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4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脉通冲剂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期36例治疗观察
1
作者 郭伟光 《中医药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10-10,共1页
通过静脉通冲剂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期病人的临床观察和对凝血因子Ⅷ相关抗原 (ⅧR :Ag)和抗凝血酶Ⅲ (AT -Ⅲ )的影响表明 ,其临床有效率为 6 9.4 4 % ,并可降低ⅧR :Ag ,增加AT
关键词 治疗 静脉通冲剂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后遗期 凝血Ⅷ因子相关抗原 抗凝血酶Ⅲ LDVT
下载PDF
吴景东“祛瘀”内服外敷+强脉冲光辨治痤疮后遗期红斑及色素沉着 被引量:3
2
作者 寇姝 吴景东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7年第10期6-7,共2页
吴景东教授认为痤疮后期红斑及色素沉着与"黄褐斑"有相似之处,多为瘀结所致,痤疮后余热未清,郁热蕴结于皮肤则为红斑;郁久化瘀,则气血凝滞,面部气血运化失调则形成色素沉着;痤疮后期红斑及色素沉着多为气滞血瘀;提出"祛... 吴景东教授认为痤疮后期红斑及色素沉着与"黄褐斑"有相似之处,多为瘀结所致,痤疮后余热未清,郁热蕴结于皮肤则为红斑;郁久化瘀,则气血凝滞,面部气血运化失调则形成色素沉着;痤疮后期红斑及色素沉着多为气滞血瘀;提出"祛瘀"为核心,辨证治疗-内服外敷与西医强脉冲光疗法结合,内服中药汤剂,调理五脏六腑平衡和气血,促进皮肤炎性反应的吸收和损伤细胞恢复;同时外敷活血化瘀、美白嫩肤中药面膜,加快皮肤血液循环及淋巴循环,改善患者皮肤的新陈代谢,达到标本兼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痤疮后遗期红斑 色素沉着 祛瘀 强脉冲光 中药汤剂 中药面膜 刺血疗法 吴景东 老中医经验
下载PDF
基于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模式的健康教育对脑梗死后遗症期患者失眠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黄晴晴 万香莲 余晶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研究基于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模式的健康教育运用于脑梗死后遗症期患者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6月-2021年9月纳入的脑梗死后遗症期患者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47例,研究组开展基于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模式的健康教育,对照组... 目的研究基于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模式的健康教育运用于脑梗死后遗症期患者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6月-2021年9月纳入的脑梗死后遗症期患者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47例,研究组开展基于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模式的健康教育,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干预后评价两组依从性,干预前后测评两组睡眠质量、简易智力状态(MMSE)、运动功能(FMA)、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语言功能、生活质量(SF-36),比较两组干预结果。结果研究组依从性91.49%高出对照组72.34%(P<0.05)。干预前两组睡眠质量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障碍、睡眠效率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MMSE、FMA、NIHSS、语言功能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MMSE、FMA、语言功能高出对照组,但NIHSS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SF-36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评分均高出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模式的健康教育效果更为显著,能够提升患者依从性,增强其认知能力以及语言功能,促进运动能力恢复,同时改善睡眠质量,生活质量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质量 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模式 脑梗死后遗 健康教育
下载PDF
基于祛风化痰针刺法探讨卒中后遗症期构音障碍治疗思路
4
作者 赵书聪 涂润泽 +1 位作者 曾翼翔 付磊 《光明中医》 2024年第8期1654-1657,共4页
目前临床治疗卒中后构音障碍,多以针灸结合言语康复为主。依据中医学理论,此病病机总属风痰扰窍,故治疗以祛风化痰、通络利咽为原则。吴清明确立“祛风化痰”针刺法,选取风池、完骨、廉泉及丰隆为主穴,配合针法刺激,以改善病灶部位的微... 目前临床治疗卒中后构音障碍,多以针灸结合言语康复为主。依据中医学理论,此病病机总属风痰扰窍,故治疗以祛风化痰、通络利咽为原则。吴清明确立“祛风化痰”针刺法,选取风池、完骨、廉泉及丰隆为主穴,配合针法刺激,以改善病灶部位的微循环障碍,促进受损构音组织的功能恢复,临床治疗脑卒中急性期构音障碍取得较好疗效,但对肌肉组织僵硬挛缩、纤维化的后遗症期患者的治疗作用欠佳,而针刀疗法治疗痉挛硬化的软组织病变具有肯定优势。基于临床治疗现状,结合此病的病因病机,笔者提出运用“祛风化痰”针刺法以“调神”,并结合解剖学,选取构音肌群起止点以“调形”,形与神共调,以期为临床治疗卒中后构音障碍带来一种新的思路与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喑 卒中后遗 构音障碍 构音肌群 针刀疗法 祛风化痰针刺法
下载PDF
袁秀丽治疗面瘫后遗症期经验
5
作者 李晓英 袁秀丽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1期42-44,共3页
该文主要介绍袁秀丽教授治疗面瘫后遗症期的临床经验。袁秀丽教授在针药结合治疗面瘫后遗症期方面有独到的经验,主要从气血论治,同时注重调神,主选方剂为补阳还五汤合补中益气汤加减,针刺治疗采取两点一圈针法,同时加用电针和艾灸,重视... 该文主要介绍袁秀丽教授治疗面瘫后遗症期的临床经验。袁秀丽教授在针药结合治疗面瘫后遗症期方面有独到的经验,主要从气血论治,同时注重调神,主选方剂为补阳还五汤合补中益气汤加减,针刺治疗采取两点一圈针法,同时加用电针和艾灸,重视调护心理和康复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瘫 后遗 痿证 针药并用 两点一圈针法 补阳还五汤 补中益气汤 袁秀丽
下载PDF
脑梗死后遗症期头痛特征及危险因素探讨
6
作者 霍嘉雯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106-0109,共4页
