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考古学角度来看“文化遗产热”——浅思后过程考古学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菡夏 《今古文创》 2021年第40期72-74,共3页
后过程考古学是脱胎于后现代思潮下的多元、批判的西方考古学理论。它与过程考古学这样封闭的、功能主义的考古学理论形成了一种争论的学术氛围,这不仅仅在考古学中起到了推进作用,也在其他学科领域中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后过程考古... 后过程考古学是脱胎于后现代思潮下的多元、批判的西方考古学理论。它与过程考古学这样封闭的、功能主义的考古学理论形成了一种争论的学术氛围,这不仅仅在考古学中起到了推进作用,也在其他学科领域中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后过程考古学中的开放而充满批判主义的思想对当今文化遗产事业有很深刻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过程考古学 文化遗产 考古学
下载PDF
理解后过程考古学:考古学的人文转向 被引量:14
2
作者 陈胜前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16,127-128,共11页
后过程考古学作为西方考古学的新兴流派受到颇多争议。理解后过程考古学对于我们学习与批评是必不可少的步骤,运用分析考古学观念的方法论框架,从内、外关联,从本体论、认识论与价值论等三个层面上来分析,同时与过程考古学比较,是比较... 后过程考古学作为西方考古学的新兴流派受到颇多争议。理解后过程考古学对于我们学习与批评是必不可少的步骤,运用分析考古学观念的方法论框架,从内、外关联,从本体论、认识论与价值论等三个层面上来分析,同时与过程考古学比较,是比较可行的方法。分析与比较显示:后过程考古学立足于后现代社会状况、后现代主义思潮,同时具有后现代科学基础;它秉承唯心主义的本体论,强调人在认识与改造世界中的主体地位,从人文科学的视角重新认识考古学的价值,弥补了高度强调科学的过程考古学的重大不足。它的主要观念可以为当下中国考古学的研究实践所借鉴,有助于中国考古学平衡与可持续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过程考古学 关联的方法人文科学 后现代
原文传递
后过程考古学的发展历程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岩(译) 《南方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59-264,共6页
20世纪80年代,后过程考古学最先在英国、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诸国和美国发展起来,当时,它作为对过程考古学的一种回应而登上历史舞台。后过程考古学反对过程考古学中缺少当代社会学理论参与的这种做法,并批判过程考古学中的实证主义思想。... 20世纪80年代,后过程考古学最先在英国、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诸国和美国发展起来,当时,它作为对过程考古学的一种回应而登上历史舞台。后过程考古学反对过程考古学中缺少当代社会学理论参与的这种做法,并批判过程考古学中的实证主义思想。经过了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那段发生在过程考古学派与后过程考古学派之间的争论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过程考古学 斯堪的纳维亚 考古学 实证主义 发展历程 20世纪80年代
原文传递
考古学的昨天与今天 被引量:3
4
作者 陈淳 《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5-39,4,共5页
科学考古学的发展经历了进化考古学、文化历史考古学、过程考古学和后过程考古学等发展阶段。其理论方法深受时代社会思潮和科技进展的影响。中国考古学是西学东渐的产物,由于历史原因,与国际水准存在相当大的距离,需要取长补短,尽快融... 科学考古学的发展经历了进化考古学、文化历史考古学、过程考古学和后过程考古学等发展阶段。其理论方法深受时代社会思潮和科技进展的影响。中国考古学是西学东渐的产物,由于历史原因,与国际水准存在相当大的距离,需要取长补短,尽快融入学术全球化的潮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学 科学考古学 文化历史考古学 进化考古学 过程考古学 后过程考古学
下载PDF
水下考古学理论的发展与变迁——兼谈对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启示 被引量:1
5
作者 丁见祥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2年第5期1-1,2-10,共10页
从20世纪50—60年代开始,考古学进入活跃的理论创新期。作为考古学的组成部分,水下考古的特殊性主要由遗存环境和相应的技术系统所定义,其理论变化则与考古学保持着相近的韵律。文章以文化-历史考古学、过程主义考古学、后过程主义考古... 从20世纪50—60年代开始,考古学进入活跃的理论创新期。作为考古学的组成部分,水下考古的特殊性主要由遗存环境和相应的技术系统所定义,其理论变化则与考古学保持着相近的韵律。文章以文化-历史考古学、过程主义考古学、后过程主义考古学为论述框架,对水下考古学理论的发展变迁予以总结、分析。文章指出:自1960年科学的水下考古学确立以来,理论上大体表现出文化-历史考古学、过程主义考古学、后过程主义考古学的嬗变轨迹;水下考古学理论的发展与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方式的演进也有大体一致的节奏,彼此表现出一定的“源流”关系。总结这一变化过程,有利于理解学科发展的外部环境,有利于批评借鉴相关理论方法的合理内涵,以便进一步提升水下考古学和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考古学 文化-历史考古学 过程主义考古学 后过程主义考古学 水下文化遗产
