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后采矿时代”人才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家臣
尤尔根·克里茨曼
李杨
《中国煤炭》
2022年第9期1-9,共9页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煤炭资源持续开发,相当一部分矿区由于资源枯竭或因去产能关停退出,这些矿区将进入与德国相似的“后采矿时代”,亟待培养具备处理后采矿阶段各类问题能力的科学技术人才。针对“后采矿时代”的教育问题,总结分...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煤炭资源持续开发,相当一部分矿区由于资源枯竭或因去产能关停退出,这些矿区将进入与德国相似的“后采矿时代”,亟待培养具备处理后采矿阶段各类问题能力的科学技术人才。针对“后采矿时代”的教育问题,总结分析了我国煤炭行业人才培养现状,介绍了德国开设“后采矿时代”相关专业情况,通过研究德国后采矿研究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构建我国“后采矿时代”人才教育体系提出以下具体建议:建立由政府、大学、企业和研究单位组成的网络系统及其人才培养机制,以世界一流矿业学科为支撑,建设相关人才梯队,寻找“后采矿时代”的新机遇,与德国等相关国家交流学习,形成后采矿人才国际化发展体系;以期为应对“后采矿时代”提供人才支撑,促进煤炭矿区转型发展、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采矿
时代
人才培养
教育支撑
煤炭矿区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整体采矿学理念在姑山矿区的部分开采实践
2
作者
王文潇
蔡嗣经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40-46,共7页
在综述采矿学概念与原则和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之上,把整体思维和复杂性科学引入采矿学中,提出了整体采矿学和后采矿概念,阐述了整体采矿学的概念、基本含义、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研究的核心问题,同时,结合姑山露天矿和和睦山井下矿...
在综述采矿学概念与原则和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之上,把整体思维和复杂性科学引入采矿学中,提出了整体采矿学和后采矿概念,阐述了整体采矿学的概念、基本含义、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研究的核心问题,同时,结合姑山露天矿和和睦山井下矿的实际,叙述了整体采矿学在姑山矿区开采中的部分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
采矿
学
姑山矿
铁矿开采
后采矿
整体思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碳中和目标背景下矿山生态修复的路径选择
3
作者
韩丹丹
《世界有色金属》
2024年第6期156-158,共3页
在二氧化碳双目标的背景下,化石燃料的份额将逐步下降,而低碳能源的份额将逐步增加。高能耗和高排放的矿业公司面临压力。因此,许多矿山即将关闭,矿山改造和生态整治任重道远。然而,传统的矿山环境修复主要集中在地形重建、土壤修复、...
在二氧化碳双目标的背景下,化石燃料的份额将逐步下降,而低碳能源的份额将逐步增加。高能耗和高排放的矿业公司面临压力。因此,许多矿山即将关闭,矿山改造和生态整治任重道远。然而,传统的矿山环境修复主要集中在地形重建、土壤修复、植被修复和景观修复上,对节能减排的目标重视不够,甚至过多的人为干预增加了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因此碳中和目标对矿山的生态恢复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的形势下,有必要重新思考矿山生态修复的内涵和扩展以及实现目标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矿山生态修复
碳中和
后采矿
时代
路径选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闭煤炭矿区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
18
4
作者
王家臣
Jürgen Kretschmann
李杨
《矿业科学学报》
CSCD
2021年第6期633-641,共9页
随着中国能源结构的调整,煤炭开采从原来的分散式开采向精细化、集中化和精准化发展,矿井数量大幅度减少,大量资源枯竭及落后产能矿井面临关闭或废弃。这一转变将使中国现阶段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将面临与德国相似的“后采矿”时代。...
随着中国能源结构的调整,煤炭开采从原来的分散式开采向精细化、集中化和精准化发展,矿井数量大幅度减少,大量资源枯竭及落后产能矿井面临关闭或废弃。这一转变将使中国现阶段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将面临与德国相似的“后采矿”时代。从中国能源结构发展的大趋势以及煤炭资源开发的宏观战略来看,已经关闭和即将关闭的大量矿井或者矿区重新恢复开采的可能性不大。矿井的关闭或废弃不仅会带来水、大气等环境污染问题,还会带来企业职工难以安置、固定资产难以处理等社会经济问题。因此,本文针对矿区关闭或废弃后出现的问题,借鉴德国应对后采矿的处理方案、后采矿工业区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对比中国对关闭矿区的处理案例,提出了应把矿区关闭后资源的利用纳入整个矿山开发的顶层设计中的理念,以及煤炭地下空间、矿井水等资源综合利用的思路。国内外虽提出了形式多样的废弃矿井利用方案,但总体利用率不高,仍需继续深入探究关闭矿区资源利用基础理论和手段方法,以及应对关闭矿区后发展需要的教育与技术人才培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闭矿区
可持续发展
后采矿
地下空间
工业遗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碳中和目标背景下矿山生态修复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
93
5
作者
卞正富
于昊辰
韩晓彤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49-459,共11页
针对“双碳目标”背景,对矿山生态修复的内涵做出了新的阐释。新形势下,矿山生态修复的目标至少包括实现修复后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能力、正向演替达到新的生态平衡和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目标的基本手段是以自我恢复为主,与适...