探讨和分析脑梗死后遗症期头痛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100例脑梗死患者并对其实施为期12个月的后遗症期随访,了解患者后遗症期头痛的发作情况,并收集相关资料和信息进行分析研究,总结相应的特征,并探讨导致脑梗死后遗症期头痛的危险... 探讨和分析脑梗死后遗症期头痛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100例脑梗死患者并对其实施为期12个月的后遗症期随访,了解患者后遗症期头痛的发作情况,并收集相关资料和信息进行分析研究,总结相应的特征,并探讨导致脑梗死后遗症期头痛的危险因素;结果 全部100例患者中,有51例患者后遗症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头痛;疼痛特点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头痛组患者中的女性、卒中前抑郁、合并高血压、脑后部梗死、急性期头痛等患者的比例显著多与非头痛组,P<0.05。两组患者的急性期NIHSS、mRs评分,以及后遗症期的NIHSS、mRs、GD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女性、脑梗死前头痛,是脑梗死患者出现后遗症期头痛的危险因素。结论 脑梗死患者出现后遗症头痛较为常见,其中尤其是以女性患者,脑梗死前就出现头痛症状的患者,发生的比例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后遗 头痛特征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社区康复治疗技术对后遗症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
7
作者 庄海燕 陈雪华 +1 位作者 潘海霞 党曙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162-0165,共4页
研究康复治疗对脑卒中的临床治疗的影响。方法 我院从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接收的后遗症期脑卒中患者分为两组进行治疗和对照。常规治疗组患者对其采用基本治疗,社区干预组患者接受社区康复治疗。结果 经过两种治疗后,发现社区干预组患... 研究康复治疗对脑卒中的临床治疗的影响。方法 我院从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接收的后遗症期脑卒中患者分为两组进行治疗和对照。常规治疗组患者对其采用基本治疗,社区干预组患者接受社区康复治疗。结果 经过两种治疗后,发现社区干预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FMA评分、BI评分、自理能力指数、SF-34生活质量评分和治疗满意度均高于常规治疗组患者,而治疗后社区干预组患者并发症率以及NIHSS评分则低于常规治疗组患者。结论 社区康复技术在临床治疗后遗症期脑卒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偏瘫患者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和日常生存能力的恢复效果,同时降低并发症水平,并且患者的生活质量高、治疗满意度也更高,自理能力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后遗 偏瘫 社区康复治疗技术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结合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期患者的临床效果
8
作者 王陈亘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058-0061,共4页
分析中风后遗症期采用补阳还五汤+针灸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患者,均确诊中风后遗症期,随机分组,对照组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联用中医疗法(补阳还五汤+针灸),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NIHSS评分、中医证候... 分析中风后遗症期采用补阳还五汤+针灸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患者,均确诊中风后遗症期,随机分组,对照组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联用中医疗法(补阳还五汤+针灸),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NIH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中风后遗症期应用补阳还五汤和针灸治疗作用明显,可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相关症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遗 补阳还五汤 针灸
下载PDF
针刺项部六合穴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期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恩鹏 马建华 张欣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第13期50-53,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项部六合穴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周围性面瘫后遗症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针刺前均服用甲钴胺片进行基础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项部... 目的:观察针刺项部六合穴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周围性面瘫后遗症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针刺前均服用甲钴胺片进行基础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项部六合穴方法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29/30),高于对照组的83.33%(2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中医证候积分、面部残疾指数(FDI)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项部六合穴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期的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后遗 口僻 针刺 项部六合穴 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对中风后遗症期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斯琪 林贤津 杨谕晨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第2期76-78,共3页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对中风后遗症期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6例中风后遗症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对中风后遗症期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6例中风后遗症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Barthel指数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期疗效确切,可以减轻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改善其临床症状及日常生活能力,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遗 中风 补阳还五汤 针灸 中医证候积分 神经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基于“玄府-络脉”理论探讨针灸治疗面瘫后遗症
