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退式注浆辅以真空降水技术在软弱围岩隧道中的应用
1
作者 陈凯 李琼洁 《建筑机械》 2023年第4期36-40,共5页
隧道作为地下工程,地质条件往往很复杂,很多不可预见因素影响着隧道施工安全。特别是软弱围岩隧道存在着如埋深较浅、洞口偏压、破碎带断层、围岩遇水膨胀软化等多种不良地质,施工时应遵循“严格按图施工、按规范施工”的原则选择方案,... 隧道作为地下工程,地质条件往往很复杂,很多不可预见因素影响着隧道施工安全。特别是软弱围岩隧道存在着如埋深较浅、洞口偏压、破碎带断层、围岩遇水膨胀软化等多种不良地质,施工时应遵循“严格按图施工、按规范施工”的原则选择方案,必要时要采取相应的超前处置措施以保证隧道的安全掘进。文章以青海省中交加西公路3标摩天岭1号隧道为背景,结合工程实例重点研究后退式注浆辅以真空降水施工技术,确保隧道在全风化砂岩夹薄层泥岩围岩条件下初期支护的快速、安全施工,形成“排水减压、注浆加固、强化支护”的综合加固措施,并就后退式注浆辅以真空降水技术与常规注浆技术进行了对比,从可操作性、时效性及经济效益方面阐述了该技术的优点,可供类似工程借鉴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弱围岩 后退注浆 真空降水
下载PDF
谈谈杨式太极拳步法中的迈步
2
作者 张启林 《中华武术》 2024年第3期55-55,共1页
迈步的字面解释有“向前跨步”“举脚向前走”等意思。在传统杨式太极拳85式中有:向前迈步、向前跟步、向后退步、横向迈步等步法。对迈步总的要求是出自《十三势行功心解》中的“迈步如猫行”,也就是说在行拳走架时,要求迈步要像猫一... 迈步的字面解释有“向前跨步”“举脚向前走”等意思。在传统杨式太极拳85式中有:向前迈步、向前跟步、向后退步、横向迈步等步法。对迈步总的要求是出自《十三势行功心解》中的“迈步如猫行”,也就是说在行拳走架时,要求迈步要像猫一样轻灵、稳健。那么,如何才能把“迈步如猫行”练上身呢?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四个原则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字面解释 太极拳 十三势行功心解 后退 步法 四个原则 85
下载PDF
后退式微型后缘装置对机翼增升和流动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云飞 代钦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38-344 366,366,共8页
实验测量了加装"后退式微型后缘装置"的NACA23012机翼在低雷诺数下的升/阻力、力矩和翼尖涡速度分布,并根据实验测量结果研究了该装置对机翼气动特性和翼尖涡结构的影响。实验升/阻力由六分量风洞天平测量,翼尖涡速度分布用... 实验测量了加装"后退式微型后缘装置"的NACA23012机翼在低雷诺数下的升/阻力、力矩和翼尖涡速度分布,并根据实验测量结果研究了该装置对机翼气动特性和翼尖涡结构的影响。实验升/阻力由六分量风洞天平测量,翼尖涡速度分布用七孔探针扫描获得,自由来流速度为15m/s,以弦长为特征长度的雷诺数为1×105。结果表明:与NACA23012原型相比,加装"后退式Mini-TED"后机翼升力显著增加,失速攻角减小;而使机翼阻力比原型翼在小攻角时略有增加,但在大攻角时有更明显的增长;在中高升力系数的情况下,机翼升阻比明显大于原型机翼;Mini-TED使得气动中心后移,相比于原型翼,机翼低头力矩以较为平稳的趋势增加,使机翼在中等攻角和大攻角情况下的俯仰稳定性得到提高;翼尖涡测量结果显示,后退式Mini-TED机翼在相同的正攻角下具有更大的上下翼面压力差,诱导出更强的翼尖涡和下洗运动,从而使得诱导阻力增加,总阻力也随之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研究 后退式mini-ted 升/阻力 NACA23012机翼 翼尖涡结构
下载PDF
后退式微型后缘装置对翼型气动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夏骏 代钦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7,25,共8页
