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灸配合行为干预对脑卒中后遗症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左国新 王美秀 劳汝明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年第21期200-201,共2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早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脑卒中后有偏瘫失语等后遗症患者109例,随机分为两组(排除有意识障碍的患者)。观察组55例,对照组5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给予行为干预(如针...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早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脑卒中后有偏瘫失语等后遗症患者109例,随机分为两组(排除有意识障碍的患者)。观察组55例,对照组5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给予行为干预(如针灸、康复训练、功能锻炼及家居护理、家庭关爱等行为干预)。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不同阶段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给予心理干预及中药、针灸、康复训练等行为干预对功能恢复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行为干预 后遗症针灸
下载PDF
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133例 被引量:6
2
作者 宋占德 李满荣 金淑兰 《现代医药卫生》 2012年第20期3165-3166,共2页
目的探讨针灸与补阳还五汤加减对照治疗中风后遗症(卒中后遗症)临床疗效的可靠性。方法随机将266例患者分为针灸组和对照组各133例。针灸组:急性期手法以泻为主;恢复期手法以补为主,并用艾灸。针灸每天1次,每次30 min,10 d为1个疗程。... 目的探讨针灸与补阳还五汤加减对照治疗中风后遗症(卒中后遗症)临床疗效的可靠性。方法随机将266例患者分为针灸组和对照组各133例。针灸组:急性期手法以泻为主;恢复期手法以补为主,并用艾灸。针灸每天1次,每次30 min,10 d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补阳还五汤辨证加减治疗。结果针灸组133例患者中痊愈28例(21.05%);好转99例(74.43%);未愈6例(4.52%),总有效率为95.48%。对照组133例患者中痊愈12例(9.03%);好转78例(58.64%);未愈43例(32.33%),总有效率为67.67%。结论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遗症/针灸疗法 补阳还五汤/治疗应用 对比研究
下载PDF
针灸治疗眼带状疱疹疼痛后遗症29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孙珊 符冰 《甘肃中医》 2008年第2期40-40,共1页
目的:探讨眼带状疱疹疼痛后遗症的针灸治疗。方法:取2组穴位交替使用,电针留针20~30分钟,加梅花针于疼痛周围浅刺,每日针1~2次。结果:总有效率为100.0%。结论:针灸治疗眼带状疱疹疼痛后遗症有很好的疗效。
关键词 眼带状疱疹后遗症/针灸疗法 疼痛 治疗
下载PDF
阴阳经穴透刺治疗中风后遗症痉挛性瘫痪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9
4
作者 刘道龙 姜德友 褚雪菲 《陕西中医》 2016年第8期1068-1069,共2页
目的:对比阴阳经穴透刺与独取阳明经穴针刺在中风后遗症痉挛性瘫痪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2例中风后遗症痉挛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接受独取阳明经穴针刺治疗,治疗组接受阴阳经穴透刺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 目的:对比阴阳经穴透刺与独取阳明经穴针刺在中风后遗症痉挛性瘫痪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2例中风后遗症痉挛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接受独取阳明经穴针刺治疗,治疗组接受阴阳经穴透刺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8周治疗完成后,治疗组上肢及下肢Ashworth评分均低于对照组,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阴阳经穴透刺治疗可有效的提高中风后遗症痉挛性瘫痪患者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遗症/针灸疗法 透针 少海 内关
下载PDF
养阴通络丸联合针刺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0
5
作者 刘海涛 王波 刘德喜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观察养阴通络丸联合针刺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并口服氯吡格雷治疗,治疗组在常规针刺基础上加用养阴通络丸(枸杞子、菊花、生地黄、... 【目的】观察养阴通络丸联合针刺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并口服氯吡格雷治疗,治疗组在常规针刺基础上加用养阴通络丸(枸杞子、菊花、生地黄、牡丹皮、丹参、红花、桃仁、地龙、天麻、钩藤、夏枯草、沙参、麦冬、五味子、太子参等)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Barthe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指数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1)经2个疗程治疗,2组均可降低NIHSS评分,提高ADL指数评分(P<0.01),且治疗组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2)治疗后,治疗组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或P<0.01),而对照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前后均无明显改变(P>0.05),治疗组对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作用均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64.00%,治疗组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阴通络丸联合针刺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疗效确切,其疗效优于常规针刺联合氯吡格雷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后遗症/中药疗法 脑梗死后遗症/针灸疗法 养阴通络丸/治疗应用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Barthe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指数评分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针药并用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6