11
作者 马飞 徐湘洁 王海龙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4年第9期13-16,共4页
基于“玄府-络脉”理论探讨面瘫后遗症的病机及针灸治疗策略,认为玄府闭郁、气血不畅、络脉受阻是面瘫后遗症的基本病机,当以开玄通络(开通玄府、祛瘀通络)为治。具体针灸治疗方法包括拔罐法、梅花针叩刺法、腕针配合双侧透刺法、毫火... 基于“玄府-络脉”理论探讨面瘫后遗症的病机及针灸治疗策略,认为玄府闭郁、气血不畅、络脉受阻是面瘫后遗症的基本病机,当以开玄通络(开通玄府、祛瘀通络)为治。具体针灸治疗方法包括拔罐法、梅花针叩刺法、腕针配合双侧透刺法、毫火针刺络放血法、扶正通络针法、通元针法、麦粒灸、热敏灸、穴位埋线疗法等。玄府及络脉畅通,气血调和,疾病自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瘫 后遗 针灸 玄府 络脉 中医病机 治疗策略 理论探讨
下载PDF
脑梗死后遗症期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影像学特点及预后风险评分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12
作者 瞿恒娟 吴顺谊 +1 位作者 黄小伟 叶永强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30期24-31,共8页
目的分析脑梗死后遗症期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影像学特征,构建和验证预后风险评分模型。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3月湖州学院附属南太湖医院和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陆军第72集团军医院诊治的216例脑梗死后遗症期合并CAP患者,... 目的分析脑梗死后遗症期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影像学特征,构建和验证预后风险评分模型。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3月湖州学院附属南太湖医院和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陆军第72集团军医院诊治的216例脑梗死后遗症期合并CA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16例患者按照7∶3的比例分为建模组(151例)和验证组(65例)。追踪住院期间患者是否死亡,将其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基于建模组数据,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脑梗死后遗症期合并CAP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根据多因素回归方程中各指标对应的回归系数,建立风险评分模型;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评价模型效能,利用验证组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216例脑梗死后遗症期合并CAP患者病死率为20.37%,建模组、验证组患者病死率分别为19.21%、23.08%。CT检查显示,脑梗死后遗症期合并CAP患者肺部感染累及单肺占72.69%,累及双肺占27.31%;CT检出肺实变占12.96%,检出胸腔积液占21.30%。死亡组和存活组年龄、发病至就诊时间、脑梗死病程、糖尿病、合并多重耐药革兰氏阴性菌(MDR-GNB)感染、中量及大量胸腔积液、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乳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病程≥5年(OR=5.284)、糖尿病(OR=3.515)、合并MDR-GNB感染(OR=13.821)、中量及大量胸腔积液(OR=6.618)、NLR>5.85(OR=8.186)、乳酸>2.66 mmol/L(OR=4.699)是脑梗死后遗症期合并CAP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构建的风险评分模型在建模组和验证组中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4(95%CI:0.731~0.864)、0.821(95%CI:0.706~0.905)。≥5分为死亡高风险人群。结论本研究构建的风险评分模型对于评估脑梗死后遗症期合并CAP患者预后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后遗 社区获得性肺炎 影像学特征 预后 风险评分模型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结合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期患者的临床效果
13
作者 陈龙在 胡安成 黄耀彬 《北方药学》 2023年第8期160-162,共3页
目的:探讨中风后遗症期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结合针灸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2年7月我院中风后遗症期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组与针灸组,各30例。针灸组采用针灸治疗,中药组在针灸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 目的:探讨中风后遗症期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结合针灸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2年7月我院中风后遗症期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组与针灸组,各30例。针灸组采用针灸治疗,中药组在针灸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中医证候积分、Barthel指数(BI)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液流变学[红细胞比容(HCT)、血浆黏度(PV)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中药组临床总有效率96.67%较针灸组73.33%高(P<0.05);治疗后,中药组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评分较针灸组低(P<0.05);治疗后,中药组BI评分较针灸组高,NIHSS评分较针灸组低(P<0.05);治疗后,中药组HCT、PV水平较针灸组低(P<0.05);中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较针灸组26.67%低(P<0.05)。