介绍了装有后退式微型后缘装置(Rearward Mini-TED)的NACA23012翼型在低雷诺数条件下的表面压力分布、气动力和PIV速度场的风洞实验结果,并与NACA23012原型翼的对应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探讨Mini-TED装置对翼型流场、气动特性产生... 介绍了装有后退式微型后缘装置(Rearward Mini-TED)的NACA23012翼型在低雷诺数条件下的表面压力分布、气动力和PIV速度场的风洞实验结果,并与NACA23012原型翼的对应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探讨Mini-TED装置对翼型流场、气动特性产生的影响。本实验风速为15m/s,以弦长为特征量的雷诺数为Re≈1.3×105,翼型表面压力分布采用测压孔和压力传感器测量,通过积分获得翼型升力和压差阻力,并利用尾耙测量翼型受到的总阻力。结果表明,后退式Mini-TED翼型改变了翼型周围的流场速度分布和尾流流动结构,导致上翼面吸力和下翼面的压力升高,使翼型升力增加,但压差阻力也增加。同时发现后退式Mini-TED翼型使前驻点位置后移,加快了上翼面的流动速度,后缘分离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退式mini-ted 翼型气动特性 低雷诺数 表面压力分布 PIV测量
下载PDF
基于后退式索引的二进制树形搜索反碰撞算法及其实现 被引量:69
5
作者 余松森 詹宜巨 +1 位作者 彭卫东 赵振宇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6期26-28,共3页
标签冲突是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常见问题。解决此问题的反碰撞算法有ALOHA算法,二进制树形算法。这些算法同时对大量标签操作时,效率较低。该算法分析碰撞时的特点,提出:①碰撞发生时,根据碰撞的最高位,跳跃式向前搜索;②无碰撞时,采... 标签冲突是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常见问题。解决此问题的反碰撞算法有ALOHA算法,二进制树形算法。这些算法同时对大量标签操作时,效率较低。该算法分析碰撞时的特点,提出:①碰撞发生时,根据碰撞的最高位,跳跃式向前搜索;②无碰撞时,采取后退策略。能够快速地识别所有标签。最终:识别N个标签,阅读器共需要问询2N-1次,平均问询次数2次。并用数学归纳法给予证明。最后,根据线索树的遍历思想给出软件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退索引 反碰撞 RFID Manchester编码 数学归纳法 物元网 复杂度
下载PDF
地下水诱发渐进后退式黄土滑坡成因机理研究——以甘肃黑方台灌溉型黄土滑坡为例 被引量:34
6
作者 亓星 许强 +2 位作者 彭大雷 董秀军 陶叶青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7-153,共7页
黑方台位于我国甘肃省永靖县,该区由于长期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诱发了大量的黄土滑坡,其中最典型的一类滑坡为渐进后退式黄土滑坡。通过对比代表性滑坡多期Google影像,并结合现场调查分析了近年来新发生的滑坡,发现该类黄土滑坡具有... 黑方台位于我国甘肃省永靖县,该区由于长期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诱发了大量的黄土滑坡,其中最典型的一类滑坡为渐进后退式黄土滑坡。通过对比代表性滑坡多期Google影像,并结合现场调查分析了近年来新发生的滑坡,发现该类黄土滑坡具有典型的渐进后退式演化过程。现场调查和对典型滑坡剖面黄土含水率的实测发现,黄土层底部受地下水的长期浸泡软化所形成的软基效应是使黄土滑坡不断发生的主要原因,而滑坡发生后留下的弧形凹槽往往成为地下水局部集中汇聚和排泄点,滑源区被滑坡残留体覆盖导致地下水位局部雍高上涨,将导致同一滑坡发生多次渐进后退式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滑坡 渐进后退 软基效应 地下水局部雍高
下载PDF
基于遥感影像和DEM的后退式滑坡破坏黄土台塬进程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李政国 唐亚明 +2 位作者 薛强 隋立春 马静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8-113,共6页