针对“双碳目标”背景,对矿山生态修复的内涵做出了新的阐释。新形势下,矿山生态修复的目标至少包括实现修复后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能力、正向演替达到新的生态平衡和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目标的基本手段是以自我恢复为主,与适度人工干预相结合。从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路径出发,较为系统地分析了碳中和引发的社会经济与生态格局变化和结果,认为双碳目标必将加速后矿业时代到来,而生态修复是后矿业时代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后矿业时代具有长久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等特征。土地整治、环境治理、产业转型、社会转型、景观重建等是生态修复通常采用的人工引导措施,这些举措对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实现碳中和目标需要从能源替代、产业替代与升级、生态服务功能提升等方面延伸矿山生态修复措施,进一步分析了矿山生态修复在实现碳中和目标过程中发挥的能源替代、节能减排和固碳增汇3方面的作用和贡献,按贡献大小排序:能源替代>节能减排>固碳增汇。提出了碳中和目标背景下矿山生态修复的新路径,包括:①更新标准规范,适应碳中和目标的需求,构建“1+N”标准与规范体系,提高规范与标准的针对性和适用性;②改革管理机制,探索矿业临时用地政策,明晰地下空间产权,推进生态修复市场化机制,实现多措并举协同推进生态修复;③创新技术体系,开展分类施策、分区管控、分级治理、分步推进,推动生态修复全过程深度减排与长效生态增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生态修复
碳中和
后采矿
时代
路径选择
双碳目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后采矿时代”人才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家臣
尤尔根·克里茨曼
李杨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能源与矿业学院
放顶煤开采煤炭行业工程研究中心
波鸿工程应用技术大学(THGA)
出处
《中国煤炭》
2022年第9期1-9,共9页
文摘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煤炭资源持续开发,相当一部分矿区由于资源枯竭或因去产能关停退出,这些矿区将进入与德国相似的“后采矿时代”,亟待培养具备处理后采矿阶段各类问题能力的科学技术人才。针对“后采矿时代”的教育问题,总结分析了我国煤炭行业人才培养现状,介绍了德国开设“后采矿时代”相关专业情况,通过研究德国后采矿研究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构建我国“后采矿时代”人才教育体系提出以下具体建议:建立由政府、大学、企业和研究单位组成的网络系统及其人才培养机制,以世界一流矿业学科为支撑,建设相关人才梯队,寻找“后采矿时代”的新机遇,与德国等相关国家交流学习,形成后采矿人才国际化发展体系;以期为应对“后采矿时代”提供人才支撑,促进煤炭矿区转型发展、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后采矿
时代
人才培养
教育支撑
煤炭矿区
可持续发展
Keywords
post mining era
talent training
education support
coal mining are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分类号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整体采矿学理念在姑山矿区的部分开采实践
2
作者
王文潇
蔡嗣经
机构
北京科技大学
马钢集团姑山矿业公司
出处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40-46,共7页
文摘
在综述采矿学概念与原则和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之上,把整体思维和复杂性科学引入采矿学中,提出了整体采矿学和后采矿概念,阐述了整体采矿学的概念、基本含义、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研究的核心问题,同时,结合姑山露天矿和和睦山井下矿的实际,叙述了整体采矿学在姑山矿区开采中的部分实践。
关键词
整体
采矿
学
姑山矿
铁矿开采
后采矿
整体思维
Keywords
Integral mining science, Gushan mine, Iron mining, Post-mining, Integrated thinking
分类号
TD863 [矿业工程—金属矿开采]
X82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碳中和目标背景下矿山生态修复的路径选择
3
作者
韩丹丹
机构
中化地质河南局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世界有色金属》
2024年第6期156-158,共3页
文摘
在二氧化碳双目标的背景下,化石燃料的份额将逐步下降,而低碳能源的份额将逐步增加。高能耗和高排放的矿业公司面临压力。因此,许多矿山即将关闭,矿山改造和生态整治任重道远。然而,传统的矿山环境修复主要集中在地形重建、土壤修复、植被修复和景观修复上,对节能减排的目标重视不够,甚至过多的人为干预增加了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因此碳中和目标对矿山的生态恢复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的形势下,有必要重新思考矿山生态修复的内涵和扩展以及实现目标的途径。
关键词
双碳目标
矿山生态修复
碳中和
后采矿
时代
路径选择
Keywords
dual carbon goals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mines
Carbon neutrality
Post mining era
path choice
分类号
X171.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闭煤炭矿区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
18
4
作者
王家臣
Jürgen Kretschmann