结论:中风后遗症期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结合针灸治疗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中医症候积分及血液流变学,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神经功能,用药安全性尚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后遗 补阳还五汤 针灸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运动想象疗法联合常规康复治疗改善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分析
14
作者 伦亿禧 李林海 +1 位作者 毛勇 王瑞连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35期134-136,共3页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疗法联合常规康复治疗改善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青岛湛山疗养院康复科收治的脑卒中后遗症期存在焦虑或抑郁情绪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疗法联合常规康复治疗改善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青岛湛山疗养院康复科收治的脑卒中后遗症期存在焦虑或抑郁情绪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运动想象疗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意识、水平凝视功能、面瘫、言语、上肢肌力、手肌力、下肢肌力、步行能力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理、躯体、社会、情感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想象疗法联合常规康复治疗改善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显著,可减轻神经功能损伤,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想象疗法 脑卒中后遗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现代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15
作者 武占军 王金蕊 +2 位作者 张啸 史婷 乔正晨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22-25,共4页
探究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采用现代康复治疗的方法,对其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90名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他们在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了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这些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5人。对照... 探究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采用现代康复治疗的方法,对其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90名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他们在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了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这些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5人。对照组是传统的治疗方法,实验组接受现代康复治疗,研究重点在于比较这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的FMA评分、Burnnstrom分级以及治疗效果方面的差异。结果 开始治疗时,两组FMA评分、Burnnstrom分级情况无差异,P>0.05;治疗1、3、6个月后,实验组对比对照组,前者FMA评分明显高于后者,前者Ⅳ级、Ⅴ级比例显著高于后者,且前者治疗效果优于后者,均P <0.05。结论 采用现代康复治疗方法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种治疗方法明显改善了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了他们的康复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康复治疗 脑卒中后遗 运动功能
下载PDF
扶正祛邪是中医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关键——访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主任季晓黎
16
作者 刘勇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10期1-3,共3页
盆腔炎性疾病是女性常见的上生殖道感染性疾病,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具有复发率高、缠绵难愈的特点,有一定的顽固性和难治性。中医多认为盆腔炎性疾病发病初期湿热为主要致病因素,后遗症期“瘀血内阻”是核心病机,病程日久使人体正气受损... 盆腔炎性疾病是女性常见的上生殖道感染性疾病,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具有复发率高、缠绵难愈的特点,有一定的顽固性和难治性。中医多认为盆腔炎性疾病发病初期湿热为主要致病因素,后遗症期“瘀血内阻”是核心病机,病程日久使人体正气受损,正虚邪恋,最终导致本病反复缠绵难愈。因此,中医治疗盆腔炎后遗症期的关键是扶正祛邪、活血化瘀、清热利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 主要致病因素 人体正气 正虚邪恋 后遗 瘀血内阻 清热利湿 中医治疗
下载PDF
任务导向性训练结合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后遗症期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1
17
作者 郭丽云 田泽丽 +1 位作者 王潞萍 许海霞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42-644,共3页