为研究甘肃永靖黑方台台塬因周缘后退式滑坡而被破坏的进程及原因,首先,利用1964-2010年间不同国别、不同卫星、不同分辨率、不同时间的多期遥感影像,解译相应时期的台塬边缘线,获得黑方台在近50年的时间里的台塬面积变化数据;其次,利用... 为研究甘肃永靖黑方台台塬因周缘后退式滑坡而被破坏的进程及原因,首先,利用1964-2010年间不同国别、不同卫星、不同分辨率、不同时间的多期遥感影像,解译相应时期的台塬边缘线,获得黑方台在近50年的时间里的台塬面积变化数据;其次,利用1977年、1997年、2001年三期1:10 000的地形测绘数据,提取高程及坡度值,得到黑方台的边缘线及面积变化数据,并对遥感获影像得到的结果进行验证;最后,对黑方台周缘滑坡发育过程及对台塬的破坏机制进行简要分析。结果表明:在周缘后退式滑坡的破坏下,黑方台台塬面积一直呈减少的趋势,以1964年台塬面积为基准,至2010年的12期遥感影像提取的台塬面积数据表明,黑方台面积总计减少约0.61 km^2。经1977年、1997年、2001年三期的地形数据分析显示,至2001年,黑方台面积总计减少约0.52km^2,同时,与1975年、1995年、2000年遥感影像获得的台塬面积进行对比验证,误差不超过0.1%。黑方台台塬面积的减少源于周缘滑坡的极度发育,由于发展农业进行过量灌溉和黑方台特殊的地层结构,使得地下水位不断升高,浸润了黄土,导致黄土结构强度降低,同时,春冬季节的冻融作用进一步破坏黑方台周缘斜坡的黄土结构,最终导致滑坡的不断发生,年际循环的结果,造成了目前黑方台台塬的面积不断减少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后退滑坡 DEM 面积变化 黑方台
下载PDF
基于后退式二进制的RFID防碰撞搜索算法 被引量:16
8
作者 李秉璋 景征骏 罗烨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09年第12期96-98,共3页
标签冲突是射频识别系统中常见的问题。在对现有防碰撞算法分析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后退式二进制防碰撞搜索算法。该算法不仅充分利用已得到的信息,使后续搜索范围大大缩小,而且在无碰撞时,采取后退策略快速识别标签。实验结果表明,该... 标签冲突是射频识别系统中常见的问题。在对现有防碰撞算法分析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后退式二进制防碰撞搜索算法。该算法不仅充分利用已得到的信息,使后续搜索范围大大缩小,而且在无碰撞时,采取后退策略快速识别标签。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优于二进制及动态二进制防碰撞搜索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识别 防碰撞 后退 搜索算法 时分多址
下载PDF
全风化花岗岩钻杆水平后退式注浆技术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王全胜 肖红渠 李治国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4-78,共5页
研究目的:由于富水全风化花岗岩易遇水软化、崩解、甚至流淌,造成钻孔塌孔、成孔困难,导致采用常规的前进式分段注浆工艺孔底注浆效果不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现场试验了钻杆水平后退式注浆技术。研究结论:采用钻杆水平后退式注浆可获... 研究目的:由于富水全风化花岗岩易遇水软化、崩解、甚至流淌,造成钻孔塌孔、成孔困难,导致采用常规的前进式分段注浆工艺孔底注浆效果不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现场试验了钻杆水平后退式注浆技术。研究结论:采用钻杆水平后退式注浆可获得较好的注浆效果,但在注浆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工艺和技术参数,为获得更理想止水的效果,建议采用部分超细水泥或溶液型浆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风化花岗岩 单管钻杆 后退注浆
下载PDF
带压分段后退式开采布局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阳升 靳钟铭 +2 位作者 杨栋 胡耀青 段康廉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55-358,共4页
提出了承压水上采煤的分段后退式开采布局方法,较详细地从开采方法、突水控制、安全开采参数、数值模拟、矿山压力、构造防水煤柱、防灾救灾等方面进行了论证,并介绍了在太原东山煤矿应用的实践.