李杨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能源与矿业学院
放顶煤开采煤炭行业工程研究中心
波鸿工程应用技术大学
出处
《矿业科学学报》
CSCD
2021年第6期633-641,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19340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074293)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E2020402041)。
文摘
随着中国能源结构的调整,煤炭开采从原来的分散式开采向精细化、集中化和精准化发展,矿井数量大幅度减少,大量资源枯竭及落后产能矿井面临关闭或废弃。这一转变将使中国现阶段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将面临与德国相似的“后采矿”时代。从中国能源结构发展的大趋势以及煤炭资源开发的宏观战略来看,已经关闭和即将关闭的大量矿井或者矿区重新恢复开采的可能性不大。矿井的关闭或废弃不仅会带来水、大气等环境污染问题,还会带来企业职工难以安置、固定资产难以处理等社会经济问题。因此,本文针对矿区关闭或废弃后出现的问题,借鉴德国应对后采矿的处理方案、后采矿工业区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对比中国对关闭矿区的处理案例,提出了应把矿区关闭后资源的利用纳入整个矿山开发的顶层设计中的理念,以及煤炭地下空间、矿井水等资源综合利用的思路。国内外虽提出了形式多样的废弃矿井利用方案,但总体利用率不高,仍需继续深入探究关闭矿区资源利用基础理论和手段方法,以及应对关闭矿区后发展需要的教育与技术人才培养措施。
关键词
关闭矿区
可持续发展
后采矿
地下空间
工业遗产
Keywords
closed mining area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ost-mining
underground space
industrial heritage
分类号
TD82 [矿业工程—煤矿开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碳中和目标背景下矿山生态修复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
93
5
作者
卞正富
于昊辰
韩晓彤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矿山生态修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江苏省老工业基地资源利用与生态修复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矿业大学江苏贾汪资源枯竭矿区土地修复与生态演替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49-459,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资助项目(52061135111)。
文摘
针对“双碳目标”背景,对矿山生态修复的内涵做出了新的阐释。新形势下,矿山生态修复的目标至少包括实现修复后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能力、正向演替达到新的生态平衡和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目标的基本手段是以自我恢复为主,与适度人工干预相结合。从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路径出发,较为系统地分析了碳中和引发的社会经济与生态格局变化和结果,认为双碳目标必将加速后矿业时代到来,而生态修复是后矿业时代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后矿业时代具有长久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等特征。土地整治、环境治理、产业转型、社会转型、景观重建等是生态修复通常采用的人工引导措施,这些举措对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实现碳中和目标需要从能源替代、产业替代与升级、生态服务功能提升等方面延伸矿山生态修复措施,进一步分析了矿山生态修复在实现碳中和目标过程中发挥的能源替代、节能减排和固碳增汇3方面的作用和贡献,按贡献大小排序:能源替代>节能减排>固碳增汇。提出了碳中和目标背景下矿山生态修复的新路径,包括:①更新标准规范,适应碳中和目标的需求,构建“1+N”标准与规范体系,提高规范与标准的针对性和适用性;②改革管理机制,探索矿业临时用地政策,明晰地下空间产权,推进生态修复市场化机制,实现多措并举协同推进生态修复;③创新技术体系,开展分类施策、分区管控、分级治理、分步推进,推动生态修复全过程深度减排与长效生态增汇。
关键词
矿山生态修复
碳中和
后采矿
时代
路径选择
双碳目标
Keywords
min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carbon neutrality
post-mining era
solution selection
Double Carbon Targets
分类号
TD88 [矿业工程—矿山开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后采矿时代”人才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王家臣
尤尔根·克里茨曼
李杨
《中国煤炭》
202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整体采矿学理念在姑山矿区的部分开采实践
王文潇
蔡嗣经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碳中和目标背景下矿山生态修复的路径选择
韩丹丹
《世界有色金属》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关闭煤炭矿区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
王家臣
Jürgen Kretschmann
李杨
《矿业科学学报》
CSCD
2021
1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碳中和目标背景下矿山生态修复的路径选择
卞正富
于昊辰
韩晓彤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9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