6
作者 叶会香 董宇翔 朱丹 《吉林中医药》 2010年第2期143-144,共2页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后遗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药治疗组(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对照组)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针刺和中药脑心康口服液联合治疗;对照组29例单纯应用奥扎...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后遗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药治疗组(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对照组)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针刺和中药脑心康口服液联合治疗;对照组29例单纯应用奥扎格雷钠、三磷酸胞苷二钠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脑卒中计分情况、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血液流变学变化、血脂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69.0%,两组比较,P<0.05。且治疗组脑卒中病计分情况、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血液流变学、血脂变化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针药并用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遗症/针灸疗法 脑心康口服液/治疗应用 脑卒中
下载PDF
砭石疗法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劳沛良 江洁慈 原林 《吉林中医药》 2011年第9期885-887,共3页
目的:在临床上观察砭石疗法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并与针刺疗法进行疗效比较。方法:6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均接受砭石疗法,对照组均接受针刺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对2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 目的:在临床上观察砭石疗法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并与针刺疗法进行疗效比较。方法:6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均接受砭石疗法,对照组均接受针刺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对2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所有60名患者治疗前后大便控制和膀胱控制评分均为0。其它日常生活功能因子评分每组患者经治疗后均有显著下降(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除椅或床转移椅子外,其余各因子分均没有显著差别(P>0.05)。治疗后,除治疗组个人卫生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日常生活因子均无显著的组间差异(P>0.05)。2组患者治疗后MBI总分均降低(P均<0.01);2组治疗后的MBI总分改变情况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砭石疗法能提高中风后遗症患者总体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效果与针刺疗法疗效相当;砭石疗法对个人卫生的改善效果更好,进食、穿衣等与针刺疗法的效果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遗症/针灸治疗 MBI 砭石疗法
下载PDF
薛氏针刺手法治疗脑血管后遗症52例疗效观察
8
作者 江永生 江洋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第4期679-680,共2页
薛崇成教授是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神经精神科、神经外科和针灸学专家。他根据现代神经生理学关于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可调节的事实,结合《内经》对徐疾、捻转、提插补泻等手法的论述,
关键词 脑血管后遗症/针灸疗法 头皮针 体针 薛崇成
下载PDF
针灸治疗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状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志强 谭吉林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825-827,共3页