关键词 承压水上采煤 开采布局 分段后退 突水 采煤
下载PDF
基于后退式搜索的自适应多叉树防碰撞算法 被引量:10
11
作者 孙文胜 胡玲敏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052-2055,共4页
针对无线射频识别(RFID)系统中常见的标签防碰撞问题,在后退式搜索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多叉树防碰撞算法。根据标签碰撞的特点,采用休眠计数的方法,以及遇到连续碰撞位时进行四叉树分裂的策略,使得在搜索过程中能够动态选择分... 针对无线射频识别(RFID)系统中常见的标签防碰撞问题,在后退式搜索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多叉树防碰撞算法。根据标签碰撞的特点,采用休眠计数的方法,以及遇到连续碰撞位时进行四叉树分裂的策略,使得在搜索过程中能够动态选择分叉数量,缩短了标签识别时间,有效地提高了算法的搜索效率。性能分析表明,该算法的系统识别效率达76.5%,且随着标签数目的增多,优越性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射频识别 标签碰撞 后退搜索 标签识别
下载PDF
机械化条带后退式采矿法在某磷矿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崔松 董峰 黄丹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280-282,共3页
某磷矿为缓倾斜中厚矿体,矿体中间赋存软弱夹层,针对其开采现状,开展此类矿体采矿方法探索研究,在大量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2种可行的采矿方法,通过对比分析,认为采用机械化条带后退式采矿技术能够满足矿山大规模安全开采... 某磷矿为缓倾斜中厚矿体,矿体中间赋存软弱夹层,针对其开采现状,开展此类矿体采矿方法探索研究,在大量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2种可行的采矿方法,通过对比分析,认为采用机械化条带后退式采矿技术能够满足矿山大规模安全开采要求,理论上保证了低成本开采此类矿体的可行性,同时对国内外其他类似矿体起到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倾斜中厚矿体 机械化条带后退采矿法 夹矸层
下载PDF
承压水上采煤分段后退式开采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栋 胡耀青 赵阳升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6期694-696,共3页
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提出了承压水上采煤的分段后退式开采方法,并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对这种方法与传统前进式开采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和分析。该方法是解决承在水上采煤的一条重要途径。
关键词 承压水上采煤 分段后退开采 有限元
下载PDF
凡口铅锌矿无底柱深孔后退式崩矿嗣后充填采矿法 被引量:15
14
作者 史秀志 邱贤阳 +3 位作者 张木毅 孙磊 黄沛生 阮喜清 《采矿技术》 2011年第4期11-12,31,共3页
针对凡口铅锌矿原F.D.Q法漏斗堵塞、超爆超采、充填体塌落、边界破坏严重等问题,试验研究"无底柱深孔后退式崩矿嗣后充填采矿法"。该采矿方法底部结构为平底硐室结构,采用小孔径后退式崩矿,边孔采用竹筒间隔不耦合装药,遥控... 针对凡口铅锌矿原F.D.Q法漏斗堵塞、超爆超采、充填体塌落、边界破坏严重等问题,试验研究"无底柱深孔后退式崩矿嗣后充填采矿法"。该采矿方法底部结构为平底硐室结构,采用小孔径后退式崩矿,边孔采用竹筒间隔不耦合装药,遥控铲运机出矿,嗣后一次充填,有效解决了原F.D.Q法的问题。介绍了无底柱深孔后退式崩矿嗣后充填采矿法的回采工艺与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孔后退崩矿嗣后充填采矿法 爆破参数 爆破工艺 平底硐室结构
下载PDF
后退式胀管的胀管率计算与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龙友松 高金英 骆贺东 《压力容器》 1992年第5期71-74,共4页
1 胀管率公式分析我国锅炉规程和专业标准给出的胀管率公式均是用控制胀后管子内径的办法来保证胀管率,其公式为:(1)式中 d_1——胀完后的管子内径d_2——未胀时的管子内径d_3——未胀时的管孔直径δ——未胀时管孔直径与管子外径之差... 1 胀管率公式分析我国锅炉规程和专业标准给出的胀管率公式均是用控制胀后管子内径的办法来保证胀管率,其公式为:(1)式中 d_1——胀完后的管子内径d_2——未胀时的管子内径d_3——未胀时的管孔直径δ——未胀时管孔直径与管子外径之差按公式(1)计算胀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胀管率 后退胀接 试验
下载PDF
基于后退式二进制搜索算法的有源RFID系统防碰撞算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静 盛磊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12年第9期24-27,共4页
