并发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AOF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踝关节后踝骨折患者实施前内侧入路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手术出血量,手术切口小,术后恢复快,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内侧入路 踝关节 后外侧入路 后踝骨
下载PDF
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1
19
作者 葛广勇 马宁 +1 位作者 鲍俊臣 单鸿剑 《临床骨科杂志》 2023年第3期429-432,共4页
目的探讨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疗效。方法将63例三踝骨折患者的后踝骨折采用内固定治疗,其中33例采用支撑钢板内固定,30例采用空心螺钉内固定。记录骨折复位质量、骨折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AOFAS踝-后足评分评价踝关节功能。... 目的探讨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疗效。方法将63例三踝骨折患者的后踝骨折采用内固定治疗,其中33例采用支撑钢板内固定,30例采用空心螺钉内固定。记录骨折复位质量、骨折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AOFAS踝-后足评分评价踝关节功能。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4~26(22.6±10.2)个月。骨痂形成时间1~3个月。骨折愈合时间2~4个月。骨折复位质量优良率、术后3个月的AOFAS踝-后足评分优良率支撑钢板内固定组均略高于空心螺钉内固定组。末次随访采用AOFAS踝-后足评分评价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支撑钢板内固定组为96.97%(32/33),空心螺钉内固定组为93.33%(28/30)。结论治疗后踝骨折,支撑钢板内固定的骨折复位质量、患者早期功能恢复情况均较空心螺钉内固定稍好,但随时间推移,两者均能达到满意的临床效果,术者可根据患者情况、手术熟练程度选择合适的内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踝骨 支撑钢板内固定 空心螺钉内固定
下载PDF
后踝骨折钢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的临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禚英杰 王仲正 杨明 《世界复合医学》 2023年第1期52-54,58,共4页
目的 探究后踝骨折钢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的临床安全性。方法 2020年3月—2022年1月纳入烟台业达医院收治的80例后踝骨折患者进行分析,经患者同意后以抛硬币方式分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使用钢钉内固定治疗,对比两... 目的 探究后踝骨折钢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的临床安全性。方法 2020年3月—2022年1月纳入烟台业达医院收治的80例后踝骨折患者进行分析,经患者同意后以抛硬币方式分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使用钢钉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的手术效果,生物力学情况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出血量为(60.12±10.21)mL,住院时间为(8.12±2.02)d,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35、6.231,P<0.05);术后观察组的IL-6为(85.32±13.24)pg/L,IL-8为(54.12±3.98)pg/L,CRP为(101.32±16.35)mg/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67、7.031、8.223,P<0.05);观察组骨折固定处生物力学效果较好,其骨块波及胫骨远端关节面>25%、≤25%的失效压力分别为(2.48±0.34)mmHg、(2.02±0.21)mmHg,和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613、7.590,P<0.05)。结论 后踝骨折钢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后炎性反应较轻,而且手术出血量少,操作比较安全,该手术方案生物力学效果较好,更加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踝骨 钢钉内固定手术 安全性 炎性反应 生物力学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