目的:介绍针灸缓解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状态的研究进展。方法:从临床研究和机理研究等方面对近10年来针灸缓解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状态的文献进行综述。结论:大量的临床研究和机理研究已证实针灸能够缓解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状态,而且疗效好、取... 目的:介绍针灸缓解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状态的研究进展。方法:从临床研究和机理研究等方面对近10年来针灸缓解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状态的文献进行综述。结论:大量的临床研究和机理研究已证实针灸能够缓解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状态,而且疗效好、取穴灵活、方法多、无副作用,但临床研究和机理研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以提高研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针灸疗法 脑出血/并发症 中风后遗症/针灸疗法 肌痉挛/针灸疗法
下载PDF
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陈妮 《甘肃中医》 2007年第3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状况。方法:通过对近5a来相关文献的研究、分析与概括,从体针、电针、头针、其他疗法及针灸综合疗法等方面进行阐述。结论:针灸疗法在中风偏瘫的康复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
关键词 中风后遗症/针灸疗法 体针 电针 头针 综述
下载PDF
腹部电针治疗中风后便秘临床观察 被引量:39
11
作者 王东升 王顺 +2 位作者 孔令丽 王威岩 崔晓梅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比较腹部电针和西药治疗中风后便秘的疗效差异。方法:将中风后便秘患者80例随机分为电针组和西药组,每组40例。电针组用电针刺激大横、腹结、天枢、水道等穴位,每日1次,每次30分钟;药物组口服西沙必利10 mg,每日3次。2组均治疗7天... 目的:比较腹部电针和西药治疗中风后便秘的疗效差异。方法:将中风后便秘患者80例随机分为电针组和西药组,每组40例。电针组用电针刺激大横、腹结、天枢、水道等穴位,每日1次,每次30分钟;药物组口服西沙必利10 mg,每日3次。2组均治疗7天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根据临床症状积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电针组总有效率为92.5%,明显优于药物组的72.5%(P<0.05)。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电针组症状改善程度较药物组显著(P<0.05)。结论:腹部电针对于促进中风后便秘患者的胃肠蠕动、缓解便秘有肯定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遗症/针灸疗法 便秘/针灸疗法 电针 穴位 胸腹部
下载PDF
头部电针透穴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46
12
作者 董建萍 孙伟义 +2 位作者 王顺 武志全 刘飞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41-244,共4页
目的:研究头部电针透穴疗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PSD)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108例PSD患者随机分为电针透穴组(38例)、非透穴组(36例)和西药组(34例)。电针透穴组选用悬颅透悬厘、脑户透强间、头临泣透阳白等穴;非透穴组选用百会、... 目的:研究头部电针透穴疗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PSD)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108例PSD患者随机分为电针透穴组(38例)、非透穴组(36例)和西药组(34例)。电针透穴组选用悬颅透悬厘、脑户透强间、头临泣透阳白等穴;非透穴组选用百会、印堂、四神聪等穴;西药组采用氟西汀口服。治疗28天后,分别对3组疗效、治疗前后HAMD抑郁量表评分、SDS自评量表评分和血浆中5-羟色胺(5-HT)含量进行对比观察。结果:电针透穴组有效率为86.84%,明显优于非透穴组的63.89%和西药组的67.65%(P<0.01,P<0.05)。电针透穴组能明显提高血浆中5-HT含量,与非透穴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与西药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头部电针透穴疗法能明显提高病人血浆中5-HT含量,治疗PSD的疗效明显优于非透穴组和西药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针 电针 透针 中风后遗症/针灸疗法 抑郁症/针灸疗法
下载PDF
不同刺法调整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作用观察 被引量:36
13
作者 白晶 李宝栋 +2 位作者 王志勇 高维滨 王利春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观察以廉泉为主要穴位进行不同的针刺方法在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困难之咽阶段障碍中的作用。方法:将111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廉泉单针浅刺法(A1组)、廉泉单针深刺法(A2组)和廉泉加旁廉泉多针深刺法(B组),连续治疗14天后观... 目的:观察以廉泉为主要穴位进行不同的针刺方法在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困难之咽阶段障碍中的作用。方法:将111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廉泉单针浅刺法(A1组)、廉泉单针深刺法(A2组)和廉泉加旁廉泉多针深刺法(B组),连续治疗14天后观察疗效。结果:在总有效率方面,B组为95·0%,A1组为65·7%,A2组为83·3%,B组与A1、A2组比较分别为P<0·01和P<0·05,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和显著性意义;在愈显率方面,B组为82·5%,A1组为20·0%,A2组为52·8%,B组与A1、A2组比较均为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在治疗7天后,吞咽功能评分B组与A1、A2组比较均为P<0·01,说明改善吞咽障碍敏感性方面B组优于A1、A2组。结论:以颈部腧穴解剖为基础的多针深刺法不但可以明显改善卒中后吞咽困难的咽阶段障碍,而且安全性高、见效快,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遗症/针灸疗法 吞咽障碍/针灸疗法 穴位 头颈部
下载PDF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疗效观察 被引量:28