下载PDF
作为科学的考古学 被引量:7
6
作者 陈胜前 李彬森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12,127-128,共9页
科学与考古学的关系是考古学发展史上的重大主题,它可以从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在考古学的早期形成阶段,科学是考古学的形成基础;在过程考古学阶段,科学在一般方法论与专门知识上提供了众多的支持,过程考古学也以要成为科学为目的;到了... 科学与考古学的关系是考古学发展史上的重大主题,它可以从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在考古学的早期形成阶段,科学是考古学的形成基础;在过程考古学阶段,科学在一般方法论与专门知识上提供了众多的支持,过程考古学也以要成为科学为目的;到了以人文主义为中心的后过程考古学阶段,科学成了要超越的对象。三个阶段中,科学所蕴藏的内涵在不断改变,影响到考古学的目标以及实现它的理论、方法与实践。"作为科学的考古学"的讨论对于中国考古学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中国相对缺乏科学的传统。当前阶段,中国考古学还需要加强科学基础,进一步发展作为科学的考古学,同时吸收后过程考古学在本体论、认识论与伦理学上的部分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学理论 科学 过程考古学 后过程考古学 考古哲学 中国考古学
原文传递
“物”无达诂:物象的理解与阐释——《物的意义》撷微 被引量:1
7
作者 陈金星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3年第3期48-52,共5页
后过程主义考古学提倡把物质文化看作一种存在着多种读法的文本,这有其现代阐释学背景。在《物的意义》中,伊恩·霍德认为可以从情境、结构、行为者能动性等三个方面来考察物的意义。在中国本土物象的理解和阐释上,在调和科学实证... 后过程主义考古学提倡把物质文化看作一种存在着多种读法的文本,这有其现代阐释学背景。在《物的意义》中,伊恩·霍德认为可以从情境、结构、行为者能动性等三个方面来考察物的意义。在中国本土物象的理解和阐释上,在调和科学实证和人文阐释矛盾这一话题上,后过程主义考古学可以与四重证据法互为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恩·霍德 后过程主义考古学 《物的意义》 四重证据法
下载PDF
考古材料研究的新视角:人与物之间关系的纠缠理论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岩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4-43,共10页
纠缠(entanglement)理论是著名考古学家伊恩·霍德(Ian Hodder)以长期的考古实践为基础,并在新唯物主义思潮影响下提出的一种全新的考古学理论形态。它强调物自身的性质及其对人的束缚,主张以人与物在人们日常生活实践中产生的依赖... 纠缠(entanglement)理论是著名考古学家伊恩·霍德(Ian Hodder)以长期的考古实践为基础,并在新唯物主义思潮影响下提出的一种全新的考古学理论形态。它强调物自身的性质及其对人的束缚,主张以人与物在人们日常生活实践中产生的依赖关系与依附关系以及涉及到的物质、能量与信息流为视角,对考古材料进行分析,进而对古代社会进行观察与理解。纠缠理论可以用来深描古代社会的发展状况、分析小尺度事件以及研究农业起源的具体过程。纠缠理论若要在中国考古实践中得到深度应用,需要我们将科技考古同考古学理论相结合,改善研究策略,转变发掘理念并进行理论探索与创新。现阶段,我们可以应用纠缠理论对古代人地关系、社会复杂化进程以及社会衰落等问题进行定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纠缠理论 人与物的关系 后过程考古学 科技考古 研究策略
原文传递
马克思主义的范式
9
作者 陈胜前 《南方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0-42,共13页
马克思主义是考古学思想的重要方面,它不仅影响了文化历史考古学的发展,如柴尔德,还影响到过程考古学(如其中的唯物主义思想),更影响到后过程考古学(如批判理论、能动性、性别考古等),它是不同考古学的范式的思想源泉。对于中国考古学而... 马克思主义是考古学思想的重要方面,它不仅影响了文化历史考古学的发展,如柴尔德,还影响到过程考古学(如其中的唯物主义思想),更影响到后过程考古学(如批判理论、能动性、性别考古等),它是不同考古学的范式的思想源泉。对于中国考古学而言,它又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作为中国考古学的指导思想,长期影响中国考古学的发展。但是它与专注于考古材料获取与科学分析而非解释的中国考古学之间存在比较大的空缺,因此我们面对再熟悉不过的思想时其实又是陌生的。本文的贡献在于它全面地回顾了世界不同地区考古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这种全球的视野正是我们缺少的。结合世界各地的发展,无疑更有利于我们把握中国马克思主义考古的发展。从世界马克思主义考古学的发展历史来看,有一点非常值得注意,那就是马克思主义一直是一种非常具有批判力的思想,它为被压迫的阶级、民族、或是其他类型群体、乃至个体呐喊,发现那些历史与现实掩盖的真相与知识。阅读此文之后,也许我们应该思考我们究竟应该如何面对中国马克思主义考古学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考古学 历史考古学 性别考古 柴尔德 后过程考古学 唯物主义思想 考古材料 考古学思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