目的:探讨任务导向性训练结合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后遗症期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2例脑卒中后遗症期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康复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任务导向性训... 目的:探讨任务导向性训练结合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后遗症期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2例脑卒中后遗症期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康复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任务导向性训练和肌力训练相结合的运动治疗,对照组采用易化技术。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进行偏瘫肢体运动功能、ADL能力和移动能力评价。结果:治疗6周后,治疗组患侧下肢FMA评分、MBI评分及EM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提高,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任务导向性训练结合肌力训练有利于提高脑卒中后遗症期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ADL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务导向性训练 肌力训练 脑卒中后遗 偏瘫 运动功能
下载PDF
武连仲教授治疗恢复期及后遗症期脑卒中经验 被引量:24
18
作者 解越 武连仲 李军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5-68,共4页
武连仲教授认为脑之用在神 ,功能寄托于手足少阴 ,以阴阳、刚柔、缓急辨硬瘫 ,通过升清降浊、疏通督脉、舌部点刺以调神 ,并根据步态和下肢远端特点结合经络循行选穴处方 ,总结出一系列中风合并症验方 ;发展腧穴刺法理论 ,提出直刺新观... 武连仲教授认为脑之用在神 ,功能寄托于手足少阴 ,以阴阳、刚柔、缓急辨硬瘫 ,通过升清降浊、疏通督脉、舌部点刺以调神 ,并根据步态和下肢远端特点结合经络循行选穴处方 ,总结出一系列中风合并症验方 ;发展腧穴刺法理论 ,提出直刺新观念和提插补泻手法量学标准 ,认为雀啄刺为第 3种基本针刺手法 ,一穴 3刺 ,自成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连仲 恢复 后遗 脑卒中 针刺疗法
下载PDF
社区家庭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2
19
作者 冯正仪 张华 +3 位作者 胡永善 王蓓玲 钱晓路 卢惠娟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5期730-731,共2页
目的:研究社区脑卒中家庭康复护理干预对后遗症期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社区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由社区护士按“家庭康复护理干预方案”实施干预,于1,3个月时采用布氏(Brunnstrom)和Fugl-Meyer两种运... 目的:研究社区脑卒中家庭康复护理干预对后遗症期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社区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由社区护士按“家庭康复护理干预方案”实施干预,于1,3个月时采用布氏(Brunnstrom)和Fugl-Meyer两种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定运动功能。结果:布氏评定:两组上肢和手功能在1个月和3个月时有改善,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仍停留在Ⅰ~Ⅲ级;两组的下肢功能在1个月时有改善,也无统计学差异,在3个月时两组间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干预组已达到Ⅳ级及以上。简化Fugl-Meyer评定:得分在1个月和3个月时两组都有提高,但两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高分在1个月和3个月时干预组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意义(P=0.00)。结论:脑卒中家庭康复护理干预能使后遗症期患者的运动功能部分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家庭康复护理 脑卒中 后遗 运动功能 护理干预
下载PDF
骨盆、髋关节周围肌群等长收缩训练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20
作者 牛博真 张向宇 +2 位作者 田恺 韩森森 宋华隆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观察骨盆、髋关节周围肌群等长收缩训练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康复方法将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21例分为收缩训练组(11例)和对照组(10例)。两组均予常规脑卒中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治疗;收缩训练组在此基础上,采... 目的观察骨盆、髋关节周围肌群等长收缩训练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康复方法将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21例分为收缩训练组(11例)和对照组(10例)。两组均予常规脑卒中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治疗;收缩训练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仰卧位、侧卧位和俯卧位下的多组骨盆、髋关节周围肌群的等长收缩训练。两组均接受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采用下肢Fugl-Meyer量表(FMA)、Berg平衡功能量表(BBS)、步态评估量表(TGA)和10 m最大步行速度(MWS)评价患者的步行功能。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收缩训练组及对照组治疗后下肢FMA、BBS及TGA评分均显著升高,MWS速度显著加快(P<0.05~0.01)。两组患者治疗前下肢FMA、BBS、TGA评分及MWS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收缩训练组治疗前后下肢FMA、TGA评分及MWS速度差值显著升高(t=2.28,P=0.04;t=3.85,P=0.00;Z=2.17,P=0.03),治疗前后BBS评分差值无统计学意义(t=-0.08,P=0.94)。结论仰、侧、俯卧位下骨盆、髋关节周围肌群等长收缩可提高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下肢运动和步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长收缩 姿势控制 脑卒中 后遗 步行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