14
作者 张自茂 冯崇廉 +3 位作者 皮周凯 范小艳 陈惠琼 张洁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57-260,共4页
目的:观察根据康复医学理论选穴的针刺方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电刺激组,各30例。针刺组针刺患肢对侧头部运动区,患肢屈肌侧极泉、尺泽、大陵及伸肌侧肩髃、天井、阳池等穴;电刺激组采用痉挛... 目的:观察根据康复医学理论选穴的针刺方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电刺激组,各30例。针刺组针刺患肢对侧头部运动区,患肢屈肌侧极泉、尺泽、大陵及伸肌侧肩髃、天井、阳池等穴;电刺激组采用痉挛肌电刺激。2组患者均同时给予必要的药物治疗和抗痉挛康复运动训练,疗程为3周。采用改良的Ashworth痉挛量表(MAS)、简化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疗效的评定。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痉挛程度、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改善(P<0.01),其中针刺组MBI改善优于电刺激组(P<0.001)。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3.3%,电刺激组为86.7%,2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适宜的针刺是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有效方法,对上肢轻、中度痉挛疗效较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遗症/针灸疗法 肌痉挛/针灸疗法 头针
下载PDF
醒脑开窍法治疗中风后中重度吞咽障碍疗效观察 被引量:34
15
作者 卞金玲 张春红 +4 位作者 李金波 张艳 丁淑强 贺军 石学敏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07-308,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中风后中重度吞咽障碍住院患者68例,采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结果:临床治愈26例,显效24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97.06%。结论: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风后中重度吞咽障碍临床疗效显著,与...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中风后中重度吞咽障碍住院患者68例,采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结果:临床治愈26例,显效24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97.06%。结论: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风后中重度吞咽障碍临床疗效显著,与该疗法强调整体治疗、调神导气及严格的手法量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遗症/针灸疗法 针刺疗法/方法 吞咽障碍/针灸疗法
下载PDF
不同针刺方法对中风患者手痉挛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0
16
作者 王利春 王志勇 +1 位作者 康西忠 贾丽娟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03-506,共4页
目的:观察内关穴不同针刺手法治疗中风患者手部痉挛的疗效。方法:将172例患者随机分为单纯针刺组(36例)、慢速捻针组(34例)、快速捻针组(30例)、单纯提插组(35例)和提插捻转组(37例)。均取内关穴,每天针刺2次,每次5分钟,并配合康复训练... 目的:观察内关穴不同针刺手法治疗中风患者手部痉挛的疗效。方法:将172例患者随机分为单纯针刺组(36例)、慢速捻针组(34例)、快速捻针组(30例)、单纯提插组(35例)和提插捻转组(37例)。均取内关穴,每天针刺2次,每次5分钟,并配合康复训练。以修订的Ashworth量表和Fugl-Meyer(FMA)手功能评分评定疗效。结果:手痉挛即刻有效率和治疗8周后有效率单纯针刺组分别为66.7%、55.6%,慢速捻针组为82.4%、85.3%,快速捻针组为96.7%、90.0%,单纯提插组为80.0%、82.9%,提插捻转组为94.6%、91.9%,快速捻针组与提插捻转组疗效优于其他3组(P<0.01)。治疗后Ashworth量表分级和FMA评分提插捻转组、快速捻针组均优于其余3组(P<0.05,P<0.01),且提插捻针组和快速捻针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内关穴有非常肯定的即刻效应,提插捻转手法与快速捻转手法对痉挛的抑制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关 中风后遗症/针灸疗法 肌痉挛/针灸疗法 针刺方向
下载PDF
透穴刺法治疗中风后小脑性共济失调临床观察 被引量:19
17
作者 王顺 蔡玉颖 +3 位作者 胡丙成 卢金荣 孙忠人 张雅丽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5-77,共3页
目的:观察透穴刺法治疗中风后小脑性共济失调的临床疗效并对其安全性作出评价。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单盲、多中心的研究方法,对4家医院的224例患者按1∶1的比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2例。治疗组采用透穴刺法,对照组采用普通刺法... 目的:观察透穴刺法治疗中风后小脑性共济失调的临床疗效并对其安全性作出评价。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单盲、多中心的研究方法,对4家医院的224例患者按1∶1的比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2例。治疗组采用透穴刺法,对照组采用普通刺法,对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进行观察,同时观察治疗前后对经颅多普勒(TCD)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4%,经统计学处理(P<0.01),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透穴刺法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基底动脉、椎动脉及小脑后下动脉TCD(Vs、Vm、Vd、PI、RI),其作用优于对照组。结论:透穴刺法治疗中风后小脑性共济失调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遗症/针灸疗法 小脑性共济失调/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方法 透针