有源RFID技术在远距离、高传输速度、穿透能力强和高可靠性等应用方面比无源RFID技术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有源RFID技术应用中的一个核心和关键技术就是标签的防碰撞问题。在对比现阶段主要有源RFID防碰撞算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 有源RFID技术在远距离、高传输速度、穿透能力强和高可靠性等应用方面比无源RFID技术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有源RFID技术应用中的一个核心和关键技术就是标签的防碰撞问题。在对比现阶段主要有源RFID防碰撞算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后退式二进制搜索防碰撞算法,算法有效的解决了有源RFID系统中的多标签防碰撞问题。在2.45G有源RFID硬件平台上对该算法进行测试和验证。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算法具有识别速度高、速度快和准确率高的特点。解决了有源RFID系统的多标签防碰撞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识别 防碰撞 后退二进制搜索
下载PDF
舰用锅炉胀接结构可靠性与后退式胀管器的应用
17
作者 周国义 曹水 +1 位作者 程刚 吴德泉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5期49-53,共5页
针对舰用锅炉换热管与管板胀接结构可靠性 ,分析了影响胀接的主要因素 ,运用弹性理论对胀接结构进行了理论分析 ,并首次对舰用锅炉应用双轴承后退式胀管器进行管子与管板试件的胀接试验研究 。
关键词 船用锅炉 换热器 换热管 胀接结构 后退胀管器
下载PDF
基于位判别的后退式搜索防碰撞算法
18
作者 杨顺 马骏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4-115,共2页
在射频识别(RFID)系统中,经常出现多个标签同时向阅读器传递信息,进而相互干扰导致阅读器无法正确识别标签的碰撞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位判别的后退式二进制搜索防碰撞算法。该算法在传统后退式二进制搜索算法的基础上进... 在射频识别(RFID)系统中,经常出现多个标签同时向阅读器传递信息,进而相互干扰导致阅读器无法正确识别标签的碰撞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位判别的后退式二进制搜索防碰撞算法。该算法在传统后退式二进制搜索算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提出了碰撞距离的概念,通过对碰撞距离的判别来确定搜索的方式。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的性能比其他几种算法有所提高,传送数据量降低了很多。该算法可以有效的减少传输数据量,提高识别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识别 防碰撞 二进制树型算法 后退搜索 碰撞距离
下载PDF
D型锅炉后退式胀接工艺的研究
19
作者 龙友松 陈凤娟 过洁 《电站系统工程》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24-224,共1页
介绍了后退式胀接工艺的原理和结构,与常规胀接工艺进行了比较。并给出胀管率 的计算方法。
关键词 后退胀接 胀管率 D型锅炉 制造工艺
下载PDF
旋切刀外径与病变特征对后退式旋切导管疗效的影响
20
作者 傅国胜 单江 Ruediger Simon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3年第5期254-257,共4页
目的 探讨旋切刀外径与病变特征对后退式旋切导管 (PAC)治疗冠状动脉病变即刻与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5 5例冠状动脉病变选用PAC导管治疗 ,其中 17例为支架内再狭窄病变 ,应用定量冠状动脉造影评价即刻和近期疗效。结果  5 5例患者... 目的 探讨旋切刀外径与病变特征对后退式旋切导管 (PAC)治疗冠状动脉病变即刻与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5 5例冠状动脉病变选用PAC导管治疗 ,其中 17例为支架内再狭窄病变 ,应用定量冠状动脉造影评价即刻和近期疗效。结果  5 5例患者PAC导管的器械成功率为 95 % ,PAC导管最小管腔直径增益 (0 91± 0 5 9)mm ,主要并发症包括血管内膜撕裂 7例、完全闭塞 1例 ,6个月随访造影再狭窄率为 2 7%。使用 2 4mm导管较 2 0mm导管有较大的即刻血管内腔拓宽 ,随访时血管腔直径丢失较少 (但P >0 0 5 )。PAC导管对向心性病变较偏心性病变有更好的即刻效果 ,但 6个月再狭窄率相近 (2 4 %对 30 % ,P >0 0 5 )。结论 PAC导管直径、血管病变特征可能影响PAC导管即刻和近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切刀外径 病变特征 后退旋切导管 冠状动脉病变 近期疗效 冠状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