下载PDF
针刺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 被引量:19
18
作者 尚艳杰 马程程 +2 位作者 蔡玉颖 王东升 孔令丽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31-333,共3页
目的:比较针刺结合康复疗法与单纯针刺、康复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结合康复组(针康组)、针刺组、康复组各40例。针康组取肩髃、肩前、肩髎等穴针刺,结合运动疗法以康复训练;针刺组单纯采用针... 目的:比较针刺结合康复疗法与单纯针刺、康复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结合康复组(针康组)、针刺组、康复组各40例。针康组取肩髃、肩前、肩髎等穴针刺,结合运动疗法以康复训练;针刺组单纯采用针刺疗法;康复组单纯采用运动疗法。通过上肢运动功能、疼痛、关节活动度等指标判断其疗效。结果:针康组总有效率为87.5%,明显优于针刺组的67.5%和康复组的65.0%(P<0.01);针刺结合康复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上肢疼痛及关节活动度,与单纯针刺和单纯康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针刺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具有治愈率高、疗效显著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遗症/针灸疗法 肩凝症/针灸疗法 偏瘫/针灸疗法
下载PDF
针刺对不同分型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9
作者 吴秀玲 李晓东 +2 位作者 刘爱国 李永秋 安志红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28-330,共3页
目的:探讨针刺疗法对不同分型的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效应差异。方法:采用随机和多中心的临床试验原则,根据牛津地区卒中计划(OCSP)分型将患者分为腔系梗死组(LA-CI)、完全前循环梗死组(TACI)、部分前循环梗死组(PACI)和后循环... 目的:探讨针刺疗法对不同分型的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效应差异。方法:采用随机和多中心的临床试验原则,根据牛津地区卒中计划(OCSP)分型将患者分为腔系梗死组(LA-CI)、完全前循环梗死组(TACI)、部分前循环梗死组(PACI)和后循环梗死组(POCI)4种类型,再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针刺百会、三阴交、太溪、血海等穴,行补泻手法;对照组采用不完整针刺,只留针,不行针。分别于入选时、第1月、第3月、第6月、第12月应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I)进行评定。结果:LACI亚型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PACI、POCI亚型在第3月-第12月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TACI第3月、第6月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第12月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对不同OCSP分型的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康复效果不同,对PACI、POCI亚型有明显促进作用,针刺手法与疗效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针灸疗法 中风/分类 中风后遗症/针灸疗法 偏瘫/针灸疗法
下载PDF
透刺配合电针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1
20
作者 薛立文 李群 孙敬青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91-493,共3页
目的:探索提高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临床疗效的方法。方法:将80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透刺加电针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加电针法。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5次,共治疗4周。观察临床症状、... 目的:探索提高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临床疗效的方法。方法:将80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透刺加电针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加电针法。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5次,共治疗4周。观察临床症状、关节活动度及疼痛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痊愈19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7.5%;对照组痊愈9例,显效14例,有效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0.0%。两组比较,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上肢关节活动度评分及上肢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提高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透刺法和常规针刺法均可有效缓解肩手综合征所致的疼痛,改善运动功能,减轻水肿,但透刺法优于常规针刺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透针 中风后遗症/针灸疗法 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障碍/针灸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